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路故障怎麼分析
按照電氣裝置的構成特點,從查找電氣故障的觀點出發,常見的電氣故障可分為三類:
1.電源故障:缺電源、電壓、頻率偏差、極性接反、相線和中性線接反、缺一相電源、相序改變、交直流混淆。
2.電路故障:斷線、短路、短接,接地、接線錯誤。
3.設備和元件故障:過熱燒毀、不能運行、電氣擊穿、性能變劣。
根據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是查找電氣故障的關鍵。分析的基礎是電工基本理論,是對電氣裝置的構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是與故障實際的結合。某一電氣故障產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在眾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並運用方法去排除故障。例如,某三相籠型非同步電動機出現了不能運轉的故障,不論是什麼情況,最集中的表現是電動機不能工作,但故障不一定是在電動機,而可能是電源故障,也可能是電路故障或者是設備和元件故障等。也就是說,同一種故障形式,故障的原因多種多樣。在這些原因中,到底是哪個方面的原因使電動機不能運轉,還要經過更深入、更詳細的分析。再例如:如果電動機是第一次使用,就應從電源、電路、電動機和負載多方面進行檢查分析;如果電動機是經修理後第一次使用,就應著手於電動機本身的檢查分析;如果電動機運轉一段時間突然不能運轉,就應從電源及控制元件方面進行檢查分折。經過以上過程,進而確定電動機故障的具體原因。
二、排除故障的一般步驟
排除故障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統一的標准,因人而異。但在一般情況下,還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排除故障時,所採用的步驟大致可分為:症狀分析一設備檢查一確定故障點一故障排除一排除後性能觀察。
(一)症狀分析
症狀分析是對所有可能存在的有關故障原始狀態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判斷的過程。在故障跡象受到干擾以前,對所有信息都應進行仔細分析。這些原始信息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獲得:
1.向操作者詳細詢問設備故障現象。通過詢問以獲得設備使用及變化過程、損壞或失靈前後情況的信息,還可以了解到一些過去類似的故障現象、原因以及曾經採取的措施等方面的情況。有時操作人員也許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願意或不能把全部情節講清楚。維修人員應有分析辨別能力和足夠的耐心,以盡可能多地獲得真實的原始信息。
2.觀察和初步檢查。通過看聽聞摸等,檢查是否發生如破裂、雜聲、異味、過熱等特殊現象。對設備進行全面的觀察往往會得到有價值的線索。初步檢查的內容包括檢測裝置(操作台指示燈、顯示器報警信息等)、檢查操作開關的位置以及控制機構、調整裝置及連鎖信號裝置等。
3.確定無危險情況下,通電試車。一般情況下應要求操作人員按正常操作程序啟動設備。如果故障不是整機性的致使電氣控制系統癱瘓,可以採用試運轉的方法啟動設備,幫助維修人員對故障的原始狀態有個綜合的印象。有些電氣故障可以通過人的手、眼、鼻、耳等器官,採用看聽聞摸等手段,直接感知故障設備異常的溫升、振動、氣味、響聲等,確定設備的故障部位。
這個階段的目的在於收集故障的原始信息,以便對現有實際情況作分析,並從中推導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區域的線索,作為下一步設備檢查的參考。但注意不要根據不確切的跡象或不充分的信息過早地作出判斷。
(二)設備檢查
根據症狀分析中得到的初步結論和疑問,對設備進行更詳細的檢查,特別是那些被認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的區域。要注意這個階段應盡量避免對設備作不必要的拆卸,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引起更多的故障。不要輕易對控制裝置進行調整,因為一般情況下,故障未排除而盲目調整參數會掩蓋症狀,而且會隨著故障的發展而使症狀重新出現,甚至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故障。所以,必須避免盲目性,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使故障復雜化,避免造成症狀混亂反而延長排除故障的時間。
(三)確定故障點
