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太陽能路燈接線圖
一、路燈控制系統工作原理:白天光伏電池向蓄電池充電,晚上蓄電池提供電力供路燈照明。所以蓄電池將構成一個充放電循環。太陽能路燈照明控制電路包括光伏電池、蓄電池、路燈和控制器四部分。
1、設計中採用AT89S52單片機,並將其作為智能核心模塊。外圍電路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電壓采樣模塊、蓄電池電壓采樣模塊、鍵盤電路模塊、LED顯示模塊、充放電控制模塊等。
2、圖1是太陽能路燈控制器結構設計圖。
向左轉|向右轉
12、定壓、穩壓電路
12.1、圖4的最左邊是光敏電阻,為檢測車燈的電路。光敏電阻受光越強,其電阻值越小。在夜晚時,光敏電阻的電阻值變大,單片機HT46R23的PB0所檢測到的電壓值較小;當車燈照射到光敏電阻時,光敏電阻的電阻值就會變小,單片機之PB0檢測到的電壓值就會比較大。
12.2、因此在夜晚,當單片機的PB0所檢測到的電壓值大於某臨界值時,即表示有車輛接近,則單片機將點亮LED燈。
12.3、圖中的人體紅外線感測器的檢測電路是當有人進入檢測范圍時,人體紅外線感測器會發出1個小脈波,因為此小脈波的功率很小,需要經過幾次放大器(LM324)的放大,其信號才能有效地被單片機接收,所以平時無人進人人體紅外線檢測器的檢測范圍時,此電路的輸出為低電位;當單片機的PC0收到高電位時,表示有人進人人體紅外線感測器的檢測范圍,單片機將點亮LED照明燈。
(1)在成品上方的太陽能發電板有受光的情形下,其輸出是否有7.5V以上的太陽能發電板之工作電壓。
(2)如果上述測試正常的話,在未接充電電池的情形下,定電壓電路.HT7544的輸出端應該會有約6V的電壓輸出。流經1個整流二極體後,約為5.4v的電壓,以供充電電池充電之用。
(3)將充電電池接至電路中穩壓電路,HT7551會輸出5V的電壓給單片機使用。
(4)以不透光物質遮蔽太陽能發電板,以模擬人夜的情形。當單片機的PB1所檢測到的太陽能發電板的輸出電壓值小於某一臨界值時,表示天色已暗。此時,單片機會輸出一高電位給控制信號c,以打開電源控制電路,使電池的電能流人LED驅動電路中。同時,單片機會輸出FWM信號以點亮LED燈。6h的時間較長,此時讓LED燈持續點亮1min,以模擬點亮6h,6h後應已過深夜,人車已少,所以熄滅LED燈。
(5)當已過6h而LED燈熄滅後,如果有人車接近,則裝在PB0的光敏電阻或裝在PCO的人體紅外線檢測器應會感應到車燈或人體所發出來的紅外線。此時,單片機會再點亮LED燈約30S,以作警示或照明之用。此情形直到單片機的PB1所檢測到的太陽能發電板所輸出的電壓值大於某1個臨界值時,表示天色已亮,程式再回到開始的狀態。
四、接線說明:
1、 先接蓄電池的連接線
2、 再接蓄電池到控制器的線
3、 再接太陽能板到控制器的線
4、 最後接負載到控制器的線
5、 負載為低壓鈉燈時,在做燈具的時候應該先把整流器的輸出端接光源的兩端的線先連接好(低壓鈉燈光源無正負極可任意連接)。把整流器的輸入端連接兩根足夠長的線(要能區分正負極)。在最後接負載到控制器的接線時注意正負極不能接反。
㈡ 什麼是放大電路
什麼是放大電路
放大電路是用能量比較小的輸入訊號來控制另一個能源,
使輸出端的負載上得到能量比較大的訊號的電子電路。放大電路的核心元件一般是三極體。
在基本放大電路中,什麼是靜態工作點
基本放大電路
靜態是指無交流訊號輸入時,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都不變的狀態,靜態時三極體各極電流和電壓值稱為靜態工作點Q(主要指IBQ、ICQ和UCEQ)。靜態分析主要是確定放大電路中的靜態值IBQ、IC處和UCEQ。
IBQ=(UCC-UBEQ)/RBICQ=βIBQUCEQ=UCC-ICQ·RC圖解步驟:(1)用估演演算法求出基極電流IBQ(如40μA)。(2)根據IBQ在輸出特性曲線中找到對應的曲線。(3)作直流負載線。根據集電極電流IC與集、射間電壓UCE的關系式UCE=UCC-ICRC可畫出一條直線,該直線在縱軸上的截距為UCC/RC,在橫軸上的截距為UCC,其斜率為-1/ RC ,只與集電極負載電阻RC有關,稱為直流負載線。(4)求靜態工作點Q,並確定UCEQ、ICQ的值。電晶體的ICQ和UCEQ既要滿足IB=40μA的輸出特性曲線,又要滿足直流負載線,因而電晶體必然工作在它們的交點Q,該點就是靜態工作點。由靜態工作點Q便可在座標上查得靜態值ICQ和UCEQ。
放大電路的條件是什麼?
