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架設簡易通信基站所需要的設備和技術
3G網路建設的主要成本將產生在無線網上,一般情況下,無線網要佔到整個3G網路建設投資的一半以上。建設一個經濟的3G網路,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正確的站址選擇。隨著房地產的持續升溫,基站建設所需要的機房、天面成本也越來越高,同時老百姓自身健康意識的提高,獲取合適的3G站址也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3G站址的好壞將直接影響3G無線網路性能以及今後3G網路的發展,因此站址選擇和獲取會是3G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和主要矛盾所在。
做好網路規劃工作。WCDMA系統是自干擾系統,其覆蓋不僅取決於最大發射功率,而且與系統負荷有關。容量、覆蓋、質量之間密切相關,相互制約,例如容量增大將導致覆蓋收縮,反之亦然,而降低業務質量可提高系統容量,也可增加覆蓋范圍,因此在網路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覆蓋和容量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保證設計所需系統性能指標。和GSM網路相比,WCDMA網路規劃的調整必須是成片網路的調整,因此在建網初期做好網路規劃工作對WCDMA網路建設非常重要。
合適的基站類型和覆蓋增強技術。目前可供選擇的基站類型和覆蓋增強技術有很多,如宏基站、微基站、直放站、射頻拉遠、室內分布系統、塔頂放大器、4天線分集接收、AMRC以及發射分集等技術。宏基站作為最主要的基站類型,是構成移動通信網的基礎。宏基站根據使用環境可分為室內型和室外型基站,室外宏基站作為室內型宏基站的補充,可以應用在難以獲取機房或沒有現成機房的站址上,以減少建設投資。微基站和直放站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維護等的特點,可以在牆面、抱桿等地方上安裝,以達到補充覆蓋、減小站址投資的目的。在目前常用的2天線分集接收基礎上增加2個接收天線和相應的基站射頻通道即為4天線分集接收技術,4天線分集接收可提高上行覆蓋能力2dB以上。射頻拉遠模塊(RRU)指從基站分離出來的射頻部分,使用光纖介面將本地富裕容量拉遠,通過遠端射頻單元RRU實現遠端覆蓋。RRU既可以作為室內分布系統的信號源,也可以用於覆蓋廣、話務量低的地區。發射分集是將經過空時編碼處理後的信號從兩個互不相關的發射天線中發射出來,在終端進行相干合並,可以有效增加系統容量,並改善下行覆蓋效果。室內分布系統是3G網路解決大型建築物內部覆蓋成熟而有效的方法,室內分布系統需要在室內布線及安裝天線,將各種形式的3G信號源的信號通過分布系統比較均勻地分布在建築內部,從而解決室內的信號覆蓋和容量問題,同時可以避免通過室外基站來解決室內覆蓋時容易產生的導頻污染問題。但室內分布系統成本較高,一般只針對大型商務樓來建設。
持續的網路優化。運營時,持續的網路優化對網路性能也十分關鍵。除了參數核對和設備調制過程之外,網路優化實施主要是通過路測發現覆蓋問題(如導頻污染、覆蓋空洞、乒乓切換等問題),然後通過調整相鄰小區列表、調整天線、調整切換參數等改善覆蓋效果。由於3G網路中,覆蓋和容量的關系密切,因此網路優化過程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隨時要根據話務量的情況進行調整。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如在光纖資源豐富的地區採用現有的光纖資源,在沒有傳輸資源的地區可以採用微波中繼來解決傳輸問題,也可以租用其他運營商的傳輸以減少投資。站址資源上可以考慮優先使用現有的站址資源,也可以考慮和其他運營商站址共享,和目前的網路共有相同的業務平台、支撐系統等等。
新技術的使用。為了充分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降低設備投資,3GPP在WCDMA R5版本中提出了Iu-flex技術或者MSC Pool的概念。在R5以前,Iu介面的網路結構為樹形結構,下級節點只能被一個上級節點控制。如果MSCServer發生故障,則其管理的MGW和RNC都不能正常工作,將造成服務區內業務的中斷。為了防止單點故障引起大片區域業務中斷的情況,除了要提供設備級的可靠性措施外,一般還需要提供網路級的可靠性措施。MSCServer因為與MGW間有控制和被控制的關系,其網路級可靠性措施比較復雜,一般採用MGW與MSCServer間的雙歸屬機制來實現,這種雙歸屬機制也有1+1互助和N+1容災兩種方式。R5版本提出的Iu-Flex技術,引入了「池區」(PoolArea)的概念,即核心網節點作為資源池,將BSC/RNC連接到多個MSC/SGSN網元、池區,RNC被池中的多個網元同時管理,RNC的終端用戶可以按照負載均衡的原則注冊到池中的任意一個節點。池解決方案最大的特點就是服務區擴大,這個服務區中有若干個MSC/SGSN,這些MSC/SGSN的資源是可以共享的。在中國的大城市中,每日城市人口在居住區和工作區之間流動,話務量也隨著出現「潮汐效應」。在採用MSC池解決方案以前,運營商必須在工作區和生活區都按照最大容量設計部署網路。當採用Iu-flex技術以後,可解決這個問題,不管任何時刻,BSC和RNC都能夠根據池中每個MSC負荷不同把話務量分配到不同的MSC,這樣可以使核心網容量利用率達到最高。同時Iu-flex技術也增強了MSC/SGSN之間的容災能力,減少了移動管理的信令開銷。
在考慮3G網路投資成本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網路的運營成本。一般來說,3G網路的運營成本主要包括:培訓管理費用、市場與銷售費用、基站使用費用、辦公和運營費用、頻率使用費、維修費用、電費、人工成本、電路租用費用等方面。因此,選擇更省電的基站以降低運營費用,選擇高可靠性的產品以降低維修維護費用,採用運維外包的方式降低人工成本等都是建設經濟的3G網路的選擇之一。
總之,緊緊圍繞市場要求和業務需求來建設相應的3G網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合理的網路規劃,持續的網路優化,才能建設一張經濟的3G網路。
站址共享的可行性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址技術是3G建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特別是對於無2G網路的新興移動運營商,由於缺乏2G網路的站址儲備,建設一張全新的3G網路的難度非常之大。因此,不同運營商之間的站址共享可以被視為減少重復建設,保護新興運營商,保證公平合理的電信市場競爭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從國際上來看,基站共享在歐美移動通信發展較好,對站址共享的管制已經納入歐美各國的管制體系當中,然而目前我國還無法做到運營商之間的站址共享。
