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電流控制大電流一共有多少種方法
小電流控制大電流有兩種方法,如下:
1、三極體基極小電流控制集電極大電流。三極體的基極電流,在電源的驅動之下,可以產生比他大50多倍的集電極電流,從而達到小電流控制大電流的作用。
2、繼電器。繼電器的通斷可以用小電流來控制,把它放到一個有著大的電流的通路中,可以用它來控制電路的通斷,實現用小電流控制大電流。
繼電器是一種電控制器件,是當輸入量(激勵量)的變化達到規定要求時,在電氣輸出電路中使被控量發生預定的階躍變化的一種電器。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迴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迴路)之間的互動關系。通常應用於自動化的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小電流去控制大電流運作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❷ 壓控恆流源電路,電壓如何控制電流
恆流源是能夠向負載提供恆定電流的電源,因此恆流源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並且在許多情況下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用通常的充電器對蓄電池充電時,隨著蓄電池端電壓的逐漸升高,充電電流就會相應減少。為了保證恆流充電,必須隨時提高充電器的輸出電壓,但採用恆流源充電後就可以不必調整其輸出電壓,從而使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恆流源還被廣泛用於測量電路中,例如電阻器阻值的測量和分級,電纜電阻的測量等,且電流越穩定,測量就越准確。
集成運放構成的線性恆流源
幾種恆流源電路模塊設計
採用集成運放構成的線性恆流源 電路構成如圖所示,兩個運放(一片324)構成比較放大環節, BG1、BG2三極體構成調整環節, RL 為負載電阻, RS為取樣電阻, RW為電路提供基準電壓。工作原理:如果由於電源波動使Uin降低,從而使負載電流減小時,則取樣電壓US必然減小,從而使取樣電壓與基準電壓的差值(US- Uref)必然減小。由於UIA為反相放大器,因此其輸出電壓Ub=(R5/R4)×Ua必然升高,從而通過調整環節使US升高恢復到原來的穩定值,保證了US的電壓穩定,從而使電流穩定。當Uin升高時,原理與前類同,電路通過閉環反饋系統使US下降到原來的穩定值,從而使電流恆定。調整RW,則改變Uref,可使電流值在0~4A之間連續可調。
採用開關電源的開關恆流源
採用開關電源的開關恆流源電路構成如圖2.3.2所示。BG1為開關管,BG2為驅動管, RL為負載電阻, RS為取樣電 阻, SG35 24為脈寬調制控制器, L1、E2、E3、E4為儲能元件, RW提供基準電壓Uref。 圖採用開關電源的開關恆流源工作原理:減小開關器件的導通損耗和開關損耗是提高電路效率的關鍵。為此,器件選擇飽和壓降小、頻率特性好的開關三極體和肖特基續流二極體。
幾種恆流源電路模塊設計
扼流圈L1的磁芯上再繞一個附加線圈,利用電磁反饋降低開關三極體的飽和壓降,並採用合理的結構設計,使電路的分布參數得到有效的控制。當電源電壓降低或負載電阻RL 降低時,則取樣電阻RS 上的電壓也將減少,則SG3524的12、13管腳輸出方波的占空比增大,從而使BG1導通時間變長,使電壓U0回升到原來的穩定值。BG1關斷後,儲能元件L1、E2、E3、E4保證負載上的電壓不變。當輸入電源電壓增大或負載電阻值增大引起U0增大時,原理與前類同,電路通過閉環反饋系統使U0下降到原來的穩定值,從而達到穩定負載電流IL 的目的。
採用集成穩壓器構成的開關恆流源
採用集成穩壓器構成的開關恆流源 電路構成如圖所示。MC7805為三端固定式集成穩壓器,RL 為負載電阻,RW為可調電阻器。 工作原理:固定式集成穩壓器工作在懸浮狀態,在輸出端2和公共端3之間接入一電位器RW,從而形成一固定恆流源。調節RW,可以改變電流的大小,其輸出電流為:IL=( Uout/RW) +Iq式中Iq 為MC7805的靜態電流,小於10m A。當RW較小即輸出電流較大時,可以忽略Iq。當負載電阻RL 變化時,MC7 8 05用改變自身壓差來維持通過負載的電流不變。
幾種恆流源電路模塊設計
