㈠ 電療法有哪些具體方法
(1)電體操療法:電體操又名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通常將應用低頻脈沖電流刺激神經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縮,以恢復神經肌肉功能的方法,稱為電體操療法。
醫生根據神經肌肉功能狀態,選用指數曲線波、三角波、梯形波或方波,脈寬一般為200~500微秒,頻率從0.5~100赫茲。這種電流可引起肌肉一起一伏的節律性收縮,改善體液循環,保持正常物質代謝,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延緩患病肌肉萎縮,防止攣縮和纖維化,從而加速健康肌纖維代償性增生和神經傳導功能的恢復。
治療方法:市場有售各種各樣的低頻脈沖電療儀。家庭治療時宜選擇體積小、重量輕、安全可靠、便於攜帶的和用干電池作電源的儀器。治療電極由導電橡膠(或金屬)板和吸水襯墊兩部分構成。吸水襯墊用質地較好的海綿或多層法蘭絨布縫制而成。治療時用自來水浸濕,以克服皮膚電阻,增強導電性。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裸露治療部位。主電極(面積較小的)接陰極,置於病區或痛區或神經干或肌肉運動點;輔電極100~200平方厘米接陽極,置於肩胛間(治療上肢時)或腰部(治療下肢時),然後用固定帶或砂袋固定。根據醫生的意見,按病情選擇脈沖波形、頻率和脈寬。對正常神經支配肌肉,選用脈寬1毫秒、頻率50~100赫茲的三角波或方波;對失神經或部分失神經肌肉,選用頻率1赫茲、間歇比1:2~5的三角波或指數曲線波。調節電流輸出強度。刺激強度一般劃分為:
感覺閾下:電流表有指示,患者無電流作用感。
感覺閾:恰有麻或顫動的電作用感。
感覺閾上:明顯的電作用感。
運動閾下:不引起肌肉收縮反應。
運動閾:恰能引起肌肉收縮反應。
運動閾上:引起明顯的肌肉收縮反應。
耐受限:能耐受的最大電流強度。
電體操治療劑量,宜在運動閾或運動閾上。為提高治療效果,在進行電體操治療的同時,可囑病人隨電刺激節律做主動肌肉收縮,或做附加阻力的電體操運動。
治療時間一般為10~20分鍾,但為防止肌肉持續收縮引起疲勞或缺血狀態,可採取治療10分鍾,休息10分鍾,再治療10分鍾。
電體操療法適用於廢用性肌萎縮、肌無力、運動性肌疲勞、各種周圍神經損傷、子宮收縮無力、遲緩性便秘、中樞性癱瘓等症。出血性疾病、化膿性炎症、惡性腫瘤、心力衰竭、裝有心臟起搏器者等應視為禁忌證。
(2)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應用低頻脈沖電流作用於人體一定部位,引起周圍神經粗纖維興奮,以減輕或消除疼痛的治療方法稱為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即TENS療法)。這種治療的儀器微型化,便於攜帶和家庭治療。
治療方法:經度電刺激神經療法的主要技術參數為:
脈沖波形:單向或雙向不對稱方波。
脈沖頻率:50~100赫茲,低限0.5~25赫茲,高限100~500赫茲。
脈沖寬度:2~50微秒,高限100~500微秒,小於50微秒易興奮神經粗纖維。
電流強度:峰值電流宜在150毫安以下,但一般電量為30~60毫安,不宜太小。
患者暴露治療部位,找出壓痛點、穴位或運動點。在電極正面塗抹導電膠,將電極用固定帶或不幹膠固定於治療部位。可用一對或兩對電極,分別放在痛區兩側,也可放在痛區四個對角點,形成交叉式放置。根據病情選擇頻率和波寬,鎮痛宜用50~100赫茲,波寬<50微秒,有時為加強鎮痛效果,也可選用頻率3~10赫磁的強電流刺激。調節電流輸出,一般用感覺閾上劑量,以有明顯震顫和麻刺感為度。
每次治療20~120分鍾,每日治療1~2次,8~12次為一療程,一般以取得最佳鎮痛效果為准。
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適用於頭痛、偏頭痛、牙痛、頸痛(如落枕)、腰痛、神經痛(枕大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肌肉痛、關節損傷性痛、帶狀皰疹痛、產痛、術後痛,肩周炎、網球肘、肌腱炎、滑囊炎、關節炎、頸椎病、腰部勞損、殘肢痛、癌痛等。禁忌證同電體操療法。
(3)音樂電療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把聽音樂與由音樂信號轉化的同步電流結合起來治病,取得較單一電療更好的效果,稱為音樂電療法。
音樂電療的治療作用有兩個方面:一、音樂對人體的作用。不同的音樂性質、力度、速度、音程,對人體可產生不同心理或生理反應。旋律優美、節奏平穩、速度緩慢、力度適中的音樂,具有放鬆、鎮靜和鎮痛作用;旋律雄壯而熱情,節奏有力而激昂及力度強的音樂,有振精神、興奮神經作用,可用於鍛煉肌肉、增強肌力、防止肌萎縮和促進癱瘓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旋律深沉而憂郁、節奏緩慢而力度較弱的音樂,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節奏有力、力度較強的音樂,具有提高肌張力、促進運動功能作用。二、音樂電流對人體的作用。音樂電流兼有低頻電流和中頻電流的雙重作用,但不同於一般低、中頻電療法。首先,音樂電流作用較為深達,人體不易產生適應性,既能引起肌肉收縮,又沒有低頻電那樣的刺激不適感;其次是音樂電流在鎮痛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方面,與低、中頻電流相似,但優於低、中頻電流的治療作用。
治療方法:將唱片或錄音帶發出的音樂信號(器樂曲、歌曲、戲曲),經聲電轉換器,轉換為電信號,再把這種微弱的電信號放大,通過聲頻匹配器升壓,然後輸出電流,此稱為音樂電流。音樂電流頻率為200~7000赫茲,是一種低、中頻混合的不規則的正弦電流,其頻率、波形和幅度隨音樂節律和強度變化。音樂電療儀配有多種磁帶,機內設有磁帶盒及放錄音裝置。有兩副耳機,一副供患者治療時聽音樂;另一副供操作者試聽,作為調節劑量的參考。
電極有低頻脈沖電療用電極和針電極兩種。針電極是供音樂電針用的。
在家中進行治療,一般宜採用普通電極法。根據病人的病情和音樂愛好,選擇音樂磁帶,放入治療儀的磁帶盒內。患者裸露治療部位,取兩塊導電橡膠電極,在電極上塗抹導電膠,或用吸水襯墊電極,置於病變區、痛區、神經干或肌肉運動點,再用固定帶或沙袋固定。讓患者戴上耳機,接通電源,按下磁帶盒開關,聽到音樂後調節音量,然後再將電極接上導線。調節電流輸出,使電流達到感覺閾上;若用運動閾上劑量,則要使肌肉出現明顯顫動感或節律性收縮。
治療時間為15~20分鍾,每日治療一次,10~20次為1療程。
