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能家電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網路化和通信化為智能家電發展趨勢
我國智能家電行業的發展起初源於我國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以及在家電領域的應用,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微處理器的廣泛應用,使電器及其裝置具備了自動診斷和記憶功能,自動化程度及可靠性有了較大提高。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通信技術和網路化的不斷發展,網路化和通信化將成為智能家電發展趨勢。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B. 家用電器智能化的有發展前景怎麼樣
家用電器 發展趨勢
家用電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智能化 廣泛採用電內腦控制容,提高家用電器的智能化程度,表現出更富有時代性。裝有聲音合成和聲音識別系統的家用電器,將可以實現真正的人-機對話。家庭機器人已經問世。
2、自動化 多種自動化的產品如洗、漂、烘全自動化的家用洗衣機,能自動烹調的微波爐等已相繼問世。將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相結合的家庭自動化控制系統,可使未來的家庭實現在家工作、在家上學、在家購物、在家醫療。這種家庭生活的高度自動化,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成為人類文明的新標志。
3、塑料化 家用電器使用塑料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能和經濟性,適合大批量生產。家用電器塑料化將會更快發展。
4、節能和多種能源利用 家用電器節能技術研究已取得明顯的進展。電冰箱在高效壓縮機、低導熱的隔熱層、改進製冷劑、合理的製冷系統匹配方面不斷發展,耗電量大幅度降低。利用多種能源的吸收式冰箱亦有新的發展,產量迅速增加。節電效果最有前景的途徑是在家用電器上應用微電子技術和太陽能,如高性能大容量的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太陽能家用電器將會很快地發展起來。
C. 家電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會趨於相對穩定的消費量,畢竟家電的壽命還是比較長的。
2、未來不會有太大的發展,除非有重大的技術革新和變革,改變人們的消費方式。
3、安全環保綠色的家電產品是目前的發展趨勢。
D. 未來的家電會往什麼方向發展
5G與AI已成家電業兩大熱詞
5G商用的加速落地和AIoT的不斷融合,使得新的技術變革、產業應用場景、商業機會,紛紛從試驗階段開始走向應用戰場,引領家電業走向更多的「無人區和深水區」。
1、家電企業聚焦人工智慧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不斷推進,彩電業在智能化和物聯網的道路上正加速狂奔。近日,老牌彩電企業康佳推出了人工智慧新品K1電視,用全時語音革新了傳統電視的交互體驗。作為康佳旗下最新的產品系列,K1電視最吸引市場關注的就是它獨特的語音和人臉識別技術。據了解,K1電視搭載了AI全程語音、AI畫質、AI音質、AI音箱、AI智能家居、AI情感交互六大技術,其擁有的智能識別功能已能實現模糊匹配,不需要指向性指令,從而徹底甩掉了遙控器。
同時,康佳K1電視支持電視控制、網路信息、影視搜索、O2O服務、智能家居等多項功能,涵蓋衣食住行和娛樂各個方面,實現全場景覆蓋和全生態語音操控。此外,藉助攝像頭,以人臉識別、手勢識別、聲紋識別等多種識別技術為基礎,康佳智能交互系統還大大提升了大屏展示的優勢,讓電視更智能,讓溝通更順暢。
康佳電子科技公司總裁常東表示,AI將成為康佳重回彩電第一陣營的重要契機。按照規劃,康佳2019年將圍繞語音和智能互聯,打造一個以電視為核心的家庭A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融合)控制和顯示中心。為了契合品牌年輕化的轉型,康佳甚至邀請了流量明星鹿晗擔任品牌代言人。
近年來,智能化已成為彩電業主推的方向之一,在這條新賽道上,眾多廠商已陸續就位。與康佳一樣,長虹也希望能通過AIoT戰略助其品牌實現復興。在今年的CES(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以及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兩大行業展會上,長虹均以電視為智能中心,展示了AIoT的生態應用;TCL也在今年的春季發布會上宣布全面進入AIoT賽道。
借AI浪潮煥發生命力的不止彩電業。前不久,海爾洗衣機發布了基於衣聯網的「纖合」洗衣機、「頤人」免清洗洗衣機、卡薩帝融合纖洗護理機、Leader2洗衣機等新品,集中展示了海爾洗衣機在不同洗護場景下的差異化智慧解決方案。
在海爾看來,新時代生活場景多變,用戶的需求也在變。為了讓消費者的洗護體驗更智慧更便捷,海爾洗衣機推出了衣聯網生態平台,構建了陽台、衛生間、玄關、廚房、兒童房、衣帽間等6大智慧洗護場景。
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衣聯網生態平台,海爾不僅實現了智能化單品的互聯互通,還打破了產業邊界,讓用戶獲得了貫穿洗、護、存、搭、購全流程的智慧洗護體驗。
2、AI成產業競爭破局點
在積極加持人工智慧的同時,家電業卻是在焦慮中度過的。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額3968億元,同比下跌3.2%,成為自2012年以來的新低點。從7月前兩周情況來看,大盤失速正在加快,預計下半年的市場情況不容樂觀,家電行業整體步入「寒冬」。
2019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分品類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彩電為例,近年來,國內彩電市場趨近飽和,加上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手機等智能終端分流了原先電視的大部分用戶,盡管各企業仍在暗中較勁大打「價格戰」,但已很難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面對整體萎縮的市場,彩電企業絞盡腦汁想讓電視機重新成為「家庭娛樂中心」,其中智能化被彩電行業視為「救命稻草」。但一開始,彩電的智能化幾乎沒有應用場景,既不能與其它設備互聯互通,也無法實現人機交互。隨著AI技術的推進,智能電視在「認知」層面出現了進化,開始參與到家庭生活的全部場景中。