RW 的確定:RW 的值可由RW=Uout/IL 確定。因Uout=5 V,IL=0.5~2A,因此確定的取值范圍為2.5~10Ω。 輸出電壓和負載變化范圍的確定:根據設計要求,本例的輸出電壓U0=10V。由於恆流源的輸出電流可調范圍為0.5~2A,因此相應的負載變化范圍為5~20Ω。 以上幾種恆流源結構簡單,可靠性高,調整方便,在科研中已得到了應用。其中線性恆流源適用於蓄電池的恆流放電,開關恆流源適用於蓄電池的恆流充電,集成穩壓器構成的恆流源適用於電阻測量等。
壓控恆流源電路設計
壓控恆流源電路設計 壓控恆流源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用電壓來控制電流的變化,由於系統對輸出電流大小和精度的要求比較高,所以選好壓控恆流源電路顯得特別重要。採用如下電路: 電路原理圖如圖2.4.3所示。該恆流源電路由運算放大器、大功率場效應管Q1、采樣電阻R2、負載電阻RL等組成1、硬體設計。
幾種恆流源電路模塊設計
電路中調整管採用大功率場效應管IRF640。採用場效應管,更易於實現電壓線性控制電流,既能滿足輸出電流最大達到2A的要求,也能較好地實現電壓近似線性地控制電流。因為當場效應管工作於飽和區時,漏電流Id近似為電壓Ugs控制的電流。即當Ud為常數時,滿足:Id=f(Ugs),只要Ugs不變,Id就不變。在此電路中,R2為取樣電阻,採用康銅絲繞制(阻值隨溫度的變化較小),阻值為0.35歐。運放採用OP-07作為電壓跟隨器, UI=Up=Un,場效應管Id=Is(柵極電流相對很小,可忽略不計) 所以Io=Is= Un/R2= UI/R2。正因為Io=UI/R2,電路輸入電壓UI控制電流Io,即Io不隨RL的變化而變化, 從而實現壓控恆流。 同時,由設計要求可知:由於輸出電壓變化的范圍U〈=10V,Iomax=2A,可以得出負載電阻RLmax=5歐。
電源電路設計
本系統對電源有較高的要求。設計電源時既要保證電源的高穩定度,也要保證電源能輸出大於2A的電流,故本系統採用三級管1264來擴流而且在使用電源時必須充分考慮電源的效率。電源電路如圖所示,此電源電路採用了LM317和LM337,其輸出電壓是連續可調的,輸出電壓調到為+15V和-15V來供給硬體電路使用,其中-15V的電源是供運放使用的,不需要擴流;而+15V的電源的負載電流要求不低於2A,所以採用三級1264來擴流。另外用LM7805產生+5V的電壓供凌陽SPCE061A單片機使用。
❸ 電流閉環控制原理
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的區別:
一、開環控制:控制器與被控對象間只有順序作用而無反向聯系且控制單方向進行。若組成系統的元件特性和參數值比較穩定,且外界干擾較小,開環控制能 夠保持一定的精度。 缺點:精度通常較低、無自動糾偏能力。
二、閉環控制:閉環控制系統在輸出端和輸入端之間存在反饋迴路,輸出量對控制過程有直接影響。
在電壓、電流控制電路中,我們最想做到控制電路簡單穩定,結果精確可控。
首先需了解,電壓單環控制易於設計和分析,但是響應速度慢,無限流功能。而電流環能增強電路穩定性、響應速度快,同時能消除單獨電壓模式下的產生的低頻波,有限制過電流的能力,但是需要雙環控制,電路相對復雜。兩個模式的組合,就能保持優點同時抵消不足。
電壓外環、電流內環控制的控制調節電路,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輸出電壓,電壓環就是用來保證輸出電壓的穩定。電流環是保證輸入電流波形和輸入電壓波形盡可能重合,電壓環的輸出限幅就是你的電流環的最大給定值。這樣,在負載不變的情況下,你就能得到一個恆壓恆流的控制電路。
❹ 怎樣做一個電流控制電壓的電路
用LM358做一個簡單電壓比較器電路圖
358的123腳為一組,4接地,8為VCC,接兩個電阻分壓接到3腳作基準,2為輸入,其入電壓大於3腳時 1輸出高。
❺ 電路中壓控型和流控型是什麼意思
就是電來壓控制型和電流控制型。簡單自的說晶體三極體,輸入電流控制輸出電流,效應所以有時候說三極體是流控流型元件,而場效應管就是壓控流型元件。另在雙端網路中電阻網路是以電流為變數,輸入輸出電壓為因變數,是電流控制電路,故稱為流控電路,而電導網路就是壓控電路。可以簡單認為哪個是參考的自變數的就是控制量,也就是相應的XX控電路了。
❻ 電流單向控制電路
拆開充電器,在充電器輸出線(紅色的那根)加一個鍺二極體,因為鍺二極體電壓差低。如果加一個硅二極體,可能充電效果會比較差,因為壓差大。要注意二極體是有方向的,如果加完不能充電就把二極體掉個方向就好了。
❼ 控制電路的電流怎麼計算
中間繼電器、信號燈、時間繼電器等都在5W以內 控制電路的電流等於總和乘以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