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對利用廢舊材料小製作感興趣?能利用廢舊材料製作購物袋,並加以簡單的裝飾
能在創造過程中感知變廢為寶
活動重點
重點:能利用廢舊材料製作購物袋,對利用廢舊材料的小製作感興趣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對購物袋有初步的了解
物質准備:各種購物袋;小超市場景;多種廣告紙、掛歷紙、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的娃娃家超市開張了,我們進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東西嗎? (幼兒逛超市以後入座)」
1.你在超市買了東西裝在什麼地方帶回來?
2.你見過什麼形狀的購物袋?它們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你們想設計一個怎麼樣的購物袋? (幼兒自由討論)
二、觀察環保購物袋,講解製作方法
出示購物袋,讓幼兒觀察並討論製作購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個購物袋,你們看看,要裝東西袋子應該有一個什麼?」
2.其他三面應該怎麼樣?
3.粘好了要裝上什麼東西才可以拎?
三、幼兒製作購物袋
1.鼓勵幼兒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指做各種有趣的環保購物袋,並進行簡單的裝飾。
2.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重點部分。
3.啟發幼兒製作與別人不同的拎環。
四、觀賞展評
1.找找誰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著自己製作的袋子去「超市」選購自己喜歡的物品,裝在袋子里。
活動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動剩餘的材料,讓有興趣的幼兒繼續製作。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從環保教育出發,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我將幼兒熟悉的接觸最多的超市購物袋作為環境教育的內容。在活動過程中,啟發幼兒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購物袋的用途、特徵,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設計各種各樣的購物袋,利用廢舊的廣告紙和幼兒自己家裡帶來的掛歷紙來製作,即體現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有使幼兒有了廢物利用的概念。幼兒有能力製作各種各樣的購物袋,雖然教師沒有直接示範如何粘貼袋子,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了各種粘貼的方法,並設計了與眾不同的拎環。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創造性。最後的環節讓幼兒自己拿著自己設計的環保購物袋去「超市」購物,實際上是給幼兒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是幼兒在情感上得到成功的滿足。最後的環節在幼兒體驗成功的同時,可以在「購物」的過程中欣賞同伴的袋子,教師也可以檢測製作的完成情況。
二、效果分析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活動中,幼兒都是按自己的意願進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後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總之,幼兒對本次活動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中班美術教案――:走進夏天-切西瓜 (泥工)
中班美術教案――:走進夏天-切西瓜 (泥工)
目標:
1、在觀察西瓜特徵的基礎上,了解西瓜的用途。
2、嘗試用彩泥製作西瓜。
准備:西瓜、彩泥等
過程:
1、幼兒觀察並談談西瓜的里外特徵。
2、幼兒吃吃西瓜,嘗嘗西瓜的味道。
3、談論吃西瓜的好處:能幫助我們防暑解渴。
4、製作西瓜:
用紅色彩泥做瓜瓤,綠色彩泥做瓜皮,用小刀或線玩切西瓜的游戲。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絨線編織小丑
材料:乒乓球、晴綸毛線、綵帶、花布(邊角料)、膠水。
工具:剪刀、錐子
製作:
1、先用晴綸毛線扎出小丑的身體和大小不同的綵線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紙上,捲成錐形帽子。
2、結實
3、裝飾眼睛、嘴,加工完成。
年齡班:大班
做做玩玩----絨線編織《手套娃娃》
材料:白色勞動手套、棉花、毛線(二、三種顏色)、縫紉線(黑、白、紅)、花布(邊角料)。
製作:
1、將手套的無名指退進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縫在與大拇指套對應的位置上。
2、向手套內填塞棉花。用毛線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調整好娃娃頭的大小造型,即可將娃娃頭的翻口處縫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體就組成了。
3、在恰當的位置上用紅縫紉線綴上嘴巴、黑縫紉線綴出眼睛、黑毛線縫制頭發。
4、根據需要製作各種服飾。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與工具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線等。
工具:美工刀、銼、剪、針、乳膠、大頭針、砂紙。
製作方法
1、選一塊泡沫用美工刀削去邊角,再鋸成粗胚(圓球形),然後修成小熊的頭,再用木工銼、砂紙打磨平滑加工製成;
2、在頭上包貼一層布,可用毛巾以及舊針織品,包貼時乳膠要圖勻;
3、用8cm×20cm的卡紙塗上乳膠,捲成比食指略粗的紙筒,在頭下方挖一個交紙筒略小的圓洞,將紙筒插入固定在裡面;
4、用卡紙或棕色絨布做耳朵,在頭頂開槽口,將耳朵嵌進去;
5、用紐扣做眼睛,用細鐵絲穿在孔中,做一道小小插腳,醮上乳膠液插在頭胚上,眼睛會顯得水靈靈的,鼻子可以用包扣法做,抹膠粘上;
6、根據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縫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設計縫制木偶的服裝,要求穿脫方便,以便更換;
8、用橡皮筋將布袋的頸部扎牢在頭的頸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活動目標:
通過剪剪貼貼活動讓幼兒初步理解二等分。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剪貼的樂趣。
活動准備:
各種形式的手工紙(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一、引起活動興趣:
1、老師這里有各種形式的手工紙,誰能把它分成兩張一樣大小的紙?(幼兒自由操作)
2、分享交流:
(1)互相介紹交流各種各樣的方法?
(2)怎麼知道它們是兩張一樣大小的紙?(比一比)
3、黑板上有一些圖,找找哪些圖形是二等分的,哪些圖形不是二等分?為什麼?
二、聯系生活進一步理解「二等分」:
1、平時還有什麼時候需要二等分?
2、找一找教室里有沒有二等分的東西?(窗、門等)
三、剪剪貼貼有趣的畫:
老師這里還有許多各種圖形的手工紙,請小朋友把它進行二等分貼成有趣的圖,好嗎?
反思:
活動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動手動腦及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活動帶給我們的啟示卻鞭策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積極地開動腦筋,尋找更加適合幼兒的有趣的,促進幼兒發展的方法。
教學目的: 1、讓幼兒用油畫棒與水粉顏料相結合,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2. 在幼兒想像畫出人物動態情景的基礎上通過有趣的玩色游戲,學習色彩的明度,冷暖,色相對比。
教學准備: 1.色彩大拼盤圖一張,
2.幼兒用紙、筆、顏料、卡紙 、每人一份。各組棉簽、棉線、擦布若干 。
教學過程: 一.認識色彩明度對比討論。(出示色彩大拼盤)
1.你們看到了這色彩大拼盤有什麼感覺?
2.上面有那些顏色?(有了這些顏色產生強力 對比)
3.那些顏色最亮?那些顏色最暗?那些顏色最深?那些顏色最淺?
4.怎樣使顏色變淺呢?(一種原色加白)
二.講解玩色方法
今天,我們來玩色彩冷暖對比,明度變化的游戲 。
1、色彩冷暖對比: 如畫雨點,我們可用五彩繽紛的顏色來畫。比如 色調畫彩雨時,首先要考慮畫紙底色的對比,最好用冷色的卡紙作雨天的背景,如(深藍、紫色、黑色)等。
(試一試:師生一起在自己的紙上用棉線蘸以暖色為主的顏料拖畫雨點或用棉簽點畫。)
2.色彩明度變化:如畫水花,我們可用筆蘸普藍或深藍色加上白色再加點水的顏料畫出有透明度的水花。(請幼兒試畫)
你們看這樣玩色有趣嗎?你們想玩嗎?
三、幼兒操作、探索
1、我們在玩色前,先用蠟筆勾畫下雨天發生的許多趣事的情景,然後用顏料在畫面上用棉線拖、棉簽點等方法進行玩「雨天、水花等有趣的玩色游戲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想像、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去畫,去感覺色彩的對比,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四、欣賞、交流
1、讓幼兒互相欣賞玩色中又發現了什麼?
2、講一講,我畫的雨天人們在干什麼,發生了那些」趣事「?
小小布藝書 小鈕扣
一、作品原理:
幼兒教育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我們不僅對幼兒知識能力進行培養,還要特別重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們利用身邊的環保廢舊材料,為幼兒親手製作一些玩教具,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主動學習的興趣。
小小布藝書的製作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選取柔軟的、顏色鮮艷的各種絨布為主要材料,首先將布裁成一樣大小的長方形作書頁,書頁的多少根據內容制定。再利用絨布製作一些不同款式的服裝並加之各種紐扣,如:按扣、子母扣、拉鏈、鞋帶及中國古典的盤扣,同時還製作了一些活潑可愛的動物、植物、水果等半成品,然後將這些材料分布在書中,每一頁有不同的教育意義。最後將這些書頁用絲帶連接在一起。可隨意拆裝的書頁更具有操作性,可同時供多名幼兒同時操作。
二、發明背景: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以幼兒發展為本,支持幼兒自由發展,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 幾年來,我們一直關注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為此,我們一直在研究、探討一些適合幼兒操作的活動材料。
玩具是孩子們最好的朋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日常教育活動中以游戲為主線,為幼兒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材料的環境,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往幼兒的活動材料的單一性已不能適應當今幼教課程整合性的這一特點。因此,在此觀念的影響下,結合原有經驗製作了新的幼兒操作材料《小小布藝書――小紐扣》。這本書的內容較以前更具有綜合性和整合性,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操作中提高了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及想像能力等。
三、使用現狀:
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社會領域等多方面內容,不僅培養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准確性,而且又提高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體現在藝術領域中,我們製作的活潑可愛的動植物、水果可以發揮幼兒的自由想像力,自主創意組合畫面,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
在書中「系鞋帶」一頁我還滲透了社會領域的內容,讓幼兒懂得小朋友要有愛心、要互相幫助。
科學領域著重讓幼兒學習點數。我們可以讓幼兒數一數草地上有幾朵花,樹上有多少果子,衣服上有幾個紐扣等等。讓幼兒介紹衣服的顏色、樣式,還可以讓幼兒將自己創意的畫面向同伴大膽的講述。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創編講述「小刺蝟背果子」的故事或者讓幼兒自主選擇一些內容、材料進行組合講述。
通過幼兒操作活動,使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力都得到了提高,並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四、發展方向:
小小布藝書的提供增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鍛煉。今後根據幼兒實際需求,還會製作更多布藝書。
「小小音樂會」讓幼兒了解一些樂器知識,加入一些會發聲的小晶元還可以傾聽各種樂器的聲音。「小劇場」可以讓幼兒自己操作表演。
「聰明的寶寶」系列包括「我的家」、可愛的動物等。其中「我的家」讓幼兒認識一些家用電器,傢具,了解它們的功能。認識家庭成員的稱呼。「可愛的動物」向幼兒介紹動物的行走方式並在提供的材料中選擇動物愛吃的食物進行連線或粘貼。
「英語ABC」鑲嵌英語字母,根據所出示單詞選擇恰當的材料進行粘貼,根據畫面內容用簡單的英語介紹畫面等等。
讓書中可愛、漂亮的畫面吸引幼兒,更好的提高幼兒的動手、動、動腦等綜合能力吧!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讓幼兒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2、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和大膽的想像能力。
3、充分體驗親子創作的快樂,培養親子之間相互合作的精神。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教師范畫 彩色筆 蠟筆 ppt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對小鳥的表情進行觀察想像。
1、 觀看ppt提問幼兒:小鳥怎麼了?他的表情怎麼樣?
