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製造簡易功放
你說的簡易功放的全稱是音頻功率放大器。功放器有很多種,從主要元件的構成可分為:電子管、半導體分立元件和集成電路三種。
電子管功放器目前很少見,但由於其表現優異,仍然受到一些骨灰級愛好者偏愛。
分立元件功放的元器件較易得到,初學者一般作為入門功課,但一般的簡易電路音質較差,保真度較高的又很復雜,所以兩者兼顧比較難得。
集成電路功放目前在功放器中使用很廣泛,低端和高端功放器都會看到他的身影。隨著電子工業的迅猛發展,其價格也越來越低廉,使很多愛好者樂不釋手。
如果你想製作簡易音頻功放器,可以從簡單的分立元件和集成電路做起,一是電路簡單容易成功,二是價格低廉、元件較易得到。
下面給出一個分立元件和兩個集成電路的功放原理圖,供你參考。
(1)簡易分立元件功放
Ⅱ 簡單的家用功放電路圖,會的進來看下
TDA1521製作實用微復型功放
本功制放元件少、製作簡單、音質好,非常適合裝入有源音箱內。效果理想,成本也低,適合初學者製作。
功放IC選用TDA1521,當電源電壓為±16V時,輸出功率為12W×2,此時失真度僅為0.5%,並具有開/關機靜噪功能。本電路裝設有等響度補償電路,用來改善小音量時高低音效果。W是帶中心抽頭的雙聯八腳電位器,與C1、R1、C2接成等響度控制電路。電路圖見下圖。
製作注意事項:1.TDA1521的散熱片絕對不能接地,否則開機必損IC!應在IC與散熱器間加雲母片絕緣,並加適量導熱硅脂,再將散熱器接地。2.電位器W阻值為100kΩ,其外殼需接地。3.從濾波電容到IC的⑤、⑦腳間電源連線盡量短而粗,可在印板銅箔上堆一層錫。
製作完成後試音,將音量電位器開至最大,貼近喇叭幾乎聽不出雜訊。用CD機來試,連接落地音箱時,與先驅M-850功放比,除功率稍小以外,音質令人滿意,表現人聲非常清晰,毫不含糊。
Ⅲ 用90類三極體做一個簡單功放〔電路圖詳細〕
搭了一復個電路,可以稱得上是功放電路制。(對於最簡單的單管放大電路只能是放大電路,但沒有功率放大功能。)電源電壓3-6V均可。拆一個2822兩個外圍元件搞定,音質好,功率大。
9013和9012才是配對管。其次,9000系列的管子是小功率三極體,做個耳放還差不多,推動大的揚聲器太困難了,用TDA2003之類的晶元來方法。
(3)自製最簡單功放電路圖擴展閱讀:
三極體,其實在英文裡面的說法是千差萬別的,三極體這個詞彙其實也是中文特有的一個象形意義上的的詞彙。
電子三極體 Triode (俗稱電子管的一種)。
雙極型晶體管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J型場效應管Junction gate 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 MOS FET ( Metal Oxide Semi-Con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英文全稱。
Ⅳ 想做一個音質非常好的功放,求電路圖和工作原理
其作用主要是將音源器材輸入的較微弱信號進行放大後,產生足夠大的電流去推動揚聲器進行聲音的重放。由於考慮功率、阻抗、失真、動態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圍和控制調節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內部的信號處理、線路設計和生產工藝上也各不相同。
推挽放大器的輸出級有兩個「臂」(兩組放大元件),一個「臂」的電流增加時,另一個「臂」的電流則減小,二者的狀態輪流轉換。
對負載而言,好像是一個「臂」在推,一個「臂」在拉,共同完成電流輸出任務。盡管甲類放大器可以採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見的是用推挽放大構成乙類或甲乙類放大器。
如圖所示:
(4)自製最簡單功放電路圖擴展閱讀:
一套音質不錯的音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音箱,佔60%以上,功放在30%以下。餘下的是音源和放音環境等,所以功放的選擇不是主要的,不過一台好功放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謂好功放,一般人看就是功率和頻響寬度,信噪比等,但最主要的是該功放與音箱是否能配套。
這不單是功率,阻抗等常用指標,還有一個在二三十年前的音響產品說明書中見過的叫"阻尼系數"。普通的功放包括分立元件,集成功放等都在20-30之間,很難達到50的,以前的電子管功放在80-100之間,進口功放在80-150之間。
Ⅳ 有誰DIY過1875 2.1功放,求個電路圖,感激不盡
圖是2.1聲道的LM1875功放電路圖,前級電路有需要的話,自己在找個5532電路即可
電源使用雙電源,最高支持正負18V
Ⅵ DIY膽機電子管功放 求電路圖
你現在手上只有6k4、6p14、fu7三隻管子。這三隻管子6k4做前級,6p14作為推動管,內fu7為功放管,勉強容可以。建議用:6p14,6n2或者6n1各兩個就可以達到立體聲五瓦,不用fu7。電路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