三極體組成的放大電路,其構成放大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是:一個基本放大電路必須有 輸入訊號源、晶體三極體、輸出負載以及直流電源和相應的偏置電路。其中,直流電源和相應的偏置電路用來為晶體三極體提供靜態工作點,以保證晶體三極體工作在放大區。就雙極型晶體三極體而言,就是保證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
三極體放大狀態:
三極體基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壓: 鍺管是0.3V;矽管是0.7V.三極體導通。
對於NPN型管子,是C點電位>B點電位>E點電位。
對於PNP型管子,是E點電位>B點電位>C點電位。
什麼是共射放大電路?
用三極體組成放大電路,三極體的接法有三種:共基極,共發射極,共集電極。應用最多的就是共發射極接法。在電子電路設計中,為了簡化優化電路,都有一條公共線,也叫地線,在單電源供電的電路中,既可用電源的正極線也談帶孝可用負極線作地線。一般用負極線作地線。但對於訊號來說,電源線與地線是相通的,這點要理解好。接法的分類是以輸入和輸出兩個訊號共用哪個極來分的。圖是簡單的單管放大電路。圖一二是共發射極接法,因為發射極接到地線上,而地線是含稿輸入訊號和輸出訊號都共用的,固名共發射極。圖三是共集電極接法。圖叮是共基極接法。歸納:共發是B進C出,共集是B進E出,共基是E進C出。共發射極接法的特點有:訊號的電壓電流功率都得到放大,輸入輸出阻抗都較大,輸出訊號與輸入訊號的相位相反,
什麼叫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
電晶體三極體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就是無輸入訊號時的各極直流電位!因這些電位是由各點的偏值電阻構成的的無動態直流電位!因此稱靜態工作點!!
放大電路的基本功能是什麼,對放大電路有哪些基本要求?
放大是最基本的模擬訊號處理功能,它是通過放大電路實現的,大多數模擬電子系統中都應用了不同型別的放大電路。放大電路也是構成其他類比電路,如濾波、振盪、穩壓等功能電路的基本單元電路。
電子技術里的「放大」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能將微弱的電訊號增強到人們所需要的數值(即放大電訊號),以便於人們測量和使用;
檢測外部物理訊號的感測器所輸出的電訊號通常是很微弱的,例如前面介紹的高溫計,其輸出電壓僅有毫伏量級,而細胞電生理實驗中所檢測到的細胞膜離子單通道電流甚至只有皮安(pA,10-2A)量級。對這些能量過於微弱的訊號,既無法直接顯示,一般也很難作進一步分析處理。通常必須把它們放大到數百毫伏量級,才能用數字式儀表或傳統的指標式儀表顯示出來。若對訊號進行數字化處理,則須把訊號放大到數伏量級才能被一般的模數轉換器所接受。
二是要求放大後的訊號波形與放大前的波形的形狀相同或基本相同,即訊號不能失真,否則就會丟失要傳送的資訊,失去了放大的意義。
某些電子系統需要輸出較大的功率,如家用音響系統往往需要把聲頻訊號功率提高到數瓦或數十瓦。而輸入訊號的能量較微弱,不足以推動負載,因此需要給放大電路另外提供一個直行陪流能源,通過輸入訊號的控制,使放大電路能將直流能源的能量轉化為較大的輸出能量,去推動負載。這種小能量對大能量的控製作用是放大的本質
放大電路的極性指的是什麼?
放大電路的極性是指其工入和輸出的相位關系。
簡單電路中,例如單個晶體三極體組成的放大電路,只有「同相」和「反相」兩種情況。同相是指輸入、輸出訊號同時增大或減小。反相則是指輸入訊號增大時輸出訊號減小或輸入訊號減小時輸出訊號增大。
單管共射放大電路,e接地,集電極通過Rc接Vcc。輸入訊號在be之間,輸出訊號在ce之間。Ube上升->Ib增大->Ic=βIb增大->Uce=Vcc-Ic*Rc減小,所以是「反相」。
單管共集電路,又稱「射極跟隨」,e接Re到地,集電極接電源。輸入訊號在b和地之間,輸出訊號在e和地之間。Ub增大->Ue=Ub-Ube也增大,所以是「同相」。
什麼是二級放大電路。
用兩個功放組成的放大電路
放大電路放大的是什麼?怎麼放大的?
1、放大電路中的放大的本質,是將弱小的電流或電壓訊號放大成較大的電流或電壓訊號。2、放大電路正常放大的條件是放大器必須工作於放大區,而不能工作於截止區和飽和區。3、反饋是將下一級或幾級的訊號返送到輸入級,這個訊號與輸入級訊號極性相同,稱為正反饋。這個訊號與輸入級訊號極性相反,稱為負反饋。反饋的結果能使放大器的某些效能得到改善。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數增大,是正反饋。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數減小,是負反饋。負反饋能使輸出訊號得到抑制,從而改善輸出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