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路分析基礎巨輝第二版為什麼有些題沒有答案
解:來求Uoc:
使用疊加定理:1、源300V電壓源單獨作用,3A電流源開路。
電路的串並聯結構為:150Ω電阻串聯10Ω電阻,然後和40Ω電阻並聯,最後和8歐姆電阻串聯,所以電路總電阻為:R=40∥(150+10)+8=40(Ω)。
所以電源電流為:I=300/40=7.5(A)。
40∥(150+10)支路的電壓為:U2=32×7.5=240(V)。8Ω電阻兩端電壓為:7.5×8=60(V),方向上正下負。
(150+10)支路電壓為240V,則支路電流為:240/160=1.5(A),因此10Ω電阻兩端電壓為:U1=1.5×10=15(V),方向右正左負。
因此:U'oc=U'ab=U1+U2=15+60=75(V)。
B. 電路分析基礎,第18題
解:設並聯支路的電壓為U1(相量)=U1∠0°,則可以畫出三個元件電流的相量圖如下:
因此,幹路電流的有效值為:I=√[Ir²+(Ic-IL)²]=√[5²+(8-3)²]=√50=5√2(A),且由於:Ir=Ic-IL,其相位角為45°,即:I(相量)=5√2∠45°(A)。
Z=2+j2=2√2∠45°(Ω),故Z上的電壓為:U2(相量)=I(相量)×Z=5√2∠45°×2√2∠45°=20∠90°=j20(V)。
Z吸收的有功功率為:P2=IU2cos(90°-45°)=5√2×20×cos(90°-45°)=100(W)。
所以電阻R吸收的有功功率為:P1=P-P2=200-100=100(W)。
電阻兩端電壓、即並聯支路的電壓為:U1=P1/I1=100/5=20(V),U1(相量)=20∠0° V。
因而電源電壓為:U(相量)=U1(相量)+U2(相量)=20∠0°+20∠90°=20+j20=20√2∠45°(V)。
所以:U=20√2(V),答案選擇:D。
C. 電路分析基礎試題求解答~萬分感謝各位回答!
1、-2A,註:電流源串聯10Ω電阻對I無效。左邊等效10A,總電流是-10A×1/5=-2A
2、變壓比1:10,次級內阻為100,電動勢為10A×1Ω×10=100V,外電阻為50Ω,負載分壓為100V×50/150=100V/3,∠0°。
3、2.5I=10A,I=4A,電源功率6A×10V=60瓦,電阻消耗功率16+36=42瓦,電流源吸收8瓦。
4、時間常數為:τ=電阻×電容,電壓源視為短路,1Ω×1F=1s
5、與電流源串聯電阻無效,I1×(4Ω+6Ω)-I2×6Ω=10V;I1=4A,I2=5A,6Ω×(5A-4A)²=8W
6、開路電壓為3V,短路電流為0.75A,等效為3V內阻為4Ω電源,RL最大功率為1.5²/4=0.5625W
7、t=0+時電感相當於1A電流源,
t=∞時電感相當於短路I(∞)=20V/2Ω=10A,
I(t)=10-(10-1)e^(-t×2Ω/4H)
8、I=Us/(1Ω+j2Ω+(1Ω+jΩ)∥(1Ω-jΩ))=100/(2Ω+j2Ω)=25√2;∠-45°
I1=25√2A×1Ω/(1Ω+jΩ)=25A;∠-90°
I2=25√2A×1Ω/(1Ω-jΩ)=25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