站址共享可行性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技術可行性,主要是多個運營商基站設備之間的干擾問題。當多個基站天線共用一個天面平台時,對天線之間產生干擾是站址資源共享的一個阻礙。國際上,在3GPP組織范圍內,對各種不同的通信系統之間的相互干擾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國內的中國通信標准化組織(CCSA)也對國內所有通信系統在共基站情況的下相互干擾進行了系統嚴格的分析,信息產業部也組織過相關的干擾測試,並且根據分析和測試結果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標准。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通信設備,採用適當的工程隔離措施,就可以共站建設。因此,站址共享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工程建設和維護的可行性。隨著移動通信市場的快速發展,目前的2G網路也經過了多次的升級和擴容,某些2G的站址,特別是部分密集市區的2G站址,可用於擴容的資源已經不多了,如機房面積不夠,供電不足等。因此,在這些地方增加新的3G系統基站,特別是其他運營商的3G系統,需要對現有的2G站址進行大規模改造,如新增機房面積,新建供電設施,新建傳輸。在一些資源緊張的地區,這種大規模對站址的新建改裝的工程難度可能很大。同時,為了減少糾紛,方便運營,需要在站址資源上明確不同運營商的工作界面,如劃分機房區域,分攤物業費、電費,明確工程事故責任等,這也為站址共享的實際操作帶來了困難市場競爭因素。一般來說,主要移動運營商有豐富的站址資源,從遏制對手競爭的角度出發,不願意提供這種站址資源共享。因此,應該由國家和電信監管部門出面,從構建公平的電信市場競爭環境的角度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的站址資源共享管理方法,以避免重復投資,保護國有資產,保證通信市場的公平和合理的競爭環境。
成本控制原則
3G網路建設的原則和市場需求、市場定位緊密相關。3G網路應該是一張能運營、能維護、能管理的通信網路,能夠保證網路提供的主要業務的用戶感受,也就是說,要根據所運營業務的覆蓋和容量來考核網路建設情況。在網路建設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網路容量、覆蓋情況和用戶需求,有不同的市場策略。一般情況下,在3G網路的建網初期,覆蓋情況不理想,網路負荷不高,因此可以提供一些對覆蓋要求不高的業務,如數據卡業務、短消息業務。當網路覆蓋逐步改善以後,再重點推出對網路覆蓋要求比較高的業務,如可視電話、流媒體業務等,並要隨時監控網路負荷情況,根據負荷,採取相應的策略對網路進行擴容。當頻率資源比較多時,可以採用簡單的增載入頻的方式進行擴容,當頻率資源比較緊張時,可以採用系統升級和增加站點、增加室內分布的方式進行擴容。
一體化機房節約3G基站部署
所謂一體化機房就是移動性機房,它能夠和機房一系列設備有機地整合形成集成化設施。一體化機房的主要目的是為主設備提供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事實上,一體化機房本身就是可移動的整體設備。
一體化機房的具體應用有幾個方面:用於搭建移動通信基站機房,包括2G、3G和後3G基站機房;用於搭建固網通信機房,如寬頻接入點(XDSL、LAN等)、模塊局、綜合通信機房、光纖交接機房;用於軍用通信;用於無人值守的建設點上。
目前2G機房建設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主要採用租房模式,投入費用比較低,設備能快速部署到位,安全性相對好一些。缺點是產權屬於出租方,談判還具有一定的後遺症,不一定都能達到機房標准,累計的租費大於一次性投資費用。這種模式在大中城市中比較常見。第二種是自建房模式,優點是可按照機房標准建設,堅固耐用,可靠性較高。第三種是用簡易的彩鋼板製作活動房,它存在很多缺點,比如達不到機房要求,可靠性低,安全性比較差等。
目前在基站機房建設中,50%以上的機房是租賃來的。租賃機房盡管比較省時,但受周邊環境影響,不一定能租到合適的機房。簡易的彩鋼板活動房不能代替作為真正的機房,經使用證明,會給後期運維帶來很多後遺症;建設專用機房,則會面臨時間、成本問題。
相比之下,一體化機房就有很多優點,由於採用了統一的企業標准進行設計,所以機房及配件設備都是結構化、標准化和模塊化的產品,主要表現在:採用標准機房模式進行設計,製造質量有保證;多種安裝模式,多種款式;可以提供各種配套的工程模塊;系統結構緊湊,集成度高;機房配套功能可分期分批實施,結合OPEX與CAPEX,找到最佳平衡點。
從投資比例來看,機房配備大約佔到3G網路建設的25%。機房是整個網路的物理承載部分,每年由於機房存在的問題,都有很多基站設備在惡劣環境中運行,或者導致天線發生故障。一體化機房則可以充分提高基站機房集成化、系統化水平,降低CAPEX,快速部署3G基站,縮短建設周期,具有非常突出的高性能、低成本、易安裝等特點。 (計育青)
基站應用應以環境分類
基站總體來說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為宏基站,英語叫MACRO,發射功率大,支持的載扇數多,體積較大;第二是微基站,發射功率小,支持的載扇數少,體積較小;第三種類型是分布式基站,和二代相比,分布式基站是三代新增的一種基站;第四類是微微基站,英語叫做PICO,發射功率更小,體積輕巧,主要用於室內覆蓋。
在不同的環境下,運營商對基站類型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應用類型主要分為三種環境——城區環境、農村環境和室內覆蓋環境。針對這些環境應用,我們應該採用不同類型的基站來適應相應的業務需求。
首先來看一下,對密集城區和普通城區的需求。未來採用3G設備的初期時候,實際購置的載波個數並不是很多,但考慮到設備的擴容能力,我們要求設備本身應該支持比較大的容量配置,可能在初期配置比較少,但考慮到將來的擴容,希望系統本身擁有較大的擴容能力。基站的機頂口的發射功率應不小於20W/載波,RRU的發射功率應不小於10W/載波。普通城區支持的載扇數不應少於6個,密集城區支持的載扇數不應少於12個,RRU所支持的載頻數應不少於2個。
對站址和機房容量獲取的地區,可以考慮以大容量的基站來覆蓋。對於站址和機房不容易獲取的地區,可以考慮大容量的宏基站+RRU、BBU+RRU或室外型宏基站的方式。
其次,從郊縣和農村的需求來看,其相比城市的話務量較少,本身設備的配置就可以低一些,支持的載扇數小於等於6個即可。為了使基站下層的能力與上層相匹配,也應該支持上層基站的功率,應該不小於20W/載波。
具體的解決方案主要是以中低容量的宏基站為主連續覆蓋,這樣可以方便後續擴容。對沒有擴容需求的地區,可以選用一些方便安裝的微基站等站型。同時為了節省初期投資,可以考慮採用OTSR等站型。OTSR主要的特點是可以節省功放的投資,而這一部分的投資所佔比重是非常大的。
針對室內覆蓋站型的需求來說,對一般的民房、居民樓、臨街的小節點,我們一般可以採用室外的宏蜂窩信號覆蓋室內。而對於重要的機關大樓和商務大樓,我們根據它的話務量需求,來選用不同的基站,比如話務量低的時候,可以採用中低基站或者微基站,如果對地下室等封閉場所,我們可以採用直放站。對於一些中小型的建築物或者大型建築物的大堂、會議室等小范圍的熱點地區,可以採用特定的基站,比如採用微基站或者微微基站的方式。