常東表示,現在的電視解析度越來越高、屏幕越來越大,HDR越來越精細,但這些進步都只是「錦上添花」,只有AI和以AI為基礎的IoT(物聯網)技術,才能讓電視變得更加聰明、更人性化,並以此為基礎構建家庭核心中樞,形成前所未有的新應用生態。
和彩電業一樣,洗衣機市場的增速也出現了停滯局面。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推總數據,今年前4個月,中國洗衣機市場零售額達215億元,同比下跌2.0%。不過,頭部品牌海爾線上和線下渠道的銷售額均獲增長,其中海爾洗衣機今年前5個月線下渠道的市場佔有率高達34.26%,而線上渠道的市場佔有率也達到了32.09%。
業界表示,海爾洗衣機之所以逆市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以及對AIoT等前沿科技領域的積極布局。
知名行業專家、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目前大部分洗衣機企業的焦點都停留在「洗」上,圍繞「洗」進行各式各樣的產品升級,而海爾卻通過鏈接服裝、家紡、洗滌等多個產業形成衣聯生態,洗衣機由洗滌設備變成了衣物管理平台,為用戶提供圍繞「衣」的全生命周期的智慧解決方案。
在他看來,AIoT技術將是產業跳出同質化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和破局點。對洗衣機行業來說,未來的趨勢不是賣出了多少件產品,而是通過洗衣設備管理了多少件衣物,全生態的核心也會轉移到「衣物的流動」這一場景上來。
3、5G加速產業變局
如今,人工智慧儼然成為家電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而5G商用的加速落地,更是讓這一新賽道充滿了想像空間。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預示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通俗地說,5G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與2G到4G呈現出的跨越發展不同,5G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對現有的無線接入技術的演進,以及一些新增的補充性無線接入技術集成後解決方案的總稱。
對普通用戶而言,5G網路帶來的最直觀的沖擊是網速的巨大提升。當前,4G網路的峰值傳輸速率可達到每秒100M,5G的峰值傳輸速率理論值則將達到每秒10G。
從技術角度看,除了高網速,5G還擁有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廣聯接等特點,這些優勢都為物聯網時代的萬物互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業界普遍認為,5G網路下無處不在的高速連接,使得智能終端設備的「去中心化」趨勢非常明顯,未來與用戶高頻交互的,是不同場景中現實存在甚至是虛擬存在的各種屏幕,而非再去用手指低效地觸屏單一設備和簡單遙控。與此同時,不斷優化革新的AI技術,可以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家電產品的語音交互、端與端間的相互協作等更高水平體驗的升級,進而重構用戶需求。
眼下,受制於時延、網速、連接數量等因素,智能家電產品多通過手機進行操控,尚不能完全實現語音控制,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在5G網路下,這些制約都將不復存在,而5G
與AIoT的聚合,則給整個家電業帶來了顛覆式的變革機遇。
青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洋表示,5G不只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觀念革命,藉助5G和AI技術,家電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進化。雖然5G全面普及還需要時間,但人們會認為所有家電聯入網路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越來越高的聯網率和智能家電由此生成的海量數據,又會促使家電變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好用,最終的結果就是家電智能化的水到渠成。
羅清啟則認為,在5G帶來的物聯網時代,產消關系會發生顛覆性變化,必須把用戶的需求信息持續大規模地向生產端廣播。更重要的是,5G屬於基礎設施建設,它最令人期待的地方,就是帶來了無數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新應用,引領產業走向更多的「無人區和深水區」。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E. 家電行業現狀分析
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
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
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
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
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於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
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
業特有的風景。
從家電產品的保有水平來看,我國家電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毫無疑問在農村地區
,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足以使家電行業再獲得一次高速成長的機會。但基於農
民收入在短期內仍無法迅速提升的現實,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家電市
場仍將維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場格局,品牌競爭也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2、家電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20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
