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子技術的應用在哪些地方
電子技術是根據電子學的原理,運用電子元器件設計和製造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包括信息電子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兩大分支。信息電子技術包括 Analog (模擬) 電子技術和 Digital (數字) 電子技術。電子技術是對電子信號進行處理的技術,處理的方式主要有:信號的發生、放大、濾波、轉換。
應用領域:
1、電源與電力系統
計算機高效率綠色電源
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帶領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同時也促進了電源技術的迅速發展。八十年代,計算機全面採用了開關電源,率先完成計算機電源換代。接著開關電源技術相繼進入了電子、電器設備領域。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出綠色電腦和綠色電源。綠色電腦泛指對環境無害的個人電腦和相關產品,綠色電源系指與綠色電腦相關的高效省電電源,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l992年6月17日「能源之星"計劃規定,桌上型個人電腦或相關的外圍設備,在睡眠狀態下的耗電量若小於30瓦,就符合綠色電腦的要求,提高電源效率是降低電源消耗的根本途徑。就目前效率為75%的200瓦開關電源而言,電源自身要消耗50瓦的能源。
通信用高頻開關電源
通信業的迅速發展極大的推動了通信電源的發展。高頻小型化的開關電源及其技術已成為現代通信供電系統的主流。在通信領域中,通常將整流器稱為一次電源,而將直流-直流(DC/DC)變換器稱為二次電源。一次電源的作用是將單相或三相交流電網變換成標稱值為48V的直流電源。目前在程式控制交換機用的一次電源中,傳統的相控式穩壓電源己被高頻開關電源取代,高頻開關電源(也稱為開關型整流器SMR)通過MOSFET或IGBT的高頻工作,開關頻率一般控制在50-100kHz范圍內,實現高效率和小型化。近幾年,開關整流器的功率容量不斷擴大,單機容量己從48V/12.5A、48V/20A擴大到48V/200A、48V/400A。
因通信設備中所用集成電路的種類繁多,其電源電壓也各不相同,在通信供電系統中採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頻DC-DC隔離電源模塊,從中間母線電壓(一般為48V直流)變換成所需的各種直流電壓,這樣可大大減小損耗、方便維護,且安裝、增加非常方便。一般都可直接裝在標准控制板上,對二次電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因通信容量的不斷增加,通信電源容量也將不斷增加。
直流-直流(DC/DC)變換器
DC/DC變換器將一個固定的直流電壓變換為可變的直流電壓,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無軌電車、地鐵列車、電動車的無級變速和控制,同時使上述控制獲得加速平穩、快速響應的性能,並同時收到節約電能的效果。用直流斬波器代替變阻器可節約電能(20~30)%。直流斬波器不僅能起調壓的作用(開關電源), 同時還能起到有效地抑制電網側諧波電流雜訊的作用。
通信電源的二次電源DC/DC變換器已商品化,模塊採用高頻PWM技術,開關頻率在500kHz左右,功率密度為5W~20W/in3。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要求電源模塊實現小型化,因此就要不斷提高開關頻率和採用新的電路拓撲結構,目前已有一些公司研製生產了採用零電流開關和零電壓開關技術的二次電源模塊,功率密度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不間斷電源(UPS)
不間斷電源(UPS)是計算機、通信系統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斷場合所必須的一種高可靠、高性能的電源。交流市電輸入經整流器變成直流,一部分能量給蓄電池組充電,另一部分能量經逆變器變成交流,經轉換開關送到負載。為了在逆變器故障時仍能向負載提供能量,另一路備用電源通過電源轉換開關來實現。
現代UPS普遍了採用脈寬調制技術和功率M0SFET、IGBT等現代電力電子器件,電源的雜訊得以降低,而效率和可靠性得以提高。微處理器軟硬體技術的引入,可以實現對UPS的智能化管理,進行遠程維護和遠程診斷。
目前在線式UPS的最大容量已可作到600kVA。超小型UPS發展也很迅速,已經0.5kVA、lVA、2kVA、3kVA等多種規格的產品。
變頻器電源
變頻器電源主要用於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其在電氣傳動系統中占據的地位日趨重要,已獲得巨大的節能效果。變頻器電源主電路均採用交流-直流-交流方案。工頻電源通過整流器變成固定的直流電壓,然後由大功率晶體管或IGBT組成的PWM高頻變換器, 將直流電壓逆變成電壓、頻率可變的交流輸出,電源輸出波形近似於正弦波,用於驅動交流非同步電動機實現無級調速。
國際上400kVA以下的變頻器電源系列產品已經問世。八十年代初期,日本東芝公司最先將交流變頻調速技術應用於空調器中。至1997年,其佔有率已達到日本家用空調的70%以上。變頻空調具有舒適、節能等優點。國內於9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變頻空調,96年引進生產線生產變頻空調器,逐漸形成變頻空調開發生產熱點。預計到2000年左右將形成高潮。變頻空調除了變頻電源外,還要求有適合於變頻調速的壓縮機電機。優化控制策略,精選功能組件,是空調變頻電源研製的進一步發展方向。
高頻逆變式整流焊機電源
高頻逆變式整流焊機電源是一種高性能、高效、省材的新型焊機電源,代表了當今焊機電源的發展方向。由於IGBT大容量模塊的商用化,這種電源更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電子元器件
