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測量電磁爐LM339集成塊的好壞
⑵ 電磁爐電路圖及使用配件
導語:自從電磁爐流行起來以後不少人就開始研究起電磁爐了,不同品牌的電磁爐有不同的特點,但是大致的構造都是一樣的,了解電路圖以後更清楚電磁爐的發熱原理,另外在本篇文章中也會提到電磁爐需要配什麼樣的鍋等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當一個迴路線圈通予電流時,其效果相當於磁鐵棒。因此線圈面有磁場N-S極的產生,亦即有磁通量穿越。若所使用的電源為交流電,線圈的磁極和穿越迴路面的磁通量都會產生變化。
當有一導磁性金屬面放置於迴路線圈上方時,此時金屬面就會感應電流(即渦流),渦流使鍋具鐵原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
要使感應電流越大,則穿越金屬面的'磁通變化量也就要越大,當然磁場強度也就要越強。這樣一來,原先通過交流電的線圈就需要越多匝數纏繞在一起。 因為使用高強度的磁場感應,所以爐面沒有電流產生,因此在烹煮食物時爐面不會產生高溫,現在非山寨版的電磁爐爐面都是使用了能耐高溫的黑晶板,是一種相對安全的烹煮器具。在使用過程中,因為黑晶板會與鍋具接觸,會局部產生高溫,所以在加熱後的一段時間里,不要觸摸爐面,以防燙傷。
電磁爐主要有兩大部分構成:電子線路部分及結構性包裝部分。
1、電子線路部分包括:功率板、主機板、燈板(操控顯示板)、線圈盤及熱敏支架、風扇馬達等。
2、結構性包裝部分包括:瓷板(新型電磁爐有用玻璃面板)、塑膠上下蓋、風扇葉、風扇支架、電源線、說明書、功率貼紙、操作膠片、合格證、塑膠袋、防震泡沫、彩盒、條碼、卡通箱。
(1)陶瓷板:進口高級耐熱晶化陶瓷板。
(2)高壓主基板:構成主電流迴路。
(3)低壓主基板:電腦控制功能。
(4)LED線路板:顯示工作狀態和傳遞操作指令。
(5)線盤:將高頻交變電流轉換成交變磁場(PAN)。
(6)風扇組件:散熱輔助元件(FAN)。
(7)IGBT:通過低電流信號、控制大電流的通斷(IGBT)。
(8)橋式整流塊:將交流電源轉換為直流電源(BD101)。
(9)熱敏電阻件:將熱量信號傳遞到控制電路。
(10)熱開關組件:感應IGBT工作溫度,從而保護IGBT由於過熱損壞。
電磁爐一般用的鍋材質最好是鐵的、不銹鋼的、搪瓷的等等,直徑在11CM以上底部平整最好;一般鋁、合金、銅、陶瓷、玻璃、塑料、木頭等都不可以用。放在電磁爐上的鍋含鐵量越多越好,鍋的直徑越來越好。而且,好的電磁爐,如果鍋沒有放正確,它會發出警報聲的。
並非只有鐵磁性金屬器皿可以利用交流磁場加熱,但只有鐵磁性金屬器皿情況下能量轉換效率足夠高,所產生的熱力、溫度足以作煮食用。因為鐵磁性金屬器皿的磁導率較高,有較淺的趨膚深度,在交流下因為趨膚效應,可以讓高頻電流流過的橫切面積減少,等效電阻較大,有利於依靠渦流加熱。若用非鐵磁性金屬器皿的話效率會低至不足作煮食用途。
所謂“鐵磁性金屬”是指可以磁化的金屬,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被磁石所吸引的金屬,主要的金屬有鐵、鈷、鎳。一般鋼或鐵制的器皿就可以。日常生活中,絕大部份的不銹鋼也適用於電磁爐,傳統的陶瓷瓦煲並不適用,一般的鋁制鍋具也不適用。搪瓷器皿是由鐵器皿外包搪瓷而成,因此可用於電磁爐。
電磁爐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廚房電器產品,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您對電磁爐電路圖以及使用配件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一定能夠幫助到你。
⑶ 截圖中上電檢測電路告知IC,各器件作用分析說明,謝謝
這個是一個將交流正弦信號轉換為對應的反相位燃敬矩形波信號的電路。R6、R7、D2 組成負半周限幅電路(限幅0.7v左右),R6、R7、D1、R5、+5V組成正半周限幅電路(限幅度0.7V+5V左右)。激雀R4、R3、Q1、R1組成一個開關反相輸出明段早整形電路,將前級輸出的正負限幅的輸出信號整形成一個反相矩形波信號。R1是Q1的集電極負載電阻,R2是輸出限流電阻。
⑷ 電磁爐的電路圖
電磁爐原理
電磁爐的爐面是耐熱陶瓷板,交變電流通過陶瓷板下方的線圈產生磁場,磁場內的磁力線穿過鐵鍋、不銹鋼鍋等底部時,產生渦流,令鍋底迅速發熱,達到加熱食品的目的。