2、它為什麼哭了?發生了什麼事情?(教師引導幼兒小鳥是因為去旅行的時候,看到森林被砍伐了、海洋被垃圾污染了、天空冒著黑煙、到處堆滿了垃圾。地球受到這樣的破壞,他難過的落淚了。)是啊,剛才的一幕幕畫面都不是我們想見到的;小鳥也不想見到,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將無處可去。如果是你,你會像故事裡面所說一樣隨便丟垃圾嗎?那你會怎樣愛護環境呢?(不要隨地亂扔垃圾,要愛護花草樹木,因為多種一些花草樹木,既美化環境,又凈化空氣,還要節約用水,做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二、激發幼兒大膽的想像。
小鳥哭得那麼難過,我好想讓小鳥開心起來,小朋友想想看,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鳥開心起來呢?如果是你,你會怎樣為小鳥重新設計 一個美麗的地球呢?說說自己喜歡的地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大膽的.進行想像,鼓勵幼兒的想法大膽的說出來,並給予幼兒肯定和鼓勵。)
三、教師大膽的講述自己的創作。
(教師講述:因為剛才我也聽了陳老師講的小鳥旅行的故事,聽了之後我也十會難過。為了讓小鳥能開心點,於是我也重新為小鳥設計了一個美麗的地球,讓它可以去開心的旅行。現在請大家來欣賞我的地球村)
四、教師示範講解
五、幼兒作畫
1、教師介紹材料: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准備了蠟筆、油性筆、還有這個我們地球的圖畫,小朋友和你們爸爸媽媽們一起來幫助小鳥設計這個地球。
2、提出作畫要求
六、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作畫。
播放輕音樂,讓幼兒在和諧、愉快的環境下作畫。
七、展示作品。
教師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在演示板上,請幼兒一起來欣賞別的小朋友的作品)
八、師生共同評價。
(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去評價美術作品,指導幼兒,他們的未來的主人,更加有責任和義務要保護地球,愛護地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能較配合老師的工作,小朋友經過一個學期學習習慣的培養、傾聽能力的注重和常規狀態的培養,已經建立了一個非常穩定非常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的一個成果也是我們的目標和希望。在整個活動下來,每個環節能順利完成,效果還可以。基本能達到活動的目標。此活動通過向幼兒進行保護環境方面教育,激發幼兒保護地球的美好願望,他們還設計出了自己心中的各種愛護環境作品,展現給大家欣賞,知道要愛護愛護環境、愛護地球意願。相信有了這些環保小衛士,我們的地球在今後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變!我們的家園一定會變得更美麗!當然活動中還需要有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教學語言組織能力還需有待加強,注意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多引導幼兒,給予每個孩子機會;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活動細節上也還做得還不夠深入。
【活動目標】
1、能畫出馬的基本形態並有所變化,會用豐富的色彩表現。
2、培養大膽作畫的習慣。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事先認識過馬,對馬有初步的了解。
物質准備:不同形態馬的圖片、背景圖、兩個不同大小的橢圓(頭和身體)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馬的圖片。
這是什麼?他長得怎麼樣?
2、播放不同形態的馬。
這只馬在干什麼?他的動作怎麼樣?
二、教師講解示範。
1、教師邊講解邊進行示範畫。
馬的身體是橢圓形的,扁扁的,這樣跑動快。
頭也是橢圓形的,比較長。
脖子也比較長,脖子上有一絲絲棕毛。
馬的腿很直,肉很結實,蹄是三角形的。
身體後面的尾巴)很長。
最後畫上馬的鼻腔、眼睛和耳朵。
2、出示兩張橢圓形的紙片(頭和身體)
老師這里有兩張橢圓形的紙片,一個當馬的身體。一個當馬的頭,我們再來畫一個馬,教師演示。
3、播放不同形態馬的圖片。
三、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畫出馬的基本形態,並有不同的形態變化。要求作畫時落筆乾脆,線條直。
2、能添畫背景、馬鞍。
活動名稱 :小燈籠的聚會
目標 :
1、用直線和圍圈的方法做成各種燈籠,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燈籠的聚會。
2、能大膽地想像並(來自:: 小班美術教案燈籠 )嘗試獨立設計燈籠的圖案。
准備 :
1.長方形色紙,長紙條。
2.蠟筆,剪刀,漿糊。
過程 :
1.出示各種各樣燈籠的圖片,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玩具小燈籠。·
提問:圖片上的燈籠你都見到過嗎?有些什麼顏色?燈籠外面的圖案是怎麼樣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圖畫好像我們看的連環畫。有的上面寫字的,是讓你猜謎語的)什麼時候人們會掛上燈籠?(國慶節,元宵節各種喜慶的節日)燈籠能用什麼材料來做?(布,塑料,紙)
2、教師示範講解小燈籠的製作方法,幼兒教案《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燈籠的聚會》教師出示燈籠的範例。
看一看,老師的小燈籠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紙)上面有些什麼圖案?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小燈籠呢?
展示製作步驟。
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先在紙上畫上你自己設計的圖案,注意把有圖案的一面對著自己。
剪的時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3)探索除了這樣剪,你還能想出更多的製作方法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討論交流。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一起布置,開一個小小燈展。
小班藝術活動——花燈(繪畫)教案
活動目標 :
1、學慣用服裝、發型的變化來表現人物。
2、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艷3、知道華人新年,元宵節時的習俗,體驗過節的愉快氣氛,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活動准備 :
1、彩色水筆、蠟筆、紅、綠、蘭、黃等水粉色。
2、在區域里,可張貼各種範例畫,如:各式彩燈、節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動過程 :
1、介紹元宵節知道華人新年中的元宵節——我們華族特有的節日,是全國華族共同歡慶的節日。節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門前掛上彩燈,走親訪友,美麗的花燈和鮮艷奪目的各色衣服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裝點得更加美麗。
2、欣賞討論。
①建議在觀賞範例時,可引導幼兒討論:畫面上有誰?哪幾位是弟弟?哪幾位是妹妹?他們的衣服和頭發有什麼不同?
說明:通過討論可幫助幼兒解決難點,理解發型和服裝的不同可表現出人物是男還是女。
②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人物在干什麼?說說自己看到的彩燈是怎麼樣的?有什麼不同?(顏色、排列)說明:以上設問
主要是引起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見的興趣。給幼兒創設交流有關彩燈知識的機會。
3、幼兒創作(1)教師可啟發幼兒把人物畫大。(可以看清頭發、五官和服裝)把畫面畫滿,想像變化不同的發型和服裝來表示弟弟和妹妹,並引導相互啟發。
(2)用蠟筆畫服裝的圖案、花紋。
說明:畫得快的幼兒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齊」即可去「看彩燈」——手指點畫彩燈。
(3)手指點畫彩燈。
建議如在點畫彩燈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已有深淺搭配和間隔排列的意識,則應馬上介紹給集體,使幼兒逐步有配色的意識。對來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兒,要鼓勵他們在區角活動中完成。
4、引導講評找一找畫面上弟弟妹妹都來看燈了嗎?
看看彩燈漂亮嗎?為什麼這些彩燈特別漂亮?
5、活動——製作教具准備白紙數張,各色皺紋紙數張,訂數機數個,剪刀數把,彩筆無數。
先用各色皺紋紙製作彩燈,也可用白色紙製作燈籠,讓幼兒在燈籠上任意作畫,塗色。把做好的各色燈籠掛在角落增添節日氣氛。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欣賞。
⑵ 大班教案:家用電器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家用電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了解家用電器的不同用途,引導幼兒嘗試按照家電的用途來進行分類。
2、體驗家用電器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和快樂。環境創設各類家用電器的圖片重點與
難點按照家用電器的用途進行分類活動過程:
一、交流各自的家電
1、誰願意上來介紹一下家用電器的名字?
2、這些家電有什麼用用途嗎?
小結:家電有這么多的用途,它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快樂,所以我們大家都喜歡使用家用電器。
二、按照家用電器的用途分類
1、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家用電器的卡片,這么多的卡片,我們小朋友能不能把他們分到三個圈內?