逆變焊機電源大都採用交流-直流-交流-直流(AC-DC-AC-DC)變換的方法。50Hz交流電經全橋整流變成直流,IGBT組成的PWM高頻變換部分將直流電逆變成20kHz的高頻矩形波,經高頻變壓器耦合, 整流濾波後成為穩定的直流,供電弧使用。
由於焊機電源的工作條件惡劣,頻繁的處於短路、燃弧、開路交替變化之中,因此高頻逆變式整流焊機電源的工作可靠性問題成為最關鍵的問題,也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採用微處理器做為脈沖寬度調制(PWM)的相關控制器,通過對多參數、多信息的提取與分析,達到預知系統各種工作狀態的目的,進而提前對系統做出調整和處理,解決了目前大功率IGBT逆變電源可靠性。
國外逆變焊機已可做到額定焊接電流300A,負載持續率60%,全載電壓60~75V,電流調節范圍5~300A,重量29kg。
大功率開關型高壓直流電源
大功率開關型高壓直流電源廣泛應用於靜電除塵、水質改良、醫用X光機和CT機等大型設備。電壓高達50~l59kV,電流達到0.5A以上,功率可達100kW。
自從70年代開始,日本的一些公司開始採用逆變技術,將市電整流後逆變為3kHz左右的中頻,然後升壓。進入80年代,高頻開關電源技術迅速發展。德國西門子公司採用功率晶體管做主開關元件,將電源的開關頻率提高到20kHz以上。並將乾式變壓器技術成功的應用於高頻高壓電源,取消了高壓變壓器油箱,使變壓器系統的體積進一步減小。
國內對靜電除塵高壓直流電源進行了研製,市電經整流變為直流,採用全橋零電流開關串聯諧振逆變電路將直流電壓逆變為高頻電壓,然後由高頻變壓器升壓,最後整流為直流高壓。在電阻負載條件下,輸出直流電壓達到55kV,電流達到15mA,工作頻率為25.6kHz。
電力有源濾波器
傳統的交流-直流(AC-DC)變換器在投運時,將向電網注入大量的諧波電流,引起諧波損耗和干擾,同時還出現裝置網側功率因數惡化的現象,即所謂「電力公害」,例如,不可控整流加電容濾波時,網側三次諧波含量可達(70~80)%,網側功率因數僅有0.5~0.6。
電力有源濾波器是一種能夠動態抑制諧波的新型電力電子裝置,能克服傳統LC濾波器的不足,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諧波抑制手段。濾波器由橋式開關功率變換器和具體控制電路構成。與傳統開關電源的區別是:(l)不僅反饋輸出電壓,還反饋輸入平均電流;(2)電流環基準信號為電壓環誤差信號與全波整流電壓取樣信號之乘積。
分布式開關電源供電系統
分布式電源供電系統採用小功率模塊和大規模控制集成電路作基本部件,利用最新理論和技術成果,組成積木式、智能化的大功率供電電源,從而使強電與弱電緊密結合,降低大功率元器件、大功率裝置(集中式)的研製壓力,提高生產效率。
八十年代初期,對分布式高頻開關電源系統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變換器並聯技術的研究上。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高頻功率變換技術的迅述發展,各種變換器拓撲結構相繼出現,結合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功率元器件技術,使中小功率裝置的集成成為可能,從而迅速地推動了分布式高頻開關電源系統研究的展開。自八十年代後期開始,這一方向已成為國際電力電子學界的研究熱點,論文數量逐年增加,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分布式電源供電系統電路
分布供電方式具有節能、可靠、高效、經濟和維護方便等優點。已被大型計算機、通信設備、航空航天、工業控制等系統逐漸採納,也是超高速型集成電路的低電壓電源(3.3V)的最為理想的供電方式。在大功率場合,如電鍍、電解電源、電力機車牽引電源、中頻感應加熱電源、電動機驅動電源等領域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工業領域中的應用
在傳統的工業領域中,應用廣泛的主要是交直流電動機。直流電動機具有較強的調速功能,為其供電的可控整流電源或者是直流電源多數採用的是電力電子裝置。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力電子變頻技術迅速發展並成熟,它使得交流電機的調速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並且逐步取代直流電機占據市場的主要地位。
在工業生產中,交流電機廣泛應用於不同載荷的軋鋼機和數控機床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性能。為了避免在設備啟動中引起電流沖擊,一些不需要採用電力電子裝置的設備也開始廣泛採取該裝置設備。同時,在電鍍裝置中也安裝使用了整流電源,冶金工業中的高頻、中頻感應加熱電源也廣泛使用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的使用范圍和規模在日益擴大。
3、交通領域中的應用
電子技術在交通領域中的應用主要為交通系統應用。電力機車目前正在由傳統直流電機傳動向交流電機傳統轉變,主要採用GTO控制器件,整流和逆變用PWM控制,所以可使輸入電流為正弦波。目前,很多國家在研製採用直線同步電機驅動的磁懸浮列車,一旦該技術成熟並成功應用的話,將會為交通帶來一次變革,不僅有利於縮短時間還對節能減排做出重要貢獻。
電機技術還可以用於汽車的發動機。在現代汽車上,機械式或機電混合式燃油噴射系統已趨於淘汰,電控的燃油噴射裝置因其性能卓越而被廣泛應用。通過電子噴油裝置可以自動地保證發動機始終在最佳工作狀態,使其輸出功率在一定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節油和凈化空氣。同時通過實驗獲得最佳的工作條件,並輸入存儲器中,當發動機開始工作時,根據感測器測得的空氣流量、排氣管中的含氧量等參數,按照事先編號的運算程序運行,然後控制發動機在最佳工況下。
目前汽車電子技術已發展到第四代,即包括電子技術(含微機技術)、優化控制技術、感測器技術、網路技術、機電一體化耦合交叉技術等綜合技術的小系統,並且早已從科研階段進入了商品生產的成熟階段(例如制動、轉向和懸架的集中控制以及發動機和變速器的集中控制)。同時,智能化集成感測器和智能執行機構將付諸實用,數字式信號處理方式將應用於聲音識別、安全碰撞、適時診斷和導航系統等。
