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用電勢差計校正毫伏表,並畫出電路圖
用箱式電勢差計校正電表實驗往往只能校正電表而不能同時測量電表的內阻,對試驗線路加以改進後,既可以校正電表的等級又能夠精確測量被校電表的內阻。
R1、R2、R3為定值標准電阻。(也可用電阻箱代替,R2≥R1)。實驗中,調節R0使被校電壓表達到某一整刻度,將K2合向a'b',用電勢差計測量一次電壓值,記為Ua'b';
再將K2合向ab端,測量一次電壓值,記為Uab。調整R0使電壓表依次指向整刻度,重復上述測量,並記錄Uab、Ua'b'及電壓表的讀數U。 1.1 電壓表等級的確定方法。
(1)電路圖電勢差擴展閱讀:
電壓是推動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流之所以能夠在導線中流動,也是因為在電流中有著高電勢和低電勢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叫電勢差,也叫電壓。換句話說。在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這兩點的電壓。通常用字母V代表電壓。
電源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的大小可以用電壓表(符號:V)測量。
串聯電路電壓規律:串聯電路兩端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和。
公式:ΣU=U1+U2。
並聯電路電壓規律:並聯電路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且等於電源電壓。
公式:ΣU=U1=U2。
歐姆定律:U=IR(I為電流,R是電阻)但是這個公式只適用於純電阻電路。
串聯電壓之關系,總壓等於分壓和,U=U1+U2。
並聯電壓之特點,支壓都等電源壓,U=U1=U2。
『貳』 直流電路中兩條支路之間怎麼會有電勢差啊(比如電橋兩端)兩條支路里是有兩個電場啊每條支路一個啊
一般來說講電路就不要講電場了。電路是從電場抽象出來一種模型。硬要按你的問題來說,就是一個支路一個電場。不會考慮電路外面空間的電場。
『叄』 如何用十一線電位差計校驗毫安表求電路圖
重點:用電壓補償法校正電表。
難點:校準電勢差計的工作電流。
電阻絲上的電壓是0.2伏特/米,11米就是2.2伏特,電源電壓是3伏特,電阻R上面的電壓就是3-2.2=0.8伏特。0.8伏特 /電阻R = 2.2伏特 / 電阻絲的電阻值。
電位差計是靠磁場偏轉力產生,當由電流的變化產生的電場發生變化時,電位計可產生穩定的讀數,因此電流從小調到大或從大調到小理論上應該是一致的,但是在第一次測量完成後會有剩磁,所以兩次結果不一致,而且第二次的結果會小一些。
(3)電路圖電勢差擴展閱讀:
電位差計主要結構組件有測量盤、工作電流調節盤、溫度補償盤、測量選擇開關、極性變換開關、量限變換開關、電鍵按鈕、接線端鈕、面板、屏蔽層及外殼等。開關、按鈕、端鈕等是大家所熟悉的。所謂「盤」實質上是可調電阻,不過它呈圓盤形。
阻抗電壓計算方法:當變壓器二次繞組短路(穩態),一次繞組流通額定電流而施加的電壓稱阻抗電壓Uz。通常Uz以額定電壓的百分數表示,即uz=(Uz/U1n)×100% 匝電勢:u=4.44×f×B×At,V 其中:B—鐵心中的磁密,T At—鐵心有效截面積,平方米可以轉化為變壓器設計計算常用的公式:
當f=50Hz時:u=B×At/450×105,V
當f=60Hz時:u=B×At/375×105,V
如果已知道相電壓和匝數,匝電勢等於相電壓除以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