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路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電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以及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迴路,稱其為電路。最簡單的電路由電源負載和導線、開關等元件組成按一定方式聯接起來,為電荷流通提供了路徑的總體。
電流流過的迴路叫做電路。最簡單的電路由電源負載和導線、開關等元件組成按一定方式聯接起來,為電荷流通提供了路徑的總體;電路處處連通叫做通路。只有通路,電路中才有電流通過。電路某一處斷開叫做斷路或者開路。電路某一部分的兩端直接接通,使這部分的電壓變成零,叫做短路。
電流流通的路徑叫電路。構成一個電路必須具備以下三種部件:
●電源 它是電路中供給電能的裝置,也是產生和維持電流的源泉。常用的電源有干電池、蓄電池和各種類型的發電機。
●負載 它是電路中耗用電能的裝置,比如白熾燈泡、電爐、電動機等都是電路的負載。
●連接導線 通過導線把電源和負載連接成閉合迴路。電流只有在閉合迴路中才能流通。
此外,在實際電路中還接入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部件。如用以接通和斷開電路的各種開關;用來測量電流、電壓和耗電量的多種測量儀表;用以保護電源或電路不受過電流傷害的繼電器和熔斷器等。
1.2 電流
在電路中電荷有規則的運動稱為電流。大小和方向不隨時間而變化的電流,稱為恆穩電流,簡稱直流;大小和方向隨時間而變化的電流,稱為交變電流,簡稱交流。電流的單位是安培,用字母 A 表示。
1.3 電壓
電路中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電壓。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用字母 V表示。
1.4 電力系統
由發電廠的電氣設備、不同電壓等級的輸配電線路和用戶的電氣設備所組成的發電、變電、輸電、配電及用戶的整體稱為電力系統。
輸電是從發電廠或發電中心向消費電能地區輸送大量電力的主幹渠道或不同電網之間互送大量電力的聯網渠道。配電是在消費電能地區之內將電力分配至用戶的分配手段,並直接為用戶服務。
輸電設施包括輸電線路、變電所、開關站等。配電設施包括配電線路、配電變電所、配電變壓器等。輸電主幹線及其送端與受端的同一電壓等級的電網,包括途中連接的同級電壓電網,均屬於輸電網范圍。從輸電網到用戶之間,都屬於配電網范圍。輸電網與配電網,有時也分別稱為輸電系統與配電系統。
我國規定輸電電壓等級分為超高壓(1100kV、750kV、500kV)、高壓(330kV、220kV、110kV、35kV、10kV、6kV)、低壓(380V/220V)。配電電壓分為高壓配電電壓(110kV~35kV)、中壓配電電壓(10kV)、低壓配電電壓(380V/220V)。
B. 請問這個電路圖是怎麼工作的
SP3485是+3.3V電源的半雙工收發器,符合RS-485和RS-422串列協議標准。SP3485採用差分輸入、平衡輸出方式,輸出、輸入共用一對線路,管腳功能如下:
A,同相端;B,是反相端;R0,接收器輸出;DI,發送器輸入;/RE(低電平有效),接收器輸出使能;DE,發送器輸出使能 。
上圖電路由DRE選擇傳輸方向,RXD、TXD傳輸串列數據,電阻是終端匹配,二極體是負壓、過壓保護。
http://ke..com/view/2391824.htm
http://wenku..com/view/b566a86427d3240c8447ef10.html
C. 四層電梯 電路圖
