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虛電路和數據報的區別以及應用
一、特點不同
1、虛電路
1)在每次分組發送之前,必須在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建專立一條邏輯連接。這是屬因為不需要真正去建立一條物理鏈路,連接發送方與接收方的物理鏈路已經存在。
2)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組都通過這條虛電路順序傳送,因此報文分組不必帶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輔助信息。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時不會出現丟失、重復與亂序的現象。
3)分組通過虛電路上的每個結點時,結點只需要做差錯檢測,而不需要做路徑選擇。
2、數據報
1)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可以由不同的傳輸路徑通過通信子網。
2)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時可能出現亂序、重復與丟失現象。
3)每一個分組在傳輸過程中都必須帶有目的地址與源地址。
二、應用不同
1、虛電路
虛電路通信與電路交換類似,兩者都是面向連接的,即數據按照正確的順序發送,並且在連接建立階段都需要額外開銷。
2、數據報
數據報是完備的、獨立的數據實體,該實體攜帶要從源計算機傳遞到目的計算機的信息,該信息不依賴以前在源計算機和目的計算機以及傳輸網路間交換。
三、分組的順序不同
1、虛電路
總是按發送順序到達目的站。
2、數據報
到達目的站時可能不按發送順序。
B. 虛電路傳輸方式的特點主要有哪些
虛電路是交換網路(ATM、幀中繼、IP或網際網路)上兩個終端站之間的點對點通信鏈路。虛電路的設計是在交換網路上模擬物理電路的特性。家中與電話公司中心局之間的模擬電話線路就是物理電路的例子。它是專用於單個呼叫的物理線路,沒有其他人使用它,帶寬不共享。採用虛電路方式傳輸時,物理媒體被理解為由多個子信道(稱之為邏輯信道LC)組成,子信道的串接形成虛電路(VC),利用不同的虛電路來支持不同的用戶數據的傳輸。
虛電路的特點
(1)在每次分組發送之前,必須在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建立一條邏輯連接。這是因為不需要真正去建立一條物理鏈路,連接發送方與接收方的物理鏈路已經存在;
(2)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組都通過這條虛電路順序傳送,因此報文分組不必帶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輔助信息。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時不會出現丟失、重復與亂序的現象;
(3)分組通過虛電路上的每個結點時,結點只需要做差錯檢測,而不需要做路徑選擇;
(4)通信子網中每個結點可以和任何結點建立多條虛電路連接。
C. 數據報和虛電路的工作的區別是什麼
(1)在傳輸方式上,虛電路服務在源、目的主機通信之前,應先建立一條虛電路,然後才能進行通信,通信結束應將虛電路拆除。而數據報服務,網路層從運輸層接收報文,將其裝上報頭(源、目的地址等信謹慧缺息)後,作為一個獨立的信息單位傳送,不需建立和釋放連接,目標結點收到數據後也不需發送確認,因而是一種開銷較小的通信方式。但發方不能確切地知道對方是否准備好接收,是否正在忙碌,因而數據報服務的可靠性不是很高。x0dx0a (2)關於全網地址:虛電路服務僅在源主機發出呼叫分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機的全網地址,在數據傳輸階段,都只需填上虛電路號。而數據報服務,由於每個數據報都單獨傳送,因此,在每個數據報中都必須具有源和目的主機的全網地址,以便網路結點根據所帶地址向目的主機轉發祥辯,這對頻繁的人—機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機的全網地址不僅累贅,也降低了信道利用率。x0dx0a (3)關於路由選擇:虛電路服務沿途各結點只在呼叫請求分組在網中傳輸時,進行路徑選擇,以後便不需要了。可是在數據報服務時,每個數據每經過一個網路結點都要進行一次路由選擇。當有一個很長的報文需要傳輸時,必須先把它分成若干個具有定長的分組,若採用數據報服務,勢必增加網路開銷。x0dx0a (4)關於分組順序:對虛電路服務,由於從源主機發出的所有分組都是通過事先建立好的一條虛電路進行傳輸,所以能保證分組按發送順序到達目的主機。但是,當把一份長報文分成若干個短的數據報時,由於它們被獨立傳送,可能各自通過不同的路徑到達目的主機,因而數據報服務不能保證這些數據報按序列到達目的主機。x0dx0a (5)可靠性與適應性:虛電路服務在通信之前雙方已進行過連接,而且每發完一定數量的分組後,對方也都給予確認,故虛電路服務比數據報服務的可靠性高。但是,當傳輸途中的某個結點或鏈路發生故障時,數據報服務可以繞開這些故障地區,而另選其他路徑,把數據傳至目的地,而虛電路服務則必須重新建立虛電路才能進行通信。