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磷酸鐵鋰電池充電一定要限流電路嗎
1,
磷酸鐵鋰電池
是有
保護板
的,不過多是用在
串聯電路
,一般是3串才用的上保護板
2,充電絕對不能依靠保護板動作,一般保護板的過放過充設定范圍是超過電池正常使用范圍的,保護板的作用僅僅是防止爆炸~
3,磷酸鐵鋰需要專用的充電器
,不過一般
好點
的
鋰電池充電器
會有磷酸鐵鋰的
轉換開關
4.
LM317
做的
恆壓電源
充電是絕對不行,鋰電池前段充電是恆流,直接載入3.2V電壓太高了,很有可能超過電池充電電流。
5,磷酸鐵鋰的充電截止電壓是3.6V,3.2V是額定電壓,2.5V是標稱放電截止電壓,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要好於普通
鋰離子電池
,過充過放一般不會爆炸,所以單節電池很少有帶保護板的~
鋰電池前期充電絕對不能使用恆壓直接上3.6V,鋰電池內阻小,直接載入3.6V電壓,近似與電源
斷路
,317的
端電壓
肯定下降,導致無法充電,要想保證3.6V的電壓就要提高電源容量,鋰電池又受不了~~玩玩鋰電池充電器就知道了,在
恆流充電
期間,電源電壓與實際電池電壓差距極小,一般不超過0.5V。
『貳』 萬能充電路詳解
本電路由開關電源,恆壓限流充電和電池極性識別三大部分組成。
1、開關電源:如圖:電路主要以開關管VT1和開關變壓器T為核心組成間接取樣式開關電源,實現AC-DC變換,輸出6V左右的直流電。市電通過R1為限流,二極體VD2整流、電容C1濾波,得到280V左右的直流電壓。一路經啟動電阻R2加到VT1基極;一路經變壓器繞組加到VT1集電極。由於C3 和R3 的正反饋作用,VT1和開關變壓器T,以及外圍元件組成一個組成間歇振盪器,將直流電變為40KHZ左右的交變電流,通過變壓器的變換和降壓,經過VD3整流和電容C5濾波,輸出6V左右的直流電壓,為後級電路供電。圖中R4為電流取樣電阻,DW為過壓檢測器件。它們和VT2一起構成過流、限壓保護電路;電容C2為間歇定時電容,影響間歇時長短,從而可以改變輸出電壓高低。 2、恆壓限流充電電路:圖中Q2為充電控制三極體,TL431為三端可調穩壓IC。IC的①腳外接取樣電阻 R7、R8,決定著輸出電壓的高低。R6為Q2基極偏壓電阻,TL431和Q2一起組成高精度串聯穩壓電路,輸出穩定電壓為4.2V;R5為充電限流電阻,將充電初期的電流限制在800mA以下,這樣通過高精度穩壓和限制最大充電電流而保證不損壞理電池。Q1為充電指示燈LED1的控制管。在充電初期,充電電流較大 ,R5兩端的電壓大於0.5V,此時 Q1導通,充電指示燈LED1得電發光;當電池接近充滿時,充電電流變小,R5兩端的電壓降低,Q1導通電阻變大,LED1變暗,最後直到Q1截止而熄滅,表示電池接近充滿。
3.電池極性自動識別與轉換: Q3、Q4、Q5、Q6組成橋式極性轉換電路。當接上待充電池時,若A端接電池的正極,B端接電池的負,此時,Q3 Q6導通,充電迴路是:電源的+極—Q3(飽和)——電池+ —— Q6(飽和)—到地。反之,若B端接電池的正極, A端接電池的負,此時充電迴路是:電源的+極—Q4(飽和)——電池+ —— Q5(飽和)—到地。這樣就可實現電池極性的自動識別和自動轉換,使操作更加簡單。 二、選用和使用:
由於手機萬能充電器廠家「多而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質量差的充電器反而會縮短電池壽命甚至充壞電池,所以一般選擇質量好的充電,一般從外殼光潔度和質量可以看出好壞。首先要測試電池的空載電壓,用萬用表直接測量充電端的兩金屬觸片的電壓,應該在4.2V最好,太低充不滿,太高易過充而損壞電池。