4、醫學中的應用
電子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主要有電子病歷、生物晶元、攜帶型醫療電子檢測儀、遠程診療系統等。電子病歷是電子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結合,可以為醫療機構提供適時的醫療信息,是系統化的居民健康檔案,也可以為醫療責任提供證據;利用感測器的生物晶元,可以對人體進行DNA的檢測,快速處理相關信息,親子鑒定等;電子技術應用於攜帶型醫療電子檢測儀,可以通過微控制器,連接醫療機構網路,實現醫生對患者的後期診療觀察,有利於醫療效果的發揮;同時,利用醫學與網路技術、微電子技術等,可以達到醫學的遠程診療,實現醫學資源的共享,有利於偏遠地區的醫學診療。
5、廣播電視領域
廣播電視業是一個技術密集的行業,它伴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近10 年來,以數字技術、衛星技術、光傳輸技術和網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給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技術的發展決定著廣播電視的節目製作質量、傳輸質量和覆蓋范圍,這些因素都是廣播電視業競爭發展的手段。所以,國外的廣播電視集團已經紛紛採用或正在規劃新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我國的廣播電視業要想參與競爭,同樣必須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完全按照產業運作的方式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
6、國防領域
國防事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防電子企業的發展,而國防電子企業的發展又依賴於電子技術的進步。全球軍事工業的兼並與重組浪潮造就了一批超大規模的國防電子企業。這些企業以電子和信息技術的優勢迎合了新軍事變革的需要,也改變了整個國防電子工業的布局。目前,機載、星載、艦載和陸基感測器(包括射頻和光電感測器)是許多國家獲得情報優勢的主要手段,通信網路技術和武器系統綜合技術則是實施聯合作戰和軍隊轉型的基礎和必要條件。信息網路將連接和支持各種武器平台,它是「網路中心戰」的基礎和核心,而電子信息設備在各種武器裝備中的滲透基本實現了武器裝備的信息化,使戰爭形態發展成系統與系統的較量,體系與體系的對抗。對國防電子企業而言,根據這種變化的軍事環境和市場需求作出調整,是其生存立足之必須,網路化、信息化技術也將是未來軍事裝備的關鍵技術。
7、報刊領域
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報紙有了新形式—--電子報刊出現了報紙是當今人類社會的主要信息來源之一,讀報已成為許多人一生不改的習慣,網路報紙的出現將使這種讀報習慣發生改變。電子報刊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產物,它不僅僅是把報紙,雜志的版面展現在電腦屏幕上,而且是對現有報刊的補充。讀者可以在電子報刊上查閱相關的背景材料,以及以往發表的文章等;此外,還可以藉助於電腦與文章之作者,編輯,甚至文章中所涉及的有關人士接觸。電子報刊可以向讀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一般報刊的版面則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達到這一目的。電子報刊可提供當天報刊的全部內容,還可以提供電腦游戲,報刊在過去曾發表的文章,各類廣告,讀者與新聞人物,以及讀者與讀者之間的對話等。新興的電子報刊的發展前景是十分誘人的。
『貳』 電子信息技術是什麼意思,誰能詳細解釋意思呢,謝謝!
我學的專業就是電子信息技術,它是電子業和計算機行業發展的共同產物,也就是說介於兩者之間,因為任何電子產品都偏於智能化、自動化,所以自然離不開計算機及網路的支持。我們學習的課程包括軟體編程開發(C、C++、動態Web、SQL、Macromedia Dreamweaver 8.0 、Protel99se等等)、感測器、電子儀器與測量、智能樓宇、電子電路、綜合布線、16位單片機等等。從這些課就能看出來這個專業是偏硬體的,無論是編程還是開發都是為了能讓硬體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再具體一些,例如大家使用的公交一卡通、監控、車上裝的防盜系統、廚房裡的煙霧報警器、街上的霓虹燈、交通燈的控制(用16位單片機就可以實現)、智能大廈等。身邊的好多東西都應用了這門技術,現在這門技術對應的需求量是極大的,算是好就業吧,這些都是自己寫的,希望能幫到你,
『叄』 電子信息技術是什麼
電子信息技術(照明):基於LED照明的特性,大體可以給出了三種模型,分別針對LED的通用照明、LED照明的智能控制、LED照明與太陽能風能的結合設計,說明電子信息技術在LED照明中一些應用。與傳統的照明方式相比,LED照明有許多獨特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從結構上看,傳統照明的光源和燈具是分離的,而LED照明在結構可以實現配光、散熱及燈具的一體化設計;從功能上看,只有少部分的傳統照明可以實現調光,而LED照明不僅能實現亮度的調節,還能實現色彩與色溫的調節。此外,LED照明比傳統照明方式更適合智能化與數字化的控制,組成復雜的照明系統。基於LED照明的這些特性,大體可以給出了三種模型,分別針對LED的通用照明、LED照明的智能控制、LED照明與太陽能風能的結合設計,說明電子信息技術在LED照明中一些應用。模型一:電源+光源現代電光源的工作本質就是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同時伴隨一定的散熱。所以,LED的通用照明模型中就只包括電源和光源兩部分。