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歷史
在1920年代,一些發明家試圖掌握控制固態二極體中電流的方法,他們的構想在後來的雙極性晶體管中得以實現。然而,他們的設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得以實現。在戰爭時期,人們把精力集中在製造雷達這樣的軍工產品,因此電子工業的發展並不如之後那樣迅猛,不過人們對於半導體物理學的了解逐漸增加,製造工藝水平也逐漸提升。戰後,許多科學家重新開始從事固態電子器件的研究。1947年,著名的貝爾實驗室成功地研製了晶體管。自此,電子學的研究方向從真空管轉向到了固態電子器件。
晶體管在當時看來具有小型、高效的特點。1950年代,一些電子工程師希望以晶體管為基礎,研製比以前更高級、復雜的電路充滿了期待。然而,隨著電路復雜程度的提升,技術問題對器件性能的影響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像計算機主板這樣復雜的電路,往往對於響應速度有較高的要求。如果計算機的元件過於龐大,或者不同元件之間的導線太長,電信號就不能夠在電路中以足夠快的速度傳播,這樣會造成計算機工作緩慢,效率低下,甚至引起邏輯錯誤。
1958年,德州儀器的傑克·基爾比找到了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他提出,可以把電路中的所有元件和晶元用同一半導體材料塊製成。當時他的同事們正在度假,他們結束度假後,基爾比立即展示了他的新設計。隨後,他研製了一個這種新型電路的測試版本。1958年9月,第一個集成電路研製成功。盡管這個集成電路在現在看來還非常粗糙,而且存在一些問題,但集成電路在電子學史上確實是個創新的概念。通過在同一材料塊上集成所有元件,並通過上方的金屬化層連接各個部分,就不再需要分立的獨立元件了,這樣,就避免了手工組裝元件、導線的步驟。此外,電路的特徵尺寸大大降低。隨著電子設計自動化的逐步發展,製造工藝中的許多流程可以實現自動化控制。自此,把所有元件集成到單一矽片上的想法得以實現,小規模集成電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 SSI)時代始於1960年代早期,後來歷經中規模集成電路(Medium Scale Integration, MSI,1960年晚期)、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1980年早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晶體管數量可以達到10,000個。
B. 第四代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的特點是什麼
第四代電子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是指從1970年以後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為主要電子器件製成的計算機。例如80386微處理器,在面積約為10mm X l0mm的單個晶元上,可以集成大約32萬個晶體管。
第四代計算機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是以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
微型計算機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1~1973年,微處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製出MCS4微型計算機(CPU為4040,四位機)。後來又推出以8008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階段是1973~1977年,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和改進階段。微處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產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為8080,八位機)。後期有TRS-80型(CPU為Z80)和APPLE-II型(CPU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風靡世界。
第三階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計算機的發展階段,微處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計算機代表產品是IBM-PC(CPU為8086)。本階段的頂峰產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計算機。
第四階段便是從1983年開始為32位微型計算機的發展階段。微處理器相繼推出80386、80486。386、486微型計算機是初期產品。 1993年, 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稱P5(中文譯名為"奔騰")的微處理器,它具有64位的內部數據通道。現在Pentium III(也有人稱P7)微處理器己成為了主流產品,預計Pentium IV 將在2000年10月推出。
由此可見,微型計算機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它的核心器件——微處理器(CPU)的性能。
C. 最早開始使用集成電路的計算機
電路發展初期最重要的應用領域是計算機技術領域。第三代計算機的發展是建立在集成電路技術基礎上的,其硬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從微處理器、存儲器到輸入、輸出設備,都是集成電路技術的結晶。
1964年4月7日,IBM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集成電路的通用計算機IBM 360系統,它兼顧了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兩方面的應用。IBM 360系列計算機是最早使用集成電路的通用計算機系列,它開創了民用計算機使用集成電路的先例,計算機從此進入了集成電路時代。與第二代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相比,它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計算速度更快。IBM 360成為第三代計算機(集成電路計算機)的里程碑。
