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麵包板做電路實驗
麵包板做實驗,就是按電路圖正確的插上原件,並連上電源即可。
但這有個條件,相關的電子元件的作用、原理、基礎電路等。
有了電腦網路,它帶給人的方便,快捷。
學習方法可以靈活多樣,首先選一本基礎的書,也可以從網路下載,這個可以使學習有個循序漸進的順序。
同時更重要的是實踐,這個實踐,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模擬,當然模擬更理想,一個是節約成本,另一個簡單易行,當然最好兩者皆有。
一、什麼是"麵包板"?
1、麵包板的構造
麵包板即"集成電路實驗板",就是一種插件板,此"板"上具有若干小型"插座
(孔)".在進行電路實驗時,可以根據電路連接要求,在相應孔內插入電子元器件的引
腳以及導線等,使其與孔內彈性接觸簧片接觸,由此連接成所需的實驗電路。圖
1為SYB—118為4行59列,每條金屬簧片上有5個插孔,因此插入這5個孔內的導線就被金屬簧片連接在一起。簧片之間在電氣上彼此絕緣。插孔間及簧片間的距離均與雙列直插式(DIP)集成電路管腳的標准間距2.54mm相同,因而適於插入各種數字集成電路。
2.麵包板使用注意事項
插入麵包板上孔內引腳或導線銅芯直徑為
0.4~0.6mm,即比大頭針的直徑略微細一點。元器件引腳或導線頭要沿麵包板的板面垂直方向插入方孔,應能感覺到有輕微、均勻的摩擦阻力,在麵包板倒置時,元器件應能被簧片夾住而不脫落。麵包板應該在通風、乾燥處存放,特別要避免被電池漏出的電解液所腐蝕。要保持麵包板清潔,焊接過的元器件不要插在麵包板上。
3.麵包板實驗套材
電子控制電路基本實驗所用的元器件包括:電池組2組(3V、6V,帶電池卡、電極引線)。麵包板(SYB-130或118、SYB—46型)。電阻器27隻(47Ω、100Ω、390Ω×8、1kΩ×6、2.2kΩ×5、3.3kΩ、10kΩ、15kΩ、47kΩ、330kΩ、2.2MΩ),小型直滑電位器(47kΩ),電容器7隻(1000pF、0.022μF、47μF、100μF×2,220μF×2)。光敏電阻器(MG45-1),光電二極體,開關二極體(1N4148),發光二極體4隻(紅、綠、黃、橙),三極體4隻(8050、9013×2、9014),數碼管(LC5011)。數字集成電1塊(74LS00、74LS02、74LS04、74LS08、74LS32、74LS73、74LS74、74LS86、4511、4518)。繼電器(JRC-21F),雙金屬復片(啟輝器),磁控開關1套(條形鐵、干簧管開關),壓電陶瓷片(φ27mm,帶共鳴殼體),電子蜂鳴器(3V或6V),小電燈
1個(3.8V),玩具直流電動機(3V,帶小螺旋槳)。接鈕開關2個,導線若乾和元器盤。此外,還需要准備常用的工具,如鑷子、桃形鉗和一字小改錐,自選實驗所需添加的一些元器件等。
二、麵包板實驗入門
實驗是通向科學成功的橋梁,正是由於實驗造就了19世紀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實驗大師M·法拉第,為近代物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了解麵包板的構造之後,通過麵包板
電路搭接實驗來了解其使用的方法。
1.省電指示燈電路
2為省電指示燈電路:
它由電池組GB(6V)、按鈕開關SB、限流電阻器R(390Ω)、紅色發光二極體和導線組成。電池組用4節5號電池串聯而成,開關選用電鈴按鈕開關,接線用1芯導線,電阻器上面的四條色環為橙色、白色、棕色及金色,標稱阻值為390Ω,允許偏差±5 %。發光二
極管採用直徑3mm的紅色發光二極體。限流電阻器R為390Ω時,發光二極體中電流約10mA,亮度已經很高了。如用高亮度發光二極體,限流電阻器可以適當加大(1k~3.9kΩ),工作電流僅為1~3mA,成為名副其實的省電指示燈電路。
2省電指示燈電路很簡單,在麵包板上搭接電路卻是新的嘗試,需要掌握在麵包板上連接電路的方法,了解電阻器和發光二極體的使用方法,邁出麵包板電路實驗的第一步。建議初學者使用SYB—46型麵包板,示範連接方法進行實驗。常見的錯誤是把電阻器、發光二極體的兩條管腳插在同一列的5個方孔內造成短路,或者發光二極體正負極管腳接反。
在初步掌握省電指示燈電路麵包板連接後,不妨在電路中再串聯一隻發光二極體,
所示的兩種不同的串聯方法。注意:這兩個電路的區別!