在這種模型下,只能實現照明的開關控制,不能實現照明的調光、通信、反饋等功能。電源具體是指AC-DC恆流型開關電源。AC-DC是指交流到直流的轉換,因為LED實際上是一個半導體二極體,它是在直流電壓下工作的。LED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其工作電流近似值是工作電壓的指數函數,電壓的微小波動就會引起電流的巨大變化,嚴重時會直接燒毀LED,所以要保證LED的安全工作,必須使其工作電流恆定。通常家用電器的電源都是恆壓的,LED的特性決定了它要採用恆流電源。為了提高LED工作的可靠性,我們一般要採用隔離型的開關電源,實現 LED與市電電網的有效隔離。和開關電源相對應的,還有一類叫線性電源,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因為開關電源在效率和體積上更占優勢。現在的開關電源技術,能將轉換效率做到85%甚至更高,功率因數0.95以上,總諧波在15%以內。這些指標也是我們選擇開關電源的基本要求。光源就是LED晶元,這是LED照明的核心元件。除了工作電流、管壓降等電學參數外,我們更關心的是它的光學指標,如光通量、光效、色溫、顯色指數、光衰等等。LED的光學性能與其溫度密切相關,溫度的升高會引起光效降低、色溫漂移、壽命下降等問題,因此散熱技術在LED照明中尤為重要。熱力學知識告訴我們,物體的散熱只有三種方式:傳導、對流和輻射。由於LED晶元只是固定的發出某種波長的可見光,所以不存在紅外輻射散熱。在LED中,主要是傳導散熱,同時伴隨一定的對流散熱。減少LED的熱傳導環節和降低每個環節的熱阻,必要時採用強制風冷,都是散熱設計中的考慮因素。模型二:電源+控制+光源模型二比模型一多了一個控制模塊,這就大大豐富了LED照明的功能。如果說模型一隻是一個照明產品,那麼模型二可以說是一個照明系統了。由於加入了控制模塊,電源就變成恆壓型開關電源了,但是LED光源的工作還是需要恆流型電源,這部分(恆流驅動)我們放在控制模塊中一起實現了。下面,我們重點分析一下 LED照明的控制系統。LED照明的控制系統,可大可小,功能豐富。如:無線遙控調光系統、色溫可調照明系統、RGB調光調色系統、模擬日光照明系統、帶DALI協議的智能照明系統、基於ZigBee和GPRS的無線路燈控制系統等。透過現象看本質,所有這些照明控制系統,都是利用電子技術領域中的嵌入式技術、通信技術、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等發展建立起來的。看似紛繁復雜化,其實有據可循。為了理清脈絡,我們可以將LED照明控制系統分為8個層次,逐層闡述。如果我們能夠把每個層次的技術方案做好,那麼任何復雜的控制系統我們都可以像「搭積木」一樣,輕松的實現。LED照明控制系統的8個層次由底向上依次為:供電層、驅動層、光層、感器層、議層、信層、作層、統實現層。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sites/china/cn/customers/decoration/lighting-notice.page
『肆』 電子信息在生活中的應用小論文1500字
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是電子信息工程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各項科學技術領域中發展最快的一類。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程度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關鍵所在。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電子信息技術已經被應用在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不過目前電子信息工程應用中面臨著諸多問題,要想加快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就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文章就針對電子信息工程目前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並提出未來的發展途徑。
1電子信息工程的概念及發展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與一體的專業。電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含義就是利用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對電子信息進行控制和處理的學科,其研究的信息內容主要是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及集成。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信息工程的內容更加廣泛,電話信號處理、手機聲音、圖像傳遞、網路數據傳遞、信息數據傳遞等都需要與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相關聯。現代的電子技術達到對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各種相關處理的一種工程形式。電子信息工程式控制制的信息包括應用於各種設備中的信息技術。現代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已經實現了對各類信息進行高效處理和有效控制,越來越智能化和小型化,同時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包括應用於各種設備中的信息技術和信息平台技術。如數控技術、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平台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進入我國後,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和進步,其技術涵蓋的內容更加廣泛,並且出現了在實際應用中同其他的機電設備、信息平台、醫療設備等先進現代化技術出現交叉融台的技術發展趨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已經打破和超越了行業界限,形成了新的產業鏈和技術核心,所以我們必須更好地研究電子工程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並創造出更好地適合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展的環境和新產業。
