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射隨器的電路特點及應用
射極跟隨器指的是:信號從基極輸入,從發射極輸出的放大器。其特點為輸入阻抗高,輸出阻抗低,因而從信號源索取的電流小而且帶負載能力強,所以常用於多級放大電路的輸入級和輸出級;也可用它連接兩電路,減少電路間直接相連所帶來的影響,起緩沖作用。
三極體按共集(Common Collector)方式連接。就是基極與集電極共地,基極輸入信號,發射極輸出,亦稱為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動態電壓放大倍數小於1並接近1,且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同相但是輸出電阻低,具有 電流放大作用,所以有功率放大作用。
實例
三極體工作屬電流放大狀態(就是射極跟隨器),三極體的C極接地,其電壓永遠為0,e極電壓跟隨基級輸入電壓的變化而變化,Ue=Ub+0.7V: 當基級輸入高電平時,三極體的e極電壓為高電平,喇叭里沒有(或很小)電流通過; 當基級輸入為低電平時,三極體的e極電壓為低電平,喇叭里有電流(Vb越低就越大)通過。
共集電路的輸入高阻抗,輸出低阻抗的特性,使得它在電路中可以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能夠使得後一級的放大電路更好的工作。電壓隔離器輸出電壓近似輸入電壓幅度,並對前級電路呈高阻狀態,對後級電路呈低阻狀態,因而對前後級電路起到「隔離」作用,電壓跟隨器常用作中間級,以「隔離」前後級之間的影響,此時稱之為緩沖級。基本原理還是利用它的輸入阻抗高和輸出阻抗低的特點。電壓跟隨器的輸入阻抗高、輸出阻抗低的特點,可以極端一點去理解,當輸入阻抗很高時,就相當於對前級電路開路;當輸出阻抗很低時,對後級電路就相當於一個恆壓源,即輸出電壓不瘦後級電路阻抗的影響。一個對前級電路相當於開路,輸出電壓又不受後級阻抗影響的電路當然具備隔離作用,即使前、後級電路之間互不影響。
❷ 採用運算放大器設計一個射隨電路(輸入電壓范圍0-5v)
0-5V先用電阻分壓,再用運放跟隨。即可實現0-5V電壓轉換為0-3V,直接用電壓跟隨運放電路專即可。
運放是屬運算放大器的簡稱。在實際電路中,通常結合反饋網路共同組成某種功能模塊。由於早期應用於模擬計算機中,用以實現數學運算,故得名「運算放大器」,此名稱一直延續至今。運放是一個從功能的角度命名的電路單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實現,也可以實現在半導體晶元當中。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如今絕大部分的運放是以單片的形式存在。現今運放的種類繁多,廣泛應用於幾乎所有的行業當中。
❸ 如何看懂膽機放大電路圖
首先了解電子管各個電極的作用,結構大致分別為:屏極、信號柵極、連柵極、陰極回、燈絲等。電答子管的放大原理與三極體相仿:基極b~信號柵,集電極c~屏極,發射機e~陰極。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東西,最好是先組裝一台比較簡單的小功放機,慢慢的就明白了各個電子管的性能和特點。如下圖:
這是1/2 6n2電壓放大與6p1功放管組成的單端功放電路。由三部分組成:1、電壓放大。2、功放輸出。3、電源電路。
❹ 射級跟隨電路和電壓跟隨電路有什麼區別
射極跟隨電路是電壓跟隨電路的一種,是使用三極體的。電壓跟隨器未必都要用三極體,例如可以用運放。
❺ 三極體射極跟隨器電路
射隨跟隨器電壓抄放襲大倍數小於1,只能起電流放大作用。
集電極接負載時就不叫射隨跟隨器,那是共發射極電路,此時發射極電阻作電流負反饋用,得根據電路要求的反饋量來取(不需反饋就取0)。再根據三極體工作點的要求計算基極電阻。
❻ 射極跟隨電路實驗原理
射極跟隨器又叫射極輸出器,是一種典型的負反饋放大器。從晶體管的連接方法而言,它實際上是共集電極放大器。
信號從基極輸入,從發射極輸出。晶體管發射極接的電阻Re,在電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好象一面鏡子,反映了輸出、輸入的跟隨特性。
輸入電壓usr=ube+usc。通常Usc>Ube,忽略Ube不計,則usr≈usc。顯然,這就意味著射極限隨器的電壓放大倍數近似等於1,即:輸入電壓幅度與輸出電壓幅度近似相等。當Usr增加時,ib、ie都增加,發射極電壓ue(usc)也就增加。
反之,Usr減小時Usc也減小。這說明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同相,正是因為不僅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大小相等,而且相位也相同。輸出電壓緊緊跟隨輸人電壓而變化,我們把這種具有跟隨特性的電路稱為「射極限隨器」。
射極跟隨器以很小的輸人電流卻可以得到很大的輸出電流(ie=(1+β)ib)。因此具有電流放大及功率放大作用。需要區別的是普通的多級共射級放大電路,是不放大電流放大電壓,這點跟射隨是相反的。
在電視電路中,中放解出TV的視頻圖像後用射極電路來輸出,保證輸出圖像的變化隨輸入而改變,需主意的是一般幅度要達到1.2V左右,需通過調節RB和RE的比例調節輸出交流波形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