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直流電橋的各橋臂只能是什麼原件,電源為什麼電源
直流電橋的各橋臂只能是直流電路元件,電源為直流電源。
電橋由直流電源供電,平衡時,相鄰兩橋臂電阻的比值等於另外兩相鄰橋臂電阻的比值。若一對相鄰橋臂分別為標准電阻器和被測電阻器,它們的電阻有一定的比值,則為使電橋平衡,另一對相鄰橋臂的電阻必須有相同的比值。
(1)橋臂電路擴展閱讀:
直流電橋法測量不但用於電工測試技術,而且在非電量測量中也廣泛採用,如電阻、電流、電感、電容、頻率、壓力、溫度等。由於它的靈敏度、精確度相對較高,又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特點,在現代自動化控制,儀器儀表中都利用電橋特點進行設計、調試、控制。
使用電橋法測電阻受到電表精度和接入誤差的影響比較小,只要標准電阻很精確,檢流計足夠靈敏,那麼被測電阻的結果就有較高的准確度。
Ⅱ 電橋電路的原理
電橋電路是由四個二端元件接成四邊形形成的電路結構。各邊稱為電路的橋臂。激勵源接到橋臂的一個對角上,另一對接電橋的負載或電橋的輸出檢測電路。
電橋電路的分類
電橋分為平衡電橋和不平衡電橋。
直流電橋和交流電橋
全臂橋(雙差動電橋)、半臂橋(差動電橋)和單臂橋
電橋電路的平衡
用電橋進行測量前,必須先使電橋電路處於平衡狀態,即電橋無輸出。 但由於應變片電阻值總有偏差,接觸電阻,導線電阻等 存在,往往電橋不能平衡,因此需設置預調平衡電路。 在電橋中增加R 5電阻和 R 6電位器, R6 可分為兩部分:R 『6 = n1R 6
R = n 2R 6
n1 + n 2 = 1 見(b)
將星形連接變為三角形連接,則
R 1』與R 2『是分別並聯在R1和R 2上的,只要調節 R』6和R『』6就可使電橋平衡。
3惠斯通電橋用歐姆表測量電阻雖然方便,但不夠精確,而用伏安法測電阻,電表所引起的誤差又難以消除,精確地測量電阻,常用惠斯通電橋。
圖為惠斯通電橋的電路圖,當 B、D 兩點的電勢相等時,通過檢流計的電流強度Ig=0,此時就稱電橋平衡(可通過調節滑動觸頭 D 的位置來實現)。根據串聯電路中電阻與電壓成正比的原理,可知此時應有R1:R2=Rx:R0
一般來講, R1 和 R2 由同一均勻電阻絲組成,其阻值與長度成正比,待測電阻的計算公式為測出電阻絲長度L1 和L2 之比,再由標准電阻R0的阻值即可確定待測電阻 Rx 的阻值。
交流電橋的工作原理
電路如圖1所示。橋體有四個橋臂,分別由交流阻抗元件構成,在電橋的一個對角線ab接交流電源,另一個對角線cd上接交流指零儀。 調節各橋臂參數,當指零儀讀數為0時,c、d兩點的電位相等,電橋達到平衡,這時有可見交流阻抗電橋的平衡條件包括兩部分:一是相對橋臂阻抗模的乘積必須相等;二是相對橋臂阻抗幅角之和必須相等。因此,交流電橋的平衡調節,要比直流電橋復雜得多。為使電橋達到平衡,需要反復調節橋臂的參數,電橋達到平衡所需反復調節的次數叫做收斂性,收斂性好的電橋能較快取得平衡。電橋的收斂性取決於橋臂阻抗的性質及調節參數的選擇,是衡量交流電橋性能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對於收斂性差的電橋,由於比較難達到平衡而不常用。
Ⅲ 求單臂電橋的工作原理
電流表的電流為零時,表示電橋平衡。
平衡時,Rx/R0=R1/R2
Rx=(R1/R2)*R0
R0、R1、R2為基準電阻,Rx為被測電阻。
Ⅳ 哪位高人解釋一下電橋電路
電橋電路
更多圖片(2張)
一般地,被測量是非常微弱的,必須用專門的電路來測量這種微弱的變化,最常用的電路就是各種電橋電路,主要有直流和交流電橋電路。
電橋電路的作用:把電阻片的電阻變化率ΔR/R轉換成電壓輸出,然後提供給放大電路放大後進行測量。
橋路形式
如圖1.4.1所示為最常用的電阻電橋,有四個電阻組成橋臂,一個對角接電源,另一個作為輸出。