2電子信息工程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信息人才缺乏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電子信息工程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當前電子信息產業中有很多企業卻沒有足夠的人才資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兩方面是最為主要的因素。其一,我國當前的電子信息企業規模比較小,人才很難實現自身價值,人才都流向了規模比較大的國企或者外資企業。其二,我國對於信息人才的重視程度不高,加之信息人才培養起步比較晚,導致信息人才很難再短時間內滿足快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
2.2產業發展環境惡劣根據我國對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環境進行的調查顯示,在七十六項環境要素中不讓企業滿意的要素佔百分之四十,讓企業非常滿意的環境還不足百分之十,企業評價一般的佔百分之五十左右。這些調查數據說明,當前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環境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也是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工作。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環境存在的弊端包括以下幾點:電子信息產品假冒偽劣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軟體方面;有些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同行之間進行惡性競爭,導致市場環境十分混亂。這些都會導致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落後於外國電子信息產業。
2.3自主創新能力差創新是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競爭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企業不斷前進的基本動力。電子信息產業更是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新來獲得自身的發展,但是當前電子信息企業缺乏自主創新意識,企業所需的各種元器件和關鍵技術還依賴於外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比較少,特別是缺少核心技術產權,科研理論成果轉化成實際生產的比率比較低,產學研一體化技術在大多數企業中並沒有真正建立。
2.4信息產業結構有待優化雖然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不過在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結構中還是以低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占據主位,而外國企業則在我國占據了高科技方面,這就已經搶佔了我國消費市場中的一部分。雖然我國電子信息企業在規模上在世界排行中位於前列,但是由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創新能力,很難有企業能夠和世界頂尖電子信息企業相競爭。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結構有待於進一步優化,這也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獲得世界認可的基本途徑。
3電子信息工程發展途徑
3.1加大投入力度,促進信息化建設為了促進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社會各界必須加強對電子信息工程項目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拓寬融資和投資的渠道,並建立電子信息工程發展基金,為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作為政府應該積極引導互聯網、電影推廣、軟體開發等產業的發展,促進自主知識產權創新技術的開發以及做好科研理論的轉換和技術的改造。
3.2重視信息產業的人才培養人才是企業之間競爭的主要力量,特別是作為電子信息產業來說人才是獲得自身發展的基礎力量。企業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以及人才開發,政府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來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來適應當前的企業發展需求,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除了需要提高人才的專業能力,作為企業也應該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成長空間。企業在獲得人才支持的情況下,能夠使企業不斷的開拓創新,人才也能夠在企業發展中實現自身價值。作為高等學校也應該注重人才的培養,為企業提供高技能的人才隊伍。