PLC在十層電梯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自1889年美國奧梯斯升降機公司推出世界第一部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升降機以來,電梯在驅動方式上經歷了捲筒式驅動、牽引式驅動等歷程,逐漸形成了直流電機拖動和交流電機拖動兩種不同的拖動方式。如今電梯已成為人們進出高層建築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而且作為載人工具,人們在運行的平滑性、高速性、准確性、高效性等一系列靜、動態性能方面對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早期的電梯繼電器控制方式存在故障率較高、可靠性差、接線復雜、一旦接收完成不易更改等缺點,所以需要開發一種安全、高效的控制方式。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既保留了繼電器控制系統的簡單易懂、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控製程序可隨工藝改變、易於與計算機介面、維修方便等諸多高品質性能。因此,PLC在電梯控制領域得到了廣泛而深入的應用。
一、電梯控制系統組成
電梯控制系統可分為電力拖動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兩個主要部分。電力拖動系統主要包括電梯垂直方向主拖動電路和轎箱開關電路。二者均採用易於控制的直流電動機作為拖動動力源。主拖動電路採用PWM調試方式,達到了無級調速的目的。而開關門電路上電機僅需一種速度進行運動。電氣控制系統則由眾多呼叫按鈕、感測器、控制用繼電器、指示燈、LED七段數碼管和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PLD)等組成。PLC集信號採集、信號輸出及邏輯控制於一體,與電梯電力拖動系統一起實現了電梯控制的所有功能。
十層電梯控制系統由呼叫到響應形成一次工作循環,電梯工作過程又可細致分為自檢、正常工作、強制工作等三種工作狀態。電梯在三種工作狀態之間來回切換,構成了完整的電梯工作過程。
(一)電梯的三個工作狀態
1.電梯的自檢狀態
將程序下載到AB公司的MicroLogix1000型PLC後上電,PLC中的程序已開始運行,但因為電梯尚未讀入任何數據,也就無法在收到請求信號後通過固化在PLC中的程序作出響應。為滿足處於響應呼叫就緒狀態這一條件,必須使電梯處於平層狀態已知樓層且電梯門處於關閉狀態。電梯自檢過程的目標為:為先按下啟動按鈕,再按下恢復正常工作按鈕,電梯首先電梯門處於關閉狀態,然後電梯自動向上運行,經過兩個平層點後停止。
2.電梯的正常工作狀態
電梯完成一個呼叫響應的步驟如下:
(1)電梯在檢測到門廳或轎箱的呼叫信號後將此樓層信號與轎箱所在樓層信號比較,通過選向模塊進行運行選向。
(2)電梯通過拖動調速模塊驅動直流電機拖動轎箱運動。轎箱運動速度要經過低速轉變為中速再轉變為高速,並以高速運行至減速點。
(3)當電梯檢測到目標層樓層檢測點產生的減速點信號時,電梯進入減速狀態,由中速變為低速,並以低速運行至平層點停止。
(4)平層後,經過一定延時後開門,直至碰到開關到位行程開關;再經過一定延時後關門,直到碰到關門到位行程開關。電梯控制系統始終實時顯示轎箱所在樓層。
3.電梯強制工作狀態
當電梯的初始位置需要調整或電梯需要檢修時,應設置一種狀態使電梯處於該狀態時不響應正常的呼叫,並能移動到導軌上、下行極限點間的任意位置。控制台上的消防/檢修按鈕按下後,使電梯立刻停止原來的運行,然後按下強迫上行(下行)按鈕,電梯上行(下行);一旦放開該按鈕,電梯立刻停止,當處理完畢時可用恢復正常工作按鈕來使電梯跳出強制工作狀態。
(二)電梯控制系統原理框圖
電梯控制系統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主要由轎箱內指令電路、門廳呼叫電路、主拖動電機電路、開關門電路、檔層顯示電路、按鈕記憶燈電路、樓層檢測與平層檢測感測器及PLC電路等組成的。
圖1 電梯控制系統原理框圖
(三)電梯控制系統的硬體組成
電梯控制系統的硬體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按鈕編碼輸入電路、樓層感測器檢測電路、發光二極體記憶燈電路、PWM控制直流電機無線調速電路、轎箱開關電路、樓層顯示電路及一些其他輔助電路等。為減少PLC輸入輸出點數,採用編碼的方式將31個呼叫及指層按鈕編碼五位二進制碼輸入PLC。
圖2 電梯控制系統硬體結構框圖
1.系統輸入部分
系統輸入部分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直接輸入到PLC輸入口的開關量信號部分,包括:控制台上的啟動按鈕、恢復正常工作按鈕、消防/檢修按鈕、強迫上行(下行)按鈕部分以及開關門行程到位開關。二是按鈕編碼輸入信號部分。本系統為十層電梯系統,在轎箱內的選層按鈕和門廳旁的向上、向下呼叫按鈕共有28個之多,採用優先編碼的方法將31個按鈕信號編為五位二進制碼。這里採用四片8位優先編碼器4532和五個四二輸入端或門4072組成32級優先編碼器。