此後,集成電路的發展為微型計算機的出現和發展奠定了基礎。1971年,Intel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基於微處理器的微型計算機時代從此開始。1975年1月,美國MITS公司推出了首台通用型Altair 8800計算機,它採用了Intel 8080微處理器,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計算機。
進入80年代,集成電路設計及加工技術的飛躍發展使得微型計算機機躍上新的台階。1981年8月12日,IBM正式推出IBM 5150,採用Intel的8088 CPU,主頻為4.77MHz, 存儲容量為16KB,操作系統為微軟的DOS
1.0。IBM將其稱為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不久,「個人計算機」(PC)成為所有個人計算機及微型計算機的代名詞。
此後,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體積繼續縮小,各方面的性能飛速提高,而價格卻不斷下跌,計算機走進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第五代微處理器Pentium(中文名「奔騰」),它的集成度已經達到310萬個晶體管,主頻已達66MHz,計算機從此進入「奔騰」時代。目前,計算機中CPU的主頻已經達數GHz,內存也已達數Gb。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集成電路就沒有現在的微型計算機。
D.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第四代計算機的特點是什麼
第四代電子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是指從1970年以後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為主要電子器件製成的計算機。例如80386微處理器,在面積約為10MM X L0MM的單個晶元上,可以集成大約32萬個晶體管。 第四代計算機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是以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 微型計算機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1~1973年,微處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製出MCS4微型計算機(CPU為4040,四位機)。後來又推出以8008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階段是1973~1977年,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和改進階段。微處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產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為8080,八位機)。後期有TRS-80型(CPU為Z80)和APPLE-II型(CPU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風靡世界。 第三階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計算機的發展階段,微處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計算機代表產品是IBM-PC(CPU為8086)。本階段的頂峰產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計算機。 第四階段便是從1983年開始為32位微型計算機的發展階段。微處理器相繼推出80386、80486。386、486微型計算機是初期產品。 1993年, 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稱P5(中文譯名為"奔騰")的微處理器,它具有64位的內部數據通道。現在PENTIUM III(也有人稱P7)微處理器己成為了主流產品,預計PENTIUM IV 將在2000年10月推出。 由此可見,微型計算機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它的核心器件——微處理器(CPU)的性能。
E. 第三代計算機(晶集成電路時代)的特點是什麼
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1)
1958年德州儀器的工程師Jack Kilby發明了集成電路IC,將三種電子元件結合到一片小小的矽片上。科學家使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單一的半導體晶元上。於是,計算機變的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這一時期的發展還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統,使得計算機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協調下可以同時運行許多不同的程序。
F. 人類什麼年代發明了集成電路
傑克 基爾比(Jack S. Kilby) 集成電路之父
1958年9月12日,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塊晶體管在貝爾實驗室誕生,從此人類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電子時代。但是對於從小就對電子技術感興趣的基爾比來說可不見得是件好的事情:晶體管的發明宣布了基爾比在大學里選修的電子管技術課程全部作廢。但是這並沒有消減這個年輕人對電子技術的熱情,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道路。