音樂電療適應范圍較廣。採用節奏有力、力度適中的音樂。感覺閾或運動閾劑量的電流,治療腦血栓、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周圍神經損傷等,可使肢體運動功能恢復較快;採用旋律優美、速度與力度適中的音樂和相應音樂電流,治療神經衰弱、血管神經性頭痛等,均有較好效果;採用節奏感強,旋律輕快、活潑的音樂和運動閾電流,治療肌纖維組織炎、腰部勞損、肩周炎、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等,能收到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凡首次進行低頻電治療,應明確診斷,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干電池作為電源的儀器,應注意及時更換電池,以保證治療所需的足夠電量;用交流電的儀器,需要聯接地線,注意安全用電;治療前要檢查儀器,使電流輸出調節旋鈕置於零位,以防過大電流刺激患者引起不適;電極塗抹導電膠時,應厚薄均勻。用吸水襯墊電極,要干濕適度,以保持良好導電性;電極固定要可靠,要防止治療中途電極脫落;治療中有蟻走感、緊迫感、肌肉顫動是正常現象,不要顧慮;調節電量,宜緩升緩降,以免給患者造成不適感;治療完畢,應關閉電源。儀器長期不用,要取出機內電池,以防電池漏溢損壞儀器。
(4)音頻電療法:又名等幅中頻正弦電療法,常用頻率2000赫茲。顧名思義,因其頻率在音頻范圍之內,故習慣稱為音頻電療法。
音頻電療法的主要治療作用為軟化瘢痕、松解粘連。根據臨床觀察,手術後早期應用音頻電療,有預防瘢痕增生作用。由瘢痕引起的刺癢,治療數次或數十次,便可減輕或消失。已經增生的瘢痕,可使之松解、變軟、變薄和縮小。除了這種作用之外,音頻電療還有鎮痛、消炎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治療方法:市場出售的音頻電療儀,有固定頻率為2000赫茲的,也有頻率由1000~5000赫茲分檔可調的,任何一種都可使用。此種儀器體積比較小巧、操作簡便,既適合醫院用,也適合家庭用。
電極為條狀薄金屬片或由導電橡膠板和絨布套組成。宜根據病變部位的面積選擇大小適宜的電極。
檢查儀器開關。電流輸出旋鈕,使之處於零位。
患者暴露治療部位,將電極套用熱水浸濕,電極板裝入袋內,與儀器導線連接,固定於患部。深在病變治療時電極放置採用對置法,表淺病變治療時用並置法。調節電流輸出強度,一般以感覺閾或運動閾劑量為准,應小於0.3毫安/平方厘米,防止因過大電流引起組織損傷。
治療時間20~30分鍾,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10~20次為1療程。
音頻電療法適用於治療瘢痕疙瘩、組織粘連、注射後硬結、軟組織扭挫傷、腰部勞損、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和各種神經痛、神經炎等。對於急性化膿性炎症、出血、發燒、局部有金屬物、安裝心臟起搏器者,應視為禁忌證。
(5)干擾電療法:干擾電流是一種「內生」的調制中頻電流,治療時要用4個電極,分兩路交叉輸入人體。一路頻率固定為4000赫茲;另一路頻率為4000000赫茲,每15秒變動一次,變動范圍可調。兩路電流在交叉處形成干擾,產生差頻為0~100赫茲的「內生」低頻調制中頻電流。這種電流名為干擾電流,用這種電流治病的方法,稱為干擾電療法。為克服干擾電流的某些「美中不足」,近年又有動態干擾電療法和立體干擾電療法問世,進一步完善干擾電療法的臨床應用。
干擾電流的治療作用,在中頻電療法中頗有特點,其主要作用有:
干擾電療法採用中頻交流電,其優點是人體組織阻抗小、無電解現象、耐受好、作用深;
採用4個電極,兩路輸出,最大電場強度發生在電極之間的交叉點上,而非在電極下。干擾場形成的「內生」電流具有低頻和中頻兩種電流的治療作用;
干擾電流鎮痛作用明顯,單次治療15~30分即有顯著的鎮痛作用,並且表現為全身痛閾升高;
對運動神經和骨骼肌作用,人體對干擾電流的耐受遠比三角波為好,肌肉收縮反應強度也比三角波大。治療各種周圍神經麻痹較直流電、感應電、調制方波、三角波的治療日數少、療效高;
因干擾電流作用深達,適於治療胃腸平滑肌張力低下,調整內臟功能。
治療方法:因干擾電治療技術較為復雜,治療儀種類各異,患者宜到醫院理療科或康復科治療,有關治療方法的操作步驟,在此不作具體介紹。
干擾電療法適於治療習慣性便秘、腸麻痹、胃下垂、尿瀦留、二便失禁、雷諾氏病、早期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廢用性肌萎縮、肩周炎、頸椎病、骨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關節扭挫傷以及各種神經痛、神經炎等。對於出血、急性化膿性感染、孕婦下腹部、心臟部位等,應視為禁忌范疇。
(6)調制中頻電療法:20世紀60年代中期興起調制中頻電療法,因早年的儀器操作技術復雜,不能推廣。80年代後期出現電腦中頻電療儀後,調制中頻電療法得以推廣。調制中頻電療法採用10~150赫茲的低頻調制波,2000~5000赫茲的中頻載波。波形組合分為4個基本類型:連續調制波(連調)、斷續調制波(斷調)、間歇調制波(間調)和變頻調制波(變調)。電腦中頻電療儀不但簡化了技術操作,而且使脈沖電流組合變化更加多樣,病人不易產生適應性反應,因此這種儀器在國內已經相當普及。
電腦多液治療儀程度處方
程序處方號功能1頸椎病、扭傷、挫傷、腰痛。2類風濕性並節炎、骨質增生、關節腫痛。3肩周炎、腱鞘炎、網球時。4坐骨神經痛、神經炎、股外側皮神經、纖維質炎。5胃下垂、胃腸功能紊亂、便秘。6電體操(強)用於鍛煉刺激肌肉,使肌肉發達;治療廢用性肌萎縮。7電體操(弱)用於治療面神經麻痹、改善微循環、促進淋巴迴流、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所致周圍神經血管病變。8附件炎、盆件炎、注射後硬結。9咽炎、喉炎、聲帶小結、聲帶麻痹。10瘢痕疙瘩、術後粘連、慢性炎症。11鎮痛(淺):用於治療各部位軟組織損傷。12鎮痛(深):用於治療各部位軟組織損傷。治療方法:市場銷售的調制中頻電療儀或電腦中頻電療儀有多種,宜選擇功能齊全、操作簡便、性能穩定可靠的儀器。
將儀器接通電源,檢查是否處於良好工作狀態。
選擇適宜大小電極板和吸水墊,或塗抹導電膠,再接上輸出異線與儀器連接。然後將電極放在病人裸露的治療部位上,用沙袋或固定帶固定電極。開啟電源,根據疾病診斷,按動程序處方鍵,選擇治療所需的程序處檢查輸出旋鈕,使之處於「0」位。然後調節治療時間,進入倒計時狀態。最後調節電流輸出,使之達到治療所需的適宜強度。
治療完畢時,將「劑量」旋鈕轉至「0」位,關閉電源,取下電極。
調制中頻電療法適於治療神經痛、神經炎、胃下垂、肌萎縮、遲緩性便秘、神經原性膀胱機能障礙、張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早期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軟組織扭挫傷、骨關節退行性病變、腰椎間盤突出症、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急性化膿性炎症感染、出血疾患、惡性腫瘤、帶有心臟起搏器者,應視為禁忌證。
(7)空氣負離子療法:在波濤洶涌的海濱,或在飛流直下的瀑布旁,人們呼吸了飽含水霧的空氣之後,為什麼會頓時感到心曠神怡、舒暢愉快呢?這是因為吸入了空氣負離子的緣故。由此便知空氣負離子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應用人工或自然的空氣負離子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空氣負離子療法。
空氣離子就是帶正電或帶負電荷的空氣微粒。中性氣體分子(或原子)失去電子而帶正電荷,或吸收電子而帶負電荷,就成為正離子或負離子。在自然界中,海濱、瀑布、噴泉、激流地區,空氣負離子濃度高。據觀測,在海濱、瀑布附近,每1立方厘米空氣中約含5000個負離子、2000個正離子。在人口密集、空氣污濁的環境中,負離子濃度減少,正離子濃度增高,但其有衛生保健作用的主要是空氣負離子。