而針對特定場景的基站的特定需求,我們可以考慮將基站分為RRU(遠端射頻單元)和BBU(基帶處理單元)兩個分離的部分。RRU將大容量宏蜂窩基站集中放置在可獲得的中心機房中,基帶部分由BBU集中處理,節省了常規解決方案所需要的大量機房並且機房選取不受限制,其施工也更加簡便、快捷,此外,工程中光纖的鋪設對機房及周邊環境的影響也更小。
不過RRU技術也有其應用局限性。首先,RRU的容量比較小,可擴容性比較差。目前各廠家對RRU所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兩個載體;其次,由於RRU很多應用場景都直接放置到室外,RRU在這時就要經受室外的惡劣環境的考驗,維護起來也不方便。
最後,談到基站的初期建設,就不得不談到OTSR。我們知道在基站中設備占成本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它的功放,所以如果能夠減少功放的投資,我們就可以減少對整個基站的投資,OTSR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出現的。OTSR是一種全向發射、定向接收的方式,饋線和天線的架設與標準的三扇區配置一致,但在BSC看來是一個全向的基站。在初期話務量比較低的時候,可以只用一個PA來實現全向的發射和定向的接收,這主要用於農村等環境,在城區我們就從OTSR擴容到STSR。
OTSR主要的應用場景就是在網路建設初期需求要小的地方,OTSR的優點是節省功率放大期方面的投資,採用定向天線,增加上行覆蓋,並可以增加PA平滑升級到STSR。OTSR的局限性表現在:一方面由於它採用了一個功放,功放本身單點的故障率有會增大;另一方面,其升級成STSR需要調整網路參數,增加2個功放並去掉功放器,需要一定的網路改造的工程量。
Ⅱ 電子工程師好,還是通信工程師有前途
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的職業規劃,對於市場來說,每個崗位都是需要人才的,一種未飽和狀態。
電子工程師主要包括科目是互聯網技術:
考試內容包括通信管理法規與行業規章、現代通信網、現代通信技術、現代電信業務、計算機應用、通信專業外語、數據通信、數據傳輸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體系結構和網路協議、網路操作系統技術、網路路由和路由協議、交換技術、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技術、資料庫、網路與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等。
主要從事電信、電子商務、網路技能、計算機應用、it行業相關工作。
通信工程設計師主要包括傳輸與接入:
考試內容包括通信管理法規與行業規章、現代通信網、現代通信技術、現代電信業務、計算機應用、通信專業外語。
通信專業中級人員了解、熟悉和掌握專業技術和業務技能的熟練程度,考察其承擔和解決中級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考試內容包括有線傳輸、無線通信、移動通信、微波與衛星傳輸、接入網技術。
主要從事傳輸、交換、基站等通信工程的工程設計、線路勘測設計,用cad畫畫圖。
Ⅲ 本地網傳輸網設計方案
例如:(1)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A市本地網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需求及業務預測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及具體設計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具體設計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3.計算機類型題目選題要求與注意事項
四、參考實例
(1) 管理信息系統
•需求分析(含設計目標)
•總體方案設計(總體功能框圖、軟體平台的選擇、運行模式等)
•資料庫設計(需求分析、概念庫設計、邏輯庫設計、物理庫設計,E-R圖,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資料庫表結構及關系),
•模塊軟體設計(各模塊的設計流程),
•系統運行與調試。
•附主要程序清單(與學生設計相關的部分,目的是檢測是否是學生自己作的)。
(2) 校園網、企業網等區域網設計
•功能需求
•對通信量的分析
•網路系統拓撲設計
•設備選型、配置
•軟體配置
•子網及VLAN的劃分
•IP地址規劃
•接入Internet
•網路安全
例如: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設計
1,開發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設想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簡介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需求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2)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概念結構設計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3)系統開發環境簡介
3,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具體實現
(1)資料庫結構的實現
(2)應用程序對象的創建
(3)應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單結構
(5)數據窗口對象的創建
(6)登錄程序設計
(7)輸入程序設計
(8)查詢程序設計
(9)報表程序設計
4,總結
(2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c.網路信息流量及各級交換機埠數和埠速率的計算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型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五、論文總結
七、 設計報告格式與書寫要求
•設計報告應按統一格式裝訂成冊,其順序為:封面、任務書、指導教師評語、內容摘要(200~400字)、目錄、報告正文、圖紙、測試數據及計算機程序清單。
•報告構思,書寫要求是:邏輯性強,條理清楚;語言通順簡練、文字列印清楚;插圖清晰准確;文字字數要求1萬字以上。
八、有關畢業設計工作的幾點說明
1、聘請指導教師