根據故障現象,結合設備的原理及控制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確定故障發生在什麼范圍,是電氣故障還是機械故障、是直流迴路還是交流迴路、是主電路還是控制電路或輔助電路、是電源部分還是參數調整不合適造成的、是人為造成還是隨機性的等等,逐步縮小故障范圍,直至找到故障點。如果缺少系統的診斷資料,就需要維修人員正確地將整個設備或控制系統劃分為若干個小部分,然後檢查這些部分的輸入和輸出是否正常。在確定某一部分時,再去關注該部分內部的問題,找出故障點。在確保設備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一些試探的方法確定故障部位。例如,通電試探或強行使某繼電器動作等,以發現和確定故障的部位。
(四)故障排除
在確定故障點以後,無論是修復還是更換,排除故障相對電氣維修人員來說,一般比查找故障要簡單得多。但在排除故障中一般不可能只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1.在排除故障的過程中,應先動腦、後動手,正確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應遵循先外部後內部、先機械後電氣、先靜後動、先公用後專用、先簡單後復雜、先一般後特殊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遇到故障,拿起表就測,拿起工具就拆。要養成良好的分析、判斷習慣,要做到每次測量均有明確的目的,即測量的結果能說明什麼。在找出有故障點的組件後,應該進一步確定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當電路板內的一隻晶體管被燒壞,單純地更換一個晶體管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查出被燒壞的原因,並採取補救和預防的措施。
2.一般情況下,以設備的動作順序為排除時分析、檢測的次序。以此為前提,先檢查電源,再檢查線路和負載;先檢查公共迴路再檢查各分支迴路; 先檢查主電路再檢查控制電路;先檢查容易檢測的部分(如各控制櫃),再檢查不易檢測的部分(如某一設備的控制器件)。如在電氣保護線路中,如果檢查發現熱繼電器動作,不但要使熱繼電器觸頭復位,而且要查出過載的原因,對熔體熔斷,不但要換新的熔體,而且要查明熔體熔斷的原因並處理,應向有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等等。
(五)修後性能觀察
故障排除完以後,維修人員在送電前還應作進一步的檢查,通過檢查證實故障確實已經排除,然後由操作人員來試運行操作,以確認設備是否已正常運轉,同時還應向有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修復後再作檢查時,要盡量使電氣控制系統或電氣設備恢復原樣,並清理現場,保持設備的干凈、衛生。另外,維修人員所使用的工具、線纜等一定不要忘記在所修設備的電氣櫃內,以免造成短路或觸電事故的發生。
三、掌握電氣故障排除的方法
故障的排除是維修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徹底排除故障,必須清楚故障發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從理論上分析、解決故障發生,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要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
(一)電阻測試法
電阻測試法是一種常用的測量方法。通常是指利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電機、線路、觸頭等是否符合使用標稱值以及是否通斷的一種方法,或用兆歐表測量相與相、相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等。測量時,注意選擇所使用的量程與校對表的准確性,一般使用電阻法測量時通用做法是先選用低檔,同時要注意被測線路是否有迴路,並嚴禁帶電測量。
(二)電壓測試法
電壓測試法是指利用萬用表相應的電壓檔,測量電路中電壓值的一種方法。通常測量時,有時測量電源、負載的電壓,有時也測量開路電壓,以判斷線路是否正常。測量時應注意表的檔位,選擇合適的量程,一般測量未知交流或開路電壓時通常選用電壓的最高檔,以確保不至於在高電壓低量程下進行操作,以免把表損壞;同時測量直流時,要注意正負極性。
(三)電流測試法
電流測試法是通常測量線路中的電流是否符合正常值,以判斷故障原因的一種方法。對弱電迴路,常採用將電流表或萬用表電流檔串接在電路中進行測量;對強電迴路,常採用鉗形電流表檢測。
(四)儀器測試法
藉助各種儀器儀表測量各種參數,如用示波器觀察波形及參數的變化,以便分析故障的原因,多用於弱電線路中。
(五)常規檢查法
依靠人的感覺器官(如:有的電氣設備在使用中有燒焦的糊味,打火、放電的現象等)並藉助於~些簡單的儀器(如:萬用表)來尋找故障原因。這種方法在維修中最常用,也是首先採用的。
(六)更換原配件法
即在懷疑某個器件或電路板有故障,但不能確定,且有代用件時,可替換試驗,看故障是否消失,恢復正常。
(七)直接檢查法
對在了解故障原因或根據經驗,判斷出現故障的位置,可以直接檢查所懷疑的故障點。
(八)逐步排除法
如有短路故障出現時,可逐步切除部分線路以確定故障范圍和故障點。