灶台檯面是一塊高強度、耐沖擊的陶瓷平板(結晶玻璃),檯面下邊裝有高頻感應加熱線圈(即勵磁線圈)、高頻電力轉換裝置及相應的控制系統,檯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飪鍋。
其工作過程如下:電流電壓經過整流器轉換為直流電,又經高頻電力轉換裝置使直流電變為超過音頻的高頻交流電,將高頻交流電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狀的感應加熱線圈上,由此產生高頻交變磁場,其磁力線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於金屬鍋。
在烹飪鍋體內因電磁感應就有強大的渦流產生,渦流克服鍋體的內阻流動時完成電能向熱能的轉換,所產生的焦耳熱就是烹調的熱源。
鍋的材質必須為鐵質或合金鋼,以其高磁導率來加強磁感,從而大大增強渦旋電場及渦流熱功率。其他材質的炊具由於材料電阻率過大或過小,會造成電磁爐負荷異常而啟動自動保護,不能正常工作。
同時由於鐵對磁場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這樣減少了很多的磁輻射,所以鐵鍋比其他任何材質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鐵是人體長期需要攝取的必要元素,但人體只能吸收二價鐵,鐵鍋炒菜中含的是三價鐵,然而身體中的還原性維生素可將3價鐵轉換為2價鐵以利吸收。
(4)lm339n電磁爐電路圖擴展閱讀
工作流程
當一個迴路線圈通予電流時,其效果相當於磁鐵棒。因此線圈面有磁場N-S極的產生,亦即有磁通量穿越。若所使用的電源為交流電,線圈的磁極和穿越迴路面的磁通量都會產生變化。
當有一導磁性金屬面放置於迴路線圈上方時,此時金屬面就會感應電流(即渦流),渦流使鍋具鐵原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
感應的電流越大則所產生的熱量就越高,煮熟食物所需的時間就越短。要使感應電流越大,則穿越金屬面的磁通變化量也就要越大,當然磁場強度也就要越強。
這樣一來,原先通予交流電的線圈就需要越多匝數纏繞在一起。 因為使用高強度的磁場感應,所以爐面沒有電流產生,因此在烹煮食物時爐面不會產生高溫,是一種相對安全的烹煮器具。
⑸ LM339N 應用電路圖
LM339的應用及電路圖如下:
1:利用LM39構成的各種振盪器如下圖所示,電路為電壓控制振盪器,其工作頻率由輸入電壓決定的,電壓控制振盪器的兩種重要應用為鎖相環及模擬遙控系統,此種電路可提供兩種輸出波形「方波與三角波」,輸入的控制電壓由Rl電位器組成的分壓器提供的,也可使用其它的控制電壓,只要把Rl電位器去掉,將控制信弓接到電壓控制振盪器的輸入端與地之間就可以了。
⑹ 電磁爐調溫的原理及電路圖
用NTC電阻受熱阻值的變化來調溫
⑺ 電磁爐同步電路和檢測電路怎麼找
一、電磁爐同步電路
1、同步電路圖
1、正常工作時,LM339的1腳內部三極體截止,電阻R19把1腳電壓變為高電平,當電源輸入端出現大電流時,1腳內部三極體導通,輸出低電平,CPU連接的中斷口經過二極體D18被拉低,CPU檢測到低電平時發出命令,
讓IGBT關斷,起安全保護作用,此保護屬於軟體保護,另外還有硬體保護,當1腳內部三極體導通,輸出低電平,直接拉低驅動電路的輸入電壓,從而關斷IGBT的G極電壓,
保護了IGBT不被擊穿,通常要判斷是軟體保護還是硬體保護方法是:通常軟體保護時,軟體會設置2秒才起動,硬體起動時間很快不超過2秒鍾。
2、C點電壓由於選擇的參考點是地,靜態時,C 點的電壓由RJ28、R27、R14電阻分壓所得,當正常工作起來後,互感器感應輸入端的電流,C點的電壓會下降,電流越大,C點電壓越低,
如上圖所示,所以A點電壓也會下降,B點為LM339負端RJ29、RJ25分壓後的基準電壓,當A點電壓下降到B點以下時,LM339反轉,D點輸出低電平拉低中斷口。通過調節輸入正負端的參數來改變干擾的靈敏。
用工具查看兩輸入端在最大功率工作時,比較電壓越接近越好,但仿止出現太過靈敏而導致中斷間隙。(變頻器上(不一定,但是比較能體現)一般干擾比較大,在最大檔功率最大電流時(190~210V之間電流最大)最容易出現,)
3、CPU根據中斷口檢測電源輸入端的浪涌電流,程序檢測到有低電平,停止工作,起保護IGBT不受浪涌電流所擊穿。
此電路異常出現:檢鍋不工作、不保護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