在相關教學站的協助下聘請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應具有工程師以上的技術職稱,可以有多個指導教師,或一個指導教師組。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的主要內容和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論文。
2、撰寫任務書
畢業設計任務書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在規定時間內,交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審核蓋章後寄往北郵網院待審批。如果任務書合格,即可繼續撰寫畢業論文。屆時將在網上公布任務書的審批情況,如果不合格,應按照任務書審批要求進行修改,在指定時間內重復完成上述工作。
如果任務書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通過,將只能推遲半年隨下屆應屆學生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出現同一名學生多個題目任務書的情況,如果出現此類問題將視為取消本次畢業設計處理。
3、畢業設計報告
不能擅自更改論文題目,即論文題目與任務書的題目保持一致。如果確需更改題目,應提前申請,經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批准後方能發給網院教學部重新履行任務書的審批。
對於有條件通過的任務書的學生,應注意教師加批的意見,並在論文中加以體現,以保證按任務書的要求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抄襲他人文章或論文,一經查出,視為抄襲處理。
不能抄襲巳有的工程設計報告之類的現成文件,這樣做的結果是設計內容看起來很多、很全面,但沒有本人的具體設計內容,這樣的論文答辯是不能通過的。
關於畢業答辯
一、 論文答辯的程序及准備要求
論文答辯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希望各位同學認真對待、作好准備、園滿地完成這最後一個環節。
1.答辯程序:
①個人講述報告主要內容及本人所做工作,重點是本人所作主要設計內容、設計思路及得到的主要結果。占時10∽15分鍾;
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等可以不必講述。
這一環節是培養和鍛練做為一個技術人員如何進行技術交流,如何表述自己的技術觀點。對這一環節的要求是:講述問題的邏輯性強、條理清晰、語言表述簡練。
②由答辯老師提出問題,答辯人回答,在答辯過程中還可能追加問題,回答問題占時20分鍾。
提出問題的主要范圍是論文所涉及的有關內容的問題以及論文相關學科的一些基礎知識的問題。
這一環節考核的是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的深度及相關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這就要設計者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到較深入的程度,不能只是掌握了一些皮毛的概念或者從其他資料上抄來的內容,這樣就很難回答好問題。
這就要求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內容要有較深入的了解,例如某些數據和公式的引用一定要有依據,並能說明其概念。再如一些軟體和程序的設計一定要能講清楚設計思路和流程,並能解釋某一段程序的含義及作用。
2.准備要求:
①准備好個人講述提綱,並作一定的試講以便掌握好時間,給你的15分鍾時間不能超過,也希望能充分利用,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②事先准備好掛圖、表格或計算機演示條件
3. 答辯時只准參閱本人所作論文及准備的講述提綱,不能參閱其他書籍和文件。
4. 答辯時要聽清所提問的題目,要對題目理解後再回答。如果暫不能理解或不太清楚題意可請老師再講述題意或給予提示,不能題意沒清楚問題就回答。
5. 答辯時不要緊張,要能冷靜思考。
二、 評分標准
• 報告成績: 50分
• 個人講述: 10分
• 回答問題: 40分
• 以上三項總合100分;59分以下為不及格;60~69分為及格;70~89分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
•取得學位的要求標準是:良好成績以上 .
參考選題
畢業設計參考選題-------通信類及計算機類
通信類各種選題及參考內容:
(1 )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A 市無線市話系統無線側網路規劃設計
一、無線市話網路概述
1、A 市通信網路發展情況
2、IPAS網路特點
二、A 市本地電活網路現狀
1、現有傳輸網路結構
2、傳統無線網路規劃
三、無線網路規劃設計方案
1、A 市自然概況介紹
2、總體話務預測計算
3、IPAS網路結構設計及說明
4、覆蓋區域劃分,基站數量預測計算
(l〉每個覆蓋區話務預測計算
(2)基站容量頻道設計
5、基站選址,計算覆蓋區域內信號覆蓋情況
6、尋呼區的劃分
(1〉各個網關尋呼區的劃分
(2〉各個基站控制器尋呼區的劃分
7、網關及CSC的規劃
(1)網關到CSC側 2M 鏈路設計
(2)CSC到CS線路設計
四、基站同步規劃
(4 )A 市 GSM無線網路優化
一、GSM網路概述
二、A市GSM網路情況介紹
2.1 網路結構
2.2 網元配置
2.3 現網突出問題表現
三、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及流程
3. 1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
3.2 交換網路優化流程
3.3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1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2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的實際應用
四、網路優化的相關技術指標
4.1接通率
4.2掉話率
4.3話務量
4.4長途來話接通率
4.5擁塞率
4.6 其它
五、無線網路優化設計及調整
5.1 網路運行質量數據收集
5.2 網路質量優化及參數調整
5.3 網路優化建設
六、優化後總結及建議
( 5 ) A 市lP城域網建設及規劃
一、IP網路的發展現狀
二、A 市概況介紹
l、各縣網路結構及設備容量情況
2、IP業務預測及建設必要性
三、A 市IP城域網結構設計及設備配置
1、網路結構及拓撲結構設計
2、骨幹層網路設計
3、匯集層網路設計
4、網路接入層的設計
5、傳輸方式設計
6、設備的選型
四、接入方式設計
1、ADSL方式接入
2、FTTX+LAN方式接入
3、光纖接入方式
4、DDN 方式接入
五、IP地址規劃
1、IP地址的分配
2、子網劃分
六、IP城域網業務開展及實現