2、你們每個小組都動動腦筋我們能怎麼分?(小組分類操作)
3、誰來說說你們一組是怎麼分的?為什麼這么分?請說說理由。
4、剛才小朋友分的方法都不一樣,家用電器的用途我們都知道了,老是想請你們從用途上分能不能分成三類?
三、按標記驗證分類
老師畫了三個標記,你們猜猜表示什麼意思?小朋友看看可以放到哪個圈內。
小結:原來第一個圈的家用電器都可以用來加工我們吃的食品,第二個圈的家用電器可以豐富我們的娛樂生活,第三個圈的家用電器可以幫助我們清潔。價值分析:
通過欣賞圖畫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第幾的概念,通過引導幼兒表述第幾頁上有幾個初步感知序數和基數的區別。
通過相互欣賞和交流的環節繼續感知基數和序數。並總結得出它們的區
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有著濃厚的探究慾望,喜歡動手嘗試新鮮事物,家用電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們產生操作的願望。本次活動以情景表演為主線,讓幼兒學會使用幾種簡單的家用電器,引導幼兒了解使用的常識,避免使用中發生危險。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准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搜集攜帶方便的小家電,如小台燈、按摩器、錄音機等,每組一至兩種。
2.蘿卜條(或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電風扇、果汁機、水果若干。
3.多媒體教師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准備了好多的小家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了解家電都有開關。
2.輪流試著打開開關,觀察電器的變化。然後請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本組的電器名稱和用途以及打開開關後電器的變化。
(二)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了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說一說小波的手指為什麼被打壞。
2.現場試驗:風扇的威力。
教師操作小風扇,將蘿卜條伸進扇頁,幼兒觀察蘿卜條被打斷的現象。
小結:扇頁很薄,通電後高速旋轉,使空氣流動形成風,這讓我們感到涼爽。但旋轉的扇頁就像刀片一樣,能打斷伸進扇頁范圍內的物品。所以正在運轉的風扇很危險,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手伸進風扇中。
3.說一說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觸摸嗎?
小結:正在運轉的電器都很危險,如洗衣機、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等,小朋友千萬不要觸摸正在運轉的電器。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式講述:小強看媽媽下班後很累,很想幫媽媽做點事情,可是到了廚房一看,微波爐、飲水機都不會用,這是他該怎麼辦呢?如果他自己亂動,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結:每一種電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在沒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亂動電器按鈕,否則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電器的使用方法,那我們現場製作果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品嘗吧!
活動反思
家電常識是門新課,即沒有課本,更沒有參考資料,教學難度可想而知。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厭倦枯燥的講解,喜歡靈活多樣的實踐加實訓教學,幾年來積累了許多媒體課件和視頻資料,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踐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不怕臟和油,蹲在地下就動手,和坐在教室里判若二人,教學中講的內容,通過實訓,使學生知識掌握的深而廣,並且特別容易記牢。
前幾天進行了家電常識的階段考核,我採用了三步考核方法:
第一步考核的全是填空,是閉卷,這樣基本的知識大家還是要用心背過的,佔三十分。
第二步考核的實訓的拆裝,它包括二項內容,空調和冰箱的拆裝,這項考核包括電工用具的正確使用,及拆卸物品的規范擺放,最後完整的歸位到才拆時的.狀態。佔三十五分。
第三步是家用冰箱和空調的使用常識,採用抽簽的方法,抽到哪個就考哪個,是邊操作邊敘述的的考核方法。佔三十五分。全計一百分。
通過這樣的教學和考核,我認為不僅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教學進度更圓滿的完成。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認識各種家用電器的名稱,感受家用電器在人們生活中的用處。
2、對生活中的家用電器感興趣。
活動准備:
1、前期經驗:幼兒觀過商廈里的電器專櫃,並實地進行觀察、記錄、詢問。
2、幼兒在家裡尋找各種家用電器,並以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過程:
一、了解家用電器的概念。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認不認識?老師拿出吹風機:「哎?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處?它通過使用什麼才工作的?
(知道吹風機是通過使用電才開始工作的)
2、老師小結:相信我們小朋友家裡也有許多使電的機器,我們把這些能夠方便我們的生活的,用電的機器都叫做家用電器。
二、介紹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
1、老師導入:你們家裡面有哪些家用電器?昨天我讓小朋友回去把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畫下來,你們有沒有畫呢?
2、幼兒展示自己在家裡尋找到的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畫。
3、數數自己家裡有幾樣家用電器,比一比誰家的家用電器多。
4、老師小結:我們每家都有很多家用電器,這些不同的家用電器有些什麼用處呢?
三、交流各種家用電器的用處。
播放家用電器幻燈,邊看邊討論。(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浴霸、電飯鍋、抽油煙機、吸塵器、電熨斗等等)
1、這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2、它們的形狀、顏色一樣嗎?為什麼要不一樣?(滿足人們不同的喜好)
3、隨機提問:你同意他的說法嗎?還有什麼意見?
4、老師小結:家用電器用處可真大,它們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
四、使用家用電器要注意安全。
1、教師導入:家用電器使用時需要通電,所以使用時要注意安全!
2、討論:使用家用電器時有哪些危險,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用的時候不要碰到水,手不要碰到電源,插座,否則會觸電的。)
3、小朋友平時在家有沒有用過家用電器?你在使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要注意些什麼?
4、老師小結:有些家用電器,如電熨斗、電飯煲、電水壺等是比較危險的,所以不適合小朋友去使用。我們可以用一些比較安全的家用電器,如空調開關、電視機、電冰箱等一些可以不接觸電源的家用電器;還有如插頭上不可以碰到水,使用電水壺、電熨斗等家用電器時不可以離開…
五、聯系生活安置各種家用電器。
1、老師導入:老師最近搬新家了,總覺得家裡還缺一些家用電器,我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忙,幫我想一想還要購買哪些家用電器,好不好?
2、那我先帶你們來參觀一下老師家,看看有哪些房間?(廚房、卧室、客廳)
3、幼兒分三組討論,我們還可以在廚房、卧室、客廳放哪些家用電器?並以圖畫的形式畫出這些家用電器,然後分別安置在老師的新房裡。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一些小電器的作用,感受科學創造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2、提醒幼兒能夠安全使用小家電,注意自我保護。
活動准備
1、課件-樂趣練習:家用電器的名字
2、 蔬菜、水果各一些,攪拌機、榨汁機等實物。
活動過程
1、教師品嘗果汁,引起幼兒興趣。
嗯! 果汁真好喝,哪個小朋友也想嘗一嘗呀?
(請個別幼兒品嘗)
2、你們知道果汁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
(引導幼兒說出可以用榨汁機榨果汁)
出示水果和蔬菜:
你們想知道它是怎樣變成果汁的嗎?
3、解小家電的神奇
讓幼兒觀看榨汁機榨果汁的過程:
(1)請幼兒觀察水果的變化
請幼兒說說觀看果汁榨成後的感受,榨汁機很神奇。
(2)教師示範用攪拌機來攪菜泥,請幼兒觀察蔬菜攪拌後的變化和形狀特點。
請幼兒說說攪拌機的神奇。
4、家電的特徵
榨汁機和攪拌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家電)
:能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小型電器,需要有電才能工作的小型電器。
5、利用圖片:「電器的名字」,來介紹家電的用途。
組織幼兒討論:這些小家電又有什麼用呢?
錄音機
電腦
電話
照相機
電冰箱
鼓勵幼兒結合實物進行介紹,要求介紹出家電的名稱、神奇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教師針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歸納和補充。
6、我是小小發明家
除了這些小家電,你還了解哪些小家電?
還想發明什麼小家電,幫助人們做什麼事,讓它給我們帶來方便?
鼓勵幼兒以後發明更神奇的小家電。
7、果汁品嘗
通過品嘗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⑶ 《家用電器》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家用電器》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一些小電器的作用,感受科學創造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2、提醒幼兒能夠安全使用小家電,注意自我保護。
活動准備
1、課件-樂趣練習:家用電器的名字
2、 蔬菜、水果各一些,攪拌機、榨汁機等實物。
活動過程
1、教師品嘗果汁,引起幼兒興趣。
嗯! 果汁真好喝,哪個小朋友也想嘗一嘗呀?
(請個別幼兒品嘗)
2、你們知道果汁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
(引導幼兒說出可以用榨汁機榨果汁)
出示水果和蔬菜:
你們想知道它是怎樣變成果汁的嗎?
3、解小家電的神奇
讓幼兒觀看榨汁機榨果汁的過程:
(1)請幼兒觀察水果的變化
請幼兒說說觀看果汁榨成後的感受,榨汁機很神奇。
(2)教師示範用攪拌機來攪菜泥,請幼兒觀察蔬菜攪拌後的變化和形狀特點。
請幼兒說說攪拌機的神奇。
4、家電的特徵
榨汁機和攪拌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家電)
:能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小型電器,需要有電才能工作的小型電器。
5、利用圖片:「電器的名字」,來介紹家電的用途。
組織幼兒討論:這些小家電又有什麼用呢?
錄音機
電腦
電話
照相機
電冰箱
鼓勵幼兒結合實物進行介紹,要求介紹出家電的名稱、神奇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教師針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歸納和補充。
6、我是小小發明家
除了這些小家電,你還了解哪些小家電?
還想發明什麼小家電,幫助人們做什麼事,讓它給我們帶來方便?