空氣負離子主要通過皮膚或呼吸後作用於人體。對神經系統具有調節、鎮靜、催眠、改善精神狀況、提高腦力勞動效率的作用;對心血管系統具有改善心肌營養、增強心肌功能、減慢心率、調節血壓的作用;對呼吸系統具有緩解氣管支氣管痙攣、調節呼吸頻率、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氣和換氣作用。除此之外,空氣負離子對於血液系統、消化系統、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系統等均有良好影響。
治療方法:常用的負離子發生器,有電暈式和水動力式兩種。電暈式負離子發生器,是由高壓直流電,通過針狀電極放電,激發氣體分子電離,形成空氣負離子,然後被風吹出供治療應用;水動力式負離子發生器,是根據瀑布效應原理製成,即當水噴濺出時,產生水滴機械性分裂導致電離,從而形成帶電小水滴和空氣負離子。
醫療保健用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產生的負離子濃度約為30~200萬個/立方厘米。隨著負離子發生器與治療部位之間距離增加,空氣負離子數量減少。
將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接通電源,使之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吸入時,口面部與負離子發生器之間距離10~40厘米,或用吸入面罩直接吸入。用於治療10~30分鍾,一次吸入負離子量約為100~200億個,每日1次,20~30次為一療程。用於保健,吸入負離子數量可相對減少。
空氣負離子療法適於治療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早期高血壓病、神經衰弱、偏頭痛、心臟神經官能症等。也可用於衛生保健方面,如:在公共場所應用可以凈化空氣;兒童經常吸入可以促進發育,增強體質;成年人或老年人經常吸入,可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嚴重心臟功能不全、出血傾向、活動性肺結核等患者應慎用。
㈡ 音樂治療師選什麼音樂治療癌症患者
音樂能養生、治病已被中外許多學者公認,尤其是中國古典音樂,曲調溫柔,音色平和,旋律優美動聽,能使人忘卻煩惱,從而開闊胸襟,促進身心健康。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患抑鬱症,經多方醫治,不見療效。後來他向朋友學撫琴,久而樂之,抑鬱症也就自然好了。高血壓病人聽抒情的小提琴樂曲,可使血壓降低10~20毫米汞柱。讓臨產婦女聽優美悅耳的音樂,可以分散她們在分娩時的注意力,減少疼痛。更令人欣喜的是,音樂還能輔助治療癌症。美國癌症治療中心之一的羅索哈特醫院音樂治療主任金泰爾,本人就是癌症患者。1975年,她患了乳腺癌,病情很快惡化,被送進醫院。在醫院里,她目睹癌症病友一個個死去,情緒十分低落。正當她在准備後事時,會彈鋼琴的父親為她彈奏一些樂曲,以減輕她精神上的痛苦。令人十分驚奇的是,音樂就像魔術師一樣,慢慢驅趕了病魔,使她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而且心情十分愉快。病癒後,她以極大的熱情參加了美國癌症協會組織的音樂治療工作。如今,她已成為世界知名的音樂治療專家。我國深圳一家腫瘤醫院,還創建了「希望之光」俱樂部,每周3次為患者進行演出。平時演員們深入病房為患者演唱,由患者親自點歌點曲,已收到了良好的療效。由此可見,音樂是怡養心神,祛病延年的一劑良葯。
祖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史記》雲:「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埃及在遠古時代的古典著作中稱「音樂是靈魂之葯」。
音樂療法在臨床上可分為單純音樂療法、音樂電療法、音樂電針療法。
單純音樂療法是單純通過聽音樂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因此它與一般欣賞娛樂性音樂有原則區別。它是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聽不同的音樂,使人體機能得以不同的變化。可治療情緒不安、精神抑鬱症、神經衰弱、失眠、胃腸功能紊亂等。
選曲原則,一種是按患者情緒給以同樣的音樂。如患者情緒處於興奮狀態,就給予興奮的音樂,去增強他的興奮性,過一會兒,他就會感到疲勞了,自然會產生疲勞的情緒。抓住這個時機,再給以有鎮靜效果的樂曲,最終會達到讓興奮情緒平靜下來的目的。如果患者的情緒處於郁悶狀態,則應給以較壓抑的小調。因為某種情緒在音樂的支配下,達到頂峰時,會出現一個向相反情緒轉化的時刻,而這一時刻,正是患者感到暢快的時刻。另外也可根據患者的文化修養水平、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愛好選曲,而不是根據疾病的種類,對患者給以良好的音樂,會增加治療效果。
音樂電療法是患者接受音樂治療的同時,還接受音樂電流治療,電流與音樂是同步的。其治療方法是患者用耳機聽音樂,音樂電流通過兩個板狀電極放在人體患部。臨床常用於神經痛、神經衰弱、頭痛、失眠、早期高血壓、扭挫傷等疾患的治療。
音樂電針療法是音樂療法與針刺療法相結合。在進行音樂電針治療時,病人一邊用耳聽音樂,一邊進行音樂電針治療。由於音樂電流具有止痛、活血作用,從而加強了針刺的作用。主要用於神經痛、肌肉萎縮等疾患及電針麻醉。
中醫的音樂療法
中醫的音樂療法是根據宮、商、角、徵、羽5種民族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系來選擇曲目,進行治療。如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調式樂曲構成了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調式樂曲,旋律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情緒歡暢的感染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調式音樂,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不同類型的病人,可根據不同個性選用不同的音樂療法。對於腫瘤病人採用音樂療法也為治療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腫瘤的發生與心理因素有關,故採用音樂療法,可改變腫瘤病人的情緒,提高免疫功能,減少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腫瘤患者易出現暴躁、壓抑、悲哀、憤怒、絕望的惡劣情緒,大多預後較差;反之,保持樂觀良好的情緒,使免疫功能增強,有利於抑制和清除癌細胞,使病情穩定或好轉。故根據五音治療原理,可採用以下治療方法:
暴躁在五行中屬「火」,這類人做事爽快,愛誇誇其談,爭強好勝,辦事稍有挫折易灰心喪氣。平時未發作時,應引導積極的一面,聽些徵調音樂,如《步步高》、《狂歡》、《解放軍進行曲》、《卡門序曲》等,這類樂曲旋律激昂歡快,符合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奮進向上。在情緒急躁發火時,應聽些羽調式音樂,如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漢宮秋月》等,能緩和、制約、剋制急躁情緒。
壓抑在五行中屬「土」,這些人多思多慮,多愁善感。平時應多聽宮調式樂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兒高》、《月光奏鳴曲》等。這些曲目風格悠揚沉靜,能抒發情感。當遇到挫折,情緒極度惡劣時,應聽角調式音樂,如《春之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江南絲竹樂》,此類樂麴生氣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溫心,清風入夢,使其從憂慮痛苦中解脫出來。
悲哀在五行中屬「金」,在人們悲痛欲絕、欲哭不能的情況下,應給予引導排遣。聽商調式樂曲,如《第三交響曲》、《嘎達梅林》、《悲愴》等,能發泄心頭郁悶,擺脫悲痛,振奮精神。
對於久哭不止,極度悲傷的患者,應聽徵調式音樂,如《春節序曲》、《溜冰圓舞曲》、《閑聊波爾卡》等。其旋律輕松愉快、活潑,能補心平肺,擺脫悲傷與痛苦。
憤怒在五行中屬「木」,在憤怒萬分,壓抑心頭時,,應聽角調式樂曲,舒肝理氣,如《春風得意》、《江南好》,克萊德曼的現代鋼琴曲等。在憤怒已極,大動肝火時,應以角調式樂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陸》,艾爾加《威風堂堂》等。
絕望在五行中屬「水」,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創傷,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絕望,故必須以歡快、明朗的徵調式樂曲,如《輕騎兵進行曲》、《喜洋洋》,中國的吹打樂等,能重新喚起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音樂治療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鍾左右為宜。最好戴耳機,免受外界干擾。治療中不能總重復一首樂曲,以免久聽生厭。治療的音量應掌握適度,一般以70分貝以下療效最佳
最後祝你父親早日康復!!!^-^
㈢ 面癱是什麼痛狀怎麼導致的呢
面癱,對一般人來講是個陌生的字眼,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平常,會見到一些人嘴歪了,眼也閉合不嚴,吃飯後想漱漱口也很困難,或感到臉部麻木,尤其在笑時,臉部兩側就顯得極不對稱其實,這就是面癱。 所謂的面癱,就是面部肌肉癱瘓的意思,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經受到損傷而引起的,所以也叫作面神經麻痹,中醫稱之為「口僻」或「口眼歪斜」。 一般發病突然,有在睡眠醒來時,出現一側面部板滯,麻木,癱瘓,不能作抬額、皺眉、露齒、鼓頰等動作,口角的健側歪斜,口唇閉合不全,飲水時常有患側流出,露睛流淚,著強令閉眼側眼球上翻、露出白睛、患側額紋、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少數患者初起時有耳後、耳下及面部癱瘓嚴重時還可出現患側舌前2\3部位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症。 單側面部表情肌不自主的陣發性不規則的抽搐,輕者表現為一側眼瞼閃電狀的不自主跳動,重者可引起半邊面肌的強烈抽搐,每天可發作數十次,甚至上百次;及個別的可有睡眠中發作或兩側同時發生,病久之患者,可伴有頭痛、頭暈、失眠健忘、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中醫認為致病因素,常因神志刺激,精神緊張,勞累傷脾,氣血虛少或肝陰不足,筋脈失養以致肝風內功,而引起筋惕,遂發肌肉抽搐痙攣。 現代醫學認為: a) 由於某種壓迫使面神經傳導發生病理性干擾所致,大部分病人是由於正常的血管交叉壓迫,如小腦後下動脈、小腦前下動脈、椎神經動脈壓迫,偶爾由於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或腦瘤等面神經根部的壓迫所致。 b) 另一部分患者為特發性面神經癱瘓,恢復後出現繼發性的患側面肌痙攣。可能為面神經炎導致神經脫髓鞘的病理改變而未能恢復正常。仍存在部分的髓鞘脫失,使面神經的電傳導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經炎累及腦干內神經核團,形成類似癲癇病灶而產生面部肌肉的發作性抽動。 c) 極少數患者為外傷腫瘤或外科手術後出現患側面肌痙攣。可能為面神經的恢復過程中與其他腦神經出現短路,當其他神經興奮時也出現一側面部肌肉抽動。 傳統醫學認為: 面肌痙攣是由於素體陰虧或體弱氣虛引起陰虛、血少、筋脈失養或風寒上擾於面部而致,病位在面部陽經與肝、脾、腎、膽、胃、臟腑相關;病性或虛或實。 膳食調理 1. 根據研究發現,人們的食物中有些只有降低血粘稠,軟化血管等功效,平常多攝這些食物可以很好地預防面癱的發生。 a. 富含類黃酮與番茄紅素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引起血粘度增高要是「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降低密度脂蛋白及抑制其拿氧化對防止白流粘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類物質類黃酮與番茄紅素能捕捉氧自由基,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對防止血管狹窄和血凝塊堵塞有積極作用,日常飲食中富含類黃酮與番茄紅素的有香菜、胡蘿卜、南瓜、草霉、蘋果、紅葡萄、番茄、西瓜、柿子、甜杏等。 b 多食優質蛋白食物,多吃富含硫氨酸,賴氨酸,葡萄酸,牛磺酸的食物(比如魚類和雞、鴨肉,兔肉,鴿肉等)。 音樂療法 音樂能養生,治病已被中外許多學者公認,尤其是中國古典音樂,曲調溫柔,音樂平和,旋律優美動聽,使人忘卻煩惱,從而開闊胸襟,促進身心健康。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患抑鬱症,經多方醫治,不見療效。後來他向朋友學撫琴,久而樂之,抑鬱症也就自然好了,高血壓病人聽好抒情的小提琴樂曲,可使血壓降低10-20毫米汞柱。我國深圳一家腫瘤醫院,還創建了「希望之光」俱樂部,每周3次為患者進行演出。平時演員們深入病房為患者演唱,由患者親自點歌點曲,已收到了良好的療效,由此可見,音樂是怡養心神,祛病延年的一種良葯。 祖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間疾療」。《史記》雲:「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埃及在遠古時他的古典著作中稱「音樂是靈魂之葯 音樂療法的分型 音樂療法在臨床上分單純音樂療法,音樂電療法,音樂電針療法。 