(6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7 ) X 地區GSM系統網路優化設計
第一章:X 地區網路概況:
第一節:自然概況介紹
第二節:網路結構
第三節:網路參數
第二章:全網存在問題及分析
第一節: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情況
第二節:影響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的原因
第三節:網路健康檢查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四節:故障分析及處理
第三章:網路優化前數據提取
第一節:原始數據提取及分析
第二節:路測數據及情況分析
第四章:優化網路結構及其參數修改
第一節:數據修改情況
第二節:優化後網路情況
第五章:優化總結提出合理化建議
(8 ) A 市無線(IPAS)系統及網路優化
一、A 市無線(IPAS)系統介紹
1、A 市本地網及IPAS系統網路結構圖
2、本地網及IPAS系統容量介紹
3、基站數量及可容納的最大用戶數
4、編碼方式
5、多址接入方式
6、無線頻率的使用介紹
二、A 市IPAS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2、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3、盲區測試與分析
4、全網同步數據採集與分析
三、A 市IPAS系統優化網路結構和參數設計
1、尋呼區優化設計
2、站點的優化設計
3、參數的調整
四、優化後運行結果
1、接通率情況
2、掉話率情況
3、覆蓋情況
五、結論
(9 ) 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的設計與實現
一、現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概述。
1、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的說明。
2、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圖。
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要求及系統的設備。
1、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
2、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系統結構。
三、A 市監控中心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監控中心的系統結構設計。
2、監控中心的設備。
3、監控中心的功能設計。
4、監控中心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四、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各站點的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各監控站的系統結構設計。
2、各監控站的設備。
3、各監控站的功能設計。
4、各監控站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五、A 市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系統功能實施過程舉例。
(10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塑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Ⅳ 如何優化RF電路設計
RF電路篇:降低功放耗電量,關注包絡跟蹤
在用於智能手機通信的無線電路(RF電路)中,旨在降低耗電量的技術開發也十分活躍。這是因為,就峰值功率而言,僅RF電路就會消耗2W左右的電力,所以還存在著很大的削減空間。
RF電路中消耗電力最大的是發送部用來放大信號的功率放大器(PA)。在終端和基站處於遠距離等情況下時,信號峰值會在瞬間消耗1.5W左右的電力(圖18)。因此在RF電路中,如何削減PA的耗電量成了關注的焦點。
圖18:RF電路的對策
智能手機的RF電路中,耗電量最大的是功率放大器(PA)。例如LTE在以23dBm輸出時,僅功率放大器就會瞬間消耗1.5W左右的電力(a)。因此,要想降低RF電路的耗電量,提高PA的效率以及通過周邊技術降低損耗至關重要(b)。(圖18:(a)由本刊根據澳大利亞新南維爾士大學和英國Nujira公司的資料製作)
削減耗電量的關鍵在於提高PA的功率附加效率*和降低周邊技術的電力損耗(圖18(b))。
*功率附加效率(PAE:power added efficiency)=表示PA的實際輸出信號電力(從輸出信號電力中減去輸入信號電力的值)與電源載入的直流電力的比率。
PA的功率附加效率因採用的通信方式而異。比如,用於GSM方式通信電路的PA有望達到50%以上的效率,而用於W-CDMA方式的PA最大為40%左右,至於LTE由於尚未進行充分優化等,最大效率只有35%左右。也就是說,LTE終端中用於PA的輸入功率有65%以上被浪費了(化為熱量等)。
多頻阻礙效率提高
今後將成為主流的LTE方式智能手機的PA要想提高功率附加效率無比困難。理由在於多頻化的推進。
LTE方式的智能手機為了能在世界各地使用,標配了國際漫遊功能。因此,RF電路必須支持多個頻率(多頻化)。如果PA和濾波器等RF電路的個別部件根據支持頻率的數量來安裝,部件個數就會增加,導致安裝面積增大,成本也會增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LTE終端的主流是利用可在一個封裝中支持多個頻率的多頻產品(圖19)。「很多終端廠商打算在RF電路中以多模和多頻部件的使用為主」(村田製作所執行董事、模塊事業本部副本部長中島規巨)。
圖19:通過多頻產品削減安裝面積
採用多頻型功率放大器(PA)的話,即使支持的頻帶數增加,安裝面積也不會增加。(本站根據三菱電機的資料製作)
村田製作所的多頻型PA與單一頻帶(單頻)產品相比,不容易提高效率。所支持的放大頻帶數量越多,功率附加效率越難以提高,二者屬於此消彼長(Trade-off)的關系 注1)。
注1) 多頻型PA一般採用廣帶型放大電路,與特定頻帶具備放大特性的單頻型相比,效率值容易下降。
包絡跟蹤技術亮相
作為提高LTE終端多頻型PA效率的技術,備受關注的是對輸入PA的電源電壓進行細微控制的「Envelope Tracking(包絡跟蹤)」。
包絡跟蹤是對PA的電源電壓進行極其細微的動態調節的技術。此前一直利用以發送信號的1個時隙為單位切換PA電源電壓的方法「Average Power Tracking」。而包絡跟蹤則追蹤信號振幅(信號電力),以更小的時隙切換電源電壓,由此在輸出時會選擇效率最高的電源電壓進行發送(圖20)。
圖20:追蹤信號波形,細微控制電壓
無電壓控制、Average Power Tracking以及Envelope Tracking時的時間軸信號波形示意圖。粉線表示電壓值水平,粉色區域表示發熱(多餘的電力消耗)。(圖由本刊根據Nujira公司的資料製作)
