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路L ,N R分別代表什麼
在交流電網中,電路中的L代表火線(負載端),N代表代表零線(接地端),電路板中,R代表電阻 resistance。
㈡ 電路板上L M S SW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啊
1、L代表燈,也可以表示長度左。
2、M代表電動機或者兆,M = 直流電 正極輸出, M- = 直流電 負極輸入;專
3、S表示開關也屬可以指示導電性。
4、SW表示電路板類型或檔位開關。
(2)電路板l代表擴展閱讀:
印製板從單層發展到雙面、多層和撓性,並且仍舊保持著各自的發展趨勢。由於不斷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不斷縮小體積、減少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製板在未來電子設備的發展工程中,仍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
單層板:在最基本的印刷電路板上,零件集中在一邊,而電線則集中在另一邊。由於導線只出現在一側,所以pcb被稱為單面電路板。
雙面板:是單層板的延伸。當單層布線不能滿足電子產品的需要時,應採用雙層布線,兩側都有銅包覆線,通孔可以引導兩層之間的線,從而形成所需的網路連接。
多層板:是指具有三層以上的導電圖形層與其間的絕緣材料以相隔層壓而成,且其間導電圖形按要求互連的印製板。
㈢ 電路板上L,N,L1代表啥意思
這應該是個抄開關帶插座,L指火線、L1指經過開關的控制線、N為零線。
如果兩條線一條為火線入、一條接燈具等受控負載,那麼接在L和L1上即可。
如果兩條線一條為火線入、一條為零線,那麼此時不能對外控制,火線接L、零線接N時插座常帶電,開關無用;火線接L1、零線接N時插座受開關控制。
㈣ 電路板上符號L
電路板上符號L,表示電感元件,看元件實物,這是貼焊式的電感,電感量是回10uH。就電感元件答在電路中的作用也有多種,所以要根據所在具體的電路來分析。而這種電感常稱為功率電感,因工作時電流比較大,常用在電源電路中做濾波,在DC變換電路中作升壓,降壓,續流等。
㈤ 電路板上的TR、TH、J、L、CN、K、X都代表什麼電子元件
Tr:三極體(transistor);
TH:熱敏電阻(thermistor);
J:跳線或跳接點(jumper);
L:電感(inctor),L6表示編號為6的電感;
CN:接插件;
K:繼電器;
X:晶體振盪器,陶瓷諧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5)電路板l代表擴展閱讀:
各個廠商都有自己的元件庫,畫電路圖時的元件都從庫里抓來的(大廠),對於一些不常見的,比如CON,JP,各個廠商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
R(電阻)、FS(保險管)、RTH(熱敏電阻)、CY(Y電容:高壓陶瓷電容,安規)、CX(X電容:高壓薄膜電容,安規)、D(二極體)、C(電容)、Q(晶體管)
ZD(穩壓二極體)、T(變壓器)、U(IC晶元)、J(跳線)、VR(可調電阻)、W穩壓管、K開關類、Y晶振。
電路板上常常見到R107、C118、Q102、D202等編號,一般情況下,第一個字母標識器件類別,比如R代表電阻器,C代表電容器,D表示二極體、Q表示三級管等。
第二個是數字,表示電路功能編號,如「1」表示主板電路,「2」表示電源電路等等,這是由電路設計者自行確定的;第三、四位表示該器件在該電路板上同類器件的序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元器件
㈥ 電路板元器件符號L是什麼
符號L:電感
電感是閉合迴路的一種屬性,是一個物理量。當線圈通過電流後,在線圈中形成版磁場感應,感權應磁場又會產生感應電流來抵制通過線圈中的電流。
這種電流與線圈的相互作用關系稱為電的感抗,也就是電感,單位是「亨利(H)」,以美國科學家約瑟夫·亨利命名。
它是描述由於線圈電流變化,在本線圈中或在另一線圈中引起感應電動勢效應的電路參數。電感是自感和互感的總稱。提供電感的器件稱為電感器。
其他的一些元器件符號介紹如下:
1、電源:E
電源是電路連接中最重要的器件,有了電源,一個電路才可以正常工作,電源經常用E表示。
2、二極體:D
晶體二極體在電路中常用「D」加數字表示,如: D5表示編號為5的二極體。極管的主要特性是單向導電性,也就是在正向電壓的作用下,導通電阻很小;而在反向電壓作用下導通電阻極大或無窮大。
3、三極體:Q
晶體三極體常用作基本放大電路的連接,共有三個管腳,一般用Q表示。三極體有發射極,基極,集電極。
4、開關:S
開關負責掌控電路的通斷,是電路安全中必不可少的器件,常用S表示。
㈦ 電路板上的TR、TH、J、L、CN、K、X都代表什麼電子元件
Tr:三極體(transistor);
TH:熱敏電阻(thermistor);
J:跳線或跳接點(jumper);
L:電感(inctor),L6表示編號為6的電感;
CN:接插件;
K:繼電器;
X:晶體振盪器,陶瓷諧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7)電路板l代表擴展閱讀:
各個廠商都有自己的元件庫,畫電路圖時的元件都從庫里抓來的(大廠),對於一些不常見的,比如CON,JP,各個廠商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
R(電阻)、FS(保險管)、RTH(熱敏電阻)、CY(Y電容:高壓陶瓷電容,安規)、CX(X電容:高壓薄膜電容,安規)、D(二極體)、C(電容)、Q(晶體管)
ZD(穩壓二極體)、T(變壓器)、U(IC晶元)、J(跳線)、VR(可調電阻)、W穩壓管、K開關類、Y晶振。
電路板上常常見到R107、C118、Q102、D202等編號,一般情況下,第一個字母標識器件類別,比如R代表電阻器,C代表電容器,D表示二極體、Q表示三級管等。
第二個是數字,表示電路功能編號,如「1」表示主板電路,「2」表示電源電路等等,這是由電路設計者自行確定的;第三、四位表示該器件在該電路板上同類器件的序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元器件
㈧ 電路圖中的U、V、W、L、N分別是什麼意思
電路圖中U, V, W是代表三路相線,L代表火線,N代表零線。
1、U、V、W稱為三相,相版與相之間的電壓是線電權壓,國內電壓為380V;
2、火線表示為L (LINE)線;
3、零線表示為N(NEUTRAL)線;
4、地線表示為E ( EARTH ) 線。
(8)電路板l代表擴展閱讀
三相電壓的接法
三相電壓的星形接法是將各相電源或負載的一端都接在一點上,而它們的另一端作為引出線,分別為三相電壓的三條相線。對於星形接法,可以將中點(稱為中性點)引出作為中性線,形成三相四線制。也可不引出,形成三相三線制。當然,無論是否有中性線,都可以添加地線,分別成為三相五線制或三相四線制。
三相電壓的三角形接法是將各相電源或負載依次首尾相連,並將每個相連的點引出,作為三相電壓的三條相線。三角形接法沒有中性點,也不可引出中性線,因此只有三相三線制。添加地線後,成為三相四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