面癱的音樂療法 面癱的音樂療法是音樂電療法,是患者接受音樂治療的同時,還接受電流治療。電流與音樂同步的。使患者邊聽音樂邊治療。其治療方法是患者用耳機聽音樂,音樂中流通過兩個板狀電極放在人體患部。動盪血脈。通流經絡。 面癱音樂療法原理 其原理是利用音樂樂譜曲調高低,根據針炙針刺穴位得到針感經補瀉的原理,使不同波型的脈沖電流以加強對經絡穴位的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 1.面癱護理 專家提醒,冬春交替季節,人們要注意不能疲勞過度,空調以及坐汽車時切忌直接吹風,一旦出現症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同時保持情緒樂觀。忌吃辛辣,刺激食物;如果發現面癱,要及時到醫院診治,一般情況下,20天左右,基本能治癒;有的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口眼歪斜,迷信的會認為是被「鬼風」吹的,往往不好意思,諱疾忌醫;有的病急亂投醫,以上諸多因素容易耽誤治療。 2. 面癱、面肌痙攣注意事項? 一、 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豆類,黃豆製品,南瓜,玉米,洋蔥,瘦肉,山楂,紫匣,海帶,大棗,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甜瓜,香蕉,桑棋。 二、 忌: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熱性補葯,熱性食物,煙酒,羊、狗肉,動物內,帶魚,辣椒 三、 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10-20分左右後足底按摩。 四、 適當活動,加強身體鍛煉,常聽輕快音樂,心情平和,充足睡眠。 五、 減少肖源刺激,如:電視、電腦、紫外線等。 六、 面癱疾患者應注意功能性鍛煉,如:抬眉,雙眼緊閉,鼓氣,張大嘴,努嘴,示齒聳鼾,濕熱毛巾熱脖,每晚3-4次以上,勿用冷水洗臉,遇風、雨寒冷時,注意頭面部保暖。 七、 面部抽搐時,應雙眼緊閉,嘴緊閉(痙攣患者禁食酸性食物)。 3. 面癱、面肌痙攣防治小記 冬天室內比較溫暖,如果面部遭到冷風的侵襲,必然會使血管發生收縮,時間一長自然變容易發生面癱。相對來說,老年人患面癱的機率更高一些。從中醫角度說,面癱、面肌痙攣多由人體正氣不足,經脈空虛,風邪乘虛入侵面部經絡,出現經絡陰滯,氣血動行不暢,經脈失養而導致。 預防面癱、面肌痙攣,關鍵還是要注意防寒,尤其是要根據氣候避免寒風長久拂面(不可貪圖涼爽);平時多進行運動,加強鍛煉,提高人體的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內正氣旺盛,風邪不易侵入;還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閑適、足夠的睡眠時間;在飲食上注意,既可增強體質,又可增強抗病能力。已患了面癱,就應及時求醫治療,採用中醫手段治療應是首選,可以達到標本兼治,以防留下後遺症。
採納哦
㈣ 音樂電療法有哪些作用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把聽音樂與由音樂信號轉化的同步電流結合起來治病,取得較單一電療更好的效果,稱為音樂電療法。
音樂電療的治療作用有兩個方面:一、音樂對人體的作用。不同的音樂性質、力度、速度、音程,對人體可產生不同心理或生理反應。旋律優美、節奏平穩、速度緩慢、力度適中的音樂,具有放鬆、鎮靜和鎮痛作用;旋律雄壯而熱情,節奏有力而激昂及力度強的音樂,有振精神、興奮神經作用,可用於鍛煉肌肉、增強肌力、防止肌萎縮和促進癱瘓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旋律深沉而憂郁、節奏緩慢而力度較弱的音樂,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節奏有力、力度較強的音樂,具有提高肌張力、促進運動功能作用。二、音樂電流對人體的作用。音樂電流兼有低頻電流和中頻電流的雙重作用,但不同於一般低、中頻電療法。首先,音樂電流作用較為深達,人體不易產生適應性,既能引起肌肉收縮,又沒有低頻電那樣的刺激不適感;其次是音樂電流在鎮痛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方面,與低、中頻電流相似,但優於低、中頻電流的治療作用。
治療方法:將唱片或錄音帶發出的音樂信號(器樂曲、歌曲、戲曲),經聲電轉換器,轉換為電信號,再把這種微弱的電信號放大,通過聲頻匹配器升壓,然後輸出電流,此稱為音樂電流。音樂電流頻率為200~7000赫茲,是一種低、中頻混合的不規則的正弦電流,其頻率、波形和幅度隨音樂節律和強度變化。音樂電療儀配有多種磁帶,機內設有磁帶盒及放錄音裝置。有兩副耳機,一副供患者治療時聽音樂;另一副供操作者試聽,作為調節劑量的參考。
電極有低頻脈沖電療用電極和針電極兩種。針電極是供音樂電針用的。
在家中進行治療,一般宜採用普通電極法。根據病人的病情和音樂愛好,選擇音樂磁帶,放入治療儀的磁帶盒內。患者裸露治療部位,取兩塊導電橡膠電極,在電極上塗抹導電膠,或用吸水襯墊電極,置於病變區、痛區、神經干或肌肉運動點,再用固定帶或沙袋固定。讓患者戴上耳機,接通電源,按下磁帶盒開關,聽到音樂後調節音量,然後再將電極接上導線。調節電流輸出,使電流達到感覺閾上;若用運動閾上劑量,則要使肌肉出現明顯顫動感或節律性收縮。
治療時間為15~20分鍾,每日治療一次,10~20次為1療程。
音樂電療適應范圍較廣。採用節奏有力、力度適中的音樂。感覺閾或運動閾劑量的電流,治療腦血栓、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周圍神經損傷等,可使肢體運動功能恢復較快;採用旋律優美、速度與力度適中的音樂和相應音樂電流,治療神經衰弱、血管神經性頭痛等,均有較好效果;採用節奏感強,旋律輕快、活潑的音樂和運動閾電流,治療肌纖維組織炎、腰部勞損、肩周炎、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等,能收到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凡首次進行低頻電治療,應明確診斷,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干電池作為電源的儀器,應注意及時更換電池,以保證治療所需的足夠電量;用交流電的儀器,需要聯接地線,注意安全用電;治療前要檢查儀器,使電流輸出調節旋鈕置於零位,以防過大電流刺激患者引起不適;電極塗抹導電膠時,應厚薄均勻。用吸水襯墊電極,要干濕適度,以保持良好導電性;電極固定要可靠,要防止治療中途電極脫落;治療中有蟻走感、緊迫感、肌肉顫動是正常現象,不要顧慮;調節電量,宜緩升緩降,以免給患者造成不適感;治療完畢,應關閉電源。儀器長期不用,要取出機內電池,以防電池漏溢損壞儀器。
㈤ 利用LabVIEW圖形化編程語言編寫
LABVIEW也是軟體,一般來說軟體(上位機)和外圍電路的介面一般有USB/COM等等,你要採集音樂電針信號,請你敘述清楚你採用的硬體卡,是NI的卡,還是其他的採集卡。
另外LABVIEW有專門對音效卡的一些操作函數和常式,你可以先模擬下