Ⅱ 在點亮小燈泡的實驗中,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是什麼
如圖:該實驗中,必要的電路元件是小燈泡、小燈座、電池、電池盒、開關、導線若干。連好電路後,閉合開關,燈泡就亮了。
Ⅲ 如何搭建應變片的電橋電路
金屬電阻應變片應用於力學測量時,需要和電橋電路一起使用;由於應變片電橋電路的輸出信號微弱,採用直流放大器又容易產生零點漂移現象,故多採用交流放大器對信號進行放大處理,所以應變片電橋電路一般都採用交流電供電,組成交流電橋。根據讀數方法的不同,電橋又分為平衡電橋和不平衡電橋兩種。平衡電橋僅適合測量靜態參數,而不平衡電橋則適合測量動態參數。
由於直流電橋和交流電橋在工作原埋上相似,為了方便起見,下面僅就直流不平衡電橋進行介紹。
金屬電阻應變片電橋電路圖
傳輸文件進行 [薄膜開關] 打樣
圖所示電路是輸出端接放大器的直流不平衡電橋的電路。第一橋臂接電阻應變片R1,其他三個橋臂接固定電阻。當應變片R1末發生應變時,由於沒有阻值變化,電橋維持初始平衡條件的R1.R4=R2.R3,因而輸出為零,即
UOUT=A(Rl.R4一R2.R3)=0
當應變片產生應變時,應變片產生△R1的電阻變化,電橋處於不平衡狀態,此時
假設,並考慮到電橋初始平衡條件,省略去分母中的微量,則上式可寫成為
從式中可以看出,輸出電壓正比於應變片發生應變時產生的電阻變化量A們。
Ⅳ 電學實驗連接電路應該按什麼順序進行
一般來說,電學實驗,連接電路1、先要把電路圖畫出來;2、如有電路實物圖你還應該版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權實物圖連接好,在連接電路就少出錯;3、按照電流總是從電源正極出發-通過用電器-最後再回到電源負極的正方向順連接或反方向順序連接都可以,這要注意:最好線連接好串聯的才說,然後再看並聯的那一路電從何處結、將要到何處為止;當然很重要的一點是連接電路時要記得開關始終是斷開的;有滑動變阻器的要記得一個線頭要接金屬桿上的接線柱,另一個接線頭要接下面的電阻絲上的其中一個接線柱,這在教材上叫做「一上一下」連接方法,注意連接好滑動變阻器後滑片要遠離下面的接線柱,即使滑動變阻器組織最大;4、連接好後在對照電路圖、實物圖認為沒有錯才閉合開關開始做實驗。
Ⅳ 串聯電路的實驗步驟 拜託,要交了
物理實驗報告
實驗人: 同組人: 實驗日期:
實驗名稱: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規律
實驗目的: 1、熟練設計和連接實驗電路
2、探究串聯電路電流規律,學會歸納法等物理實驗方法
猜想與假設:(根據實驗問題進行)
設計實驗
實驗電路:(見附圖)
實驗器材:學生電源 電流表 小燈泡(兩只規格不同)開關 導線(若干)
實驗步驟:1、按實驗電路圖連接電路(電流表暫不接入電路)
2、檢查電路,確認正確後閉合開關,看小燈泡是否正常發光
3、在電路中選擇三點A B C,分別將電流表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後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4、換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重復這個實驗
進行實驗
實驗記錄表格:(見附圖)
得出結論(根據實驗數據及分析填寫)
評估交流
注意事項:注意人身和器材安全
這位同學你好,實驗報告的基本內容和格式就是這樣的,希望對你會有幫助,以後可以根據實驗內容來自行設計。祝你進步!
Ⅵ 實驗串並聯電路電流的關系的實驗原理
一、串聯電路中電流關系。1、實驗電路圖:
2、實驗步驟:(1)按照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將電流表分別串聯在電路中的A點、B點、C點,閉合開關並分別記錄測量的電流值;(3)換用另外的兩個小燈泡再測量兩次,記錄電流表示數;3、實驗表格:
3、實驗結論: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4、例1、將L1、L2兩個燈泡串聯到電路中,發現兩燈亮度不同,L2亮度比L1亮度要亮,小明認為電流流過用電器後變小了,請設計一個實驗驗證小明的說法是否正確。
二、並聯電路電流規律。1、實驗電路圖:
2、實驗步驟:(1)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2)閉合開關,用電流表分別測出並聯電路中A、B、C三點處的電流大小,並記錄表格;(3)換另外的小燈泡再測量兩次,並記錄實驗表格;3、實驗表格
4、實驗結論:並聯電路中,各支路電流之和等於幹路電流。
三、串聯電路電壓規律。1、實驗電路圖:
2、實驗步驟:(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2)將電壓表分別並聯到AB之間、BC之間、AC之間,測出各部分電壓值,並記錄表格;(3)再換另外的小燈泡測量兩次,記錄表格;3、實驗表格
4、實驗結論: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兩端電壓之和。
四、並聯電路電壓規律。1、實驗電路圖:
2、實驗步驟:(1)按照電路圖連接實物圖;(2)將電壓表分別並聯到電源兩端、燈L1兩端、燈L2兩端,測出電壓值並記錄表格;(3)換另外的小燈泡再做兩次試驗,記錄表格;3、實驗表格:
4、實驗結論:並聯電路中,各部分電壓都相等,而且等於總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