如圖所示,電橋各臂的電阻分別為R1、R2、R3、R4,U為電橋的直流電源電壓。當四臂電阻R1=R2=R3=R4=R時,稱為等臂電橋;當R1=R2=R,R3=R4=R'≠R時,稱為輸出對稱電橋;
當R1=R4=R,R2= R3=R'≠R時,稱為電源對稱電橋。
圖1.4.1 電橋電路 圖1.4.2 電流輸出型
工作方式
單臂工作:電橋中只有一個臂接入被測量,其它三個臂採用固定電阻;雙臂工作:如果電橋兩個臂接入被測量,另兩個為固定電阻就稱為雙臂工作電橋,又稱為半橋形式;全橋方式:如果四個橋臂都接入被測量則稱為全橋形式。
輸出方式
電橋的輸出方式有電流型和電壓型兩種,主要根據負載情況而定。
1)電流輸出型
當電橋的輸出信號較大,輸出端又接入電阻值較小的負載如檢流計或光線示波器進行測量時,電橋將以電流形式輸出,如圖1.4.2a所示,負載電阻為Rg由圖中可以得
;
所以電橋輸出端的開路電壓UAB為
(1-4-1)
應用有源-----埠網路定理,電流輸出電橋可以簡化成圖1.4.2a所示的電路。圖中E'相當於電橋輸出端開路電壓Uab,R'為網路的入端電阻
(1-4-2)
由圖1.4.2b可以知道。流過負載Rg的電流為 (1-4-3)
當Ig =0時,電橋平衡。故電橋平衡條件為
R1R3=R2R4或
當電橋負載電阻Rg等於電橋輸出電阻時,即阻抗匹配時,有
這時電橋輸出功率最大,電橋輸出電流為
(1-4-4)
輸出電壓為
(1-4-5)
當橋臂R1為與被測量有關的可變電阻,且有電阻增量ΔR時,略去分母中的ΔR項則對於輸出對稱電橋, R1=R2=R,R3=R4=R
對於電源對稱電橋,R1=R4=R,R2=R3=R'≠R
對於等臂電橋,R1=R2=R3=R4=R
由以上結果可以看出,三種形式的電橋,當ΔR<<R時,其輸出電流都與應變片的電阻變化率即應變成正比,它們之間呈線性關系。
2) 電壓輸出型
當電橋輸出端接有放大器時,由於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很高,所以可以認為電橋的負載電阻為無窮大,這時電橋以電壓的形式輸出。輸出電壓即為電橋輸出端的開路電壓,其表達式為 (1-4-6)
設電橋為單臂工作狀態,即R1為應變片,其餘橋臂均為固定電阻。當R1感受被測量產生電阻增量ΔR1時,由初始平衡條件R1R3=R2R4得 ,代入式(1-4-6),則電橋由於ΔR1產生不平衡引起的輸出電壓為
(1-4-7)
對於輸出對稱電橋,此時R1=R2=R,R3=R4=R?/SUP>,當R1臂的電阻產生變化ΔR1=ΔR,根據(1-4-7)可得到輸出電壓為
(1-4-8)
對於電源對稱電橋,R1=R4=R,R2=R3=R'≠R。當R1臂產生電阻增量ΔR1=ΔR時,由式(1-4-7)得
(1-4-9)
對於等臂電橋R1=R2=R3=R4=R ,當R1的電阻增量ΔR1=ΔR時,由式(1-4-7)可得輸出電壓為
(1-4-10)
由上面三種結果可以看出,當橋臂應變片的電阻發生變化時,電橋的輸出電壓也隨著變化。當ΔR《R時,電橋的輸出電壓與應變成線性關系。還可以看出在橋臂電阻產生相同變化的情況下,等臂電橋以及輸出對稱電橋的輸出電壓要比電源對稱電橋的輸出電壓大,即它們的靈敏度要高。因此在使用中多採用等臂電橋或輸出對稱電橋。
在實際使用中為了進一步提高靈敏度,常採用等臂電橋,四個被測信號接成兩個差動對稱的全橋工作形式,如圖1.4.3所示。
由圖1.4.3可見R1=R+ΔR,R2=R-ΔR,R3=R+δR,R4=R-ΔR ,將上述條件代入式(1-4-6)得
(1-4-11)
由式(1-4-11)看出,由於充分利用了雙差動作用,它的輸出電壓為單臂工作時的4倍,所以大大提高了測量的靈敏度。
圖1.4.3 等臂電橋全橋工作方式 圖1.4.4 交流電橋
Ⅳ 簡述單臂,雙臂和全橋測量電路的異同點。
共同點:都是測量電阻的儀器。
區別:
1、原理不同:單橋內部只有一個橋臂迴路,雙橋有兩個橋臂迴路:內臂和外臂,外臂用於測量被測電阻的數值,內臂用於消除引線電阻影響。