1/2頁
三、常見故障檢修:
故障1:接上待充電池及電源後,所有指示燈不亮,無電壓輸出,不能給電池充電。
【分析與檢修】:這種故障往往是開關電源故障。根據檢修經驗,一般是開關管VT1損壞最多,開關管損壞往往伴隨限流電阻R1、R4和過流保護管VT2損壞。檢測完這些元件,檢修成功幾率可達80%以上,其次就是發熱元件引腳焊盤開裂造成接觸不良。開關變壓器T的次級之後電路的損壞概率不是很大。
故障2:各狀態指示燈顯示正常,接上待充電池及電源後,但就是充不進電或充電時間長。
【分析與檢修】:這種故障多是三極體Q1或充電限流損壞,檢測電阻是否變大或三極體是否損壞,用正常管子換上後即可排除故障。如果三極體Q1正常,再用表測電容C5(100μF/16V)兩端電壓,,正常在交流6V左右。若電壓正常,說明電容C5或整流二極體VD3損壞;若電壓低,應檢查開關變壓器T及其前級各元件。
總之,電路中電壓高、電流大、易發熱的元件容易損壞,要重點排查,在不明
『叄』 如何製作5V 2A的限流電路
既然是電腦的開關電源,自然是不擔心效率問題了,
用一個7805從12V那接出來就版可以了
7805還有權短路保護,電流是不會超過2A
如果是5V輸出,那就串聯一個1歐的大功率電阻就可以的,不用擔心電流的問題,
當電流達到2A的時候,在電阻上面的壓降就是2V了
在充電寶上面的電壓才3V,3V的電壓,充電是不能正常工作的
『肆』 自製電瓶充電器怎麼限制電流
各種不同電路限流的方法也不同。如:
1、使用變壓器整流後充電的,只要控制充電電壓即可
2、使用直接整流再振盪變壓的,可以串聯電阻取樣,限制電流
3、使用直接整流再振盪變壓的,還可以通過控制脈寬限制電流
『伍』 充電電路原理圖解釋
上圖為充電器原理圖,下面介紹工作原理。
1.恆流、限壓、充電電路。該部分由02、R6、R8、ZD2、R9、R10和R13等元件組成。當接通市電叫,開關變壓器T1次級感應出交流電壓。經D4、C4整流濾波後提供約12.5V直流電壓。一路通過R6、R1l、R14、LED3(FuL飽和指示燈)和R15形成迴路,LED3點亮,表示待充狀態:另一路電壓通過R8限流,ZD2(5V1)穩壓,再由並聯的R9、R10和R13分壓為Q2b極提供偏置,使Q2處於導通預充狀態。恆流源機構由Q2與其基極分壓電阻和ZD2等元件組成。當裝入被充電池時12.5V電壓即通過R6限流,經Q2的c—e極對電池恆流充電。這時由於Ul(Ul為軟封裝IC型號不詳)與R6並聯。R6兩端的電壓降使其①腳電位高於③腳,②腳就輸出每秒約兩個負脈沖。
使LED2(CH充電指示燈)頻頻閃爍點亮,表示正在正常充電。隨著被充電池端電壓的逐漸升高,即Q2 e極電位升高,升至設定的限壓值(4.25V)時,由於Q2的b極電位不變,使Q2轉入截止,充電結束。這時Q2c極懸空,Ul的③腳呈高電位,U1的②腳輸出高電平,LED2熄滅。這時電流就通過R6、R11、R14限流對電池涓流充電,並點亮LED3。LED3作待充、飽和、涓流充電三重指示。
2.極性識別電路。此部分由R12和LEDl(TEST紅色極性指示燈)構成。保護電路由Q3和R7等元件構成。假設被充電池極性接反了。
LED1就正偏點亮,警告應切換開關K,才能正常充電。如果電池一旦接反,Q3的I)極經R7獲得正偏置,Q3導通,Q2的b極電位被下拉短路而截止,阻斷了電流輸出(否則電池就會被反充而報廢),從而保護了電池和充電器兩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