2.系統輸出部分
系統的輸出部分包括發光二極體記憶燈電路、PWM控制調速電路、轎箱開關門電路和七段數碼管樓層顯示電路等。
在PWM控制直流電機無線調速電路中,PWM產生電路接收來自PLC的八位二進制碼,隨著碼值的改變,其輸出的脈沖占空比也相應改變。轎箱開關門電路使用兩個繼電器、兩個行程開關、直流電動機、功率反相器2003等構成控制電路。在七段數碼管樓層顯示電路中,七段數據管不經專用驅動晶元驅動而由PLC提供特定的二進制碼直接輸入。
二、系統的軟體設計
(一)軟體流程
軟體流程圖如圖3和圖4所示。
圖3 電梯控制主程序流程圖
圖4 樓層現實程序流程圖
(二)模塊化編程
本系統是集選式控制系統,控制比較復雜,適合採用模塊化編程方法。首先要將各個輸出信號的屬性分類,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銜接可以用中間寄存位來傳遞信息。如:門廳呼叫電路和轎箱內指層電路均要求讀入按鈕呼叫信號,並保持至呼叫被響應完成為止。將門廳呼叫按鈕、箱內指層按鈕、箱內開關門按鈕、報警按鈕等通過32級優先編碼電路編碼後輸入PLC,在軟體上就形成了讀按鈕編碼電路模塊。
系統軟體大致分為八個模塊:讀按鈕編碼電路模塊、樓層檢測電路模塊、控制七段數碼管顯示樓層電路模塊、電梯選向電路模塊和系統非正常工作狀態及電機調速拖動電路模塊、減速點信號產生電路模塊、電梯轎箱開關門電路模塊和按鈕記憶燈顯示電路模塊。
樓層檢測電路模塊主要是讀入樓層編碼並將該記憶信號存入對應的中間寄存位,直到樓層改變為止。
控制七段數碼管顯示樓層電路模塊主要控制兩片七段數碼管的顯示。
電梯的選向模塊主要是完成電梯在響應呼叫時作出的向上運行還是向下運行的判斷。該模塊有兩個對系統來說特別重要的中間量輸出,即上行中間寄存位和下行中間寄存位。
系統正常工作狀態及電機調速拖動電路模塊將系統初始化過程、強制工作過程及電機調速拖動過程合並為一個模塊。
減速點信號產生電路模塊完成將減速點信號通知系統的任務。電梯在運行到目標樓層檢測點時要進入減速狀態,而電梯在運行過程中會碰到很多的樓層檢測點,只有到目標樓層的檢測點時才會發出減速通知,電梯在經過目標樓層檢測點時接到這個信號就開始減速了。
電梯轎箱開關門電路模塊和按鈕記憶燈顯示電路模塊是為了便於控制組成的模塊,分別控制轎箱的並關門和按鈕接過之後需要記憶顯示的發光二極體電路。
(三)系統調試
電梯系統為模擬實用旅客電梯系統的教學實驗裝置。它能實現實際旅客電梯系統的絕大部分功能,包括:門廳召喚功能、轎箱內選層功能、順向截梯功能、智能呼叫保持功能、電梯自動開關門功能、電梯手動開關門功能、清除無效指令功能、智能初始化功能、消除/檢修功能、樓層顯示功能和電梯平滑變速功能。
雖然本電梯控制系統已能滿足基本的電梯運行要求,但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增加與微機通信的介面,實現聯網控制,多台電梯的綜合控制由微機完成。
2.優化電梯的選向功能,使之能隨客流量的變化而改變,達到高效運送乘客的目的。
3.增加出現緊急情況時的電梯處理辦法。
4.需輸入密碼才能乘電梯到達特殊檔層功能,且響應該樓層呼叫時不響應其他樓層呼叫。
5.設置電容感應裝置,如關門時仍有乘客進出,則轎門未觸及人體就能自動重新開門。
D. 手機射頻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詳解
一、射頻電路組成和特點:
普通 手機射頻 電路由接收通路、發射通路、本振電路三大電路組成。其主要負責接收信號解調;發射信息調制。早期手機通過超外差變頻(手機有一級、二級混頻和一本、二本振電路),後才解調出接收基帶信息;新型手機則直接解調出接收基帶信息(零中頻)。更有些手機則把頻合、接收壓控振盪器(RX—VCO)也都集成在中頻內部。
(射頻電路方框圖)
1、接收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濾波,高頻放大後,送入中頻內進行解調,得到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
1、該電路掌握重點:
(1)、接收電路結構。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3)、接收信號流程。
電路分析:
(1)、電路結構。
接收電路由天線、天線開關、濾波器、高放管(低雜訊放大器)、中頻集成塊(接收解調器)等電路組成。早期手機有一級、二級混頻電路,其目的把接收頻率降低後再解調(如下圖)。
(接收電路方框圖)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1)、手機天線:
結構:(如下圖)
由手機天線分外置和內置天線兩種;由天線座、螺線管、塑料封套組成。
作用:
a)、接收時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
b)、發射時把功放放大後的交流電流轉化為電磁波信號。
2)、天線開關:
結構:(如下圖)
手機天線開關(合路器、雙工濾波器)由四個電子開關構成。
(圖一) (圖二)
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兩個:
a)、 完成接收和發射切換;
b)、 完成900M/1800M信號接收切換。
邏輯電路根據手機工作狀態分別送出控制信號(GSM-RX-EN;DCS- RX-EN;GSM-TX-EN;DCS- TX-EN),令各自通路導通,使接收和發射信號各走其道,互不幹擾。
由於手機工作時接收和發射不能同時在一個時隙工作(即接收時不發射,發射時不接收)。因此後期新型手機把接收通路的兩開關去掉,只留兩個發射轉換開關;接收切換任務交由高放管完成。
3)、濾波器:
結構:手機中有高頻濾波器、中頻濾波器。
作用:
其主要作用:濾除其他無用信號,得到純正接收信號。後期新型手機都為零中頻手機;因此,手機中再沒有中頻濾波器。
4)、高放管(高頻放大管、低雜訊放大器):
結構:手機中高放管有兩個:900M高放管、1800M高放管。都是三極體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後期新型手機把高放管集成在中頻內部。
但是另一方面,智能眼鏡、 智能手錶 推動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15年達到2億台的規模, 智能家居 的火熱更是帶動了一波新的硬體狂潮,新型的硬體產品正在走向價值鏈的中心,硬體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呂俊寬認為:「就如同 MTK手機 締造了小米一樣,這一波的智能硬體,也會締造一批新的主導者。」
智能終端的「衰落」
2015年1月-3月,Gartner先後發布了關於PC、平板、智能手機的研究報告。
2014年,全球PC市場銷量為3.15億台,同比減少0.2%;全球平板電腦銷量為2.16億台,同比增長4.8%。呂俊寬分析表示:「PC已經是明日黃花,而平板電腦的輝煌只延續了不到三年時間,現在也開始走下坡路。」
至於智能手機,相對樂觀。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達到12億台,比2013年的9.7億台增長了28.4%。根據Gartner預計,2015年,智能手機市場依然能保持26%的增長速度。
但是,「這部分增長將主要來自新興市場,比如非洲、東南亞。」呂俊寬表示,這些新興市場的用戶收入水平有限,並且短期內很難改變,「這也意味著,未來智能手機的增長空間主要是低端手機。」他預測,這些新興市場的絕大多數手機的價格會維持在100美元左右。
更
需要指出的是,呂俊寬指出:「到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增速驟降,只有12%。而到2018年,智能手機的增速就只剩下5%了。」很快,智能手機會陷入
與PC、平板類似的困境。更何況,蘋果公司以20%的市場份額控制了90%的全行業利潤,對其餘智能手機廠商而言,今後幾年的境況會更加窘迫。
慶幸的是,新興智能硬體的崛起,為硬體市場注入了活力。
布局數據交互
2014
年,Google Glass、Apple
Watch帶動了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崛起。Gartner預測,2015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億台,其中中國市場約1億台。同
