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主板開機電路的工作原理
主板開機電路工作原理
由於主板廠商的設計不同,主板開機電路會有所不同,但基本電路原理相同,即經過主板開機鍵觸發主板開機電路工作,開機電路將觸發信號進行處理,最終向電源第14腳發出低電平信號,將電源的第14腳的高電平拉低,觸發電源工作,使電源各引腳輸出相應的電壓,為各個設備供電(即電源開始工作的條件是電源介面的第14腳變為低電平)。
主板開機電路的工作條件是:為開機電路提供供電、時鍾信號和復位信號,具備這三個條件,開機電路就開始工作。其中供電由ATX電源的第9腳提供,時鍾信號由南橋的實時時鍾電路提供,復位信號由電源開關、南橋內部的觸發電路提供。
下面根據開機電路的結構分別講解開機電路的詳細工作原理。
1.經過門電路的開機電路
經過門電路的開機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如圖7-7所示。
圖中,1117為穩壓三級管,作用是將電源的SB5V電壓變成+3.3V電壓,Q21為三極體,它的作用是控制電源第14腳的電壓,當它導通時,電源第14腳的電壓變為低電平。74門電路是一個雙上升沿D觸發器,此觸發器在時鍾信號輸入端(第3腳CP端)得到上升沿信號時觸發,觸發後它的輸出端的狀態就會翻轉,即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或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74觸發器的時鍾信號輸入端(CP端)和電源開關相連,接收電源開關送來的觸發信號,輸出端直接連接到南橋的觸發電路中,向南橋發送觸發信號。它的作用是代替南橋內部的觸發器發出觸發信號,使南橋向電源輸出高電平或低電平。
當電腦的主機通電後,ATX電源的第14腳輸出+5V電壓,ATX電源的第14腳通過一個末級控制三極體和一個二極體連接到南橋的觸發電路中,由於74觸發器沒有被觸發,南橋沒有向三極體Q21輸出高電平,因此三極體Q21的b極為低電平,三極體Q21處於截至,電源的各個針腳沒有輸出電壓。
同時ATX電源的第9腳輸出+5V待命電壓。+5V待命電壓通過穩壓三極體(1117)或電阻後,產生+3.3V電壓,此電壓分開成兩條路,一條直接通向南橋內部,為南橋提供主供電,而另一條通過二極體或三極體
,再通過COMS的跳線針(必須插上跳線帽將他們連接起來)進入南橋,為CMOS電路提供供電,這時南橋外的32.768KHz晶振向南橋提供32.768KHz頻率的時鍾信號。
另外,ATX電源的待命電壓又分別連接到74觸發器(為觸發器供電)和電源開關的其中一個針腳上(電源開關的另一個針腳接地),使開機鍵的電壓為高電平。
在按下電源開關鍵的瞬間,開機鍵的電壓變為低電平,此時74觸發器沒有被觸發,其輸出端保持原狀態不變(輸出高電平),南橋內部的觸發電路沒有工作。
在松開開機鍵的瞬間,開機鍵的電壓變為高電平,此時開機鍵的電壓由低變高,向74觸發器的時鍾信號輸入端(CP端)輸送一個上升沿觸發信號,74觸發器被觸發,輸出端向南橋輸出低電平信號,這時南橋接到觸發信號後向三極體Q21輸出高電平,三極體Q21導通,由於三極體的e極接地,因此ATX電源第14腳的電壓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ATX電源開始工作,電源的其它針腳分別向主板輸送相應電壓,主板處於啟動狀態。
當關閉計算機時,在按下開機鍵的瞬間,開機鍵再次變為低電平,各個電路保持原狀態不變。
在松開開機鍵的瞬間,開機鍵的電壓變為高電平,此時74觸發器再次被觸發,觸發器的輸出端向南橋發送一個高電平信號,這時觸發電路向三極體Q21輸出低電平,三極體Q21截止,這時ATX電源第14腳的電壓變為+5V,ATX電源停止工作,主板處於停止狀態。
2.經過南橋的開機電路
3.經過I/O晶元的開機電路
4.經過開機復位晶元的開機電路
B. 主板的開機線路是怎樣的
開機線路標識如下:
1、電源開關:POWER SW,功能定義:機箱前面的開機按鈕。
2、復位/重啟開關:RESET SW,功能定義:機箱前面的復位按鈕。
3、電源指示燈:+/-
4、硬碟狀態指示燈:HDD LED
5、報警器:SPEAKER,功能定義:主板工作異常報警器。
二、9Pin開關/復位/電源燈/硬碟燈定義
9Pin的開關/復位/電源燈/硬碟燈跳線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種方式,市場上70%以上的品牌都採用的是這種方式,慢慢的也就成了一種標准,特別是幾大代工廠為通路廠商推出的主板,採用這種方式的更是高達90%以上。
上
圖是9Pin定義開關/復位/電源燈/硬碟燈的示意圖,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第9Pin並沒有定義,所以插跳線的時候也不需要插這一根。連接的時候只
需要按照上面的示意圖連接就可以。其中,電源開關(Power
SW)和復位開關(都是不分正負極的),而兩個指示燈需要區分正負極,正極連在靠近第一針的方向(也就是有印刷粗線的方向)。
機箱上的線區分正負極也很簡單,一般來說彩色的線是正極,而黑色/白色的線是負極(接地,有時候用GND表示)