2、用途不同:單橋一般用於測量10歐以上的電阻,雙橋一般測量小於10歐的電阻。
3、測量端鈕數不同:單橋兩個測量端,雙橋4個測量端。
4、測量電源不同:單橋一般電壓在3v以上,電流較小,雙橋一般電壓小於1.5v,電流較大。
5、內部結構不同:單橋三個測量橋臂一般為獨立結構,雙橋的內臂和外臂需要聯動調節,阻值保持同步,結構比單橋復雜。
(5)橋臂電路擴展閱讀:
單臂電橋使用注意事項:
1、根據被測電阻的大小,選擇適當的橋臂比率。在選擇比率臂倍率時,應使比較臂的4擋電阻都能用上。 這樣容易把電橋調到平衡,保證測量結果的有效數字,提高其測量精度。
2、電流線路接通後,按鈕不可長時間按下,以免標准電阻因長時間通過電流而使阻值改變。
3、測量電感線圈的直流電阻時,應先按下電源按鈕,再按檢流計按鈕,測量結束,應先斷開檢流計按鈕再斷開電源,以免被測線圈的自感電動勢造成檢流計的損壞。
4、發現電池電壓不足時應及時更換,否則將影響檢流計的靈敏度,外接電源時應符合說明書上規定電壓值,若長時間不用,應取出電池。
Ⅵ 橋電路中什麼是橋臂
除了橋的部分,都可以成為橋臂。
Ⅶ 電橋電路圖原理
電橋工作原理:
當被測量發生變化時,會使得感應電阻的阻值發生變化,從而專打破電橋平衡,使得檢流計不屬再為零或Uab電壓不再為零,此時Uab電壓的大小與被測量變化相對應,通過建立電壓Uab與被測量的數據對應表,從而得到相應的測量值。
電橋電路的認識:
一般地,被測量者的狀態量是非常微弱的,必須用專門的電路來測量這種微弱的變化,最常用的電路就是各種電橋電路,主要有直流和交流電橋電路。
電橋電路的作用:把電阻片的電阻變化率ΔR/R轉換成電壓輸出,然後提供給放大電路放大後進行測量。
單臂工作:電橋中只有一個臂接入被測量,其它三個臂採用固定電阻;雙臂工作:如果電橋兩個臂接入被測量,另兩個為固定電阻就稱為雙臂工作電橋,又稱為半橋形式;全橋方式:如果四個橋臂都接入被測量則稱為全橋形式。
Ⅷ 全橋電路中,什麼是高壓側橋臂什麼是低壓側橋臂,為什麼驅動上管和下管的驅動電壓不一樣分別是什麼
因為上臂管的驅動與下臂管不共地。
以MOS為例,它要求G-S上有8-15V的電壓才導通。如果是下版臂,與驅動權信號是共地的,很容易實現G-S上有電壓。但是上臂的情況不一樣了,它的地與下臂是串著的,只有在下臂導通時,才「共地」了。而在下臂截止時,是懸浮的,G-S根本通不了電。
加了自舉電容後,相當於下臂導通時,給上臂的G-S給個電源,它與主電路是不共地的,(下臂一截止就斷開)是獨立的電壓,與驅動晶元配合就能產有規律的導通與截止(PWM或者SPWM)。
簡單地說,自舉電容是給上臂管供電的。
所以,自舉電容正極要串個二極體(而且要視頻率看用高速管或者普通二極體)且電壓要高於母線電壓,以隔斷與主電源的輔助供電電位。
如果還有不明白請發問
Ⅸ 什麼是橋臂電路
最早的橋臂電路是有四個元件連接成平行四邊形的測量電路,後來又有了用四個二極體連接的整流電路,現在大量採用的六個整流元件的三相整流橋,和三相逆變電路都是應用橋接的元件,一個元件叫做一個橋臂。
Ⅹ 移相全橋電路的超前臂滯後臂是什麼,求高手指教
移相全橋跟普通全橋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的兩個對角的開關不是分別同時導通,內而是錯開一定角容度,通過移相來改變輸出電壓。移相全橋電路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可以在一定負載的條件下實現軟開關,而兩個橋臂雖然都能實現軟開關,但是由於工作順序,超前橋臂的軟開關是通過副邊等效到原邊的輸出大電感實現的,而滯後橋臂是通過較小的諧振電感實現的,因此超前橋臂更容易實現軟開關。這就是超前橋臂和滯後橋臂的本質區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