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用74ls194 構成奇偶分頻電路
利用194來設計奇數或偶數型的計數器,可以用反饋移位的方法來設計,具體可以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楊頌華編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七章關於74LS194的部分 。設計時請注意能否自啟動的問題。
分頻器和計數器有本質聯系,比如把輸入信號作為模4計數器的時鍾信號,那麼計數器的輸出就可以將輸入信號4分頻。
(1)分頻電路設計擴展閱讀:
第一,偶數倍分頻:偶數倍分頻應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分頻,通過計數器計數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如進行N倍偶數分頻,那麼可以通過由待分頻的時鍾觸發計數器計數,當計數器從0計數到N/2‐1時,輸出時鍾進行翻轉,並給計數器一個復位信號,使得下一個時鍾從零開始計數。以此循環下去。這種方法可以實現任意的偶數分頻。
第二,奇數倍分頻:奇數倍分頻有兩種實現方法:
首先,完全可以通過計數器來實現,如進行三分頻,通過待分頻時鍾上升沿觸發計數器進行模三計數,當計數器計數到鄰近值進行兩次翻轉,比如可以在計數器計數到1時,輸出時鍾進行翻轉,計數到2時再次進行翻轉。即是在計數值在鄰近的1和2進行了兩次翻轉。
另外一種方法:對進行奇數倍n分頻時鍾,首先進行n/2分頻(帶小數,即等於(n‐1)/2+0.5),然後再進行二分頻得到。得到占空比為50%的奇數倍分頻。
B. 如何設計一個多級分頻電路
石英晶體振盪器產生的100KHZ的時標信號,並不能直接用來計時,需要將它變成周期為版1s的脈權沖信號—「秒」信號。為此,需對時標信號進行 次分頻,這里用5級十分頻來實現採用5個C180十進制加法計數器串聯起來,作為分頻器。C180的功能表見 表4—1。
表4—1 C180功能表
輸入 輸出
CP EN cr QD QC QB QA
X X 1 0 0 0 0
↓ X 0 保持
X ↑ 0 保持
↑ 0 0 保持
1 ↓ 0 保持
↑ 1 0 計數
0 ↓ 0 計數
當控制端EN=1時,CP上升沿到來時計數;CP=0,EN下降沿到來時計數。Cr為正脈沖置0端, 為十分頻輸出。將5級十分頻器串聯起來,如圖4—2所示。
C. 怎樣做一個二分頻電路
用一個2、2μF電容與高音喇叭串聯,低音喇叭直接接在功放上。高音喇叭千萬不要直接接在功放內上,要燒了。低容音喇叭本來就是一個電感,對高頻信號影響很小,低音其實可以不要分頻。實在要的話,串聯一個電感,可以自己繞1mm的漆包線在中性筆上繞20至30圈。
(3)分頻電路設計擴展閱讀:
電原理圖只需易看易懂、圖形美觀及制圖方便即可,而從普通的電原理圖要想像出實際電路的構造是很困難的。尤其是高頻電路,更與一般電路有所不同。它需要考慮引線長短,元器件安排等。如果不考慮電路實際情況,根據原理圖裝配電路。
會遇到許多問題,重則會使電路無法正常工作。所以在實際裝配之前應有一個指導裝配的裝配圖,在裝配圖上,不僅應反映各元器件的裝配位置.還應指出某些重要線路如信號線、地線等的具體要求。當然畫成正規的更接近實際的裝配罔更好,一般要在搭成電路完成調試後,再根據實際情況畫成正規裝配圖。
在高頻電路中,原理罔設計完成後,即使改畫成具有指導意義的裝配圖,馬上著手進行印製電路板PCB設計具有較大風險。應根據裝配圖先組裝一個實驗電路進行性能試驗,然後考慮是否用PCB進行裝配.如果用PCB裝配,則應盡量接近實驗電路。
D. 如何用下沿觸發JK觸發器設計一個同步二,四分頻電路
沿觸發的JK觸發器設計一同步時序電路,其狀態圖如下圖所示,要求電路使用的門電路最少。
試用上升沿觸發的JK觸發器設計一同步時序電路,其狀態圖如下圖所示,要求電路使用的門電路最少。將D觸發器接成T'觸發器,信號接clk,這就成二分頻電路了。再接一級就是四分頻電路。另外七分頻電路輸出信號,如果不是一個窄脈沖,而是方波脈沖,還需要一個D觸發器。
觸發器是構成時序邏輯電路以及各種復雜數字系統的基本邏輯單元。觸發器的線路圖由邏輯門組合而成,其結構均由SR鎖存器派生而來(廣義的觸發器包括鎖存器)。觸發器可以處理輸入、輸出信號和時鍾頻率之間的相互影響。
(4)分頻電路設計擴展閱讀:
觸發器的作用:
可在寫入數據表前,強制檢驗或轉換數據。觸發器發生錯誤時,異動的結果會被撤銷。可依照特定的情況,替換異動的指令 (INSTEAD OF)。
約束和觸發器在特殊情況下各有優勢。觸發器的主要好處在於它們可以包含使用 Transact-SQL 代碼的復雜處理邏輯。因此,觸發器可以支持約束的所有功能;但它在所給出的功能上並不總是最好的方法。
實體完整性總應在最低級別上通過索引進行強制,這些索引或是 PRIMARY KEY 和 UNIQUE 約束的一部分,或是在約束之外獨立創建的。假設功能可以滿足應用程序的功能需求,域完整性應通過 CHECK 約束進行強制,而引用完整性(RI) 則應通過 FOREIGN KEY 約束進行強制。