因此,數據報服務的適應性比虛電路服務強。x0dx0a (6)關於平衡網路流量:數據報在傳輸過程中,中繼結點可為數據報選擇一條流量較小的路由,而避開流量較高的路由,因此數據報服務既平衡網路中的信息流量,又可使數據報得以更迅速地傳輸。而在虛電路服務中,一旦虛電路建立後,中繼結點是不能根碧則據流量情況來改變分組的傳送路徑的。x0dx0a 綜上所述,虛電路服務適用於交互作用,不僅及時、傳輸較為可靠,而且網路開銷小。數據報服務5-06 設有一通信子網。若使用虛電路,則每一分組必須有3位元組的分組首部,而每個網路結點必須為虛電路保留8位元組的存儲空間來識別虛電路。但若使用數據報,則每個分組要有15位元組的分組首部,而結點就不需要保留路由表的存儲空間。設每段鏈路每傳1兆位元組需0.01元,購買結點存儲器的費用為每位元組0.01元,而存儲器的壽命為2年工作時間(每周工作40小時)。
D. 什麼是虛電路
一、定義:
虛電路 (Virtual Circuit)又稱為虛連接或虛通道,是分組交換的兩種傳輸方式中的一種。在通信和網路中,虛電路是由分組交換通信所提供的面向連接的通信服務。在兩個節點或應用進程之間建立起一個邏輯上的連接或虛電路後,就可以在兩個節點之間依次發送每一個分組,接受端收到分組的順序必然與發送端的發送順序一致,因此接受端無須負責在收集分組後重新進行排序。虛電路協議向高層協議隱藏了將數據分割成段,包或幀的過程。
二、分類:
1.永久性虛電路(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是一種提前定義好的,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建立時間的端點站點間的連接。在公共-長途電信服務,例如非同步傳輸模式(ATM)或幀中繼中,顧客提前和這些電信局簽訂關於PVC的端點合同,並且如果這些顧客需要重新配置這些PVC的端點時,他們就必須和電信局聯系。
2.交換型虛電路(SVC)是端點站點之間的一種臨時性連接。這些連接只持續所需的時間,並且當會話結束時就取消這種連接。虛電路必須在數據傳送之前建立。一些電信局提供的分組交換服務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動態定義SVC。
三、特點:
虛電路通信與電路交換類似,兩者都是面向連接的,即數據按照正確的順序發送,並且在連接建立階段都需要額外開銷。但是,電路交換提供穩定的比特率和延遲時間,而虛電路服務的比特率和延遲時間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1.網路節點上包隊列的長度,
2.應用程序產生數據的比特率,
3.使用統計多路復用技術時,共享同一網路資源的其他用戶的負荷。
4.許多虛電路協議通過數據重傳,包括檢錯糾錯和自動重傳請求(ARQ),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務。
E. 比較一下虛電路和數據報的特點。
虛電路技術的主要特點:在數據傳輸之前必須通過虛呼叫設置一條虛電路。它適用於兩端之間長時間的數據交換。
優點:可靠、保持順序;
缺點:如有故障,則經過故障點的數據全部丟失.
數據報的特點:在目的地需要重新組裝報文。
優點:如有故障可繞過故障點。
缺點:不能保證按順序到達,丟失不能立即知曉。
從單獨的通信網來說,採用有連接的虛電路方式,或是採用無連接的數據報方式都是可以的。但是對於網間互聯或IP業務,則是採用數據報方式有利。因為數據報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省對網路節點的處理要求,不需要採取可靠性措施或流量控制,不需要預先建立邏輯的連接路徑。
它在遇到網內擁塞等情況時,可以迅速改變路由,因而適用於各種不同類型的網路。在國際計算機互聯網(網際網路)中,用的就是數據報方式。虛電路適合於互動式通信,數據報方式更適合於單向地傳送簡訊息。
(5)虛電路通信擴展閱讀:
數據報是通過網路傳輸的數據的基本單元,包含一個報頭(header)和數據本身,其中報頭描述了數據的目的地以及和其它數據之間的關系。數據報是完備的、獨立的數據實體,該實體攜帶要從源計算機傳遞到目的計算機的信息,該信息不依賴以前在源計算機和目的計算機以及傳輸網路間交換。
在數據報操作方式中,每個數據報自身攜帶有足夠的信息,它的傳送是被單獨處理的。整個數據報傳送過程中,不需要建立虛電路,網路節點為每個數據報作路由選擇,各數據報不能保證按順序到達目的節點,有些還可能會丟失。
數據報工作方式的特點:
1.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可以由不同的傳輸路徑通過通信子網;
2.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時可能出現亂序、重復與丟失現象;
3.每一個分組在傳輸過程中都必須帶有目的地址與源地址;
4.數據報方式報文傳輸延遲較大,適用於突發性通信,不適用於長報文、會話式通信。
這些任選項定義如下:
(1)安全和處理限制(用於軍事領域)
(2)記錄路徑(讓每個路由器都記下它的IP地址)
(3)時間戳(讓每個路由器都記下它的IP地址和時間)
(4)寬松的源站路由(為數據報指定一系列必須經過的IP地址)