鼓勵幼兒以後發明更神奇的小家電。
7、果汁品嘗
通過品嘗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了解家用電器的不同用途,引導幼兒嘗試按照家電的用途來進行分類。
2、體驗家用電器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和快樂。環境創設各類家用電器的圖片重點與
難點按照家用電器的用途進行分類活動過程:
一、交流各自的家電
1、誰願意上來介紹一下家用電器的名字?
2、這些家電有什麼用用途嗎?
小結:家電有這么多的用途,它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快樂,所以我們大家都喜歡使用家用電器。
二、按照家用電器的用途分類
1、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家用電器的卡片,這么多的卡片,我們小朋友能不能把他們分到三個圈內?
2、你們每個小組都動動腦筋我們能怎麼分?(小組分類操作)
3、誰來說說你們一組是怎麼分的?為什麼這么分?請說說理由。
4、剛才小朋友分的方法都不一樣,家用電器的用途我們都知道了,老是想請你們從用途上分能不能分成三類?
三、按標記驗證分類
老師畫了三個標記,你們猜猜表示什麼意思?小朋友看看可以放到哪個圈內。
小結:原來第一個圈的家用電器都可以用來加工我們吃的食品,第二個圈的家用電器可以豐富我們的娛樂生活,第三個圈的家用電器可以幫助我們清潔。價值分析:
通過欣賞圖畫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第幾的概念,通過引導幼兒表述第幾頁上有幾個初步感知序數和基數的區別。
通過相互欣賞和交流的環節繼續感知基數和序數。並總結得出它們的區
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有著濃厚的`探究慾望,喜歡動手嘗試新鮮事物,家用電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們產生操作的願望。本次活動以情景表演為主線,讓幼兒學會使用幾種簡單的家用電器,引導幼兒了解使用的常識,避免使用中發生危險。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准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搜集攜帶方便的小家電,如小台燈、按摩器、錄音機等,每組一至兩種。
2、蘿卜條(或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電風扇、果汁機、水果若干。
3、多媒體教師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准備了好多的小家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了解家電都有開關。
2。輪流試著打開開關,觀察電器的變化。然後請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本組的電器名稱和用途以及打開開關後電器的變化。
(二)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了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說一說小波的手指為什麼被打壞。
2、現場試驗:風扇的威力。
教師操作小風扇,將蘿卜條伸進扇頁,幼兒觀察蘿卜條被打斷的現象。
小結:扇頁很薄,通電後高速旋轉,使空氣流動形成風,這讓我們感到涼爽。但旋轉的扇頁就像刀片一樣,能打斷伸進扇頁范圍內的物品。所以正在運轉的風扇很危險,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手伸進風扇中。
3、說一說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觸摸嗎?
小結:正在運轉的電器都很危險,如洗衣機、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等,小朋友千萬不要觸摸正在運轉的電器。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式講述:小強看媽媽下班後很累,很想幫媽媽做點事情,可是到了廚房一看,微波爐、飲水機都不會用,這是他該怎麼辦呢?如果他自己亂動,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結:每一種電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在沒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亂動電器按鈕,否則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電器的使用方法,那我們現場製作果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品嘗吧!
⑷ 家用電器簡筆畫
簡筆畫的電燈怎麼畫?
1.畫兩條傾斜的平行線。
2.用螺旋的線連接平行線的下端。 3.畫一個梨形的燈泡外緣。
4.畫燈泡的尾部,畫上橫螺紋。這樣一個螺口燈泡就畫好了。
(4)家用電器繪畫教案擴展閱讀簡筆畫,是指把復雜的形象簡單化,形體結構是繪畫最基本的要素,各種物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構成因素,結構形勢及比例關系,平面化的簡筆畫,表現2維的平面結構比較簡便。 但要表現立體結構的物體形象,因主要只表現一個面的圖形,寫生時應選擇能充分顯示對象結構特點的角度和視向,使這些特點能突出地呈獻於平面圖形之中。
要辦消防安全手抄報,急求簡筆圖畫(消防員),簡筆畫消防員越簡
消防安全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當或者管理不好,就會發生火災,嚴重威脅人們的生活,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家的建設發展造成巨大損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火災的預防;二是滅火.對此,同學們都應該有所了解,並掌握一些基本知識.預防火災應該注意什麼?預防火災的措施很多,同學們首先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l.不玩火.有的同學對火感到新奇,常常背著家長和老師做玩火的游戲,這是十分危險的.玩火時,一旦火勢蔓延或者留下未熄滅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2.不吸煙.吸煙危害身體健康,又容易誘發火災,要遵守學生守則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堅決杜絕吸煙.3.愛護消防設施.為了預防火災,防止火災事故,居民樓、公共場所都設置了消防栓、滅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設施,還留有供火災發生時人員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覺愛護消防設施,保證安全通道的暢通.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家庭中的火災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電器不當引起,同學們要注意:l.使用火爐取暖,火爐的安置應與易燃的木質傢具等保持安全距離,在農村,則要遠離柴草.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長時間離開.3.火爐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4.生火時,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燒發生火災.5.掏出的未熄滅的爐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別的物體燃燒起火.6.使用家用電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亂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發火災.7.使用發熱的電器(如電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8.電器使用完畢或人離開時,要及時關閉電源,以防電器過熱而發生危險.9.使用煤氣器具要防止煤氣泄露,使用完畢應關閉氣源.10.煤氣罐應遠離火源使用;要定期檢查,確保煤氣設施及用具完好.發生火災應如何報警?如果發現火災發生,最重要的是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損失.1.火警電話的號碼是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2.發現火災,可以打電話直接報警.家中沒有電話的,要盡快使用鄰居、電話亭或者附近單位的電話報警.3.報火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著火的單位或地點,講清所處的區(縣)、街道、胡同、門牌號碼或鄉村地址,還要講清是什麼物品著火,火勢怎樣.4.報警以後,最好安排人員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車,指引通往火場的道路.5.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6.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採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洗衣機簡筆畫圖片大全
.======.
| INRI |
| |
| |
.========' '========.
| _ xxxx _ |
| /_;-.__ / _\ _.-;_\ |
| `-._`'`_/'`.-' |
'========.`\ /`========'
| | / |
|/-.( |
|\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_\\| \ |_ _ \ _
^ `^`^ ^`` `^ ^` ``^^` `^^` `^ `^
⑸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來源:
在區域游戲時,聽到手工區的小朋友在討論自己家的檯布的形狀、圖案、顏色等等,還有人說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檯布,自己要做什麼樣的檯布。因此,我們開展了此次的美術活動,讓幼兒自己來設計檯布。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檯布的裝飾特點。
2. 嘗試創造性地設計檯布圖案。
活動准備:
1.檯布圖片,供幼兒欣賞。
2.娃娃家小桌子一張。
3.《幼兒畫冊》、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娃娃」,引出課題。
(1)請幼兒為「娃娃家」的餐桌設計一塊漂亮的檯布。
(2)欣賞各種檯布的圖片,從檯布的形狀、構圖、色彩等進行了解。
2.討論交流設計檯布的見解。
(1)啟發幼兒從色彩、圖案、構圖、表現手法等幾個方面構思設計檯布。
(2)交流孩子的見解。
3.幼兒繪畫。
(1)引導幼兒學會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提醒幼兒先構思再動手。
(2)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4.展示幼兒的作品。
請幼兒講述自己喜歡的檯布設計,說出喜歡的理由。
活動反思:
雖然檯布在幼兒的生活中也較常見,但卻很少有幼兒會有意識地觀察檯布,因此,在讓幼兒設計檯布前,必須要先讓他們對所要表現的物品有直觀的認識。課前我尋找了一些檯布的圖片,並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但從幼兒作畫的過程來看,他們對檯布圖案的色彩、結構排列特徵表現出的是隨心所欲。當然,這也是孩子們創造性地表現的成果,各自都有著不同的發揮,作為教師,應帶著欣賞的眼光來評價,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鼓勵和肯定。
活動名稱 :小燈籠的聚會
目標 :
1、用直線和圍圈的方法做成各種燈籠,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燈籠的聚會。
2、能大膽地想像並(來自:: 小班美術教案燈籠 )嘗試獨立設計燈籠的圖案。
准備 :
1.長方形色紙,長紙條。
2.蠟筆,剪刀,漿糊。
過程 :
1.出示各種各樣燈籠的圖片,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玩具小燈籠。·
提問:圖片上的燈籠你都見到過嗎?有些什麼顏色?燈籠外面的圖案是怎麼樣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圖畫好像我們看的連環畫。有的上面寫字的,是讓你猜謎語的)什麼時候人們會掛上燈籠?(國慶節,元宵節各種喜慶的節日)燈籠能用什麼材料來做?(布,塑料,紙)
2、教師示範講解小燈籠的製作方法,幼兒教案《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燈籠的聚會》教師出示燈籠的範例。
看一看,老師的小燈籠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紙)上面有些什麼圖案?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小燈籠呢?
展示製作步驟。
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先在紙上畫上你自己設計的圖案,注意把有圖案的一面對著自己。
剪的時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3)探索除了這樣剪,你還能想出更多的製作方法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討論交流。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一起布置,開一個小小燈展。
小班藝術活動——花燈(繪畫)教案
活動目標 :
1、學慣用服裝、發型的變化來表現人物。
2、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艷3、知道華人新年,元宵節時的習俗,體驗過節的愉快氣氛,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活動准備 :
1、彩色水筆、蠟筆、紅、綠、蘭、黃等水粉色。
2、在區域里,可張貼各種範例畫,如:各式彩燈、節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動過程 :
1、介紹元宵節知道華人新年中的元宵節——我們華族特有的節日,是全國華族共同歡慶的節日。節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門前掛上彩燈,走親訪友,美麗的花燈和鮮艷奪目的各色衣服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裝點得更加美麗。
2、欣賞討論。
①建議在觀賞範例時,可引導幼兒討論:畫面上有誰?哪幾位是弟弟?哪幾位是妹妹?他們的衣服和頭發有什麼不同?