(九)調整參數法
有些情況,出現故障時,線路中元器件不一定壞,線路接觸也良好,只是由於某些物理量調整得不合適或運行時間長了,有可能因外界因素致使系統參數發生改變或不能自動修正系統值,從而造成系統不能正常工作,這時應根據設備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十)原理分析法
根據控制系統的組成原理圖,通過追蹤與故障相關聯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斷,找出故障點,並查出故障原因。使用本方法要求維修人員對整個系統和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理解。
(十一)比較、分析、判斷法
它是根據系統的工作原理,控制環節的動作程序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結合故障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減少測量與檢查環節,並迅速判斷故障范圍。
以上幾種常用的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碰到實際的電氣故障應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應用。
電氣故障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同一類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現象,不同類故障可能是同種故障現象的同一性和多樣性,會給查找故障帶來復雜性。但是,故障現象是查找電氣故障的基本依據,是查找電氣故障的起點,因此要對故障現象仔細觀察分析,找出故障現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等。很多電氣故障的排除,必須依靠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弄懂弄通。電氣維修人員與其他工種維修人員比較而言,理論性更強,有時候沒有理論的指導很多工作根本無法進行,因此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維修人員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實際工作中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維修水平,應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當發生電氣故障時,能夠准確地查找其故障所在,從而排除故障使電氣設備能夠正常穩定地運行。
B. 分析電路故障原因
首先你先查接線 接線對的話 那就看是設備的事了
1 可能是接成點動的了 或者是自保點專接線錯誤屬 或者是接觸器自保點故障
2 接觸器老化或者電機長期裹在運行導致接觸器住處頭粘連 或者停止按鈕損壞 按鈕的常閉節點粘連
3 按鈕常開點損壞 或者是控制迴路斷線(接觸器線圈故障或者熱元件動作)
4 電動機堵轉(看電流表可以判斷,堵轉電流會很大)或者是缺相(如果有缺相保護氣的話沒等你聽見嗡嗡聲呢保護器就動作了)
5 啟動按鈕常開點粘連 或者接觸器主觸點粘連
接線的錯誤很好查找 我給你分析的都是基本在線路接線正確的條件上的
C. 這道電動機的電路分析怎麼做,求大神解答!
這道題比較簡單,就是一個電機的啟動和停止,這個電機M的啟動是直接全壓啟動,控制電路就是個普通的啟停電路,SB1是電機M的停止按鈕,SB2是電機M的啟動按鈕,然後KM2常閉是一個互鎖設計,保證電機M的啟動KM1和停止KM2不會同時啟動,導致電機壞掉。剩下的電路是個停止電路,但是電機M不是自動停止的,也就是讓電機M斷電後,自動停下來,而是採用了,能耗制動的方式,讓電機M更快的停下來,SB1按鈕按下,會導致KM2啟動,KM1停止,導致KM2控制的變壓器啟動工作,變壓器的另一端是用橋式整流把交流電整流成直流電,然後用一個可調電阻R來調整迴路中的電流,保證電流不會太大燒壞電機,也可以調整可調電阻R來調整電機停下來的時間,這個直流電流會在電機的繞組上形成一個穩恆磁場,讓電機轉子切割穩恆磁場,用安培力來制動。控制電路的右邊是一個延遲電路,讓KM2允許一段時間,讓電機停止後,斷開電路,KT就是時間繼電器,KM2上串聯的KT1是一個斷開延時的,KT通電,那個觸電不會馬上斷開,就在一定延遲後,斷開,除了有一個KT以外,其他的電路都跟啟停電路是一樣的,然後解釋為什麼要在啟停電路的KM2上串聯一個KT的常開觸點,大致是一個保護的作用,我們假設這個電路沒有KT的常開,那麼SB1一旦按鈕,KM2就開始讓電機停止,如果KT壞了呢?那麼KM2會一直允許,即便電機停止下來了,搞不好,電機還可能反轉起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那麼就要保證,我KM2啟動的時候,KT一定要正常,那我們怎麼保證?在KM2上串聯一個KT常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假設我們SB1按下,如果KT壞了,那麼KT就不會動作,KM2馬上得點動作了,但是KT壞了,導致KM2沒有啟動,自鎖啟動不了,這個時候電機會自動停止,而不是能耗制動停止,這個時候停止的時候,你也會發現,時間長了,我們知道KT壞了,需要更換,而且保證了,KT壞了,KM2會被斷掉,否則,沒有KT,電機M停止了,KM2也還在動作,而且如果KM2還動作,在一定程度是把電機M鎖死了,因為KM2不動作的話,電機M的軸是可以自由轉動的,所以就是個保護作用,而且KT異常,人員能盡快知道和更換。