PA的功率附加效率對電源電壓和發送電力有依賴性,因此如果能根據發送電力切換電源電壓,在理想狀態下能一直選擇最大效率點,可以減少多餘的電力消耗。通過組合使用該技術,彌補了多頻型PA效率降低的缺點。
包絡跟蹤有多種實現方法,最常用的是從輸入信號波形中提取振幅的形狀,然後將所需的偏置信號輸入PA的方法(圖21)。此時採用的旨在載入最佳偏壓的控制IC由歐美風險企業開發。
圖21:包絡跟蹤的控制電路
從輸入信號波形生成偏置信號波形,利用偏置信號波形對輸入功率放大器(PA)的電源電壓進行微細控制。根據PA的輸出改變電源電壓,由此能以最高效率的電壓驅動。(圖由本刊根據三菱電機的資料製作)
大幅削減耗電量
例如,如果使用英國Nujira公司供貨的包絡跟蹤用控制IC,耗電量可較未使用時削減40%~55%(圖22)。「與W-CDMA等相比,動態范圍較大的LTE能進一步降低耗電量」(Nujira公司現場應用經理Tamas Vlasits)。
圖22:包絡跟蹤的效果
Nujira公司的包絡跟蹤控制IC「NCT-L1100」封裝在4mm見方的BGA等中(a)。W-CDMA、HSUPA及LTE在23dBm輸出時的RF電路耗電量。導入包絡跟蹤技術,大幅降低了PA的耗電量。LTE的話可削減55%的耗電量(b)。(圖由本刊根據Nujira公司的資料製作)
包絡跟蹤用控制IC插入PA和RF收發器IC(或基帶處理LSI)之間使用。控制IC通過符合MIPI(Mobile Instry Processor Interface)標準的晶元間介面等控制 注2)。
注2) MIPI Alliance於2011年11約成立了旨在制定包絡跟蹤專用介面標準的工作組。預定製定從RF收發器IC或基帶處理LSI收發包絡信號的信號線標准。
在包絡跟蹤用控制IC領域另一家較受關注的公司是美國Quantance。該公司將自主開發的技術命名為「qBoost」,計劃與PA廠商合作擴大技術的應用范圍。該公司稱,利用該技術可將功率附加效率提高至50%左右。
Quantance已經與三菱電機展開了合作。三菱電機前不久發布了尺寸僅3mm見方、可放大6頻帶的PA,設想與包絡跟蹤技術組合使用。組合使用後可確保最大40%的效率(圖23)。
圖23:支持6個頻帶,可確保40%的效率
三菱電機開發的GaAs制PA尺寸只有3mm×3mm×1mm(a)。功率附加效率在1.7G~2GHz的6個頻帶中最大可確保40%(b)。(圖由本刊根據三菱電機的資料製作)
將來計劃配備於RF IC
包絡跟蹤技術不僅可以利用上述專用控制IC來支持,在不久的將來還計劃嵌入RF收發器IC等使用。富士通半導體預定2012年5月上旬開始樣品供貨配備包絡跟蹤控制功能的多模及多頻型RF收發器IC「MB86L11A」。這是業界首款配備包絡跟蹤控制功能的RF收發器IC。此外,美國高通公司等從事智能手機晶元組業務的大企業好像也都在考慮標配該技術。
不過,包絡跟蹤也存在課題。由於電源電壓高速切換,信號的失真特性會劣化,相鄰通道的漏電功耗可能會增大。作為解決對策,瑞薩電子通過提前使發送信號失真(預失真)減輕了劣化,瑞薩電子認為「需要探討類似的補償技術」。
提高元件自身的效率
還有廠商打算通過提高PA元件自身的特性來提高效率,以降低耗電量。例如美國威訊聯合半導體(RF Micro Devices)於2012年2月底發布了可將LTE發送時的功率附加效率提高至42~44%左右的PA「ultra-high efficiency PA」 注3)。
注3)可用於放大W-CDMA的頻帶1、2、3、4、5、8,以及LTE的頻帶4、7、11、13、17、18、20、21。
另外,富士通半導體2011年底開始供貨多頻型PA,通過在PA元件中利用與富士通研究所共同開發的高耐壓晶體管「EBV-Transistor」提高了效率。這是一款利用CMOS技術設計的PA,能夠通過一個封裝支持W-CDMA和HSPA利用的3個頻帶的放大(圖24)。據富士通半導體介紹,使用頻率較高的中低輸出時的效率非常高。
圖24:富士通的CMOS制PA支持3個頻帶
富士通半導體開發的CMOS制PA利用一枚晶元實現了W-CDMA/HSPA的頻帶Ⅰ(2.1GHz頻帶)、頻帶Ⅴ(850MHz頻帶)、頻帶Ⅸ(1.7GHz頻帶)的放大。尺寸為4mm×3.5mm×0.7mm。
減少反射波降低耗電量
另外還有不在PA上下工夫,而是通過導入RF電路的周邊技術來降低電力損耗的案例,比如插入隔離器來減少反射波。
隔離器是僅通過單向信號的部件,如果在PA和天線之間插入隔離器,可以阻止從天線側逆流進入的信號。
最近的智能手機天線一般設置在機身側面等,天線阻抗會隨著用戶握持方法的不同而大幅變動。因此,RF發送部會產生阻抗不匹配現象,從而導致PA的輸出信號作為反射波返回,這會使S/N惡化。
反射越多,PA的發送電力越大,所以會導致耗電量的增加。插入隔離器可以去除反射波,從而降低耗電量。
使用隔離器會導致部件數量增加。因此,海外的終端廠商大都不願意採用。不過開發商期待,隨著對降低RF電路耗電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採用的海外終端廠商也會增加。比如,隔離器開發企業之一村田製作所開發出了將PA、濾波器以及隔離器(穩定器)收納在一個封裝內的PA模塊,並且已開始供貨(圖25)。該公司通過集成化縮小了產品尺寸,並以此為優勢向日本國內外的終端廠商積極促銷。
Ⅳ 射頻和無線技術好學嗎
本人以前是學無線電技術的(專科生),畢業後做了4年射頻,現在在做射頻電路開發!談談我自己的感受,比較直接的講射頻和無線電技術都比較難學
第一、首先學校里學的東西在工作中(射頻領域)能用到的很少,在這方面比不上學軟體或者其他專業的學生
第二、射頻屬於純模擬電路,尤其在高頻段如2.1GHz,2.4GHz或者5.8GHz的電路設計比較困難,你做出實物(最終的PCBA)給你在設計電路時搭建的模型有差異,有時候差異可能很大直接導致你電路設計失敗重新做第二、三、四版電路,據我所知在國內能把射頻電路一版做成功的不多,基站的部分電路可能設計周期都要半年到一年時間
第三、射頻電路做好之後都需要調試,調試在書上是學不到的,不斷的總結調試經驗才會鞏固書上所學的理論基礎。才能設計出優秀的產品!
Ⅵ 基站同步時鍾的產品概述
基站同步時鍾採用了低相噪鎖相環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內置高穩定度恆溫晶振OCXO和高品質、高精度授時型GPS接收機,採用先進的GPS頻率測控技術,對晶體振盪器的輸出頻率進行精密測量與調節,使其輸出頻率精確同步在GPS系統上,提供高精度的時間頻率基準信號,能夠輸出滿足ITU-T G.811要求1級基準時鍾源,可以使用在數字交換機、SONET和SDH傳輸系統上。同時,HJ5432A還可以為任何級別的定時信號發生器(TSG)提供1級時鍾同步信號,可以向外提供追蹤與UTC時間的2.048Mb/s(E1)和2.048MHz輸出信號。
基站同步時鍾的Opt-EIO選項能夠提供再定時功能,可接收E1信號並利用本身精準的時間參考信號對其進行重新解碼,輸出波形符合ITU-T G.703碼型為HDB3的 E1信號,當設備自身降質或者斷電時,將啟動直通模式將接收到的E1信號輸出。
基站同步時鍾輸出的1pps信號是GPS馴服晶振輸出頻率信號經過10,000,000次分頻後得到的,相位與載波信號嚴格一致,且不受GPS秒脈沖短時間隨機跳變帶來的影響,相當於UTC時間基準的「復現」。這種特性特別適合於通信基站等對時間頻率要求嚴格的系統。
