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格力公司的發展史
格力公司的發展歷程:
1、創業階段
1991~1993年,新成立的格力電器,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廠,只有一條簡陋的、年產量不過2萬台窗式空調的生產線。
但格力人在朱江洪董事長的帶領下,發揚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克服創業初期的種種困難,開發了一系列適銷對路的產品,搶佔了市場先機,初步樹立格力品牌形象,為公司後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發展階段
1994~1996年,公司開始以抓質量為中心,提出了「出精品、創名牌、上規模、創世界一流水平」的質量方針,實施了「精品戰略」,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出台了「總經理十二條禁令」,推行「零缺陷工程」。
幾年的狠抓質量工作,使格力產品在質量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奠定了格力產品在質量上的競爭優勢,創出了「格力」這一著名品牌,在消費者中樹立良好的口碑。1994年,董明珠總裁開始主管銷售工作,憑借不斷創新的營銷模式,95年格力空調的產銷量一舉躍居全國同行第一。
3、壯大階段
1997~2001年,公司狠抓市場開拓,董明珠總裁獨創了被譽為「21世紀經濟領域的全新營銷模式」的「區域性銷售公司」,成為了公司制勝市場的「法寶」。
1998年公司三期工程建設完畢,2001年重慶公司投入建設,巴西生產基地投入生產,格力的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形成規模效益。
同時,通過強化成本管理,為公司創造最大利潤。自此產量、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一直穩居國內行業領頭地位,公司效益連年穩步增長,在競爭激烈的家電業內一枝獨秀。
4、國際化階段
2001年至2005年,公司提出了「爭創世界第一」的發展目標,在管理上不斷創新,引入六西格瑪管理方法,推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加大拓展國際市場力度,向國際化企業發展。
2005年,公司家用空調銷量突破1000萬台/套,實現銷售世界第一的目標,成為全球家用空調「單打冠軍」。「格力空調,領跑世界」的時代已經來臨!
5、創全球知名品牌階段
格力人在成功實現「世界冠軍」的目標後,2006年公司提出「打造精品企業、製造精品產品、創立精品品牌」戰略,努力實踐「弘揚工業精神,追求完美質量,提供專業服務,創造舒適環境」的崇高使命,朝著「締造全球領先的空調企業,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的願景奮進。
『貳』 電飯煲 發展史
自從 1955 年東芝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電飯煲,電飯煲的發展已經過了 50 年,到現在,電飯煲已經成為了現代家庭必備的生活電器之一。隨著電飯煲技術的發展,電飯煲的控制技術也經歷了幾個重要的階段,首先是機械式控制,然後是電子式控制,再是微電腦控制,再是目前將要成為主流的電磁電飯煲和微壓力電飯煲。今天,我們正經歷著一個電腦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電腦晶元、網路和 3C 技術已經開始成熟和普及,成本大幅的下降,這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平台和環境,我們應該有理由也有信心將包括電飯煲在內的所有智能家電控制技術作一次大的提升。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電飯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日後,煮出來的米飯的可口程度、營養以及是否多功能、是否節能這些因素將成為判斷一個電飯煲好壞的標准。
綜合各方面的需求和目前技術的發展,今後電飯煲控制技術將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 控制系統會更注重煮飯的效果。
目前市場上高檔電飯煲越來越受歡迎,這是因為以前的消費者購買電飯煲是因為電飯煲使用方便,而現在的消費者更注重使用的效果。煮飯的過程實際是通過加熱將大米由β澱粉轉為α澱粉的過程,控制系統需要將這個過程處於一個可控的狀態,按設定的溫度曲線變化。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模糊控制技術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同時,也要求電飯煲設計工程師有豐富的大米以及烹飪方面的知識。有了這些條件,製造出來的電飯煲將能煮出美味的米飯。因此,為了提升電腦電飯煲的煮飯效果,我們認為有必要制定電腦電飯煲煮飯效果的行業標准,對電腦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的含水率、α化程度、還原糖量、硬度、粘度、色澤以及均勻程度等指標進行測量,以提高電飯煲的行業的整體水平。