C. 求詳細解說主板開機電路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全部靠本人打字喔。如果覺得的不好可以跟我建議一下。謝謝!
主板的開機電路一般都是通過南橋或者I/O或者門電路。無疑它們的功能都是一樣。都是通過去觸發開關針來實現開機。
主板開機電路的功能。既是通過去出發開關針。然後通過南橋。或者I/O電源管理晶元。最後電源的第14針腳由原來的3。5V到5V電壓轉換為0V就實現主板的開機。。
主板開機電路組成部分一般有南橋。I/O。門電路還有一些電容。電阻。三極體。二極體等。
下面我們詳細解說主板的電源插座。。一般我們的電源插座都是20腳或者24腳的
第9號腳屬於待命電壓5V。無論主板是否開機。他都有5V的電源存在相關電路上。
第14號腳屬於高電壓不開機。。低電壓開機。什麼是高電壓就是4。5V以上的電源。。低電壓就是0V
既是點機開關針。。然後通過南橋或者I/O。最後觸發Q21來實現第14腳高電壓拉低。就實現主板的開機了
為什麼說有通過南橋或者I。O或者門電路呢??????
是這樣INTEL晶元組一般都是通過I/O來實現開機的。既I/O晶元裡面有個電源開機。。你給它一個觸發信號。它就輸出一個高電壓去觸發第14號腳。來實現開機。
南橋晶元。既VIA晶元組一般都是南橋晶元來實現開機。。道理和I/O一樣。
門電路也是一樣。呵呵
等下回詳細解說這3個電路的開機過程加流程圖。謝謝
如果覺得那裡不正確就留言批評呵呵!~
D. 常見的主板開機電路的類型
主板的開機電路主要由主板ATX電源插座、晶元組(雙晶元架構為南橋晶元)、前端控制面板接腳、I/O晶元以及電阻器、電容器、二極體、晶體管、穩壓器晶元等電子元器件和相關硬體設備組成。如圖4-1所示為主板開機電路實物圖。
圖4-1主板開機電路實物圖
主板ATX電源插座
目前主板上常用的ATX電源插座為24針,在一些舊主板上還可以看到20針的ATX電源插座,但是基本上20針的ATX電源插座已經被淘汰了。
主板ATX電源插座的第9引腳為待機供電輸出端。當電腦主機有220V市電輸入時,主板ATX電源插座的第9引腳就會給主板輸送5V的供電,為主板上需要待機電壓的硬體設備或電路提供供電。
主板ATX電源插座的第16引腳(20針的ATX電源插座為第14引腳)為開機控制引腳,在整個開機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圖4-2所示為主板20針ATX電源插座框圖及實物圖,如圖4-3所示為主板24針ATX電源插座框圖及實物圖。
晶元組
晶元組在開機啟動時,負責重要信號的檢測和發送,是主板開機電路中的核心部件,一旦其出現問題,就可能造成無法正常開機啟動的故障。
圖4-2主板20針ATX電源插座框圖及實物
圖4-3主板24針ATX電源插座框圖及實物
在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組成的晶元組中,南橋晶元主要負責開機啟動的控制工作。
晶元組能夠正常工作的條件包括:32.768kHz實時時鍾晶振為晶元組提供時鍾信號、3.3V待機供電正常、CMOS電池供電正常、CMOS跳線連接正常等。如圖4-4所示為開機電路重要組成部分晶元組的實物圖。
圖4-4開機電路重要組成部分晶元shi'wu
I/O晶元
I/O晶元是很多主板開機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開機過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主機電源開關(前端控制面板接腳)輸送的開機信號,然後給晶元組(雙晶元架構中為南橋晶元)一個開機信號,在得到晶元組的開機反饋信號後,I/O晶元輸送給主板ATX電源插座的第16引腳或第14引腳(20針ATX電源插座)主板供電開啟信號。如圖4-5所示為主板上常見的I/O晶元。
圖4-5主板上常見的I/O晶元