也許這就是天意,在晶體管發明十年後的1958年,34歲的基爾比加入德州儀器公司。說起當初為何選擇德州儀器,基爾比輕描淡寫道:「因為它是惟一允許我差不多把全部時間用於研究電子器件微型化的公司,給我提供了大量的時間和不錯的實驗條件。」也正是德州儀器這一溫室,孕育了基爾比無與倫比的成就。
雖然那個時代的工程師們因為晶體管發明而備受鼓舞,開始嘗試設計高速計算機,但是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由晶體管組裝的電子設備還是太笨重了,工程師們設計的電路需要幾英里長的線路還有上百萬個的焊點組成,建造它的難度可想而知。至於個人擁有計算機,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針對這一情況,基爾比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能不能將電阻、電容、晶體管等電子元器件都安置在一個半導體單片上?」這樣整個電路的體積將會大大縮小,於是這個新來的工程師開始嘗試一個叫做相位轉換振盪器的簡易集成電路。
1958年9月12日,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成功地實現了把電子器件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的構想,並通過了德州儀器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檢查。請記住這一天,集成電路取代了晶體管,為開發電子產品的各種功能鋪平了道路,並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開創了電子技術歷史的新紀元,讓我們現在習以為常一切電子產品的出現成為可能
G. 集成電路產業的集成電路發展簡史
1947年:貝爾實驗室肖特萊等人發明了晶體管,這是微電子技術發展中第一個里程碑;集成電路
1950年:結型晶體管誕生;1950年: R Ohl和肖特萊發明了離子注入工藝;1951年:場效應晶體管發明;1956年:C S Fuller發明了擴散工藝;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 Noyce與德儀公司基爾比間隔數月分別發明了集成電路,開創了世界微電子學的歷史;1960年:H H Loor和E Castellani發明了光刻工藝;1962年:美國RCA公司研製出MOS場效應晶體管;1963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CMOS技術,今天,95%以上的集成電路晶元都是基於CMOS工藝;1964年:Intel摩爾提出摩爾定律,預測晶體管集成度將會每18個月增加1倍;1966年:美國RCA公司研製出CMOS集成電路,並研製出第一塊門陣列(50門);1967年: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成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公司;1971年:Intel推出1kb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標志著大規模集成電路出現;1971年: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4004由Intel公司推出,採用的是MOS工藝,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發明;1974年:RCA公司推出第一個CMOS微處理器1802;1976年:16kb DRAM和4kb SRAM問世;1978年:64kb動態隨機存儲器誕生,不足0.5平方厘米的矽片上集成了14萬個晶體管,標志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時代的來臨;1979年:Intel推出5MHz 8088微處理器,之後,IBM基於8088推出全球第一台PC;1981年:256kb DRAM和64kb CMOS SRAM問世;1984年:日本宣布推出1Mb DRAM和256kb SRAM;1985年:80386微處理器問世,20MHz;1988年:16M DRAM問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矽片上集成有3500萬個晶體管,標志著進入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階段;1989年:1Mb DRAM進入市場;1989年:486微處理器推出,25MHz,1μm工藝,後來50MHz晶元採用 0.8μm工藝;1992年:64M位隨機存儲器問世;1993年:66MHz奔騰處理器推出,採用0.6μm工藝;1995年:Pentium Pro, 133MHz,採用0.6-0.35μm工藝;集成電路
1997年:300MHz奔騰Ⅱ問世,採用0.25μm工藝;1999年:奔騰Ⅲ問世,450MHz,採用0.25μm工藝,後採用0.18μm工藝;2000年:1Gb RAM投放市場;2000年:奔騰4問世,1.5GHz,採用0.18μm工藝;2001年:Intel宣布2001年下半年採用0.13μm工藝。2003年:奔騰4 E系列推出,採用90nm工藝。2005年:intel 酷睿2系列上市,採用65nm工藝。2007年:基於全新45納米High-K工藝的intel酷睿2 E7/E8/E9上市。2009年:intel酷睿i系列全新推出,創紀錄採用了領先的32納米工藝,並且下一代22納米工藝正在研發。 (ball grid array)球形觸點陳列,表面貼裝型封裝之一。在印刷基板的背面按陳列方式製作出球形凸點用 以代替引集成電路
