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路里的「耦合關系」是什麼關系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耦合」
耦合就是2者或2個以上的事物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以至內於2個事容物在一起的特性和 2個事物單獨的特性不同。
電路里的耦合通常是通過「場」來實現
電場、磁場是耦合的介質。
例如
2個電感線圈在一起,除了有自身的自感
還有互感。
電感之間的耦合量就是 互感。
利用這個原理人們製造出自耦變壓器
『貳』 畫出該電路的去耦等效電路。
可以分別進行兩來次去耦,最後自那對耦合電感不具備去耦的條件,是沒法去耦的。
以沒有互感的等效電路代替原來有互感的電路,這種方法叫互感消去法,也稱去耦等效變換。 圖中電路等效為自感系數為L0、L1/和L2/三個沒有互感的線圈混聯的電路,三個去耦等效參數為:L1/=L1-ML2/=L2-ML0=M
L1上通電會產生變化的磁通,在L2上會產生一個感生電動勢,這樣,L2就會也有變化的磁通,從而,這個變化的磁通反過來就會影響L1。是這樣發生耦合的。
(2)電路關藕擴展閱讀:
(1)互感系數M既小於或等於兩個線圈自感的幾何平均值 ,又小於或等於兩個線圈自感的算術平均值。
(2)順接時的等效電感大於反接時的等效電感,當外加相同正弦電壓時,順接時的電流小於反接時的電流。這一結論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同名端。
(3)由以上公式可知
上式給出了一個求兩線圈互感系數M的方法。通過實驗測出L順和L反,然後代入上式中,即可求出M值。
『叄』 什麼是耦合電容什麼是去耦電路
耦合指信號由第一級向第二級傳遞的過程,一般不加註明時往往是指交流耦合。退耦是指
對電源採取進一步的濾波措施,去除兩級間信號通過電源互相干擾的影響。耦合常數是指
耦合電容值與第二級輸入阻抗值乘積對應的時間常數。
退耦有三個目的:1.將電源中的高頻紋波去除,將多級放大器的高頻信號通過電源相互串
擾的通路切斷;2.大信號工作時,電路對電源需求加大,引起電源波動,通過退耦降低大
信號時電源波動對輸入級/高電壓增益級的影響;3.形成懸浮地或是懸浮電源,在復雜的系
統中完成各部分地線或是電源的協調匹
有源器件在開關時產生的高頻開關雜訊將沿著電源線傳播。去耦電容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個局部的直流電源給有源器件,以減少開關雜訊在板上的傳播和將雜訊引導到地。
摘引自倫德全《電路板級的電磁兼容設計》一文,該論文對雜訊耦和路徑、去耦電容和旁路電容的使用都講得不錯。請參閱。
干擾的耦合方式
干擾源產生的干擾信號是通過一定的耦合通道對電控系統發生電磁干擾作用的。干擾的耦合方式無非是通過導線、空間、公共線等作用在電控系統上。分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直接耦合:這是干擾侵入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系統中存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如干擾信號通過導線直接侵入系統而造成對系統的干擾。對這種耦合方式,可採用濾波去耦的方法有效地抑制電磁干擾信號的傳入。
公共阻抗耦合:這也是常見的一種耦合方式。常發生在兩個電路的電流有共同通路的情況。公共阻抗耦合有公共地和電源阻抗兩種。防止這種耦合應使耦合阻抗趨近於零、使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間沒有公共阻抗。
電容耦合:又稱電場耦合或靜電耦合,是由於分布電容的存在而產生的一種耦合方式。
電磁感應耦合:又稱磁場耦合。是由於內部或外部空間電磁場感應的一種耦合方式,防止這種耦合的常用方法是對容易受干擾的器件或電路加以屏蔽。
輻射耦合:電磁場的輻射也會造成干擾耦合,是一種無規則的干擾。這種干擾很容易通過電源線傳到系統中去。另當信號傳輸線較長時,它們能輻射干擾波和接收干擾波,稱為大線效應。
漏電耦合:所謂漏電耦合就是電阻性耦合。這種干擾常在絕緣降低時發生。
記得以前我的觀點是:去藕電容一般容量比較大,也就是避免雜訊耦合到其他部分的意思;旁路電容容量小,提供低阻抗的雜訊迴流路徑。
其實這種說法也可以算沒有什麼大錯誤。但是經過偶查閱了相關資料,才發現其實decouple和bypass從根本上來說沒有任何區別,兩者在稱謂上可以互換。兩者的作用低俗一點說:當電源用。所謂雜訊其實
就是電源的波動,電源波動來自於兩個方面:電源本身的波動,負載對電流需求變化和電源系統相應能力的差別帶來的電壓波動。而去藕和旁路電容都是相對負載變化引起的雜訊來說。所以他們兩個沒有必要做