3.3促進產品服務創新,培育電子信息經濟增長點作為電子信息企業應該具備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並能夠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進行自主創新,培育新的電子信息產業經濟增長點。為了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必須促進企業的產品服務創新,特別是當前外國企業的技術沖擊以及國內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推陳出新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此外,電子信息企業還應該加強技術和設備企業之間的合作,建立科學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企業的核心技術開發能力,實現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3.4積極推廣信息網路平台,培育信息產業市場國家應大力推廣互聯網、移動網路發展,不斷培育電子信息產業市場,只有促進網路交流和擴大,才能讓人們工作、學習、生活越來越方便,成本越來越低,其中的電子商務商機和各類應用也不斷的涌現,如QQ、淘寶、微信就是其中的典型。同時要規范信息網路,打擊網路犯罪和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建立網路信用體系、推進網路道德素養的建立,對未成年人和學生應寓教於學、提高素養。這樣既能讓他們更多更深地去理解應用網路,享受科技成果又能以信息和網路為工具,積極培育創新思維和創造力。
4結束語
文章主要針對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發展途徑,希望能夠幫助電子信息產業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把握機遇,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作為電子信息企業應該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原則,對自己生產的產品不斷升級優化,這樣才能讓企業在經濟危機嚴重的情況下穩定發展。電子信息產品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並不斷地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提供智能化、無線化的生活環境。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也給傳統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轉機,隨著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逐漸成熟,必然會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帶來機遇。
『伍』 電子信息技術是什麼
電子信息技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家用電器、通信技術、計算機應用和計算機網路等四個方面向青少年讀者介紹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既突出實用性,又注重知識性,以便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本領。這套叢書應當是一套自然科學技術普及讀物。它應當站在新世紀新起點上,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具備以下四個特點:第一,系統性。盡量體現自然科學原理的完整體系,避免零打碎敲。第二,實踐性。盡量涉及自然科學應用的各個領域,避免掛一漏萬。第三,先進性。盡量採用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的最新成果,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術要佔較大篇幅。第四,可讀性。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陸』 電子信息技術有哪些應用領域
電子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通訊技術(電信技術)專業則涉及信息的通訊、中轉和加工處理,其中信息通訊必須用到無線電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重要領域有數字信息處理、電子和光信息技術、高頻技術和通訊網路等。基於數字信息處理技術(數字技術)的重要性,電子計算機和電腦程序起了主導作用。自動化技術專業講述過程式控制制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包括所需的硬體和軟體的製作和使用。自動化技術和傳導技術的問題的解決以系統理論和調節技術、測量技術、過程式控制制電腦和通訊技術等方法的運用為前提。微電子技術專業對於上述三個專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以上領域的經濟和技術開發倚賴於電路板、半導體元件和高復性集成轉換電路等內容的運用。目前就業的渠道主要有:網路軟體的開發與設計,網路設備的研發,電子信息產品的設計,通信網路的維護與管理,信息系統集成等。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比如,做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器件;做軟體工程師,設計開發與硬體相關的各種軟體;做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這對經驗、