說明:通過討論可幫助幼兒解決難點,理解發型和服裝的不同可表現出人物是男還是女。
②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人物在干什麼?說說自己看到的彩燈是怎麼樣的?有什麼不同?(顏色、排列)說明:以上設問
主要是引起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見的興趣。給幼兒創設交流有關彩燈知識的機會。
3、幼兒創作(1)教師可啟發幼兒把人物畫大。(可以看清頭發、五官和服裝)把畫面畫滿,想像變化不同的發型和服裝來表示弟弟和妹妹,並引導相互啟發。
(2)用蠟筆畫服裝的圖案、花紋。
說明:畫得快的幼兒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齊」即可去「看彩燈」——手指點畫彩燈。
(3)手指點畫彩燈。
建議如在點畫彩燈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已有深淺搭配和間隔排列的意識,則應馬上介紹給集體,使幼兒逐步有配色的意識。對來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兒,要鼓勵他們在區角活動中完成。
4、引導講評找一找畫面上弟弟妹妹都來看燈了嗎?
看看彩燈漂亮嗎?為什麼這些彩燈特別漂亮?
5、活動——製作教具准備白紙數張,各色皺紋紙數張,訂數機數個,剪刀數把,彩筆無數。
先用各色皺紋紙製作彩燈,也可用白色紙製作燈籠,讓幼兒在燈籠上任意作畫,塗色。把做好的各色燈籠掛在角落增添節日氣氛。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欣賞。
教學目標:
1、能用橡皮泥大膽想像設計並製作出各種形態的物體。
2、綜合運用搓、團、壓、拉等技能,拼出自己喜歡的物體。
3、樂意在探索過程中努力地思考,體驗泥貼畫的快樂。
教學重點:能用橡皮泥大膽想像設計並製作出。各種形態的物體。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搓、團、壓、拉、等技能,拼出自己喜歡的物體。
教學准備:
(1)幼兒已經觀賞過海底世界錄像。
(2)橡皮泥做成的《海底世界》范畫一幅;每人一套橡皮泥材料、紅黃藍顏色卡紙每人一張,泥工板一張。
教學課時:1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像,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體驗創造的樂趣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
教學過程:
1、欣賞泥工作品:海底世界。
(1)師:看一看,這幅畫,多漂亮呀!你知道它們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嗎?(引導幼兒觀察材料,猜測所用的材料,教師拿給小朋友近距離觀察,或者摸一摸)。
師:畫上都有些什麼?(各種魚、海星、章魚、水草等)
(2)師:這幅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有什麼不一樣?(畫上所有的物體都是用橡皮泥拼成的)
(3)師:仔細看一看,這些物體都是怎樣做成的?它們一樣的嗎?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形狀,顏色、線條、大小等方面不一樣)。
小結:有的魚是用線條拼成的,就像小朋友畫線描畫一樣,有的魚的是用塊狀橡皮泥拼成的。海草、海星等是用線條拼成的。
2、示範魚的製作方法。
(1)師:那這個魚要怎麼做呢?(教師選擇幼兒喜歡的魚,示範製作方法,可以請幼兒想一想,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小結:(示範製作魚的過程)原來這個魚呀是這樣做的,先選擇一種顏色的橡皮泥,例如:用紅色的泥「搓」成一根長長的面條,要搓的長一些,拼在藍色的卡紙上,做魚的身體,多餘的部分揪掉。同樣的方法再拼出頭、尾巴和魚鰭。然後用其它顏色的橡皮泥搓成面條,裝飾魚的身體,最後再用橡皮泥搓成一個小圓球,稍微壓扁,做魚的的眼睛。這樣,一條美麗的魚就做好了。
(2)教師請幼兒觀察,說說、試試水草、章魚、海星和其它塊面裝飾魚的製作方法。
(3)師:我們用橡皮泥還可以做哪些物體?(幼兒自主想像,表達自己的想法)
3、幼兒自主製作各種各樣的物體。
(1)師:你們也來試試,用橡皮泥做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最後,布置成一幅美麗的泥貼畫。不會的地方可以輕輕地問老師,看看誰做的畫最美麗?
(2)幼兒製作,教師巡視檢查,指導。
4、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師:大家都做出來了,現在我們來看看,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幅泥貼畫,為什麼?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時間,師幼共同探討製作泥貼畫的其它物體和方法。
池塘中的荷花
【活動目標】
1,在繪畫荷花的基礎上,學會找畫面上是黨的地方添畫蜻蜓。(重點)
2,大膽嘗試用水暈染池塘中的河水,體驗水溶性蠟筆帶來的美感。(難點)
【活動准備】
材料准備:畫紙、水溶性蠟筆蠟筆、水、排筆。
認知准備:日常生活中認識荷花、荷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池塘中的荷花(幼兒作品觀察)
1、這是在什麼地方?(池塘)夏天池塘里有什麼花開了?
2、你最喜歡那幅畫?為什麼?
小結:要讓自己的畫面美麗,在繪畫荷花和荷葉時,不能都畫一樣的東西。花要有大有小,又高又矮,同樣荷葉也是這樣,這樣畫出來的畫面非常自然。
二、繪畫蜻蜓(重點與難點)
1、誰知道哪種昆蟲喜歡在池塘上空飛?蜻蜓低飛是什麼現象?
小結:蜻蜓夏天喜歡在池塘上空飛來飛去,因為這里水氣很大。特別是當天氣悶熱時,天空要下雨時,蜻蜓要低飛,呼吸水氣。所以,當你看到蜻蜓低飛時,就會想到可能會下雨。
2,繪畫蜻蜓
觀察講述蜻蜓的外形特徵·示範繪畫蜻蜓·討論如何添畫蜻蜓
師:在自己的畫面上尋找空的地方繪畫蜻蜓,蜻蜓飛的方向就是蜻蜓頭的方向。大小也要自己看好,地方大就畫得大一點,地方小就畫的小一點。
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指導並幫助幼兒暈染池塘中的水
老師示範用水暈染池塘中的水
蜻蜓畫好的就上來暈染池塘中的水
活動目的:
讓幼兒體驗參與美工拓印活動中的樂趣
讓幼兒敢於學會說一句話**我喂你吃**
活動准備: 一個動物的家各種動物寶寶各種動物寶寶中間(肚子是空的'圖片)土豆蓮藕西紅柿芹菜紅、黃、藍、綠、紫顏色抹布圍兜
活動過程 :1.今天和老師一起去動物寶寶家去做客!(事先布置類似娃娃家的區角,讓寶寶和動物們近距離接觸)老師提出,噓!聽我怎麼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原來是小兔子的肚子餓了。
2.怎麼辦呢?老師呀,早就想好了,你們看我帶了什麼?一一出示,幫助幼兒重新認識這些水果和蔬菜.可以隨機考考他們.那我們就喂給它們吃,可是動物寶寶的嘴巴太小了,我們的好吃的太大了怎麼辦呢?我們要幫助它們把水果切開.出示真的刀把食物切開.
3.現在我們就可以喂小動物吃好吃了,我們還要請顏色寶寶來幫忙,出示顏色。老師示範拓印方法,我先長袖邊短袖,用蘋果在紅顏色寶寶裡面輕輕的蘸一蘸。然後在小兔子的肚子里一敲。餵了小兔子要告訴它的哦!不然,兔子寶寶不知道她自己吃的什麼!老師示範,「小兔子我喂你吃蘋果」。
4.請寶寶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老師在旁邊指導。(拓印的手法、和要學會的一句話)
5.動物寶寶吃飽了,老師請小朋友說說,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喂它吃了什麼呢?(步驟五,看情況進行,要先洗手。)
小小布藝書 小鈕扣
一、作品原理:
幼兒教育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我們不僅對幼兒知識能力進行培養,還要特別重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們利用身邊的環保廢舊材料,為幼兒親手製作一些玩教具,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主動學習的興趣。
小小布藝書的製作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選取柔軟的、顏色鮮艷的各種絨布為主要材料,首先將布裁成一樣大小的長方形作書頁,書頁的多少根據內容制定。再利用絨布製作一些不同款式的服裝並加之各種紐扣,如:按扣、子母扣、拉鏈、鞋帶及中國古典的盤扣,同時還製作了一些活潑可愛的動物、植物、水果等半成品,然後將這些材料分布在書中,每一頁有不同的教育意義。最後將這些書頁用絲帶連接在一起。可隨意拆裝的書頁更具有操作性,可同時供多名幼兒同時操作。
二、發明背景: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以幼兒發展為本,支持幼兒自由發展,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 幾年來,我們一直關注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為此,我們一直在研究、探討一些適合幼兒操作的活動材料。
玩具是孩子們最好的朋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日常教育活動中以游戲為主線,為幼兒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材料的環境,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往幼兒的活動材料的單一性已不能適應當今幼教課程整合性的這一特點。因此,在此觀念的影響下,結合原有經驗製作了新的幼兒操作材料《小小布藝書――小紐扣》。這本書的內容較以前更具有綜合性和整合性,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操作中提高了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及想像能力等。
三、使用現狀:
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社會領域等多方面內容,不僅培養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准確性,而且又提高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體現在藝術領域中,我們製作的活潑可愛的動植物、水果可以發揮幼兒的自由想像力,自主創意組合畫面,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
在書中「系鞋帶」一頁我還滲透了社會領域的內容,讓幼兒懂得小朋友要有愛心、要互相幫助。
科學領域著重讓幼兒學習點數。我們可以讓幼兒數一數草地上有幾朵花,樹上有多少果子,衣服上有幾個紐扣等等。讓幼兒介紹衣服的顏色、樣式,還可以讓幼兒將自己創意的畫面向同伴大膽的講述。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創編講述「小刺蝟背果子」的故事或者讓幼兒自主選擇一些內容、材料進行組合講述。
通過幼兒操作活動,使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力都得到了提高,並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四、發展方向:
小小布藝書的提供增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鍛煉。今後根據幼兒實際需求,還會製作更多布藝書。
「小小音樂會」讓幼兒了解一些樂器知識,加入一些會發聲的小晶元還可以傾聽各種樂器的聲音。「小劇場」可以讓幼兒自己操作表演。
「聰明的寶寶」系列包括「我的家」、可愛的動物等。其中「我的家」讓幼兒認識一些家用電器,傢具,了解它們的功能。認識家庭成員的稱呼。「可愛的動物」向幼兒介紹動物的行走方式並在提供的材料中選擇動物愛吃的食物進行連線或粘貼。
「英語ABC」鑲嵌英語字母,根據所出示單詞選擇恰當的材料進行粘貼,根據畫面內容用簡單的英語介紹畫面等等。
讓書中可愛、漂亮的畫面吸引幼兒,更好的提高幼兒的動手、動、動腦等綜合能力吧!
