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來城軌列車定位技術的要求
2軌旁定位技術
2.1利用軌道電路的定位技術
2.1.1軌道電路的定位原理
軌道電路是以鐵路線路的兩根鋼軌作為導體,並用引接線連接信號發送、接收設備所構成的電氣迴路。軌道電路有機械絕緣和電氣絕緣兩種類型。採用機械絕緣的軌道電路,需切斷鋼軌,安裝軌道絕緣節,這對使用長鋼軌線路妨礙很大,不僅需經常維修,還降低了安全性。採用電氣絕緣,則無需切斷鋼軌,目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普遍採用「S棒」進行電氣隔離的數字音頻軌道電路。數字音頻軌道電路的原理圖如圖1所示。
列車車輪運動一周,編碼里程計輸出64個或128個脈沖。列車車輪運動一周,編碼里程計輸出的脈沖數越多,測速和/或測距精度越高。
列車運動速度=單位時間內編碼里程計輸出的脈沖數×(πΦ/編碼里程計每周輸出的脈沖數)列車運動距離=編碼里程計輸出的脈沖數×(πΦ/編碼里程計每周輸出的脈沖數)式中Φ為列車車輪的直徑。由於列車周而復始地運動,車輪輪徑不斷磨損,目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允許列車車輪的輪徑范圍為840mm~770mm,因此(是個變數,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修正。
利用車載編碼里程計確定列車運行的距離還需要考慮列車運動過程中車輪的空轉和打滑。實際工程應用中,可以採用信標、軌道電路分界點、電纜環線等手段傳送給列車絕對位置標識,這些標識在線路中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並經過精確測量。車載設備接收到這些標識後,對車載里程計的測距誤差進行修正。通常車載里程計只給出列車對應地面某個標識的相對距離,保證列車在線路中運行時,車載定位設備的距離測量不會有大的積累誤差。
4結束語
利用各種技術手段確定列車在線路中的位置、對列車進行精確定位的目的是對線路中所有的列車進行統一管理,確保各列車之間安全運行的最小間隔,保證列車運行的安全;同時,通過統一的調度和管理,保證線路中運營列車的均勻分布。本文介紹的各種定位技術在城市軌道系統中均有成功應用的實例,具體系統中採用何種定位技術,取決於對線路運輸能力的要求。通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定位技術。如廣州地鐵一號線,正線上採用數字軌道電路,車站加裝精確同步環線,利用車載編碼里程儀經過軌道電路和環線的同步後的距離數據,實現列車的自動駕駛。
除了本文介紹的各種列車定位方法,還有其它各種列車定位技術,如採用雷達測速、測距的定位方法,採用計軸設備確定列車位置的技術,大鐵路上還可以採用GPS、GMS-R等技術對列車進行定位,GSM-R是國際鐵路聯盟(UIC)和歐洲電信標准協會(ETSI)為歐洲新一代鐵路開發的無線移動通信技術標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相信將有越來越多技術含量更高的先進列車定位技術問世。
② 電氣化區段與相鄰非電氣化區段之間軌道電路技術標准
你好電氣化區段與相鄰非電氣化區段之間軌道電路技術電氣化區段與相鄰非電氣化區段之間軌道電路技術是一樣的
③ 輸入380v,線圈36v交流接觸器控制行車正反轉怎麼接控制線迴路
輸入380v,線圈36v交流接觸器控制行車正反轉控制線迴路電路圖如下
交流接觸器的接線方法有很多種,用的地方不一樣,接線方法也不一樣,一般最常見的就是利用斷路器、 按鈕開關、熱繼電器、延時繼電器、數字繼電器等低壓控制元器件產品組合。 其實,無論用什麼接觸器其功能和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無非是外形不一樣。
(3)軌道電路原理圖擴展閱讀:
交流接觸器接線注意事項
交流接觸器等電氣設備的接線端子有很多是採用拱形墊片的。這種接線方法對一個接線端子接一個線頭是不成問題的,但要同時接幾個線頭或粗細不等的線頭時,就會產生接觸不緊密、螺釘易松動的現象。
尤其當接觸器用於頻繁吸合和釋放時,接線端子上的螺釘更易松動。這樣就使拱形墊片與線頭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大,甚至脫離,造成電氣設備不動作或發生單相運轉等故障。
針對上述情況,交流接觸器接線端子是拱形墊片時的正確接線方法應是: 先在拱形墊片下加兩個平墊圈,接線時先把細線或軟線彎成一大半圓圈,套在兩個平墊圈之間,然後把粗線壓在拱形墊片下,把螺釘擰緊,這樣無論怎樣振動,都和接線端子只接一個線頭一樣牢固和安全。
④ 雙線軌道電路圖的畫法
雙線軌道電路圖的畫法如下:
畫出用導線連接的各種電器及電機實物的圖形,看起來直觀、易懂,但畫起來非常困難、麻煩,容易造成混亂。
故此,常常用國家規定的圖形符號和文字代號代表各種電器、電機及元件,根據生產機械 對控制的要求和各種電器的中櫻動作原理,用線條代表導線連接起來,這樣的線路圖稱為電氣控制線路圖。
特點:
電氣控制線路圖中一般分為主電路和輔助電路兩大部分畫出,主電路是電源到電動機這部分,通大電流。輔 助電路包括控制電路、照明電路、信號指示電路及保護電路部分,一般流過較小電流。
控制電路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主電路的接通與斷開;照明電路作用是實現設備或生產機械的局部照明;信號電路作用是 顯示電路絕塌的工作狀態;保護電路作用是賣宏叢保證整個線路不受短路、過載或突然斷路等事故的損害。
一般習慣規定主電路畫在左側或上側,輔助電路畫在右側或下側。
圖中各電器的觸頭都按沒有通電或不受外力作用時的正常狀態畫出。
圖中電機及各電器元件不畫實際的外形圖,而採用統一規定的國際圖形符號和文字元號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