D. 如何分析電路:
要想設計電路,就得先學會分析電路。
分析電路圖最重要的是了解信號流程(電流走勢),即主信號的走向,或者說信號從哪裡來去向是哪裡。根據這個原理去了解到這張原理圖的功能是什麼。
再把原理圖細分成若幹部分,仔細了解每一單元的功能,你就會對整個功能有個大體了解。當然首先你應對單元功能電路有比較多地了解,然後去是整機的工作流程。
「化整為零、還原系統」:現代高科技電子產品,大都由若干基本模塊(單元)組成,而每個模塊一般由一塊電路板實現(較大模塊可以再分成小的模塊,直到可由一塊電路板實現),每個電路板電路一般可以細劃出若干個基礎電子學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或數字電子技術)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基本電路。因此,所謂的「化整為零」,就是指將整機電路細分成上述基本電路的過程;而「還原系統」就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即按「某個線索」由基本電路逐漸拼接形成基本模塊直到整機原理電路,也就是說最終要形成整機的概念。「化整為零」是手段,「還原系統」才是真正的目的。
對於單元電路,是指某一級控制器電路,或某一級放大器電路,或某一個振盪器電路、變頻器電路等,它是能夠完成某一電路功能的最小電路單位。從廣義角度上講,一個集成電路的應用電路也是一個單元電路。
單元電路圖是學習整機電子電路工作原理過程中,首先遇到具有完整功能的電路圖
單元電路圖具有下列一些功能:
①單元電路圖主要用來講述電路的工作原理。
②它能夠完整地表達某一級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有時還全部標出電路中各元器件的參數,如標稱阻值、標稱容量和三極體型號等。
③它對深入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和記憶電路的結構、組成很有幫助。
單元電路圖具有下列一些特點:
① 單元電路圖主要是為了分析某個單元電路工作原理的方便而單獨將這部分電路畫出的電路,所以在圖中已省去了與該單元電路無關的其他元器件和有關的連線、符號,這樣單元電路圖就顯得比較簡潔、清楚,識圖時沒有其他電路的干擾。單元電路圖中對電源、輸入端和輸出端已經加以簡化
②單元電路圖採用習慣畫法,一看就明白,例如元器件採用習慣畫法,各元器件之間採用最短的連線,而在實際的整機電路圖中,由於受電路中其他單元電路中元器件的制約,有關元器件畫得比較亂,有的在畫法上不是常見的畫法,有的個別元器件畫得與該單元電路相距較遠,這樣電路中的連線很長且彎彎曲曲,造成識圖和電路工作原理理解的不便。
③單元電路圖只出現在講解電路工作原理的書刊中,實用電路圖中是不出現的。對單元電路的學習是學好電子電路工作原理的關鍵。只有掌握了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才能去分析整機電路。
單元電路圖識圖方法
(1)有源電路識圖方法
所謂有源電路就是需要直流電壓才能工作的電路,例如放大器電路。對有源電路的識圖首先分析直流電壓供給電路,此時將電路圖中的所有電容器看成開路(因為電容器具有隔直特性),將所有電感器看成短路(電感器具體通直的特性)。直流電路的識圖方向一般是先從右向左,再從上向下。
(2)信號傳輸過程分析
信號傳輸過程分析就是信號在該單元電路中如何從輸入端傳輸到輸出端,信號在這一傳輸過程中受到了怎樣的處理(如放大、衰減、控制等)。信號傳輸的識圖方向一般是從左向右進行。
(3)元器件作用分析
元器件作用分析就是電路中各元器件起什麼作用,主要從直流和交流兩個角度去分析。
(4)電路故障分析
電路故障分析就是當電路中元器件出現開路、短路、性能變劣後,對整個電路工作會造成什麼樣的不良影響,使輸出信號出現什麼故障現象(如沒有輸出信號、輸出信號小、信號失真、出現雜訊等)。在搞懂電路工作原理之後,元器件的故障分析才會變得比較簡單。
整機電路中的各種功能單元電路繁多,許多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十分復雜,若在整機電路中直接進行分析就顯得比較困難,通過單元電路圖分析之後再去分析整機電路就顯得比較簡單,所以單元電路圖的識圖也是為整機電路分析服務的。
E. 分析控制電路最基本的方法
通過分析各種控制電路,容易發現以下規律:
生產工藝決定了觸頭的接法,觸頭的接法決定了線圈的通斷,線圈的通斷決定了接觸器的動作,接觸器的動作決定了執行部分的工作狀況。