前端控制面板接腳
主板的前端控制面板接腳用於連接電腦主機機箱的電源開關、系統重置開關、揚聲器及系統運行指示燈等,從而實現開機啟動、重新啟動等操作。
當按下電腦主機機箱的電源開關時,主板的前端控制面板接腳會發送一個觸發信號,用來觸發主板開機電路開始工作。
如圖4-6所示為主板的前端控制面板接腳實物圖。
E. 主板開機觸發電路的構成主要有哪8個器件
主板的開機電路主要由門電路、開機鍵(
PW-ON)、開機晶元,ATX電源插座、南橋晶元、I/O(有的沒有)、以及一些二極體,三極體、和其他的一些電阻、電容、等元器件構成
F. amd主板的開機電路
1、ATX電源上電→5V電壓給南橋里ATX開機電路→實時時鍾工作、向CMOS電路+開機電路發送32.768KHz實時時鍾信號。
2、按下電源開關向NQ晶元發出開機觸發信號→觸發開機電路工作、電源介面的第14針變為低電平→ATX電源開始工作。
3、ATX各引腳向主板供電、上電正常→ATX第8腳向主板CPU、BQNQ發出3V-5V的PG信號
4、進NQ的PG信號作用在內部的復位模塊上、PG信號經NQ連接到系統時鍾晶元的RST#端作復位信號
5、復位信號RST#工作→Clock時鍾晶元也開始工作→向主板各硬體模塊提供頻率信號→各硬體模塊工作
6、CPURST#產生且送到腳座、各硬體設備復位完畢→CPU開始工作→主板開機啟動過程完畢。
7、跑線路:找到開關機標識針後,從沒有接地針,往南橋的方向去跑,4層板中間走的供電和地線、上下走的信號。看一下開關針背面有沒有相對應的信號線,如果有,沿著信號線的方向去走就行了。
流程圖:
G. 主板電路組成—六大核心電路#22
計算機主板埋廳主要 由三類構件 組成:電路元器件(包括集成電路、電阻、電容等)、各種插槽插座介面和多層電路板。
另外 主板的電路 又由軟開機電路、供電電路、時鍾電路、復位電路、BIOS和CMOS電路和介面電路等組成。
1.主板開機電路
主板開機電路主要是控制計算機的開啟與關閉,主板開機電路以南橋晶元或I/O晶元內部的電源管理控制器為核心, 結合開機鍵及外圍門電路觸發器來控制電路的觸發信號,再由南橋晶元或I/O晶元向末慧液瞎級執行三極體發出的控制信號,使三極體導通,ATX電源向主板及其他負載供電。
圖1:開機電路組成
2.主扳供電電路
主板供電電路的最終目的就是在負載(如CPU) 電涌輸入端達到負載對電圧和電流的要求,滿足正常工作的需要。主板供電電路主要包括CPU供電電路、晶元組供電電路、內存供電電路等幾種。
圖2:CPU供電電路組成
3.主扳時鍾電路
主板時鍾電路用於給CPU、主板晶元組和各級匯流排(CPU匯流排、AGP匯流排、PCI匯流排、PCI-E匯流排等)和主板各個介面部分提供基本工作頻率。有了它,計算機才能在CPU的控制下,按步就班,協調地完成各項功能。
圖3:時鍾電路組成
4.主板復位電路
主板復位的主要目的是使主板及其他部件進入初始化狀態,對主板進行復位的過程就是對主板及其他部件進行初始化的過程,它是在供電、時鍾正常時才開始工作的。
5.主板BIOS和CMOS電路
主板BIOS是硬體與軟體之間的一個橋梁,是位於南橋晶元與I/O晶元之間的一個固件。 BIOS電路主要負責解決硬體的即時需求,並按軟體對硬體的操作要求具體執行任務。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BIOS 為計算機提供最低級的、最直接的硬體控制。如果BIOS 晶元損壞將無法啟動計算機。
CMOS電路集成在南橋內部,CMOS電路給CMOS存儲器提供待機電壓,使CMOS存儲器一直保持工作狀態,可隨時參與喚醒任務。
圖4:CMOS電路組成
6.主扳介面電路
主板介面電前空路主要包括鍵盤滑鼠介面電路、串口並口電路(很少用到這種介面)、USB介面電路、硬碟介面電路等,它們分別為自己的連接設備提供服務。
圖5:滑鼠、鍵盤介面電路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