知識要求很高;還可以繼續進修成為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等
『柒』 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簡史、特點、分類和應用
微電子技術的發展歷史與前景展望
摘要:微電子是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佔有舉
足輕重的地位,本文簡要介紹微電子的發展史,並且從光刻技術、氧化和擴散技術、多層布線技術和電容器材料技術等技術對微電子技術做前景展望。
關鍵詞:微電子 晶體管 集成電路 半導體。
微電子學是研究在固體(主要是半導體)材料上構成的微小型化電路、電路及系統的電子學分支,它主要研究電子或粒子在固體材料中的運動規律及其應用,並利用它實現信號處理功能的科學,以實現電路的系統和集成為目的,實用性強。微電子產業是基礎性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它之所以發展得如此之快,除了技術本身對國民經濟的巨大貢獻之外,還與它極強的滲透性有關。
微電子學興起在現代,在1883年,愛迪生把一根鋼絲電極封入燈泡,靠近燈絲,發現碳絲加熱後,銅絲上有微弱的電流通過,這就是所謂的「愛迪生效應」。電子的發現,證實「愛迪生效應」是熱電子發射效應。
英國另一位科學家弗萊明首先看到了它的實用價值,1904年,他進一步發現,有熱電極和冷電極兩個電極的真空管,對於從空氣中傳來的交變無線電波具有「檢波器」的作用,他把這種管子稱為「熱離子管」,並在英國取得了專利。這就是「二極真空電子管」。自此,晶體管就有了一個雛形。
在1947年,臨近聖誕節的時候,在貝爾實驗室內,一個半導體材料與一個彎支架被堆放在了一起,世界上第一個晶體管就誕生了,由於晶體管有著比電子管更好的性能,所以在此後的10年內,晶體管飛速發展。
1958年,德州儀器的工程師Jack Kilby將三種電子元件結合到一片小小的矽片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集成電路(IC)。到1959年,就有人嘗試著使用硅來製造集成電路,這個時期,實用硅平面IC製造飛速發展.。
第二年,也是在貝爾實驗室,D. Kahng和 Martin Atalla發明了MOSFET,因為MOSFET製造成本低廉與使用面積較小、高整合度的特點,集成電路可以變得很小。至此,微電子學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然後就是在1965年,摩爾對集成電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預測:集成電路的晶元集成度將以四年翻兩番,而成本卻成比例的遞減。在當時,這種預測看起來是不可思議,但是現在事實證明,摩爾的預測詩完全正確的。
接下來,就是Intel製造出了一系列的CPU晶元,將我們完全的帶入了信息時代。
由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微電子技術是當代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心臟。時至今日,微電子技術變得更加重要,無論是在航天航空技術、遙測感測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或家用電器產業,都離不開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甚至是在現代戰爭中,微電子技術也是隨處可見。在我國,已經把電子信息產業列為國民經濟的支拄性產業,微電子信息技術在我國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今,微電子技術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微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和產業規模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
『捌』 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電視、電腦、智能手機、電子商務、網上購物、手機里的應用軟體等。
『玖』 電子與信息技術是什麼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無線電技術方向):
培養目標: 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系統掌握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電子學、信息科學、電子工程、計算機技術或其他相中從事科研、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的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 模擬電路及實驗、數字電路與系統及實驗、電路理論、信號與系統、集成電路及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軟體基礎、單片機應用技術、電子設計自動化、信號與系統、隨機信號分析、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通信技術、現代電子測量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辦公自動化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視原理及新技術、數字音像技術、DSP開發及應用、數字系統設計、現代電子學實驗、專業外語、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就業方向: 電子、電氣、電信、通信、廣播電視、能源、銀行、交通、國防、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門從事各行電子信息產品、設備、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製造、技術開發、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從事各行業電子化和信息化的工作,對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機電一體化改造工作以及電子信息產業基礎研究工作、教學工作和市場營銷工作。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應用與自動化方向):