腳,在印刷基板的正面裝配LSI 晶元,然後用模壓樹脂或灌封方法進行密封。也稱為凸點陳列載體(PAC)。引腳可超過200,是多引腳LSI 用的一種封裝。封裝本體也可做得比QFP(四側引腳扁平封裝)小。例如,引腳中心距為1.5mm 的360 引腳 BGA 僅為31mm 見方;而引腳中心距為0.5mm 的304 引腳QFP為40mm 見方。而且BGA 不 用擔心QFP 那樣的引腳變形問題。該封裝是美國Motorola 公司開發的,首先在攜帶型電話等設備中被採用,今後在美國有 可 能在個人計算機中普及。最初,BGA 的引腳(凸點)中心距為1.5mm,引腳數為225。也有一些LSI 廠家正在開發500 引腳的BGA。BGA 的問題是迴流焊後的外觀檢查。尚不清楚是否有效的外觀檢查方法。有的認為,由於焊接的中心距較大,連接可以看作是穩定的,只能通過功能檢查來處理。 美國Motorola 公司把用模壓樹脂密封的封裝稱為OMPAC,而把灌封方法密封的封裝稱為GPAC(見OMPAC 和GPAC)。 表面貼裝型封裝之一,即用下密封的陶瓷QFP,用於封裝DSP 等的邏輯LSI 電路。帶有窗 口的集成電路
Cerquad 用於封裝EPROM 電路。散熱性比塑料QFP 好,在自然空冷條件下可容許1. 5~ 2W 的功率。但封裝成本比塑料QFP 高3~5 倍。引腳中心距有1.27mm、0.8mm、0.65mm、 0.5mm、 0.4mm 等多種規格。引腳數從32 到368。帶引腳的陶瓷晶元載體,表面貼裝型封裝之一,引腳從封裝的四個側面引出,呈丁字形 。 帶有窗口的用於封裝紫外線擦除型EPROM 以及帶有EPROM 的微機電路等。此封裝也稱為 QFJ、QFJ-G(見QFJ)。 (al tape carrier package)雙側引腳帶載封裝。TCP(帶載封裝)之一。引腳製作在絕緣帶上並從封裝兩側引出。由於 利 用的是集成電路
TAB(自動帶載焊接)技術,封裝外形非常薄。常用於液晶顯示驅動LSI,但多數為 定製品。 另外,0.5mm 厚的存儲器LSI 簿形封裝正處於開發階段。在日本,按照EIAJ(日本電子機 械工 業)會標准規定,將DICP 命名為DTP。 (surface mount type)表面貼裝型PGA。通常PGA 為插裝型封裝,引腳長約3.4mm。表面貼裝型PGA 在封裝的 底面有陳列集成電路
狀的引腳,其長度從1.5mm 到2.0mm。貼裝採用與印刷基板碰焊的方法,因而 也稱 為碰焊PGA。因為引腳中心距只有1.27mm,比插裝型PGA 小一半,所以封裝本體可製作得 不 怎麼大,而引腳數比插裝型多(250~528),是大規模邏輯LSI 用的封裝。封裝的基材有 多層陶 瓷基板和玻璃環氧樹脂印刷基數。以多層陶瓷基材製作封裝已經實用化。 (pin grid array)陳列引腳封裝。插裝型封裝之一,其底面的垂直引腳呈陳列狀排列。封裝基材基本上都 采 用多層陶集成電路
瓷基板。在未專門表示出材料名稱的情況下,多數為陶瓷PGA,用於高速大規模 邏輯 LSI 電路。成本較高。引腳中心距通常為2.54mm,引腳數從64 到447 左右。 了為降低成本,封裝基材可用玻璃環氧樹脂印刷基板代替。也有64~256 引腳的塑料PG A。 另外,還有一種引腳中心距為1.27mm 的短引腳表面貼裝型PGA(碰焊PGA)。(見表面貼裝 型PGA)。 (quad flat non-leaded package)四側無引腳扁平封裝。表面貼裝型封裝之一。現在多稱為LCC。QFN 是日本電子機械工業 會規定的集成電路
名稱。封裝四側配置有電極觸點,由於無引腳,貼裝佔有面積比QFP 小,高度 比QFP 低。但是,當印刷基板與封裝之間產生應力時,在電極接觸處就不能得到緩解。因此電 極觸點 難於作到QFP 的引腳那樣多,一般從14 到100 左右。 材料有陶瓷和塑料兩種。當有LCC 標記時基本上都是陶瓷QFN。電極觸點中心距1.27mm。塑料QFN 是以玻璃環氧樹脂印刷基板基材的一種低成本封裝。電極觸點中心距除1.27mm 外, 還有0.65mm 和0.5mm 兩種。這種封裝也稱為塑料LCC、PCLC、P-LCC 等。 (Small Outline Package(Wide-Jype))寬體SOP。部分半導體廠家採用的名稱。
H. 什麼叫集成電路寫出集成電路發展的五個時代及晶體管的數量
下圖對你應該有幫助。
I. 揭開集成電路時代的計算機是哪個
IBM 360
1964年4月7日,IBM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集成電路的通用計算機IBM 360系統,它兼顧了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兩方面的應用。IBM 360系列計算機是最早使用集成電路的通用計算機系列,它開創了民用計算機使用集成電路的先例,計算機從此進入了集成電路時代。與第二代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相比,它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計算速度更快。IBM 360成為第三代計算機(集成電路計算機)的里程碑。
J. 集成電路的來歷
集成電路(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這樣,整個電路的體積大大縮小,且引出線和焊接點的數目也大為減少,從而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產。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收錄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遙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晶體管可提高幾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
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元號「N」等)表示。
二、集成電路的分類
(一)按功能結構分類
集成電路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和數字集成電路兩大類。
模擬集成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邊疆變化的信號。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音頻信號、錄放機的磁帶信號等),而數字集成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數字信號(指在時間上和幅度上離散取值的信號。例如VCD、DVD重放的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
(二)按製作工藝分類
集成電路按製作工藝可分為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薄膜集成電路。