㈥ 音樂電療法有什麼治療作用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把聽音樂與由音樂信號轉化的同步電流結合起來治病,取得較單一電療更好的效果,稱為音樂電療法。
音樂電療的治療作用有兩個方面:一、音樂對人體的作用。不同的音樂性質、力度、速度、音程,對人體可產生不同心理或生理反應。旋律優美、節奏平穩、速度緩慢、力度適中的音樂,具有放鬆、鎮靜和鎮痛作用;旋律雄壯而熱情,節奏有力而激昂及力度強的音樂,有振精神、興奮神經作用,可用於鍛煉肌肉、增強肌力、防止肌萎縮和促進癱瘓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旋律深沉而憂郁、節奏緩慢而力度較弱的音樂,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節奏有力、力度較強的音樂,具有提高肌張力、促進運動功能作用。二、音樂電流對人體的作用。音樂電流兼有低頻電流和中頻電流的雙重作用,但不同於一般低、中頻電療法。首先,音樂電流作用較為深達,人體不易產生適應性,既能引起肌肉收縮,又沒有低頻電那樣的刺激不適感;其次是音樂電流在鎮痛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方面,與低、中頻電流相似,但優於低、中頻電流的治療作用。
治療方法:將唱片或錄音帶發出的音樂信號(器樂曲、歌曲、戲曲),經聲電轉換器,轉換為電信號,再把這種微弱的電信號放大,通過聲頻匹配器升壓,然後輸出電流,此稱為音樂電流。音樂電流頻率為200~7000赫茲,是一種低、中頻混合的不規則的正弦電流,其頻率、波形和幅度隨音樂節律和強度變化。音樂電療儀配有多種磁帶,機內設有磁帶盒及放錄音裝置。有兩副耳機,一副供患者治療時聽音樂;另一副供操作者試聽,作為調節劑量的參考。
電極有低頻脈沖電療用電極和針電極兩種。針電極是供音樂電針用的。
在家中進行治療,一般宜採用普通電極法。根據病人的病情和音樂愛好,選擇音樂磁帶,放入治療儀的磁帶盒內。患者裸露治療部位,取兩塊導電橡膠電極,在電極上塗抹導電膠,或用吸水襯墊電極,置於病變區、痛區、神經干或肌肉運動點,再用固定帶或沙袋固定。讓患者戴上耳機,接通電源,按下磁帶盒開關,聽到音樂後調節音量,然後再將電極接上導線。調節電流輸出,使電流達到感覺閾上;若用運動閾上劑量,則要使肌肉出現明顯顫動感或節律性收縮。
治療時間為15~20分鍾,每日治療一次,10~20次為1療程。
音樂電療適應范圍較廣。採用節奏有力、力度適中的音樂。感覺閾或運動閾劑量的電流,治療腦血栓、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周圍神經損傷等,可使肢體運動功能恢復較快;採用旋律優美、速度與力度適中的音樂和相應音樂電流,治療神經衰弱、血管神經性頭痛等,均有較好效果;採用節奏感強,旋律輕快、活潑的音樂和運動閾電流,治療肌纖維組織炎、腰部勞損、肩周炎、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等,能收到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凡首次進行低頻電治療,應明確診斷,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干電池作為電源的儀器,應注意及時更換電池,以保證治療所需的足夠電量;用交流電的儀器,需要聯接地線,注意安全用電;治療前要檢查儀器,使電流輸出調節旋鈕置於零位,以防過大電流刺激患者引起不適;電極塗抹導電膠時,應厚薄均勻。用吸水襯墊電極,要干濕適度,以保持良好導電性;電極固定要可靠,要防止治療中途電極脫落;治療中有蟻走感、緊迫感、肌肉顫動是正常現象,不要顧慮;調節電量,宜緩升緩降,以免給患者造成不適感;治療完畢,應關閉電源。儀器長期不用,要取出機內電池,以防電池漏溢損壞儀器。
㈦ 音樂可以治病嗎
莫扎特的鋼琴曲可以治病
音樂能養生、治病已被中外許多學者公認,尤其是中國古典音樂,曲調溫柔,音色平和,旋律優美動聽,能使人忘卻煩惱,從而開闊胸襟,促進身心健康。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患抑鬱症,經多方醫治,不見療效。後來他向朋友學撫琴,久而樂之,抑鬱症也就自然好了。高血壓病人聽抒情的小提琴樂曲,可使血壓降低10~20毫米汞柱。讓臨產婦女聽優美悅耳的音樂,可以分散她們在分娩時的注意力,減少疼痛。更令人欣喜的是,音樂還能輔助治療癌症。美國癌症治療中心之一的羅索哈特醫院音樂治療主任金泰爾,本人就是癌症患者。1975年,她患了乳腺癌,病情很快惡化,被送進醫院。在醫院里,她目睹癌症病友一個個死去,情緒十分低落。正當她在准備後事時,會彈鋼琴的父親為她彈奏一些樂曲,以減輕她精神上的痛苦。令人十分驚奇的是,音樂就像魔術師一樣,慢慢驅趕了病魔,使她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而且心情十分愉快。病癒後,她以極大的熱情參加了美國癌症協會組織的音樂治療工作。如今,她已成為世界知名的音樂治療專家。我國深圳一家腫瘤醫院,還創建了「希望之光」俱樂部,每周3次為患者進行演出。平時演員們深入病房為患者演唱,由患者親自點歌點曲,已收到了良好的療效。由此可見,音樂是怡養心神,祛病延年的一劑良葯。
祖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史記》雲:「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埃及在遠古時代的古典著作中稱「音樂是靈魂之葯」。
音樂療法在臨床上可分為單純音樂療法、音樂電療法、音樂電針療法。
單純音樂療法是單純通過聽音樂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因此它與一般欣賞娛樂性音樂有原則區別。它是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聽不同的音樂,使人體機能得以不同的變化。可治療情緒不安、精神抑鬱症、神經衰弱、失眠、胃腸功能紊亂等。
選曲原則,一種是按患者情緒給以同樣的音樂。如患者情緒處於興奮狀態,就給予興奮的音樂,去增強他的興奮性,過一會兒,他就會感到疲勞了,自然會產生疲勞的情緒。抓住這個時機,再給以有鎮靜效果的樂曲,最終會達到讓興奮情緒平靜下來的目的。如果患者的情緒處於郁悶狀態,則應給以較壓抑的小調。因為某種情緒在音樂的支配下,達到頂峰時,會出現一個向相反情緒轉化的時刻,而這一時刻,正是患者感到暢快的時刻。另外也可根據患者的文化修養水平、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愛好選曲,而不是根據疾病的種類,對患者給以良好的音樂,會增加治療效果。
音樂電療法是患者接受音樂治療的同時,還接受音樂電流治療,電流與音樂是同步的。其治療方法是患者用耳機聽音樂,音樂電流通過兩個板狀電極放在人體患部。臨床常用於神經痛、神經衰弱、頭痛、失眠、早期高血壓、扭挫傷等疾患的治療。
音樂電針療法是音樂療法與針刺療法相結合。在進行音樂電針治療時,病人一邊用耳聽音樂,一邊進行音樂電針治療。由於音樂電流具有止痛、活血作用,從而加強了針刺的作用。主要用於神經痛、肌肉萎縮等疾患及電針麻醉。
中醫的音樂療法