區分。而且實際上電容值的大小,數量也是有理論根據可循的,如果隨意選擇,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遇到去藕電容(旁路)和分布參數發生自激振盪的情況。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去藕和旁路都是根據負載和供電系
統的實際情況來說的。沒有必要去做區分,也沒有本質區別。
電容是板卡設計中必用的元件,其品質的好壞已經成為我們判斷板卡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①電容的功能和表示方法。
由兩個金屬極,中間夾有絕緣介質構成。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因此多用於級間耦合、濾波、去耦、旁路及信號調諧。電容在電路中用「C」加數字表示,比如C8,表示在電路中編號為8的電容。
②電容的分類。
電容按介質不同分為:氣體介質電容,液體介質電容,無機固體介質電容,有機固體介質電容電解電容。按極性分為:有極性電容和無極性電容。按結構可分為:固定電容,可變電容,微調電容。
③電容的容量。
電容容量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容抗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號的頻率,C表示電容容量)。
④電容的容量單位和耐壓。
電容的基本單位是F(法),其它單位還有:毫法(mF)、微法(uF)、納法(nF)、皮法(pF)。由於單位F 的容量太大,所以我們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單位。換算關系:1F=1000000μF,1μF=1000nF=1000000pF。
每一個電容都有它的耐壓值,用V表示。一般無極電容的標稱耐壓值比較高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有極電容的耐壓相對比較低,一般標稱耐壓值有: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等。
⑤電容的標注方法和容量誤差。
電容的標注方法分為: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對於體積比較大的電容,多採用直標法。如果是0.005,表示0.005uF=5nF。如果是5n,那就表示的是5nF。
數標法:一般用三位數字表示容量大小,前兩位表示有效數字,第三位數字是10的多少次方。如:102表示10x10x10 PF=1000PF,203表示20x10x10x10 PF。
色標法,沿電容引線方向,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數字,第一、二種環表示電容量,第三種顏色表示有效數字後零的個數(單位為pF)。顏色代表的數值為:黑=0、棕=1、紅=2、橙=3、黃=4、綠=5、藍=6、紫=7、灰=8、白=9。
電容容量誤差用符號F、G、J、K、L、M來表示,允許誤差分別對應為±1%、±2%、±5%、±10%、±15%、±20%。
⑥電容的正負極區分和測量。
電容上面有標志的黑塊為負極。在PCB上電容位置上有兩個半圓,塗顏色的半圓對應的引腳為負極。也有用引腳長短來區別正負極長腳為正,短腳為負。
當我們不知道電容的正負極時,可以用萬用表來測量。電容兩極之間的介質並不是絕對的絕緣體,它的電阻也不是無限大,而是一個有限的數值,一般在1000兆歐以上。電容兩極之間的電阻叫做絕緣電阻或漏電電阻。只有電解電容的正極接電源正(電阻擋時的黑表筆),負端接電源負(電阻擋時的紅表筆)時,電解電容的漏電流才小(漏電阻大)。反之,則電解電容的漏電流增加(漏電阻減小)。這樣,我們先假定某極為「+」極,萬用表選用R*100或R*1K擋,然後將假定的「+」極與萬用表的黑表筆相接,另一電極與萬用表的紅表筆相接,記下表針停止的刻度(表針靠左阻值大),對於數字萬用表來說可以直接讀出讀數。然後將電容放電(兩根引線碰一下),然後兩只表筆對調,重新進行測量。兩次測量中,表針最後停留的位置靠左(或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筆接的就是電解電容的正極。
⑦電容使用的一些經驗及來四個誤區。
一些經驗:在電路中不能確定線路的極性時,建議使用無極電解電容。通過電解電容的紋波電流不能超過其充許范圍。如超過了規定值,需選用耐大紋波電流的電容。電容的工作電壓不能超過其額定電壓。在進行電容的焊接的時候,電烙鐵應與電容的塑料外殼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止過熱造成塑料套管破裂。並且焊接時間不應超過10秒,焊接溫度不應超過260攝氏度。