培養目標: 具有堅實的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基礎,了解計算機領域最新動態和成果,掌握構成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特別是具有較高水平的軟、硬體綜合設計能力,培養能在電子信息產業和計算機應用領域從事應用研究、系統開發和管理工作的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並重的高級復合型科學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 電路理論、模擬電路及實驗、數字電路及實驗、集成電路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電子學實驗、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操作系統、資料庫原理與方法、軟體工程、單片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過程式控制制與自動化儀表、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寬頻通信網路、計算機信息管理與信息安全、互聯網技術及應用、多媒體技術、數字圖象處理技術、專業外語、畢業論文畢業實習。
就業方向: 在電子公司、軟體公司、計算機公司、網路公司和計算機及電子信息技術科研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應用開發和產品開發工作。在生產部門、軍事系統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工程、計算機控制系統、信息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與管理工作。在電信、軍工、銀行、稅務、海關、外貿、工商、財會、政法、公安、民航、鐵路及政府管理部門,從事計算機通信與組網、互聯網及信息安全、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開發、計算機信息管理等工作。
『拾』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探析內容提要怎麼寫
關於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探析 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研究方向、設計思想和研究趨勢進行了探討分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應用 中圖分類號:F407.6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與日俱增。目前,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主要涉及以下3 個方面:變配電站集中監控、繼電保護和遠程調度管理部分。
我國對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近年來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展開研究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在結合本國實情的基礎上,研究和開發出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電氣自動化綜合技術化系統。
1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研究方向 目前我國對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開展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 4 個方面: 1.1 對電力系統智能保護和綜合自動化技術開展的研究 我國對智能保護和綜合自動化技術的相關原理展開了大量研究,將先進的綜合自動化控制理論、人工智慧理論、自適應理論、微機和網路通信技術等引入到電力系統的自動化保護裝置中,使得保護裝置更加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經過多年努力所研製成功的分層式綜合自動化裝置,突破了傳統裝置所受的限制,能夠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壓等級的電站,極大地拓寬了綜合自動化裝置的應用范圍。
1.2 對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開展的研究 我國對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表現在配網模型、中低壓網路數字、信息配網一體化、高級應用軟體等方面的突破。
其中,高級應用軟體將配電網的實際情況和輸電網的理論演算法結合在一起,使用最新的國際標准公共信息模型,利用配網遞歸虛擬流演算法對潮流進行計算,利用人工智慧灰色神經元演算法對負荷進行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