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
期開始,由於城市市場趨於飽和,家電產品供大於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最近
幾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多數企業的產品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企業利潤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家電生產企業利潤持續下滑,有的甚至已經出
現了巨額虧損。
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
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同時,我
們也注意到還有一批企業仍在實現著發展,海爾、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爾依靠
其多元化產品組合、國際化營銷思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
得了主動,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目標,在不太景氣的家電行業中
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美的則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團隊以及不斷
豐富的產品組合,一舉在白色家電和小家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家電行
業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筆者認為,家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有力的兼
並重組並加大產品開發的力度,家電行業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行業。
3、家電銷售渠道和價格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
伴隨著生產廠家間的激烈競爭,家電銷售網路也在迅速發生著變化,家電銷售
網路中傳統的百貨商場數量逐漸減少,家電專賣和超級市場則異軍突起。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家電專賣店在全部家電銷售網點中所佔比例高達65%,
在數量上已經成為了家電經銷網點的絕對主體。家電專賣店發展如此迅速,許多業
內人士也頗感震驚。在家電專賣店迅速擴張的同時,企業的銷售分公司和超級市場
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數量比例卻在不斷縮減
,有的百貨商場甚至已經放棄了家電經營。調研數據還表明,目前多數家電經銷網
點經營狀況平平,能維持正常經營的網點只佔到總數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
家電銷售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特別是經營彩電、影碟機等價格競爭較激烈的品種的
銷售網點,基本上處在薄利經營的境況中。
另一方面,隨著國美、蘇寧、三聯等為代表的家電零售巨頭的崛起,家電產品
的價格決定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家電零售商銷貨能力日益增大並具備
了一定壟斷實力的情況下,產品價格已不再由製造商自己說了算了,在零售商規模
普遍較大的中心城市,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已經開始由製造商單獨制定向製造
商和銷售商協議制定轉變。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網上銷售、會員直銷等先進銷售方
式的逐步開展,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仍將不斷改變。
4、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不斷增大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
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
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
威脅。
然而從1999年末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伴隨著家電產品升級
換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憑借其技術優勢,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對國內市場的反撲。
2000年中,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彩電市場上,平均零售價格幾乎是國產同型彩
電一倍的索尼彩電其零售額份額連續數月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其中索尼純平彩電在
最初上市的幾個月中市場份額一度佔了純平彩電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難怪
業內人士急呼狼來了。
彩電市場如此,其他家電產品市場也如此。2000年中,伊萊克斯在冰箱市
場的月度零售份額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機市場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
三星在微波爐市場也逐漸崛起,這些事實都向我們明確無誤地表明了國際品牌已經
開始大舉反撲的嚴峻現實,我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正在不斷增
大。