在約束所支持的功能無法滿足應用程序的功能要求時,觸發器就極為有用。
E. 音箱分頻器電路圖冊
詳解幾款常用分頻器及音箱分頻器電路圖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作者:wuzhan2016年10月27日 15:22
[導讀]雖然中頻單元的有效頻響寬達800Hz~10kHz,L2、L3與C2、C 3組成的帶通濾波器僅取其1.5~6kHz的一段頻帶,這也是它的黃金頻段。L4、C4構成的高通濾波器將YDQG5-14的分頻點定為6kHz,本單元的下限截止頻率也取得較高,將更加輕松自如地在高頻段發揮它的特長。
如下圖所示的是一款簡單的分頻器電路圖。其中L1與C1組成的低通濾波器將200-54的分頻點選在1.5kHz,這里將它的分頻點適當提高,主要是單元特性好,更重要是音頻的功率多半都集中在中低頻,適當提高低頻單元的截止頻率,可以充分發揮單元特長,給出的聲音將更加飽滿有力度。如果分頻點過低,不但喪失了單元優勢,反而還會加重中頻單元的負擔,引起振幅過載、失真增大等弊病。
雖然中頻單元的有效頻響寬達800Hz~10kHz,L2、L3與C2、C 3組成的帶通濾波器僅取其1.5~6kHz的一段頻帶,這也是它的黃金頻段。L4、C4構成的高通濾波器將YDQG5-14的分頻點定為6kHz,本單元的下限截止頻率也取得較高,將更加輕松自如地在高頻段發揮它的特長。由於合理的選擇分頻點,3個單元各自都工作在聲效率最高的頻帶,故系統的綜合靈敏度也要比各單元的平均特性靈敏度高出1~2dB.
此分頻器元件少,電路也很簡單,對於分頻電容器最起碼的要求是高頻特性好,耗損及容量誤差小。目前的聚丙烯CBB無極性電容器的耗損角正切值僅為0.08% ~0.1% ,高頻性能優異,體積小、無感、價廉,完全能勝任Hi-Fi系統分頻電路的需要。本音箱選用耐壓為63V的CBB21、CBB22電容器,9.4 uF的用2隻4.7 uF的並聯即可。
F. 求用74LS74設計的二分頻,四分頻電路圖
CLK腳接輸入信號,Q非(即Q上有一橫杠的腳)接D腳,Q或Q非作輸出,這是二分頻電路,像這樣只用單級(一個D觸發器)就是二分頻,如果用兩級就是四分頻,用三級就是八分頻。
分頻: 1,2,3,4,5,6為一組,8,9,10,11,12,13為一組 如果要得到二分頻,原時鍾需接3端或11端,5端或9端為變換後的時鍾輸出端。如果要得到四分頻,原時鍾需接3端並且5端接11端,9端為四分頻輸出端;或者是原時鍾接11端。
(6)分頻電路設計擴展閱讀:
最簡單的分頻就是二分頻,將聲音分為高頻和低頻,分頻點需要高於低音喇叭上限頻率的1/2,低於高音喇叭下限頻率的2倍,一般的分頻點在2K到5K之間。但是這樣分頻對低音照顧仍然不夠完善,因為低音為了獲得更好效果,往往需要單獨處理,並且揚聲器的切割失真對低音的影響也最大,因此近些年三分頻逐漸流行起來。
三分頻是將聲音分為低音、中音和高音,有兩個分頻點,低音分頻點一般在200Hz以下,或者120Hz,甚至更低,高音分頻點一般為2000Hz-6000Hz。此外也有少量的四分頻或者多分頻系統。顯然更多分頻數理論上更有利於聲音的還原,但過多的分頻點會造成整體成本上升,並且實際效果提升有限,因此常見的分頻數仍然是二分頻和三分頻。
G. 三分頻雙中音分頻器怎樣設計
分布設計(7)分頻電路設計擴展閱讀三分頻揚聲器系統分頻器電感的精確設計1 引言 揚聲器系統的分頻器分為前級分頻和功率分頻2類。前級分頻是前級電路中由電子元件產生的分頻,再由各自的功放分別驅動高﹑中﹑低音揚聲器系統,如圖(1a)所示,屬於小信號有源分頻。而功率分頻則是由電感、電容、電阻元件構成的位於功放與揚聲器之間的無源分頻電路,如圖(1b)所示。
資料來源於網路若侵權聯系刪除
採用功率分頻的揚聲器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而且又能獲得很高的放音質量,因而在現代高保真放音系統中應用最為普遍。其性能的好壞與揚聲器的各項指標以及分頻電路、電感元件的性能、精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精確計算電感參數便是成功的關鍵。2 對分頻器電路、元件的要求(1)電路中電感元件直流電阻、電感值誤差越小越好。而且為使頻響曲線平坦最好使用空心電感。(2)電路中電容元件損耗盡可能小。最好使用音頻專用金屬化聚丙烯電容。(3)使各揚聲器單元分配到較平坦的信號功率,且起到保護高頻揚聲器的作用。(4)各頻道分頻組合傳輸功率特性應滿足圖2所示特性曲線的要求(P0為最大值,P1為對應分頻點f1、f2的值)。分頻點處的功率與功率最大值之間幅度應滿足P1(=0.3~0.5)P0的范圍。(5)整個頻段內損耗平坦,基本不出現「高峰」和「深谷」。資料來源於網路若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