(5)嚴格的源站路由(與寬松的源站路由類似,但是要求只能經過指定的這些地址,不能經過其他的地址)
這些選項很少被使用,並非所有主機和路由器都支持這些選項。
虛電路是分組交換的兩種傳輸方式中的一種。在通信和網路中,虛電路是由分組交換通信所提供的面向連接的通信服務。在兩個節點或應用進程之間建立起一個邏輯上的連接或虛電路後,就可以在兩個節點之間依次發送每一個分組,接收端收到分組的順序必然與發送端的發送順序一致,因此接收端無須負責在接收分組後重新進行排序。虛電路協議向高層協議隱藏了將數據分割成段,包或幀的過程。
虛電路是建立一條邏輯連接,發送方與接收方不需要預先建立連接。
虛電路通信與電路交換類似,兩者都是面向連接的,即數據按照正確的順序發送,並且在連接建立階段都需要額外開銷。但是,電路交換提供穩定的比特率和延遲時間,而虛電路服務的比特率和延遲時間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1.網路節點上包隊列的長度;
2.應用程序產生數據的比特率;
3.使用統計多路復用技術時,共享同一網路資源的其他用戶的負荷;
4.許多虛電路協議通過數據重傳,包括檢錯糾錯和自動重傳請求(ARQ),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務。
虛電路是在分組交換網路上的兩個或多個端點站點間的鏈路。它為兩個端點間提供臨時或專用面向連接的會話。提前定義好一條路徑,可以改進性能,並且消除了幀和分組對頭的需求,從而增加了吞吐率。從技術上看,可以通過分組交換網路的物理路徑進行改變,以避免擁擠和失效線路,但是兩個端系統要保持一條連接,並根據需要改變路徑描述。
F. 虛電路分組交換中數據時,具有哪三個過特徵它與人們平時的哪種通訊相似,請舉例說明
虛電路分組交換中數據時,具有三個過特徵是:每個分組除了包含數據之外還包含一個虛電路標識號,而不是目的地址的信息;虛電路可以是臨時連接,也可以是永久連接;虛電路是分組交換的兩種傳輸方式中的一種。
在虛電路分組交換是進行數據傳輸,網路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要通過虛呼叫設置的一條虛電路。即先建一條邏輯通路,其通信過程類似電路交換。在預先建好的路徑上的每個節點都知道把這些分組引導到哪裡去,數據分組按已建立的路徑順序通過網路,不再需要路由選擇判定。
(6)虛電路通信擴展閱讀
在通信和網路中,虛電路是由分組交換通信所提供的面向連接的通信服務。在兩個節點或應用進程之間建立起一個邏輯上的連接或虛電路後,就可以在兩個節點之間依次發送每一個分組。
接收端收到分組的順序必然與發送端的發送順序一致,因此接受端無須負責在收集分組後重新進行排序。虛電路協議向高層協議隱藏了將數據分割成段,包或幀的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虛電路分組交換
G. 虛電路方式有什麼特點
虛電路方式是在通信之間由信源向信宿發出呼叫,這個呼叫信號是一個以無連接方式發出的特殊分組,途經的站點根據這個呼叫進行路由計算,同時為這組報文建立一個路由表,信宿端在收到呼叫分組後發回應答分組,完成虛電路的建立。虛電路建立後即可以開始通信了。虛電路方式有以下特點:先在收發雙方之間建立邏輯信道;同一報文的分組不必自帶信宿地址和信源地址,中間節點依據已建立的路由表通過查看報文號確定轉發路由,節點只對報文分組進行差錯檢驗;由於各個分組有同一條通道傳輸,所以不會出現分組丟失、亂序和重復的現象;由於一個節點建立了一張路由表,表中註明了通過這個節點的不同報文的下一個節點的路由,所以在每一個節點上可以與其它節點建立多條虛電路連接。
H. 什麼叫虛電路服務和數據報服務 各有什麼特點
虛電路服務是指是一種面向連接的,使所有分組順序到達目的端的可靠性數據傳輸服務。數據報服務是一種無連接的,使分組按照獨立路由到達目的端的數據傳輸服務。
虛電路方式的主要特點如下:
1、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數據傳輸和呼叫清除三個階端,適用於兩端之間長時間的數據交換。
2、分組按固定路由順序傳輸,分組在每個節點上存儲、排隊等待傳輸。
3、分組傳輸時延小,可靠,分組不易丟失。
4、線路或設備故障可能使虛電路中斷時,需要重新呼叫建立新的連接。
數據報服務方式呈現以下幾個傳輸特點:
(1)每個分組所走過的路徑可能是不同的。
(2)由於傳輸路徑不同,各節點交換處理的時間不等,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也不相同,於是就會出現到達目的地後各分組的順序與發送時的順序不同的情況,必須重新排序,再裝配成報文。
(8)虛電路通信擴展閱讀
虛電路服務應用特點如下,與數據報服務伏握做基本相補,對二者的選擇取決於應用背景。
1、虛電路服務向端系統保證缺衡了數據按序到達,免去了端系統在順序控制上的開銷。但是,當端系統不關心數據的順序時,反倒影響了無序數據交換的整體效率。
2、虛電路服務提供了無差錯的數據傳送,但端系統只要求傳輸速率,而不在乎個別數據丟失時,其差錯控制就並不很必要了。
3、虛電路服務皮桐所提供的流量控制,在端系統要求數據交換速率盡可能高的情況下,並不很適宜。因為,流量控制本身就很可能規定了交換速率的上限,且虛電路服務按照固定路由傳輸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