基站同步時鍾具有泰福特科技獨創的智能學習演算法,在GPS馴服晶振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學習」晶振的漂移等特性,並將這些參數存入板載EEPROM存儲器中。當GPS出現異常或不可用時,HJ5432A能夠自動切換到保持模式(Hold-over mode),利用高效的智能保持演算法,依靠內置高穩晶振繼續提供高可靠性的時間和頻率信號輸出,在短時間內仍保持有較高的精度。當設備斷電重新開機後,設備可以利用原來已經存儲的歷史數據,使時鍾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較高的准確度。
基站同步時鍾5432A前面板具有電源、GPS、1pps、鎖定等指示燈,並通過LCD液晶屏實時顯示當前時間和GPS工作狀態等信息。HJ5432A同時支持通過串口輸出GPS等狀態信息,易於實現系統的集成化管理和監控。
Ⅶ 通信類畢業設計題目徵集
通信類畢業設計參考題目
1. GPS與GSM系統整合應用設計
2. SDH光傳輸系統組網的設計
3. 小靈通系統建設在××××市的應用
4. ××××光纖接入網規劃設計
5. ××地NO.7信令網設計方案
6. ××××電信局動力環保集中監控系統的設計方案
7. ××地雙向HFC在有線電視網路設計方案
8. ××地無線市話網路系統設計與實現
9. ××市七號信令轉接點(LSTP)工程設計
10. ××地現代區域網設計及寬頻接入
11. ××××無線尋呼系統網路整合
12. ××××市無線市話IPAS系統設計
13. ××地光纜監控與線路資源管理在長途線路維護中心的綜合應用
14. ××地無線市話(PAS)網路系統設計
15. ××地GSM系統 基站設計方案
16. ××××市至××××市SDH數字微波電路設計
17. ××地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系統的設計
18. ××××CDMA一期基站工程規劃
19. ××××移動本地光纖傳輸網組網方案
20. ××××市通信分公司無線市話接入網工程設計
21. ××地郵政儲蓄中間業務平台系統設計方案
22. ××地企業intranet網路系統建設方案
23. ××××市本地網光纜線路自動監測系統的實現
24. ××××本地電話網集中監控升級設計方案
25. ××××本地網電話的網路優化改造
26. ××××地區有線接入網的規劃與建設
27. A1000 S12交換機遠端模塊局的設計與實施方案
28. 無線市話IPAS系統在××××的應用設計
29. ××××DCN網設計與實現
30. ××××市電信客戶服務系統設計方案
31.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32. 組建××××移動VIP大客戶管理分析服務系統
33. ××××市SDH中繼傳輸網設計方案
34. ××地寬頻IP城域網的設計與實施
35. 智能小區網路通信系統技術
36. 區域網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大樓辦公網的組網方案
37. ××××電信二級干線監控系統設計
38. ××地PHS系統網路優化設計
39. 電話遙控電器開關電路設計
40. 電信級VOD視頻點播系統解決方案
41. ××××本地網新建第二關口局的設計方案
42. 在WINDOWS平台上遠程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43. 聯機計費系統在C&C08交換機上的實現
44. ××××市電信小區寬頻網的方案設計
45. 基於單片機的(7.4)循環碼編解碼器硬軟體設計
46. 在集中監控操作系統下計費擁塞的解決方法
47. ××地呼叫中心的集中化解決方案
48. ××××移動IP寬頻城域網的設計與實施
49. 多媒體業務(163/169)前台受理系統的設計
50. ××××市郵政局電子匯兌系統在綜合網上應用設計
51. ××××市 C3本地網的規劃與建設
52. ××××前置交換機在聯通數據業務中的應用
53. ××××市EASTAR自動停復話系統的設計
Ⅷ AVR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實例精粹的目錄
第1章AVR單片機的硬體結構/3
1.1AVR單片機簡介/3
1.2ATmega16單片機的特點/4
1.3ATmega16單片機的引腳配置/5
1.4ATmega16單片機的中央處理器/7
1.5ATmega16單片機的存儲器組織/9
1.6ATmega16單片機的系統控制/12
1.7實例小結/17
第2章ATmega16單片機的工作原理/19
2.1ATmega16單片機的I/O埠/19
2.1.1I/O埠的工作原理/19
2.1.2I/O埠相關的寄存器/20
2.2ATmega16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0/23
2.2.1T/C0的工作原理/23
2.2.2T/C0相關的寄存器/25
2.3ATmega16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1/28
2.3.1T/C1的工作原理/28
2.3.2T/C1相關的寄存器/31
2.4ATmega16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2/36
2.4.1T/C2的工作原理/36
2.4.2T/C2相關的寄存器/38
2.5ATmega16單片機的EEPROM存儲器/41
2.5.1EEPROM存儲器概述/41
2.5.2EEPROM存儲器相關的寄存器/42
2.6ATmega16單片機的模擬比較器/43
2.6.1模擬比較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43
2.6.2模擬比較器相關的寄存器/44
2.7ATmega16單片機的A/D轉換器/45
2.7.1A/D轉換器的工作原理/45
2.7.2A/D轉換器相關的寄存器/47
2.8ATmega16單片機的TWI介面/51
2.8.1TWI介面的工作原理/51
2.8.2TWI介面相關的寄存器/53
2.9ATmega16單片機的看門狗定時器/56
2.9.1看門狗工作原理/56
2.9.2看門狗定時器相關的寄存器/56
2.10ATmega16單片機的中斷系統/57
2.10.1ATmega16單片機的中斷系統/57
2.10.2中斷相關寄存器/59
2.11實例小結/61
第3章集成開發環境ICCAVR/63
3.1集成開發環境ICCAVR簡介/63
3.2ICCAVR的安裝和注冊/63
3.2.1安裝ICCAVR/64
3.2.2注冊ICCAVR/64
3.3ICCAVR的IDE環境/65
3.3.1菜單欄/66
3.3.2工具欄/68
3.3.3編輯區/69
3.3.4編譯區/69
3.3.5工程區/70
3.4ICCAVR的設置/70
3.5創建一個工程項目/73
3.6ICCAVR的庫函數/76
3.6.1寄存器說明頭文件/76
3.6.2宏定義頭文件/76
3.6.3庫函數頭文件/76
3.7ICCAVR硬體訪問的C編程/80
3.7.1ICCAVR支持的數據類型/80
