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內頂燈控制電路原理
汽車內頂燈控制電路原理如下。
1、燈管採用氙氣燈管,單片機控制電路,左右輪換頻閃不間斷工作。
2、位於前排位置的汽車閱讀燈,通過前排車頂上的各自的開關進行控制。
㈡ 汽車大燈電路原理
如圖所示為汽車前大燈自動控制電路。該控制器由單穩延時電路(IC1、Rl、R2、RD、C1)、多諧振盪器(IC2、R3、R4、C2)、集成穩壓電路IC3(7812)、V-MOS功率驅動管BG2、BG3等組成,分別驅動汽車兩前大燈。
該控制器的電源由汽車蓄電池+24V供電,經IC3穩壓後為IC1、IC2提供VDD=+12V的直流電壓。當前方無相向而行的車輛時,光敏電阻RD因沒受到光照而呈高阻,相應IC1因②腳為高電平而被復位,③腳輸出低電平。
1、燈泡燈光是把電能轉換成光能在轉化過程中會產生熱量,原車大燈55W設計大燈散熱符合55W標准如果換成100W燈熱量會增加散熱達不到會損壞其他零部件。
2、車輛大燈控制模塊控制線路負荷原車55W標准改為100W後輕則報故障嚴重者損壞模塊電路。特別像大眾系類車輛的車燈改裝時比如改裝LED燈泡瓦數內阻不一樣車輛儀表就會報故障燈需要特殊解碼器,燈泡瓦數改大產生熱量就會變多、改燈泡一定要考慮散熱問題。
車輛的種類雖然多,構造卻大同小異。這應該說是標准化的功勞,也是大型生產流水線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需求的變化,鐵路車輛的外形開始有了改變,尤其是客車車廂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們的基本構造並沒有重大的改變,只是具體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學先進的結構設計。
一般來說,車輛的基本構造由車體、車底架、走行部、車鉤緩沖裝置和制動裝置五大部分組成。
車體是車輛上供裝載貨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裝與連接車輛其他組成部分的基礎。早期車輛的車體多以木結構為主,輔以鋼板、弓形桿等來加強。近代的車體以鋼結構或輕金屬結構為主。
㈢ 汽車電路都學什麼呢
汽車電路基礎知識:
1、電源電路:由蓄電池、發電機及電壓調節器和工作情 況顯示裝臵等組成,其主要任務是對全車所有用電設備供 電並維持供電電壓穩定。
2、起動電路:由起動機、起動繼電器、起動開關及起動 保護裝臵等組成,其主其要任務是將發動機由靜止狀態轉變為自行運轉狀態。
3、點火電路:由分電器、電子點火控制器、點火線圈、火花塞及點火開關等組成,其主要任務是控制並產生足以擊穿 火花塞電極間隙的電壓,同時按發動機工作順序將高壓電送至 各缸火花塞。
4、空調控制電路:由空調壓縮機電磁離合器、空調控制器、控制開關及風機控制電路等組成。
5、儀表電路由儀表、指示表、感測器、各種報警器及控制器等組成,其主要任務是控制各種儀表顯示信息參數及報警。
㈣ 如何學習汽車電路
再復雜的汽車電路都是由許多單迴路並聯而成的,由於每個單迴路都比較簡單,中間環節與用電器是串聯在一起的,因此無需很深的理論基礎,正常的人都可以學會。
剛開始學汽車電路首先知道汽車上有多少用電器,裝在哪裡,分別是干什麼的,然後再搞明白每個用電器相關聯的中間環節。比如車內頂燈電路:電源通過保險器後來到頂燈燈泡(用電器)的一端,燈泡的另一端分兩路,一路連接頂燈開關,一路去車門開關;頂燈開關及車門開關的另一端分別搭鐵,這樣就形成了由頂燈開關控制的兩個狀態,開車門時頂燈亮,關車門後也可以進行控制。
當你了解了每個單迴路後才有條件去學習汽車電器的基本原理與工作條件,學習與迴路迴路之間的關聯,去分析迴路可能發生的故障,否則學起來很空、很累。
要想學好汽車電路,首先要學好電工基礎和電子技術基礎。因為不管是什麼電路,其基本原理都離不開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如歐姆定律、電子放大、控制、震盪電路等原理。有些人老想走捷徑,那樣的化只會照葫蘆畫瓢,遇到疑難問題就抓瞎了。比如轉向燈不亮,沒有基礎知識的,就只能從燈泡、開關、控制器挨個地換,直到正常為止。而有基礎知識的,就可以從故障的現象上基本分析出是什麼部位的故障。特別是有些改動過的線路故障,分析起來更能體現修理人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