教材分析:
雲朵是幼兒常見的事物,天氣的變化讓幼兒感受到雲朵的多變,孩子喜歡善變的事物,因此設計美工活動《多變的雲朵》。
活動目標:
1、發揮想像,結合經驗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形態各異、色彩多樣的雲朵。
2、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培養幼兒的審美力和想像力,。
教學重點:
結合經驗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形態各異、色彩多樣的雲朵。
教學難點:
大膽想像,設計形態各異的各種顏色雲朵,並能運用和諧的色彩表現。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活動前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雲的變化,鼓勵幼兒大膽想像雲朵像什麼。
2、材料准備:水彩筆 、畫紙、油畫棒,若干單線描繪的動物外形圖形、完整范畫一張。
活動過程:
1、魔術導入:《藍天白雲》
老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表演個魔術,這是一張白色顏色的紙,藍藍的天空中變變,變出了什麼?(老師用藍色水彩顏料在紙上塗抹著。幼兒:藍天白雲)
2、提問引出示範畫
老師:「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形狀的雲朵?」(幼兒說說自己的經驗)
老師:「你們說得對,雲朵有各種形狀、不同的顏色,請看這些雲朵像什麼?」(老師出示一幅單線描繪的雲朵范畫,一幅塗上漂亮的顏色,添畫可愛的眼睛、嘴巴范畫。)
3、繪畫活動:《多變的雲朵》
老師:「剛才我們發現雲朵真會變,變出不同的圖案,變出漂亮的顏色,現在請小朋友畫出自己喜歡的雲朵.」(引導幼兒繪畫出形態各異、色彩多樣的雲朵。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添畫雲朵,並能運用和諧的色彩表現。)
活動結束:作品欣賞《多變的雲朵》
老師:「剛才老師發現小朋友畫的雲朵形態各異、色彩多樣,誰來說說自己繪畫的雲朵變成了什麼?」 (幼兒說出畫的內容和大家一起欣賞、分享 )
老師:「小朋友,真聰明!發現雲朵真能變,不同形狀,不同顏色,雲朵真漂亮! 」
活動目標
1、運用線條、圖形進行有規律地裝飾盤子。
2、體驗裝飾畫的線條美與規律美。
3、養成幼兒耐心、細致、整潔的創作習慣。
活動准備
1、油性記號筆、圓形紙盤若干。
2、教師製作的盤子展。
3、盤子實物、各種盤子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各種圖片,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今天我們班開展"美麗盤子展銷會",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盤子美嗎?美在哪裡?
你們最喜歡哪個盤子?為什麼?
2、出示範例,體驗並感受作品的美。
師:今天老師這里也有些盤子畫,你們看看和剛才的盤子畫有什麼不同,這些盤子畫有什麼特點?
引導幼兒觀察運用線條、圖形混合裝飾的方法。了解有規律排序的方法,從而解決重難點。
(1)引導幼兒觀察盤子上有哪些圖形與線條,在盤子的什麼位置?幼兒邊講老師邊出示有關的線條、圖形。
(2)啟發幼兒發現裝飾畫的排列特點:(從圖案、排列等方面分析)強調有規律排序,間隔開的花紋時一樣的(形狀、大小都是一樣)
(3)教師示範各種線條、圖形的運用。
師:你們想不想也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盤子啊?那等會老師每人發一個白盤子請你們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設計,設計的時候請注意運用上這些規律和線條。
3、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富有個性地創作。
(2)提醒幼兒運用線條、圖案的組合進行裝飾。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注意圖案與排列的創新;幫助能力弱地幼兒選擇簡單的線條與圖案進行簡單的裝飾。
(4)強調保持桌面、畫面整潔。
4、欣賞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運用多維方式講評作品。(你喜歡那幅作品?能與同伴分享你的感受嗎?)重點引導幼兒運用有規律排序進行裝飾的技能。
教學反思
美工活動《有趣的盤子》,目標是能初步感受並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根據要求,結合活動內容以及我班幼兒自身特點,我把這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運用線條、圖形進行有規律地裝飾盤子。
2、體驗裝飾畫的線條美與規律美。
3、養成幼兒耐心、細致、整潔的創作習慣。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的表現比較積極,都很投入的在裝飾自己的盤子瓶,而且有的孩子還創造性的做出了與老師不一樣的形狀,還有的幼兒做出了娃娃的臉來,從這點可以看出我們班的孩子想像力比較豐富,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在這方面是孩子啟發了我,是他們的作品提醒了我,我很慚愧自己沒有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首先是作為教師用的範例"盤子"做的比較小,課後經過老教師的指導,我知道出示的盤子一定要大,可以從點、面、線等方面來啟發幼兒。我自己經過反思,還發現有一個不足之處,《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那麼,作為一次裝飾盤子的活動,我想幼兒的裝飾興趣會更濃厚。同時,在裝飾主題上,如果教師給出幾個裝飾的主題,如海底世界、秋天的圖畫等等,那麼幼兒創造性思維會被激發,定能裝飾出內容更為豐富的作品來。
總之,這次活動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我以後逐步去改進,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以及活動中各個環節的銜接方面需要加強,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們都很積極的參與了此次活動,主動去感受盤子的線條美,孩子能以愉快的情緒參與到活動中去,這也是我們教育的根本宗旨。教材展示的不夠大,孩子看不清楚盤子上的畫。再說到畫上的規律時沒有強調,沒有提升。最後孩子表達時沒有下。
⑹ 《神奇的電》大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神奇的電》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預設教育目標:
1、進一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慾望。
2、發展幼兒的觀察思考、操作實驗、分類歸納的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用電的安全意識,了解電與人類的關系。
預設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知道電需要電源、電線等。
2、知道電對人類的巨大作用,但用電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布置畫面,獨立設計繪畫內容。
6、能夠比較准確的按音樂的節奏做各種稍復雜的基本動作。
7、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
8、能手腳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長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VCD影片和書籍。
學習范疇:
1、日常生活:安全用電、了解電器、愛護電器。
2、科學:燈為什麼會發亮?電池的用途、電路的三要素、誰能讓電流通過、串聯和並聯電路、有趣的摩擦生電。
3、美術:手工製作:花燈、電器、繪畫:美麗的燈、我喜歡的小動物、線描畫:樹林、
4、音樂:歌曲:值日生、胡說歌、勤快人和懶惰人,小樹葉5、社會:各種各樣的燈、發電廠發電的方法、電的本領大、我家的電器、電是怎樣傳到家裡的,電的本領大、我認識的電器。
6、語言:詩歌:「落葉」、散文欣賞:秋天的雨、談話:最喜歡的燈、「發明大王」—愛迪生。
7、數學:5以內數的組成、學習解答口報加法應用題、看圖學習2的加法、數學智力卡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裡的。
2.知道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難重點:
了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裡的。
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活動准備:
大電池若干節、電線3若干根(大約1尺5)、小燈泡若干個、各種型號的電池、手電筒一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提問,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小朋友,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需要用電呢?」(電視機、錄音機、燈棍、消毒櫃、空調等)。
2.「這么多東西都需要用電,你知道電是從哪裡來的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國家在很多地方建有發電站,有用火力發電的火力發電站,用水力發電的水力發電站。還有用風力發電的風力發電站。這些發電站發好電後,電工叔叔通過長長的電線把電傳到工廠、醫院、商店、幼兒園和小朋友的家裡等所有地方,照亮城市,照亮千家萬戶。
師:「電工叔叔的本領大嗎?」(大)「你們長大了想不想也當一名電工?」(想)
二、基本部分:
小實驗:燈泡亮了
1.教師出示手電筒:
提問:(1)這是什麼?(手電筒)
(2)它有什麼用?(照亮路)
(3)在沒有電的地方我們可以用手電筒照亮路,你們知道手電筒是靠什麼發光的嗎?(電池)
2.教師出示電池:
提問:
(1)這是什麼?為什麼叫它電池?(因為它裡面儲存著電)
(2)它裡面儲存的電量比較少,可供一些小電器使用,(如:手電筒、電動玩具)
(3)還有什麼東西用電池?(電動剃須刀錄音機手機遙控板電子表等不同型號的電池可給不同的電器供電。)
(4)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准備了一些電線、小燈泡,小朋友想想並動手操作,看怎樣可以用電線把電池裡的電傳輸給小燈泡,使小燈泡亮起來。
3.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通過這個小實驗,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小朋友都明白了電池有「+」、「—」標記,「+」叫正極,「—」叫負極,電流從正極通過小燈泡和電線流入負極,負極通過電池再流入正極,電流不斷循環流動,小燈泡就會亮起來。
4.幼兒兩兩合作探索操作:用兩節電池怎樣可以使小燈泡亮起來?小燈泡又有什麼變化?