因此,設計時可採用逆動作順序從後至前的「反推」方法。首先根據生產工藝,確定主電路中觸頭的接法,根據主電路中主觸頭的接法,確定對接觸器的動作要求,再根據接觸器的動作要求,設計控制電路。但是這只是無現成電路可採用時的方法。實際設計時,由於有許多已有的基本控制環節可供選用,故設計過程相對簡單。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控制電路的設計步驟。
一個冷庫控制電路設計,要求對壓縮機電動機、冷卻塔電動機、蒸發器電動機、水泵電動機及電磁閥進行控制。需要開啟製冷機組時,必須先打開水泵電動機、蒸發器電動機、冷卻塔電動機;延時一段時間後再啟動壓縮機,再延時一段時間後再開啟電磁閥;停機時,全部同時停止即可。
1.主電路設計
這里需要控制的對象有:水泵電動機、冷卻塔電動機、蒸發器電動機、壓縮機電動機和電磁閥共5個對象。啟動機組時,水泵電動機、冷卻塔電動機、蒸發器電動機同時啟動,鑒於它們的容量較小,可將其接在同一迴路,而壓縮機電動機和電磁閥則需依次延時一段時間,故需分開設計,因此設計的主迴路如圖4.1 1所示。
2.列出主迴路中電器元件動作的要求
根據控制對象的要求和主迴路的布局,列出對電器元件動作的要求:
①按下啟動按鈕後,KM1首先吸合。
②延時一段時間後,KM2吸合。
③延時一段時間後,KM3吸合。
④按下停止按鈕後,所有電動機立即停止。
⑤工作時應加一定的指示電路及保護電路。
3.選擇基本控制環節,並進行初步的組合
根據上述要求,至少應選擇一個自保持環節及兩個延時環節,如圖4.1 2所示。
基本電路組合時,應理清動作順序關系。首先是自保持電路動作,帶動延時電路(1)動作,然後是延時電路(1)帶動延時電路(2)動作,也可以自保持電路動作後,同時帶動延時電路(1)和延時電路(2)動作。不過延時電路(2)的延時時間應長一些。
選用各環節中的接觸器直接控制主迴路和各電動機,並選自保持電路中的停止按鈕SB1控制整個電路,作為總停開關,則電路演變
F. 高中物理怎麼分析電路圖
首先要來將電路簡化,有源如下幾種方法:
1.支路電流法:電流是分析電路的核心。從電源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走向,經各電阻外電路巡行一周至電源的負極,凡是電流無分叉地依次流過的電阻均為串聯,凡是電流有分叉地依次流過的電阻均為並聯。
2.等電勢法:將已知電路中各節點(電路中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交叉點,稱為節點)編號,按電勢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用1、2、3……字元標出來(接於電源正極的節點電勢最高,接於電源負極的節點電勢最低,等電勢的節點用同一字元)。然後按電勢的高低將各節點重新排布,再將各元件跨接到相對應的兩節點之間,即可畫出等效電路。
將這些方法掌握好就可以將復雜電路轉化為簡單電路(一般等電勢法比較好用),只要再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就好了,如電壓表、電流表、歐姆元件、串並聯電路等的相關知識就可以對電路圖進行分析了
G. 電路原理和電路分析有什麼區別
一、內容不同
電路原理:電路原理的內容包括電路模型和基本定律、線性電阻網路分析、版正弦穩態電路分權析、非線性電路,分布參數電路及均勻傳輸線等。
電路分析:電路分析的內容包括直流電阻電路的分析與計算、正弦交流電路、互感電路、三相正弦交流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二埠網路、磁路和鐵芯線圈電路、電路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二、適用人群不同
電路原理:電路原理適合普通高等學校電類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科技人員參考。
電路分析:電路分析適合二級職業技術學院以及民辦高等學校電類各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三、側重點不同
電路原理:電路原理主要側重於電路原理知識的基礎和實際應用背景的電路問題。
電路分析:電路分析主要側重於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培養應用能力。
H. 電路分析方法有哪些
1.交流等效電路分析法。首先畫出交流等效電路,再分析電路的交流狀態,即:電路有信號輸入時,電路中各環節的電壓和電流是否按輸入信號的規律變化、是放大、振盪,還是限幅削波、整形、鑒相等;
2.直流等效電路分析法。畫出直流等效電路圖,分析電路的直流系統參數,搞清晶體管靜態工作點和偏置性質,級間耦合方式等。分析有關元器件在電路中所處狀態及起的作用。例如:三極體的工作狀態,如飽和、放大、截止區,二極體處於導通或截止等;
3.頻率特性分析法。主要看電路本身所具有的頻率是否與它所處理信號的頻譜相適應。粗略估算一下它的中心頻率,上、下限頻率和頻帶寬度等,例如:各種濾波、陷波、諧振、選頻等電路;
4.時間常數分析法。主要分析由R、L、C及二極體組成的電路、性質。時間常數是反映儲能元件上能量積累和消耗快慢的一個參數。
電子電路圖的分類:常遇到的電子電路圖有原理圖、方框圖、裝配圖和印版圖等。
01.
