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4HC138怎麼組成 32線解碼器 怎麼連接法,求電路圖
H :接高電平 ;L :接地 。A2 、A1、A0 接單片機地址線,作為片選的 A3、A4 接 I/O 口。
B. 3:8解碼器電路圖怎麼畫
數電課本有詳細的講解,這里給你個圖片。希望有用。
C. cpu解碼器電路原理
一般我們指的解碼器是從一種數據表示形式轉換為另一數據表示形式的器件。而指令的解析未必就是你說到的解碼器可以解決的,而是諸如乘法器、全加法器或者更為基本的觸發器或邏輯電路直接構成,並不屬於解碼器的子集。
建議你把基本概念弄清楚了再來表達你的准確想法,不然旁人很難幫上你的忙。
對你補充的回答:根據前面對解碼器的解釋,指令解碼器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普通的地址解碼器,比如3-8解碼器(或8-256解碼器),其實就是把3(或8)條數據線上表示的信息轉換為8(或256)條數據線來表示的一種形式,(即解碼),然後利用該信息表示的獨立性和唯一性對功能電路作出恰當的選擇(比如選擇當前執行的指令的部件為加法處理單元)。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就是一個普通的地址解碼器,用於選中哪個功能單元來處理當下的操作數。 一條指令只需一個地址,而非你說的多少種解碼器,一個8位指令解碼器就可以支持256條指令,一個16位指令解碼器可達到最多65536條指令。
因此,你可以通過一個典型的3-8解碼器來了解解碼的基本原理,常見型號是74LS138.當然,實際的指令解碼電路要復雜得多,而且是基於系統設計的,你只能從等效的角度來了解。由淺入深,慢慢來。通過對74LS138的了解,你會對解碼器有初步的認識,也是最重要、最基礎的認識。
D. 74LS138 3-8解碼器怎麼組成5-32線解碼器 怎麼連接法,求電路圖
用四片不加門電路,不能直接組成5-32解碼器
E. 關於設計的三八解碼器的電路圖
大人,此事必有蹊蹺!
F. 求詳細解釋2-4解碼器的電路原理~【已附圖】
2-4解碼器功能:
輸入為 A,B,輸出為 Yi,EI 是使能端;
就是與兩位二進制數 A、B,共內有四種狀容態,並分別對應輸出為 Y0、Y1、Y2、Y3;
有邏輯關系為:
Y0 = (A' B')';Y1 = (A' B)';Y2 = (A B')';Y3 = (A B)';
G. 如何用雙2-4線解碼器轉換為3-8線解碼器電路圖怎麼設計
將雙2-4解碼器進行級聯,即使用最高位作為兩片2-4解碼器的片選信號,將剩餘位作為解碼器片內地址線,就可以轉換成3-8解碼器。
設計方向
將雙2-4解碼器級聯為3-8解碼器
設計思路
由於解碼器解碼輸出與輸入對應,輸入端位000~111對應選擇輸出端的Q0~Q7,故可以根據輸入端最高位將3-8線解碼器分割為低4位和高4位,結合邏輯地址分段的思路使用兩個2-4線解碼器的表示對應的Q0~Q3和Q4~Q7。
由於Q0~Q3和Q4~Q7除了輸入端的最高位不同一一對應,因此可以輸入端最高位控制2-4解碼器的使能端,將剩餘的輸入作為片內地址去控制有效解碼器的輸出。
電路原理
設計分析
該設計通過輸入端最高位作為片選信號,將輸入端最低位和第二位作為片內地址線選擇片內輸出,實現兩個2-4解碼器的級聯形成3-8解碼器。
注意事項
解碼器根據其內部結構不同輸出端和使能端均有高電平有效和低電平有效兩種,實際使用應根據相關技術手冊調整,即調整反相器的位置和輸出的默認電平,常使用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
H. 2-4解碼器 電路圖如何設計
列出真值表,根據表值構造邏輯電路即可。
一個2輸入的解碼器,但由於其主要使用了與非門構成的,其每個輸出對應於一個最小項的非。在這電路中,當輸入BA的取會為10時,其輸出F2不再為1,而是輸出為0,其餘的輸出為1。
解碼器電路看作輸出低電平有效(即當輸入變數對應於十進制i時,其對應的第i個輸出端為低電平,其餘為高電平)。而前面的解碼器當然就是高電平有效了。
(8)解碼器電路圖擴展閱讀:
2-4解碼器功能:
輸入為 A,B,輸出為 Yi,EI 是使能端;
就是與兩位二進制數 A、B,共有四種狀態,並分別對應輸出為 Y0、Y1、Y2、Y3;
有邏輯關系為:
Y0 = (A' B')';Y1 = (A' B)';Y2 = (A B')';Y3 = (A B)';
I. 如何用雙2-4線解碼器轉換為3-8線解碼器電路圖怎麼設計求圖及解釋。。。
雙2-4線解碼器轉換為3-8線解碼器的電路原理圖如下:
所需要的器件為2片2-4線解碼器(回74139系列)和1個非門答。
其中z是最低位。x是最高位。
原理如下:
當x為0時,上邊的解碼器打開,下邊的解碼器輸出高阻抗。解碼輸出低4位(yz組合)。
當x為1時,下邊的解碼器打開,上邊的解碼器輸出高阻抗。解碼輸出高4位(yz組合)。
注意:
解碼器輸出端有時候需要添加下拉或者上拉電阻,因為沒有解碼輸出的埠是高阻抗High Z。
注意輸入的高低位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