中醫的音樂療法是根據宮、商、角、徵、羽5種民族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系來選擇曲目,進行治療。如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調式樂曲構成了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調式樂曲,旋律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情緒歡暢的感染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調式音樂,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不同類型的病人,可根據不同個性選用不同的音樂療法。對於腫瘤病人採用音樂療法也為治療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腫瘤的發生與心理因素有關,故採用音樂療法,可改變腫瘤病人的情緒,提高免疫功能,減少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腫瘤患者易出現暴躁、壓抑、悲哀、憤怒、絕望的惡劣情緒,大多預後較差;反之,保持樂觀良好的情緒,使免疫功能增強,有利於抑制和清除癌細胞,使病情穩定或好轉。故根據五音治療原理,可採用以下治療方法:
暴躁在五行中屬「火」,這類人做事爽快,愛誇誇其談,爭強好勝,辦事稍有挫折易灰心喪氣。平時未發作時,應引導積極的一面,聽些徵調音樂,如《步步高》、《狂歡》、《解放軍進行曲》、《卡門序曲》等,這類樂曲旋律激昂歡快,符合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奮進向上。在情緒急躁發火時,應聽些羽調式音樂,如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漢宮秋月》等,能緩和、制約、剋制急躁情緒。
壓抑在五行中屬「土」,這些人多思多慮,多愁善感。平時應多聽宮調式樂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兒高》、《月光奏鳴曲》等。這些曲目風格悠揚沉靜,能抒發情感。當遇到挫折,情緒極度惡劣時,應聽角調式音樂,如《春之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江南絲竹樂》,此類樂麴生氣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溫心,清風入夢,使其從憂慮痛苦中解脫出來。
悲哀在五行中屬「金」,在人們悲痛欲絕、欲哭不能的情況下,應給予引導排遣。聽商調式樂曲,如《第三交響曲》、《嘎達梅林》、《悲愴》等,能發泄心頭郁悶,擺脫悲痛,振奮精神。
對於久哭不止,極度悲傷的患者,應聽徵調式音樂,如《春節序曲》、《溜冰圓舞曲》、《閑聊波爾卡》等。其旋律輕松愉快、活潑,能補心平肺,擺脫悲傷與痛苦。
憤怒在五行中屬「木」,在憤怒萬分,壓抑心頭時,,應聽角調式樂曲,舒肝理氣,如《春風得意》、《江南好》,克萊德曼的現代鋼琴曲等。在憤怒已極,大動肝火時,應以角調式樂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陸》,艾爾加《威風堂堂》等。
絕望在五行中屬「水」,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創傷,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絕望,故必須以歡快、明朗的徵調式樂曲,如《輕騎兵進行曲》、《喜洋洋》,中國的吹打樂等,能重新喚起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音樂治療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鍾左右為宜。最好戴耳機,免受外界干擾。治療中不能總重復一首樂曲,以免久聽生厭。治療的音量應掌握適度,一般以70分貝以下療效最佳
㈧ 莫扎特的音樂對大腦怎麼樣啊
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出生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今年正值莫扎特誕辰250周年,世界各地正在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這位難得的音樂天才。但在很多人眼中,莫扎特不僅是一位音樂神童,還變成了一個音樂治療專家。
莫扎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但他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卻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胎教音樂,甚至為了喚醒因中風陷入昏迷的以色列總理沙龍,醫生在他病房裡播放的也是莫扎特。近10年來,莫扎特的美妙樂曲不僅被人們一遍遍地聆聽,還被認為對從粉刺到老年痴呆症在內的許多疾病都有神奇的治療作用,甚至出現了所謂的「莫扎特效應」———認為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提高人的智商,改善人體機能和空間感知能力。
「聽莫扎特能讓人變得更聰明」成不少人深信不疑的觀念,但也有專家對此表示懷疑。
本報綜合報道卡蒂亞·艾利亞德是一位生活在法國巴黎的藝術家,最近她陷入了困境,感到缺乏創造力,彷彿整個人都失去了感覺。連艾利亞德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她在抽象畫創作中無法使用藍色或者綠色。
從去年春天開始,艾利亞德進行了一項不同尋常的治療:連續3周,每天聽莫扎特的音樂2小時。艾利亞德戴特製的震動耳機收聽,有時還會去掉某些色彩比較黯淡的樂段。對於治療的效果,33歲的她說:「我和自己以及別人相處時更加平靜,做任何事情都更加自如。」藍色和綠色又回到了艾利亞德的畫布上。
聽莫扎特可治多動症
生活在倫敦的傑姬·欣德利也非常相信莫扎特的音樂,認為自己6歲的兒子勞倫斯從中獲益良多。欣德利說,勞倫斯從小就發育遲緩,並有多動症和語言障礙:當別人和他說話時,勞倫斯要一聲不吭地想上半小時才會作出回答。用莫扎特的音樂進行了幾個療程的治療後,欣德利說:「他現在很喜歡說話,對別人的問題也能立即作出回答。他取得了非常顯著的進步。」
美國著名臨床神經科學家丹尼爾·阿門所著的《大腦處方》一書中也提到,一項研究發現,聆聽莫扎特的音樂對治療兒童多動症有幫助。聽莫扎特音樂的那組兒童的「西他」腦電波(多動症患者的這種腦電波往往過多)明顯減少,同時變得更為專注,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大為提高,社交技巧也有較大改善。
一位芝加哥神經外科醫生曾對此做過研究,發現莫扎特的某些樂章能夠減輕某些癲癇病患者的發病程度並減緩發病頻率。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者還發現,某些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聽莫扎特的音樂10分鍾後,在智力測試中會有更好的表現。
葡萄也聽得懂莫扎特?