F. 家電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家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今後幾年家電業的發展將繼續面臨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業的雙重壓力,面臨嚴重的出口形勢,家電業的發展將更加依靠國內市場。隨著節能、環保、智能和安全成為家電發展的主題,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高端產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電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自主創新將成為家電業發展的戰略支撐點。預計未來幾年家電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增長繼續趨穩。
1、家電產品出口形勢嚴重
歐盟25國重新修訂的技術標准、環保標准,對我國冰箱、洗衣機、空調、微波爐、吸塵器、熨斗、烤箱、照明設備、玩具、休閑和運動設備等十幾類輕工產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壘,使企業發展及產品出口面臨嚴重挑戰。這兩個指令幾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電子電器領域,而中國每年出口到歐盟市場的該類產品達數百億美元,其中又以家電產品為主,由於這兩個指令都會明顯增加中國家電企業的出口成本,嚴重影響我國317億美元家電出口歐盟,不少達不到指令要求的產品會被排斥出歐盟市場,因此2006年我國家電出口形勢比較嚴重。
同時,我國家電產品在出口上並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產品很多仍是貼牌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自有品牌建設上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另外,在產品核心技術上我國家電產品仍沒有取得本質的突破,仍以引進和仿製技術生產,要害部件仍需要從跨國壟斷企業購買,出口產品的自有技術含量不高,處於利潤鏈的低端環境,出口規模很大,但贏利能力不高。這些因素使得我國家電產品盡管出口形勢表 現良好,但依然存在較大的發展障礙,出口市場的擴大存在較大困難。
另外,全球范圍內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石油和基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影響未來世界經濟的進一步回升,全球經濟保持穩定回升的缺乏足夠的支持,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增速將面臨適度調整,但仍會保持穩定的增長。這些因素都將對未來家電產品出口形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因此中國家電產品出口增長速度有可能放緩,對行業增長的拉動力量也會因此減弱。
2、城鎮化進程加快為家電行業增長提供持續性的需求支撐
我國城市化進程步入出現快速發展階段。城鎮發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進了居民消費需求總量的提高,加之房地產市場需求的逐漸回溫以及家裝市場的發展,將為家用電器產品提供穩定的需求擴張基礎,這些因素為家電行業的增長提供了長期支撐。從2005年空調市場的發展來看,家裝市場已成為中國空調業產能急劇擴張的一大助推器。2010年上半年我國空調行業總產能突破了8600萬台,與去年相比增幅達到23%。調查數據顯示,國內消費者中為新房裝修而購買空調的比例高達36.7。
3、農村家電市場會有所升溫
新一屆中心政府成立以來,一直對三農問題給予高度的關注,並不斷推動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減輕農民負擔,推動農民收入的增長。農民收入連續兩年保持較快增長,對於改變農民收入預期,擴大消費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農村以家用電器為主的第二次消費結構升級已由沿海擴展到越來越多的內陸地區。由於國家支持農業發展、保護農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未來幾年農民收入將會出現較快的增長。這對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來看,家用電器將是農民收入增加後重要的消費支出領域,農村家電市場將會逐漸升溫,未來家電產品在一二級市場日漸飽和的情況下向三四級市場滲透成為可能。
4、家電產品技術升級趨勢將加快
價格競爭的日益白熱化已經促進了家電企業不斷增強技術研發,以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和產品技術結構的日益升級保持和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水平,家電產品結構的技術升級趨勢將不斷加快,為行業保持穩定的增長提供動力。同時,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也需要家電行業提供更多新興產品滿足市場需要,節能、環保、智能、安全等特點已經成為消費者對家電產品新的要求,消費升級和家電產品的結構升級將形成良性的互動促進家電行業不斷以結構升級獲得增長動力。
在電子電器領域,我國明年將發布關於數字電視產業的產業政策。目前數字電視技術的地面無線傳輸標准還未確定,收發端相關的系統型標准已經出台,產品標准將於春節前出台。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時間表,2006年中國將開展數字衛星直播業務,滿足看不到有線電視的全國三分之二家庭的需求。「十一五」期間將正式推廣數字電視地面廣播,至2010年,除西部地區外,全國縣級城市基本完成向數字化的過渡,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2015年全面終止模擬電視廣播。這一根本性的技術變革將極大的促進新的市場需求的擴張,為家用電子產品行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因此技術進步已經成為家用電子電器行業增長的動力源泉,家電產品的技術升級趨勢會得以加快。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家電產品在使用功能上的、應用環境上的智能化、網路化、物聯網化將會得到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