時,Google、Apple、三星均開始通過收購方式布局智能家居、車聯網。而在國內,小米、BAT已陸續開始啟動「IOT(萬物互聯)」布局。
呂俊寬介紹,根據GSMA對全球市場的最新調查,目前最受關注的硬體產品是智能家居,37%的調查消費者關注這一產品。排在第二位的則是水、電、交通,這些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佔比25%。其次是可穿戴設備,佔比約13%。
「機會就在這些領域,但是,硬體企業如何給自己定位?」在呂俊寬看來,智能硬體是碎片化的,跟當前企業執著於硬體、價格的游戲規則不同,「目前很多智能硬體產品,其實並沒有找到價值定位,他們還只是把產品智能化了而已。」
他認為,「布局智能家居的企業,必須要考慮到智能家居與智能城市的結合。」他舉例介紹,比如,如果做空氣凈化器,那麼應該意識到,智能空氣凈化器可以成為城
市空氣質量的監測點,為城市環境提供數據支撐。而布局智能電器、智能電表的企業,則可以生成家庭的用電數據,並為城市提供能源數據。「更進一步,智能家居
企業可以根據家庭的智能化情況,分析一個小區、某個區域的智能化程度,並且生成這些地區的安全指數、房價指數、消費水平等等數據。」
E. 電路的概念
電路是電流所流經的路徑,或稱電子迴路,是由電氣設備和元器件(用電器),按一定方式聯接起來。如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電源和開關等,構成的網路。 共15張各種不同電路板、電路圖電路規模的大小,可以相差很大,小到矽片上的集成電路,大到高低壓輸電網。根據所處理信號的不同,電子電路可以分為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將連續性物理自然變數轉換為連續的電信號,並通過運算連續性電信號的電路即稱為模擬電路。模擬電路對電信號的連續性電壓、電流進行處理。最典型的模擬電路應用包括:放大電路、振盪電路、線性運算電路(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微分和積分電路)。運算連續性電信號。數字電路數字電路亦稱為邏輯電路將連續性的電訊號,轉換為不連續性定量的電信號,並運算不連續性定量電信號的電路,稱為數字電路。數字電路中,信號大小為不連續並定量化的電壓狀態。多數採用布爾代數邏輯電路對定量後信號進行處理。典型數字電路有,振盪器、寄存器、加法器、減法器等。運算不連續性定量電信號。·集成電路亦稱為IC (Integrated Circuit)。·運用集成電路設計程式(IC設計),將一般電路設計到半導體材料里的半導體電路(一般為矽片),稱為積體電路。·利用半導體技術製造出集成電路(IC)。類型及概念·電源電路:產生各種電子電路的所需求電源。·電子電路:亦稱電氣迴路。·基頻電路,基頻,低頻率,使用基頻元件。·高頻電路,高頻,高頻率,使用高頻元件。·被動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等,有分基頻被動元件、高頻被動元件。·主動元件:如電晶體、微處理器…等有分基頻主動元件、高頻主動元件。微處理器電路:亦稱微控制器電路,形成計算機、游戲機、(播放器影、音)、各式各樣家電、滑鼠、鍵盤、觸控…等。電腦電路:為微處理器電路進階電路,形成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工業電腦…各樣電腦等。通訊電路:形成電話、手機、有線網路、有線傳送、無線網路、無線傳送、光通訊、紅外線、光纖、微波通訊、衛星通訊等。顯示器電路:形成螢幕、電視、儀表等各類顯示器。光電電路:如太陽能電路。電機電路:常運用於大電源設備、如電力設備、運輸設備、醫療設備、工業設備…等。[2]集成電路發明傑克·基爾比(Jack S. Kilby) 集成電路之父1958年9月12日,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發明誕生1947年,伊利諾斯大學畢業生傑克·基爾比懷著對電子技術的濃厚興趣,在威斯康星州的密爾瓦基找了份工作,為一個電子器件供應商製造收音機、電視機和助聽器的部件。工余時間,他在威斯康星大學上電子工程學碩士班夜校。當然,工作和上課的雙重壓力對基爾比來說可算是一個挑戰,但他說:「這件事能夠做到,且它的確值得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