小結:電量越大,小燈泡越亮。有的小朋友說:「我想讓小燈泡更亮,,就用5節6節電池連接,這樣可以嗎?這樣是不可以的,每個用電器,它的用電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他的用電范圍,就會損壞電器。
5.教師提問:「小朋友學會了電工叔叔的本領,能使小燈泡亮起來,你們真棒!那你們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安全用電嗎?」
三、結束部分:
討論:日常生活中怎樣安全用電?
1.不用濕手、濕抹布觸摸燈頭、開關、插座和電器。
2.電器使用完畢後應拔掉插銷。
3.不要在高壓線附近玩耍,不要爬電桿。
4.不要在電線附近放風箏。
延伸活動:
提供手電筒、電動玩具,供幼兒操作,探索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反思 :
在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電》中,目的在於讓幼兒了解電的來之不易,要知道節約用電,並知道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初步培養幼兒安全用電的意識。
活動過程中,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生活中的電視機、空調、微波爐、洗衣機等等都需要用到電,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電,並了解了電是從發電廠傳輸過來的。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因此,在第二環節,通過小實驗「小燈泡亮了」,充分調動起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在親身感受、體驗和發現中提高能力,達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電的正確使用方法,並了解了電流是不斷循環流動的。第三個環節,通過討論,得出了幾條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並適時的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很高,探索慾望很強,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動手去探索,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很好。
預設教育目標:
1、進一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慾望。
2、發展幼兒的觀察思考、操作實驗、分類歸納的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用電的安全意識,了解電與人類的關系。
預設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知道電需要電源、電線等。
2、知道電對人類的巨大作用,但用電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布置畫面,獨立設計繪畫內容。
6、能夠比較准確的按音樂的節奏做各種稍復雜的基本動作。
7、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
8、能手腳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長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VCD影片和書籍學習范疇:
日常生活:安全用電、了解電器、愛護電器。
科學:燈為什麼會發亮?電池的用途、電路的三要素、誰能讓電流通過、串聯和並聯電路、有趣的摩擦生電
美術:手工製作:花燈、電器、繪畫:美麗的燈、我喜歡的小動物、線描畫:樹林、
社會:各種各樣的燈、發電廠發電的方法、電的本領大、我家的電器、電是怎樣傳到家裡的,電的本領大、我認識的電器
⑺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認識獅子的身體特徵。
技能目標: 幼兒可以學習各種剪、貼、畫、等各種手工技法,把杯子變成獅子。創作目標:幼兒運用不同的色彩描繪獅子,並且發揮想像添加裝飾,讓獅子更加美麗。
情感目標: 讓幼兒體驗動手製作的快樂。
重難點: 獅子的造型和剪切、粘貼組合在一起
教學准備: PPT、水彩筆、紙杯、剪刀、白紙、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給幼兒放一段關於獅子的視頻,吸引幼兒的興趣
(二)示範講解
1、小朋友你們看了視頻知道獅子的樣子了,下面老師緩族答給你們看看獅子的
圖片,我們一起觀察獅子有什麼特徵。
請小朋友告訴老師,獅子的頭是什麼樣子的,還有尾巴和四肢。
2、「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份神秘的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麼?」老師從身後拿出一個紙杯。「小朋友,看這是一個神奇的杯子,那小朋友開動你們的腦筋想一想我們可以把杯子變成什麼呢?」「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能把杯子變成什麼?」「看,這是誰啊?」
「其實,杯子可以變成很多的小動物,今天,老師主要教小朋友製作大獅子,好不好。」
3、首先用剪刀把紙杯的邊緣1/3剪成條然後畫兩個三角形,三角形中間畫圓點當眼睛,用長圓形做鼻子,畫一個比較圓的8做嘴巴,畫四個長圓形做耳朵和腳,畫一個三角形加一條細的長方形做尾巴,畫好後分別
塗上色彩,用剪刀剪下來粘貼在杯子上,獅子的頭就做好了。腳、尾巴
和另一個紙杯邊緣粘在一起,最後用另一個紙杯和獅子頭粘在一起,獅子就做好了。
(三)布置作業
好了現在呢小朋友們也來嘗試做一隻可愛的大獅子
1、可以2個小朋友合作一起商量製作,也可以自己單獨製作。
2、製作過程中不可以大聲說話和吵鬧。
3、不可以在別的小朋友的作品上製作。
(四)巡迴指導
1、對能力好的幼兒在造型方面要求創新。
2、對能力中等的幼兒要求完成作品。
3、對能力弱的幼兒手把手的指導他們完成最基本的上色、剪貼和造型製作。
(五)評價小結
「小朋友都製作好了嗎?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做的獅子很漂亮,下面我們請小朋友自己展示自己的獅子給別的小朋友看,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為什麼這樣做,也請別的小朋友說一說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好不好,為什麼?」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共擾慧同欣賞。並從造型、色彩、創意、態度等方面評價幼兒作品。
(六)教學延伸
小朋友把自己製作的獅子帶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可以教爸爸媽媽製作
活動目標:
1、學習選用園形體的廢舊材料,製作自己喜愛的動物頭飾,體現材料使用的多元化,並滲透循環再造的環保意識教育。
2、通過用園的形體構成各款可愛的動物頭飾,提高對造型美的感覺力、想像力和動物操作能力,從成功的喜悅中培養自信。
教學重點: 選用園的形體材料構成動物頭飾。
教學難點: 掌握毛線類材料的粘貼固定方法。
活動准備:
1、發動幼兒收集園形的廢舊材料。(紙杯、碟、碗,廁紙筒,甜筒紙卷,塑料園鈕扣,毛絨球,各種不同質料、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園形物品)。
2、製作頭飾用的長條紙和松緊帶,剪刀,各種粘合材料(漿糊、乳膠、透明膠紙),顏色筆,抹布等。
3、投影機和有關資料。
4、設置穗孫環境:擺設畫有小動物形象的拱門,地面放置8~10個藤圈,3~4塊荷葉形板,吊掛2~3個皮球,布置成小動物幼兒園。
活動過程:
1、游戲進入活動場地
教師扮八哥老師,幼兒扮小動物,聽樂曲做律動進入拱門後,引導幼兒觀察環境,鼓勵幼兒使用場地上材料,進行簡單游戲,從中感知園形、環狀、球等物體的共同特點。
2、進園的聯想。
引導幼兒講出活動中所接觸到的園紙板、藤圈、皮球的外形及共同特徵,歸納為都是園的形體。並指出自己扮演的動物中哪部分是園的。
3、引出課題。
製作一個自己喜歡的、可愛動物頭飾參加動物聯歡會。
4、組織幼兒設計方案
觀察桌上園的形體材料特點,讓個別幼兒講出自己的製作方案,互相啟發。
5、觀看投影。
從投影中找出由園構成的動物形象,豐富信息。
6、解決教學難點。
幫助幼兒歸納說出許多小動物臉上有胡須,選細線粘貼固定,再示範使用透明膠紙粘貼等方法。
7、幼兒製作頭飾。
觀察幼兒選材、結構、裝飾情況,重點指導粘貼動物鬍子的程序;幫助幼兒給頭飾釘上松緊帶。提議完成製作的幼兒,戴上頭飾,按音樂做律動。
活動評價:
1、組織幼兒互相觀賞彼此的頭飾,請2~3名幼兒說說誰的頭飾最可愛,為什麼?
2、指導幼兒欣嘗1~2件作品,分析如何選用園的`形體構成有趣而可愛的動物形象,如何搭配色彩更調和,怎樣把毛線類材料粘得更穩,從而感覺園形體的造型美。
3、幫助幼兒認識動腦動手,能變廢為寶,滲透環保意識教育。
4、戴上頭飾一起去參加聯歡會,結束活動。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徵,並用簡單的語言講述。
2.根據手的外形大膽想像,繪畫。
活動准備:
1.繪畫材料:圖畫紙,勾線筆。
2.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游戲,豐富幼兒的想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猜謎將活動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來猜一猜「兩課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能算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
二、基本部分
1.看看、說說自己的手
師:伸出自己的手,仔細觀察自己的手,說說自己的手的什麼樣的,誰來說一說?(先自由觀察講述,再集體交流)。
如:10個手指、手掌、手背,以及各手指的名稱。
2.游戲「小手變變變」
組織幼兒做「手指游戲「和「小手變變變」,引導幼兒用手做出各種造型,並啟發他們想一想像什麼,要求想的越多越好,並且與別人的不一樣。
3.學習繪畫(引導幼兒欣賞「小手變變變」作品,並在手的基礎上進行添畫活動)
(1)組織幼兒進行「手的聯想畫」圖片欣賞。
(2)指導幼兒用勾線筆沿手的邊緣描畫(可擺放不同的手形)。
(3)引導幼兒在此基礎上想像、添畫。適當做一些示範。
(4)指導個別幼兒進行繪畫。
4.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師:小朋友們畫得都不錯,現在請小朋友們來介紹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麼?
請畫的和別人不一樣的小朋友自己介紹作品。鼓勵模仿老師作品的小朋友。幫助畫的有所欠缺的幼兒學習應該怎麼畫。欣賞每個小朋友的作品。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朋友們的小手畫得都不錯,希望你們以後要愛護小手,讓我們的小手更加的健康靈巧!