膜集成電路又分類厚膜集成電路和薄膜集成電路。
(三)按集成度高低分類
集成電路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為小規模集成電路、中規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四)按導電類型不同分類
集成電路按導電類型可分為雙極型集成電路和單極型集成電路。
雙極型集成電路的製作工藝復雜,功耗較大,代表集成電路有TTL、ECL、HTL、LST-TL、STTL等類型。單極型集成電路的製作工藝簡單,功耗也較低,易於製成大規模集成電路,代表集成電路有CMOS、NMOS、PMOS等類型。
(五)按用途分類
集成電路按用途可分為電視機用集成電路、音響用集成電路、影碟機用集成電路、錄像機用集成電路、電腦(微機)用集成電路、電子琴用集成電路、通信用集成電路、照相機用集成電路、遙控集成電路、語言集成電路、報警器用集成電路及各種專用集成電路。
1.電視機用集成電路包括行、場掃描集成電路、中放集成電路、伴音集成電路、彩色解碼集成電路、AV/TV轉換集成電路、開關電源集成電路、遙控集成電路、麗音解碼集成電路、畫中畫處理集成電路、微處理器(CPU)集成電路、存儲器集成電路等。
2.音響用集成電路包括AM/FM高中頻電路、立體聲解碼電路、音頻前置放大電路、音頻運算放大集成電路、音頻功率放大集成電路、環繞聲處理集成電路、電平驅動集成電路,電子音量控制集成電路、延時混響集成電路、電子開關集成電路等。
3.影碟機用集成電路有系統控制集成電路、視頻編碼集成電路、MPEG解碼集成電路、音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音響效果集成電路、RF信號處理集成電路、數字信號處理集成電路、伺服集成電路、電動機驅動集成電路等。
4.錄像機用集成電路有系統控制集成電路、伺服集成電路、驅動集成電路、音頻處理集成電路、視頻處理集成電路。
三、集成電路發展簡史
1.世界集成電路的發展歷史
1947年:貝爾實驗室肖克萊等人發明了晶體管,這是微電子技術發展中第一個里程碑;
1950年:結型晶體管誕生;
1950年: R Ohl和肖特萊發明了離子注入工藝;
1951年:場效應晶體管發明;
1956年:C S Fuller發明了擴散工藝;
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 Noyce與德儀公司基爾比間隔數月分別發明了集成電路,開創了世界微電子學的歷史;
1960年:H H Loor和E Castellani發明了光刻工藝;
1962年:美國RCA公司研製出MOS場效應晶體管;
1963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CMOS技術,今天,95%以上的集成電路晶元都是基於CMOS工藝;
1964年:Intel摩爾提出摩爾定律,預測晶體管集成度將會每18個月增加1倍;
1966年:美國RCA公司研製出CMOS集成電路,並研製出第一塊門陣列(50門);
1967年: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成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公司;
1971年:Intel推出1kb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標志著大規模集成電路出現;
1971年: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4004由Intel公司推出,採用的是MOS工藝,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發明;
1974年:RCA公司推出第一個CMOS微處理器1802;
1976年:16kb DRAM和4kb SRAM問世;
1978年:64kb動態隨機存儲器誕生,不足0.5平方厘米的矽片上集成了14萬個晶體管,標志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時代的來臨;
1979年:Intel推出5MHz 8088微處理器,之後,IBM基於8088推出全球第一台PC;
1981年:256kb DRAM和64kb CMOS SRAM問世;
1984年:日本宣布推出1Mb DRAM和256kb SRAM;
1985年:80386微處理器問世,20MHz;
1988年:16M DRAM問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矽片上集成有3500萬個晶體管,標志著進入超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階段;
1989年:1Mb DRAM進入市場;
1989年:486微處理器推出,25MHz,1μm工藝,後來50MHz晶元採用 0.8μm工藝;
1992年:64M位隨機存儲器問世;
1993年:66MHz奔騰處理器推出,採用0.6μm工藝;
1995年:Pentium Pro, 133MHz,採用0.6-0.35μm工藝;
1997年:300MHz奔騰Ⅱ問世,採用0.25μm工藝;
1999年:奔騰Ⅲ問世,450MHz,採用0.25μm工藝,後採用0.18μm工藝;
2000年: 1Gb RAM投放市場;
2000年:奔騰4問世,1.5GHz,採用0.18μm工藝;
2001年:Intel宣布2001年下半年採用0.13μm工藝。
2.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歷史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誕生於六十年代,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965年-1978年:以計算機和軍工配套為目標,以開發邏輯電路為主要產 品,初步建立集成電路工業基礎及相關設備、儀器、材料的配套條件;
1978年-1990年:主要引進美國二手設備,改善集成電路裝備水平,在「治散治亂」的同時,以消費類整機作為配套重點,較好地解決了彩電集成電路的國產化;
1990年-2000年:以908工程、909工程為重點,以CAD為突破口,抓好科技攻關和北方科研開發基地的建設,為信息產業服務,集成電路行業取得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