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電路圖,又被叫做「電原理圖」。這種圖由於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設計、分析電路中。分析電路時,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了解電路的實際工作情況
02.方框圖
方框圖是一種用方框和連線來表示電路工作原理和構成概況的電路圖。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種原理圖。不過在這種圖紙中,除了方框和連線幾乎沒有別的符號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圖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原理圖上詳細地繪制了電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們連接方式,而方框圖只是簡單地將電路安裝功能劃分為幾個部分,將每一個部分描繪成一個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在方框間用連線(有時用帶箭頭的連線)說明各個方框之間的關系。
所以方框圖只能用來體現電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圖除了詳細地表明電路的工作原理外,還可以用來作為採集元件、製作電路的依據。
03.裝配圖
它是為了進行電路裝配而採用的一種圖紙,圖上的符號往往是電路元件的實物的外形圖。我們只要照著圖上畫的樣子,依樣畫葫蘆地把一些電路元器件連接起來就能夠完成電路的裝配。這種電路圖一般是供初學者使用的。
裝配圖根據裝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樣,大多數作為電子產品的場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紹的印刷線路板,所以印板圖是裝配圖的主要形式。
04.印板圖
印板圖的全名是「印刷電路板圖」或「印刷線路板圖」,它和裝配圖其實屬於同一類的電路圖,都是供裝配實際電路使用的。
印刷電路板是在一塊絕緣板上先覆上一層金屬箔,再將電路不需要的金屬箔腐蝕掉,剩下的部分金屬箔作為電路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然後將電路中的元器件安裝在這塊絕緣板上,利用板上剩餘的金屬箔作為元器件之間導電的連線,完成電路的連接。
由於這種電路板的一面或兩面覆的金屬是銅皮,所以印刷電路板又叫「覆銅板」。印板圖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圖中大不一樣。
這主要是因為,在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中,主要考慮所有元件的分布和連接是否合理,要考慮元件體積、散熱、抗干擾、抗耦合等等諸多因素。綜合這些因素設計出來的印刷電路板,從外觀看很難和原理圖完全一致,而實際上卻能更好地實現電路的功能。
隨著科技發展,現在印刷線路板的製作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除了單面板、雙面板外,還有多面板,已經大量運用到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國防建設、航天事業等許多領域。
在上面介紹的四種形式的電路圖中,電原理圖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夠看懂原理圖,也就基本掌握了電路的原理,繪制方框圖,設計裝配圖、印板圖這都比較容易了。
掌握了原理圖,進行電器的維修、設計,也是十分方便的。因此,關鍵是掌握原理圖。
電路圖的組成: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1.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
2.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就像收音機原理圖中的許多連線在印刷電路板圖中並不一定都是線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
3.結點:表示幾個元件引腳或幾條導線之間相互的連接關系。所有和結點相連的元件引腳、導線,不論數目多少,都是導通的。
4.注釋:在電路圖中是十分重要的,電路圖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歸入注釋—類。細看以上各圖就會發現,在電路圖的各個地方都有注釋存在,它們被用來說明元件的型號、名稱等等。
若不知電路的作用,可先分析電路的輸入和輸出信號之間的關系。如信號變化規律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相位問題是同相位,或反相位。電路和組成形式,是放大電路,振盪電路,脈沖電路,還是解調電路。
電器修理、電路設計的工作人員都是要通過分析電路原理圖,了解電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才能得心應手開展工作的。會劃分功能塊,能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整機電路的元件進行分組,讓每個功能塊形成一個具體功能的元件組合,如基本放大電路,開關電路,波形變換電路等。
I. 分析電路的工作原理,說明此電路的電動機的何種控制電路
工作原理來:
按動SB2,KM1得電吸合,自其常開觸點KM1閉合構成自鎖,同時KM3、KT也得電吸合工作,電機M1、M3得電運行,當KT達到預置時間時,其常閉、常開延時觸點動作,切斷KM3電路使其失電復位,M3失電停止,接通了KM2電路使其得電吸合,其常開觸點KM2閉合構成自鎖,M2得電運行,同時其常閉觸點KM2斷開,KT失電復位;當按動SB1或FR1、FR2過載時,抌制電路將失電,所有電器復位,電機停止運行。
此電路的電動機均是交流接觸器的電磁控制,M3(停)、M2(啟動)由時間繼電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