不少莫扎特音樂的神奇效果都是傳聞軼事性質的。據說,法國著名演員傑拉德·德帕迪約曾說,莫扎特的音樂幫助他克服了童年時的口吃。甚至有人認為莫扎特的音樂對種植葡萄也有神奇效果。義大利托斯卡納的一名葡萄園主卡羅·卡格納茲在過去5年裡都給自己的葡萄播放莫扎特的音樂。年輕時,卡格納茲還曾背著手風琴在葡萄成熟季節里給葡萄演奏莫扎特,他說:「晝夜不停地播放莫扎特音樂產生了戲劇性的效果,葡萄成熟得更快,而且還能驅走寄生蟲和鳥類。」
熱潮:著名的「莫扎特效應」
本報綜合報道目前為止流傳最廣、也最受爭議的是所謂的「莫扎特效應」———認為莫扎特的音樂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使孩子變得更聰明。支持這個觀點的科學依據首次出現在1993年的《自然》雜志上,有篇文章寫到,給大學生們播放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後,他們的空間推理能力有很大提高。比如,與聽放鬆指令和不聽音樂時相比,聽了音樂的大學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這種現象就是後來被廣泛傳播的「莫扎特效應」。
最受歡迎胎教音樂
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副教授弗蘭斯·勞舍爾本身也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此後,她用老鼠做過類似的試驗。研究者為還在子宮中的小老鼠播放同一首曲子,並讓它們在出生後兩個月內繼續聽這首曲子,然後將這些老鼠放置在迷宮中。結果,聽過莫扎特的小老鼠找到出口的速度比其他沒聽過莫扎特曲子的三組老鼠都要快。
此後十多年,勞舍爾的研究在學術界引發了一場風暴,不少學者對她的發現進行了修正或者抨擊。無論如何,勞舍爾的研究獲得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並導致了一場流行心理學熱潮。現在莫扎特曲子已經成了最受歡迎的胎教音樂。「莫扎特效應」也引起了政府官員的極大關注。1998年,美國喬治亞州政府開始向每位新生兒免費發放古典音樂CD,在科羅拉多州和佛羅里達州等地也有類似的計劃。
出版過兩本與「莫扎特效應」相關的暢銷書籍的美國教師唐·坎貝爾指出,有科學研究顯示,當一個人聽音樂時大腦的許多不同部分都處於活躍狀態,其中一些最活躍的部分與人們進行空間推理時的活躍部分是相交迭的。
作者稱成果遭曲解
不過,勞舍爾最近開始修正自己最初的結論,她認為聽莫扎特對大腦帶來的好處可能只不過與做某種令人享受的事情時所得到的一般性反應相當。
她對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曲解感到憤怒,她說:「從來沒有人說過聽莫扎特會讓人變得更聰明。」她解釋說,她的研究只表明試驗對象的空間推理能力得到暫時和有限的提高,而不是在智商上有根本提升。
巴黎醫生阿爾弗雷德·托馬提斯是利用莫扎特音樂進行治療的先驅,他用莫扎特的音樂治療各種兒童缺陷和包括抑鬱症在內的成人疾病。目前,波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引入了托馬提斯的治療方法,主要幫助孩子克服一些學習上的困難。但此類治療方法只在少數幾個國家得到正式承認,傳統的音樂治療醫師對此也多有懷疑。
音樂療法
據說中國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患有抑鬱症,後來他向朋友學撫琴,久而久之,抑鬱症就自然好了。自上世紀40年代起,人們已逐漸將音樂作為一種醫療手段,音樂療法在臨床上可分為單純音樂療法、音樂電療法、音樂電針療法。
單純音樂療法是單純通過聽音樂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它是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讓其聽不同的音樂。可治療情緒不安、精神抑鬱症、神經衰弱、失眠、胃腸功能紊亂等。
音樂電療法是患者接受音樂治療的同時,還接受音樂電流治療,電流與音樂是同步的。臨床常用於神經痛、神經衰弱、頭痛、失眠、早期高血壓、扭挫傷等疾患的治療。
音樂電針療法是音樂療法與針刺療法相結合。在進行音樂電針治療時,病人一邊用耳聽音樂,一邊進行音樂電針治療。主要用於神經痛、肌肉萎縮等疾患及電針麻醉。(本報綜合報道)
奧秘:音樂重復的頻率與腦電波一致
為什麼爭論的焦點是莫扎特,而不是像巴赫、貝多芬或者肖邦這樣的古典音樂大師呢?
音樂治療師不信「莫扎特效應」
在正式的音樂療法界,「莫扎特效應」卻被看成是一種被過分炒作而形成的幾乎迷信的現象。注冊音樂治療師通常讓患自閉症的兒童或者其他病人自己作曲,以表達自我和與他人溝通。在英國,音樂治療師在1999年獲得政府的正式承認。音樂治療專家加里·安斯戴爾指出:「音樂療法的重點是主動的音樂創作,而不是被動地聽音樂。」安斯戴爾對「莫扎特效應」頗為不屑,他說:「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得多,我們不能簡單地將之歸為莫扎特效應。」
實際上,許多音樂都被認為具有治療效果。不過,伊利諾斯大學專攻癲癇症的神經科專家約翰·休斯認為莫扎特的效果最好。休斯曾給自己的病人播放過與勞舍爾試驗中相同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他驚訝地發現,在36名病人中有29名的症狀得到了減輕。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樂做過試驗,但他發現只有莫扎特對他的病人具有持續、明顯的效果。
休斯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莫扎特音樂重復的頻率。休斯說:「他的音樂比較簡單,總是讓某一旋律多次重復出現,而且是以我們大腦喜歡的模式重復。」研究發現,莫扎特的音樂模式平均每20到30秒會重復一次,這與腦電波的時間長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活動時間相一致。這可能就是莫扎特音樂神奇效果的奧秘所在。
㈨ 音樂治療是什麼
音樂療法,也稱為音樂療法,也稱為音樂醫學。音樂、醫學、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
(3)心理透視
很長一段時間,已經有理論的哲學家流派,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都試圖解釋音樂治療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機制。有一種理論認為,音樂首先影響人的情緒,產生各種情緒,然後影響人的生理。另一種是音樂通過影響人類的生理而影響人類的心理。事實上,這兩種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互動的。傳統的心理治療認為「認知決定情緒」,則認為音樂心理治療是「情緒決策認知」。音樂治療師利用音樂對情感的巨大影響,通過音樂改變人們的情緒,最終改變人類的認知。但他們不只是為受治療的人演奏一些輕松美妙的音樂,讓疼痛暫時緩解。相反,音樂治療師將使用許多音樂,如抑鬱、悲傷、痛苦、憤怒和矛盾的情緒,以刺激治療師的情感體驗,並幫助他盡可能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當負性情緒在一定程度上,人類的心將開始活躍起來,那麼音樂治療師就會逐漸使用積極的音樂,來支持和加強患者的內心和積極的情感力量,最終幫助他擺脫痛苦和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