四個誤區:
●電容容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在電容的替換中往往愛用大容量的電容。我們知道雖然電容越大,為IC提供的電流補償的能力越強。且不說電容容量的增大帶來的體積變大,增加成本的同時還影響空氣流動和散熱。關鍵在於電容上存在寄生電感,電容放電迴路會在某個頻點上發生諧振。在諧振點,電容的阻抗小。因此放電迴路的阻抗最小,補充能量的效果也最好。但當頻率超過諧振點時,放電迴路的阻抗開始增加,電容提供電流能力便開始下降。電容的容值越大,諧振頻率越低,電容能有效補償電流的頻率范圍也越小。從保證電容提供高頻電流的能力的角度來說,電容越大越好的觀點是錯誤的,一般的電路設計中都有一個參考值的。
●同樣容量的電容,並聯越多的小電容越好,
耐壓值、耐溫值、容值、ESR(等效電阻)等是電容的幾個重要參數,對於ESR自然是越低越好。ESR與電容的容量、頻率、電壓、溫度等都有關系。當電壓固定時候,容量越大,ESR越低。在板卡設計中採用多個小電容並連多是出與PCB空間的限制,這樣有的人就認為,越多的並聯小電阻,ESR越低,效果越好。理論上是如此,但是要考慮到電容接腳焊點的阻抗,採用多個小電容並聯,效果並不一定突出。
●ESR越低,效果越好。
結合我們上面的提高的供電電路來說,對於輸入電容來說,輸入電容的容量要大一點。相對容量的要求,對ESR的要求可以適當的降低。因為輸入電容主要是耐壓,其次是吸收MOSFET的開關脈沖。對於輸出電容來說,耐壓的要求和容量可以適當的降低一點。ESR的要求則高一點,因為這里要保證的是足夠的電流通過量。但這里要注意的是ESR並不是越低越好,低ESR電容會引起開關電路振盪。而消振電路復雜同時會導致成本的增加。板卡設計中,這里一般有一個參考值,此作為元件選用參數,避免消振電路而導致成本的增加。
●好電容代表著高品質。
「唯電容論」曾經盛極一時,一些廠商和媒體也刻意的把這個事情做成一個賣點。在板卡設計中,電路設計水平是關鍵。和有的廠商可以用兩相供電做出比一些廠商採用四相供電更穩定的產品一樣,一味的採用高價電容,不一定能做出好產品。衡量一個產品,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考慮,切不可把電容的作用有意無意的誇大.
『肆』 什麼是去耦電路
去耦電路也稱退藕電路!是為消除放大器級間自激回授因起的阻塞振盪而設置的!通常是由LC,RC.C等接地迴路組成.集成電路的接地退藕電容就是此意!
『伍』 耦合和去耦有什麼區別,耦合電容和去耦電容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在電路中如何放置,有什麼原則
藕合電容的做用是將前級的交流信號輸送到下一級!
藕合電容的位置是跨接在前級的輸出和後級的輸入兩端!
退藕電容的做用是將放大器級間竄藕的無益交流信號短路入地!
退藕電容的位置是在某輸入級的對地間!
『陸』 什麼是耦合電路。還有耦合電路與變壓器有什麼區別
呵呵
耦,古文通抄藕,為了區別襲科學術語與生活用語,用了耦。
藕斷絲連知道吧,就是即便部件分開了,他們之間也有關聯,信號也能通過去,這就是耦合。
耦合是電路中的元件或部件的一種功能,只要能傳遞信號的元件(部件),都可以叫耦合元件(部件),變壓器,電容、電感、電阻、光耦,等等。都是耦合元件(部件)。
區別是他們的主要作用,比如變壓器,做電源變壓器時,因主要作用是變壓,所以我們通常叫它變壓器,而不叫它能量耦合器。相反,做高中低頻信號傳遞時,就叫它信號耦合器,不叫變壓器了(也有叫中頻變壓器、耦合變壓器、高頻變壓器,等等)。
『柒』 空心變壓器如何用T型去耦等效電路
不能,空心變壓器沒有公共節點,兩端將出現電壓差,這與T型去耦電路不相匹配。因為版T型電路中權中心節點是等電勢的,所以不能用T型去耦等效電路等效。
有等效電路的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基本方程組,可知當轉子不動時,附加電阻為零,幾種機械功率為零,當展子的轉速接近於同步轉速時,等效電路近似於開路轉指的電流很小,總機械功率也很小。
(7)電路關藕擴展閱讀:
交流等效電路,這一等效電路只畫出原電路中與交流信號相關的電路,省去了直流電路,這在分析交流電路時要用到。畫交流等效電路時,要將原電路中的耦合電容看成通路,將線圈看成開路。
直流等效電路,這一等效電路只畫出原電路中與直流相關的電路,省去了交流電路,這在分析直流電路時才用到。畫直流等效電路時,要將原電路中的電容看成開路,而將線圈看成通路。元器件等效電路也是一種等效電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