小小布藝書 小鈕扣
一、作品原理:
幼兒教育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我們不僅對幼兒知識能力進行培養,還要特別重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們利用身邊的環保廢舊材料,為幼兒親手製作一些玩教具,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主動學習的興趣。
小小布藝書的製作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選取柔軟的、顏色鮮艷的各種絨布為主要材料,首先將布裁成一樣大小的長方形作書頁,書頁的多少根據內容制定。再利用絨布製作一些不同款式的服裝並加之各種紐扣,如:按扣、子母扣、拉鏈、鞋帶及中國古典的盤扣,同時還製作了一些活潑可愛的動物、植物、水果等半成品,然後將這些材料分布在書中,每一頁有不同的教育意義。最後將這些書頁用絲帶連接在一起。可隨意拆裝的書頁更具有操作性,可同時供多名幼兒同時操作。
二、發明背景: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以幼兒發展為本,支持幼兒自由發展,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 幾年來,我們一直關注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為此,我們一直在研究、探討一些適合幼兒操作的活動材料。
玩具是孩子們最好的朋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日常教育活動中以游戲為主線,為幼兒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材料的環境,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往幼兒的活動材料的單一性已不能適應當今幼教課程整合性的這一特點。因此,在此觀念的影響下,結合原有經驗製作了新的幼兒操作材料《小小布藝書――小紐扣》。這本書的內容較以前更具有綜合性和整合性,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操作中提高了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及想像能力等。
三、使用現狀:
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社會領域等多方面內容,不僅培養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准確性,而且又提高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體現在藝術領域中,我們製作的活潑可愛的動植物、水果可以發揮幼兒的自由想像力,自主創意組合畫面,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
在書中「系鞋帶」一頁我還滲透了社會領域的內容,讓幼兒懂得小朋友要有愛心、要互相幫助。
科學領域著重讓幼兒學習點數。我們可以讓幼兒數一數草地上有幾朵花,樹上有多少果子,衣服上有幾個紐扣等等。讓幼兒介紹衣服的顏色、樣式,還可以讓幼兒將自己創意的畫面向同伴大膽的講述。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創編講述「小刺蝟背果子」的故事或者讓幼兒自主選擇一些內容、材料進行組合講述。
通過幼兒操作活動,使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力都得到了提高,並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四、發展方向:
小小布藝書的提供增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鍛煉。今後根據幼兒實際需求,還會製作更多布藝書。
「小小音樂會」讓幼兒了解一些樂器知識,加入一些會發聲的小晶元還可以傾聽各種樂器的聲音。「小劇場」可以讓幼兒自己操作表演。
「聰明的寶寶」系列包括「我的家」、可愛的動物等。其中「我的家」讓幼兒認識一些家用電器,傢具,了解它們的功能。認識家庭成員的稱呼。「可愛的動物」向幼兒介紹動物的行走方式並在提供的材料中選擇動物愛吃的食物進行連線或粘貼。
「英語ABC」鑲嵌英語字母,根據所出示單詞選擇恰當的材料進行粘貼,根據畫面內容用簡單的英語介紹畫面等等。
讓書中可愛、漂亮的畫面吸引幼兒,更好的提高幼兒的動手、動、動腦等綜合能力吧!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水粉畫顏料畫點、線並均勻地填色塊.
2、根據畫面大膽想像,在老師的鼓勵下樂於表達.
3、體驗集體作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一張大紙(鉛畫紙) 各種顏色的水粉顏料(放在大紙兩側)毛筆支(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錄音(三拍子舞曲)、錄音機
活動過程 :
一 :圓點舞:
1、老師示範:師:孩子們,我是點點魔術師,
介紹材料:(這是我的魔術棒(毛筆)這是我的活動場地(大紙)
示範過程:喝點顏料水——舔一舔——轉個圈——變出一個小點點
找個遠點的地方再變一個
2、請個別 幼兒來變
3、幼兒操作 。
要求:師:點點魔術師准備了材料,請小朋友也來做魔術師變點點,點與點不要連在一起 ,不然點點會不高興的 。
二、線條舞(音樂)
過渡:播放音樂
1、師:點點跳起了舞,看看跳了什麼舞?(直線舞)還可以跳什麼舞呢?
2、說到一個舞,請幼兒徒手練習。
3、幼兒操作
師:老師為你們准備好了顏料,毛筆,讓幼兒幫點點手拉手跳跳舞,一個點可以找很多點點跳舞的呢。
三、刷刷舞(音樂)
過渡:師還會跳刷刷舞呢 !
1、邊念兒歌邊示範唰:洗刷刷、洗刷刷,從上往下刷、從右往左唰、換個顏色再來唰!
2、請幼兒也來跳刷刷舞吧!要求:每塊都刷到,不留小白點哦!
四、展示幼兒作品,感受成功合作帶來的快樂!
師:我們的舞蹈也跳完了,看看我們變出了什麼?(一副美麗的畫)再看看這幅畫中藏了什麼秘密?幼兒自由陳述-個別說.帶著畫去講給好朋友聽結束活動.
五、讓我們也跟音樂來跳跳舞吧。
活動目標:
1、 喜歡吹點畫,體驗吹點畫的樂趣。
2、 學慣用吹畫、手指點畫、彩筆添加的方法,表現臘梅花的基本特徵。
活動准備 :棕色、紅色顏料,圖畫紙、毛筆、彩筆,抹布,范畫一幅。
活動過程:
1、 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臘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狀顏色。引導幼兒說一說這是用什麼方法畫出來的?
2、 教師講解示範吹點臘梅花的方法:
1) 吹出樹干、樹枝。這是難點部分,詳細講解。
先用毛筆蘸棕色的顏料滴在紙的下半部分,然後用嘴對著顏料向前吹、改變方向吹,慢慢吹出樹干樹枝的形狀。吹時用力要適度,主幹粗吹時用力小一些,樹枝細吹時用力大一些。
2) 用右手食指蘸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臘梅花的花瓣。點畫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層次,不能出現排隊現象。點畫後及時擦手。
3) 用彩筆添加花心。
3、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 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衛生。
2) 能力強的幼兒可多吹畫幾顆梅花樹,能力弱的重點掌握吹的方法。幫助每個幼兒完成作業,享受成功的樂趣。
4、評價展覽作品。用幼兒作品布置教室。
活動目標
1.幼兒鞏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名稱,能正確辨別水果的顏色,如:紫紫的葡萄,紅紅的蘋果等。
2.幼兒根據老師提供的圖,能完整地說一句話,如:「我用紅紅的蘋果做娃娃的臉」。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根據圖片大膽地說話,能完整地表達一句話,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空間准備 幼兒座位成弧形排列,操作台呈框式置於活動室四周。
物質准備 水果娃娃貼畫一幅,水果貼片若干,毛毛蟲玩具一個,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毛毛蟲果園豐收了)老師引導:孩子們,毛毛蟲果園豐收了,它邀請咱們一起去玩耍,你們想去嗎?(想)帶領孩子們觀察圖片,提問:1.果園里都有什麼水果?2.說說水果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用「紅紅的蘋果」說一說。
二、 故事導入說話練習。
老師躲在毛毛蟲後面,模仿毛毛蟲講它給孩子們製作禮物(水果娃娃貼圖)的過程,老師邊講述邊做禮物,最後把禮物呈現給孩子們。
提出任務:毛毛蟲想把禮物送給能用一句完整地話描述娃娃的孩子,咱們先聽聽毛毛蟲是怎麼描述水果娃娃的。(幼兒傾聽,錄音呈現句子)
「我用紅紅的蘋果做娃娃的臉。」
「我用黃黃的香蕉做娃娃的嘴。」
「我用紫紫的葡萄做娃娃的頭發。」
…
幼兒自由說,老師引導,幫助困哪的孩子(說悄悄話讓孩子復述,讓小朋友幫助等)。
三、 製作水果娃娃
老師:毛毛蟲告訴我,孩子們已經會說完整地話,它很高興,可是它只來得及做一個娃娃,它知道每個寶寶都想得到禮物,所以托老師給大家帶來很多水果,讓寶寶自己做喜歡的娃娃。咱們一起去試試吧。
帶孩子到操作台貼水果娃娃,在孩子製作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說說用什麼水果做娃娃的哪一部分,鞏固本次活動的重點句子。
四、 老師帶孩子們與水果娃娃一起到區角玩耍,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水果娃娃》是我根據《水果屋》改編的中班語言活動。在活動進行中,我發現孩子們興趣很高,對於他們喜歡的毛毛蟲提出的任務,非常樂於去完成。雖然這個活動孩子們要掌握的句子「我用……做娃娃的……」對於孩子們來說有點兒長,但結合圖片,大部分孩子掌握比較好。他們敢於開口說,樂於主動說,課堂氣氛很好。我覺得這種創設情境學習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方式很適合孩子,在今後的活動組織中,我會更多的嘗試這種模式。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幼兒說話不夠完整,對於較短的句子表達還可以,可以對於長句子的表達比較欠缺。為了訓練孩子們說完整的話,說比較長的話的能力,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小網路: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活動目標
1.在看一看、玩一玩、印一印、說一說等系列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印畫興趣。
2.能積極的參與活動中,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3.了解對稱的特點,並利用這一特點進行繪畫。
活動准備
水粉顏料、樹葉、豆子、動植物圖片、繪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對稱動植物圖片,引導幼兒發現對稱的特點。
2.出示對稱印畫作品,啟發幼兒展開討論,怎樣才能讓畫面達到對稱效果。
3.教師示範製作對印畫過程,將紙分成兩半,在紙的一半刷上水粉顏料,在顏料沒乾的時候,將另一半對折印上去,打開後即完成。
4.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對稱的動物或植物,進行對稱印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