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過壓保護電路在顯示器電路中的應用分析
過壓保護(OVP)器件數據資料中提供的典型電路可以滿足大多數應用的需求(圖1)。然而,有些應用需要對基本電路進行適當修改。本文討論了兩種類似應用:增大電路的最大輸入電壓,在過壓情況發生時利用輸出電容存儲能量。
圖3. 通過三極體緩沖器增大輸入電壓的過壓保護電路
『貳』 當電路某個狀態出錯時應如何排除錯誤,試舉例說明
讓機器工作一段時間,用手觸摸易發熱部位的元件(注切斷電源),用手感覺發熱元件的冷熱程度,從而發現元件是否有過熱或該發熱而未發熱的部件,以間接判斷故障部位。
如行管散熱片、場IC散熱片、大功率電阻、三極體等部件。正常工作時應有微量發熱,若感覺很燙手,應視為異常。
如維修一台壞的彩顯,在開機約三分鍾後,然後斷電,用手觸摸行管散熱片,發現很燙手甚至熱得不敢用手去摸。應視為異常,聯想故障部位,最後直到排除故障部位。從而減少因嚴重發熱而損壞的元件。
電子電路調試的具體步驟
(1) 通電觀察:通電後不要急於測量電氣指標,而要觀察電路有無異常現象,例如有無冒煙現象,有無異常氣味,手摸集成電路外封裝,是否發燙等。如果出現異常現象,應立即關斷電源,待排除故障後再通電。
(2) 靜態調試:靜態調試一般是指在不加輸入信號,或只加固定的電平信號的條件下所進行的直流測試,可用萬用表測出電路中各點的電位,通過和理論估算值比較,結合電路原理的分析,判斷電路直流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及時發現電路中已損壞或處於臨界工作狀態的元器件。通過更換器件或調整電路參數,使電路直流工作狀態符合設計要求。
(3) 動態調試:動態調試是在靜態調試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電路的輸入端加入合適的信號,按信號的流向,順序檢測各測試點的輸出信號,若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分析其原因,並排除故障,再進行調試,直到滿足要求。
測試過程中不能僅憑感覺或印象,要始終藉助儀器觀察。使用示波器時,最好把示波器的信號輸入方式置於「DC」擋,通過直流耦合方式,可同時觀察被測信號的交、直流成分。
『叄』 正負壓產生電路,請高手詳細解析一下這個電路!
是倍壓整流電路。
先分析+15V部分:交流7.5V從電路下部輸入,為了便於說明,我們把右邊那點稱作「a」,左邊那點稱作「b」。
當a點為「+」,b點為「-」時,電源經a→D904/1→D904/2→C913→b,給C913充電(左+,右-,約達到9V);
當a點為「-」,b點為「+」時,電源經b→C913→D904/2→D904/3→C909→C915→a,給C909充電(左-,右+);充電電壓為電源加上C913之和(約16.5V)。
C909,R908,C906組成π型濾波器,D901將輸出穩壓在15V,R908兼作D901的限流電阻。
將-10V部分的電路變一下畫法(見附圖):
當a點為「-」,b點為「+」時,電源經b→C914→D905/2→D905/3→C915→a,給C914(左+,右-)和C915充電(上-,下+);
當a點為「+」,b點為「-」時,電源經a→C915→C912→D905/1→D905/2→C914→b;給C912充電,充電電壓為C914、C915和電源串聯之和。
當a點為「-」,b點為「+」時,電源另一路經b→C910→D903/2→D903/3→C912→C915→a,給C910(左+,右-)、給C912充電(上+,下-)、給C915充電(上-,下+);(C912起濾波作用)
當a點為「+」,b點為「-」時,電源另一路經a→C915→C911→D903/1→D903/2→C910→b,給C911充電,C911上電壓高於20V。
C911,R909,C907組成π型濾波器,D902將輸出穩壓在10V,R909兼作D902的限流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