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它的示數是什麼
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它的示數是電源電壓,因為一半電壓表內阻很大,所以絕大部分電壓都加在電壓表兩端
如果電壓表並聯的用電器是壞的(短路?開路?),它的示數是(短路為0,其他為電源電壓。)
⑵ 如果電壓表和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電壓表和電流表是否有示數
如果電壓表(伏特表)和電流表(安培表)串聯在電路中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沒有示數。
電流表內阻約等於0,電壓表內阻約等於無窮大,它們串聯接到電路中,串聯電路幾乎沒有電流,但電壓表還是在測量電壓的,對電壓表來說,相當於直接接在電路上,可以或略電流表的存在,而電路電流約等於0,所以電流表沒有示數,電壓表有示數。
電流表圖片如下:
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製成的。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游絲彈簧,彈簧各連接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接,在轉軸相對於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
當有電流通過時,電流沿彈簧、轉軸通過磁場,電流切磁感線,所以受磁場力的作用,使線圈發生偏轉,帶動轉軸、指針偏轉。由於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這叫磁電式電流表,就是我們平時實驗室里用的那種。在初中時期,所用電流表量程一般為0~0.6A和0~3A。
電流表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製成的。
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游絲彈簧,彈簧各連接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接,在轉軸相對於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指針偏轉。由於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這叫磁電式電流表,就是我們平時實驗室里用的那種。
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數量級的電流,為測更大的電流,電流表應有並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主要採用磁電系電表的測量機構。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於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
對於幾安以上的電流,則採用外附分流器。大電流分流器的電阻值很小,為避免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附加於分流器而引起誤差,分流器要製成四端形式,即有兩個電流端,兩個電壓端。
例如,當用外附分流器和毫伏表來測量200A的大電流時,若採用的毫伏表標准化量程為45mV(或75mV),那麼分流器的電阻值為0.045/200=0.000225Ω(或0.075/200=0.000375Ω)。若利用環形(或稱梯級)分流器,可製成多量程電流表。
⑶ 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會怎樣是否有示數
1.串聯電路的故障現象:
1.開路
(亦作「斷路」).所有用電器都不工作,電流表無示數,只有垮在斷點兩邊的電壓表有示數,且示數接近(或等於)電源電壓。
2.短路
被短路的部分用電器不工作,電流表有示數,接在被短路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表無示數,接在其他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表有示數。
電路故障分析:
2.常見故障:
故障1:
閉合開關後,燈泡忽明忽暗,兩表指針來回擺動;
原因:電路某處接觸不良;
排除方法:把松動的地方擰緊。
故障2:
閉合開關前燈泡發光閉合開關後燈泡不亮了兩表也無示數
原因:開關與電源並聯導致所有東西都被短路
後果:極容易燒壞電源
故障3
(也就是做題最常見的故障):閉合開關後燈泡不亮電流表幾乎無示數電壓表所呈示數幾乎為電源電壓
原因1:燈泡斷路故電壓表串聯到了電路中
原因2:電流表與電壓表位置互換
故障4:
閉合開關後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燈泡亮度與兩表示數均無改變;
原因:變阻器沒有按照一上一下的方法來接。變阻器全接下接線柱是:相當於一個定值電阻。
故障5:
閉合開關後,無論怎樣移動滑片燈泡都不亮
原因1:電路某一處斷路
原因2:燈泡被導線或電流表短路
故障6:
燈泡亮兩表指針反向偏轉;
原因:兩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3.開路、短路的判斷
3.1開路的判斷
1、如果電路中用電器不工作(常是燈不亮),且電路中無電流,則電路開路。
2、具體到那一部分開路,有兩種判斷方式:
①把電壓表分別和各處並聯,則有示數且比較大(常表述為等於電源電壓)則電壓表兩接線柱之間的電路開路(電源除外);
②把電流表分別與各部分並聯,如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電流表有電流,則當時與電流表並聯的部分斷開了。(適用於多用電器串聯電路)
3.2短路的判斷
1、串聯電路或者串聯部分中一部分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其他部分用電器能正常工作,則不能正常工作的部分短路。
2、把電壓表分別和各部分並聯,導線部分的電壓為零表示導線正常,如某一用電器兩端的電壓為零,則此用電器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