3.7.2訪問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81
3.7.3位操作/81
3.7.4訪問UART/82
3.7.5訪問EEPROM/82
3.7.6中斷操作/83
3.8實例小結/83
第4章AVR單片機系統開發流程/85
4.1需求分析/85
4.2系統總體設計/86
4.2.1設計方案描述/86
4.2.2繪制工作總框圖/87
4.2.3總體結構設計/87
4.2.4設計工作的籌備/87
4.3系統硬體設計/88
4.3.1元器件選擇/88
4.3.2電路設計/89
4.3.3硬體電路的計算機輔助設計/90
4.3.4單片機應用技術/92
4.3.5硬體可靠性設計/95
4.4系統軟體設計/97
4.4.1軟體總體設計/97
4.4.2程序設計/99
4.4.3軟體可靠性設計/100
4.5調試與系統模擬/102
4.5.1軟體調試/102
4.5.2系統模擬/105
4.6AVR單片機程序下載/110
4.7實例小結/112 第5章交通燈控制系統設計/115
5.1實例說明/115
5.2設計思路分析/115
5.3硬體設計/117
5.3.1ATmega16資源分配/117
5.3.2電路原理圖/118
5.4軟體設計/118
5.4.1狀態轉換/118
5.4.2時間顯示/119
5.4.3中斷/120
5.4.4模式轉換/121
5.5程序源代碼/122
5.5.1程序結構/122
5.5.2程序源代碼/122
5.6實例小結/133
第6章大屏幕LED顯示系統設計/135
6.1實例說明/135
6.2設計思路分析/135
6.3硬體設計/136
6.3.1ATmega16資源分配/136
6.3.2電路原理圖/137
6.4軟體設計/137
6.4.1顯示字模/137
6.4.2顯示控制/138
6.4.3中斷/139
6.5程序源代碼/139
6.5.1程序結構/139
6.5.2程序源代碼/140
6.6實例小結/149
第7章字元型LCD顯示應用設計/151
7.1實例說明/151
7.2設計思路分析/151
7.3硬體設計/151
7.3.1ATmega16資源分配/152
7.3.2電路原理圖/152
7.3.3主要元器件工作原理/152
7.4軟體設計/155
7.4.1顯示控制/156
7.4.2按鍵偵測/156
7.4.3中斷/157
7.5程序源代碼/157
7.5.1程序結構/157
7.5.2程序源代碼/158
7.6實例小結/173
第8章點陣型LCD顯示應用設計/175
8.1實例說明/175
8.2設計思路分析/175
8.3硬體設計/175
8.3.1ATmega16資源分配/176
8.3.2電路原理圖/176
8.3.3主要元器件工作原理/176
8.4軟體設計/179
8.4.1點陣型LCD顯示原理/179
8.4.2軟體設計思路/180
8.4.3主要程序流程圖/181
8.5程序源代碼/182
8.5.1程序結構/182
8.5.2程序源代碼/182
8.6實例小結/202 第9章I2C匯流排介面擴展設計/205
9.1實例說明/205
9.2設計思路分析/205
9.3硬體設計/205
9.3.1ATmega16資源分配/205
9.3.2電路原理圖/206
9.3.3主要元器件工作原理/206
9.4軟體設計/208
9.4.1軟體設計思路/208
9.4.2主要程序流程/208
9.5程序源代碼/209
9.5.1程序結構/209
9.5.2程序源代碼/210
9.6實例小結/227
第10章RS232通信介面應用設計/229
10.1實例說明/229
10.2設計思路分析/229
10.3硬體設計/231
10.3.1ATmega16資源分配/231
10.3.2電路原理圖/231
10.3.3主要元器件工作原理/232
10.4軟體設計/232
10.4.1RS232通信協議結構/232
10.4.2協議解析/233
10.4.3數據格式轉換/234
10.5程序源代碼/234
10.5.1程序結構/234
10.5.2程序源代碼/235
10.6實例小結/258
第11章SPI匯流排與TLC2543介面設計/259
11.1實例說明/259
11.2設計思路分析/259
11.3硬體設計/265
11.4軟體設計/266
11.5實例小結/271
第12章I2C匯流排讀寫外部存儲器/273
12.1實例說明/273
12.2設計思路分析/273
12.3硬體電路設計/278
12.4軟體設計/280
12.5實例小結/283 第13章基於USB傳輸的數據採集系統/287
13.1實例說明/287
13.2系統方案與設備選型/287
13.2.1系統方案設計/287
13.2.2應用系統結構設計/288
13.2.3設備選型/288
13.3硬體設計/288
13.4軟體設計/302
13.5實例小結/324
第14章市電電壓頻率測量設計/325
14.1實例說明/325
14.2設計思路分析/325
14.3硬體設計/326
14.3.1ATmega16資源分配/326
14.3.2電路原理圖/326
14.3.3主要電路單元/327
14.4軟體設計/327
14.4.1采樣參數計算/327
14.4.2主要程序流程/328
14.5程序源代碼/329
14.5.1程序結構/329
14.5.2程序源代碼/330
14.6實例小結/337 第15章多任務模擬系統設計/341
15.1實例說明/341
15.2設計思路分析/341
15.3硬體設計/342
15.3.1ATmega16資源分配/342
15.3.2電路原理圖/342
15.4軟體設計/343
15.4.1內核設計/343
15.4.2內核主要函數/344
15.4.3任務介面/347
15.4.4主要程序流程/348
15.5程序源代碼/349
15.5.1程序結構/349
15.5.2程序源代碼/350
15.6實例小結/372
第16章LCD菜單綜合系統設計/375
16.1實例說明/375
16.2設計思路分析/375
16.3硬體設計/376
16.3.1ATmega16資源分配/376
16.3.2電路原理圖/376
16.4軟體設計/377
16.4.1LCD顯示設計/377
16.4.2程序流程圖/379
16.5程序源代碼/384
16.5.1程序結構/384
16.5.2程序源代碼/385
16.6實例小結/411
第17章無線步測儀系統設計/413
17.1實例說明/413
17.2設計方案與設備選型/413
17.2.1系統方案設計/413
17.2.2應用系統結構設計/414
17.2.3設備選型/414
17.3硬體電路設計/415
17.3.1加速度計電路設計/417
17.3.2無線收發電路設計/420
17.3.3基站電路設計/429
17.4軟體設計/430
17.4.1軟體結構設計/430
17.4.2系統程序/432
17.5系統集成/457
17.6實例小結/457
……
Ⅸ 簡述無線基站機房設計中,主要涉及到哪些設備
簡單說一下:
1、風:24小時空調製冷系統
2、火:消防系統,根據你的機房等級選擇水噴淋或者氣體滅火
3、水:當然是做好防水工作,特別是用水噴淋的有爆掉的風險,還有空調的冷凝水
4、電:也要根據機房等級選擇電力供應,重要的機房還要選擇不間斷電源UPS,以保證市電斷電有時間處理,保證數據不丟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