? 更智能化。
目前國內的電腦電飯煲大部分都是使用模糊控制理論來控制加熱系統,模糊控制的優點在於它可以模擬人的思維,用推理的方式進行飯量的檢測和加熱的控制。這種控制技術在國內已經開始普及和成熟。但模糊控制也有它的缺點,就是沒有學習能力。在電飯煲的使用過程中存在外部環境差異、內部零件損耗及用戶使用習慣的問題。這就需要電飯煲在使用過程中通過工作的積累對這些狀態進行學習。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台電飯煲煮飯有偏軟、適中、偏硬三種功能給用戶選擇,但一般用戶的口味只有一種。假如用戶的口味是偏硬,而電飯煲的首選默認功能是適中,那麼這個用戶每次都需要按下功能鍵將功能選到 「 偏硬 」 這一菜單上,這就增加了用戶的操作難度。但如果是帶學習功能的電飯煲,它可以根據用戶使用功能菜單的次數進行計算,將默認功能設定在用戶使用最多的菜單上,這樣用戶就可以省卻繁瑣的操作,輕輕一按就可以實現想要的功能。因此,人工智慧模糊控制技術將是今後電飯煲控制技術的一個發展方向。
? 電磁加熱控制。
電磁爐在這兩年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從市場上看,消費者已經接受了電磁加熱比傳統加熱效率更高的事實,在講究環保和節能的今天,電飯煲使用電磁加熱已經是不二的選擇。從技術上看,經過大批量生產和廣大用戶的考驗,電磁加熱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在前幾年一直困擾各個廠家的返修率問題,現在已經有部分廠家通過技術提升和生產控製得到解決。另外,電磁爐已經進入大規模的生產,電磁加熱所需要的成本已經大幅的下降,在往下的一兩年,售價在 1000 元以下的電磁電飯煲將會出現在市場價,而這個價位是中高端消費者可以接受的。而且這將會是成本下降的開始。
? 增加壓力控制系統。
壓力鍋跟普通的電飯煲相比有著較大的優勢,它更快速、更節能、更能夠保持營養,這些都符合消費者對未來電飯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電飯煲通過增加壓力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更多的烹飪功能,除了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外,還為我們的控制系統升級留下很大的空間。為了實現壓力控制系統,我們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例如壓力的精確測量技術,這在目前仍然是一個難點。還有使用壓力電飯煲煮飯的最佳溫度和壓力控制曲線的確定,這些都對我們的工程人員提出了挑戰。
? 網路化
提到網路化,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遠程式控制制。在很多年前一些大的家電廠家就開發可連接上 Internet 並可以遠程式控制制的家電,並為我們描繪出很多美麗的藍圖。到今天,我們已經完全進入了網路時代。目前在國內,網路使用費用的降低,直接推動了寬頻網路進入千家萬戶。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網路家電遠程式控制制,已經是勢在必行了。作為電飯煲這個產品,應該可以在這場變革中更進一步。如果電飯煲的發展想我們前面所說的一樣,使用電磁加熱,有可以控制的壓力,還有更智能系統,那麼未來的電飯煲將是一個多功能的烹調器,而且它應該可以給不同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就要求在網路家電時代的的電飯煲不僅僅追求遠程式控制制,它應該還可以通過網路功能實現自我的升級和個性化定製。讓我們設想一下:一天你突然很想煮一道新菜,但你的電飯煲沒有這個功能,於是你可以通過電腦上網找到這道菜的製作方法,並將電飯煲程序下載到電腦上,而且通過 u 盤或將電飯煲連接到電腦上,將這個程序輸入到電飯煲上。那麼你就可以輕輕鬆鬆的用電飯煲完成一道新菜式。這就是網路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以上五點,應該就是今後電飯煲控制技術發展的方向。聽起來大家可能感覺這些離我們還很遙遠。這並不然,未來幾年就會有以上我們所說的產品出現。我們立邦公司在 04 年就加大了力度對電飯煲控制技術的推進,目前已經在電磁電飯煲、壓力控制技術以及智能控制技術等取都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們在 06 年就會推出帶學習功能的電飯煲還有可控制壓力大小的電壓力煲,電飯煲的網路化也已經成為了我們近幾年重點推進的項目。其他的一些公司也已經開發出電磁電飯煲、壓力電飯煲等等。所以,通過我們整個行業的努力推動,電飯煲的控制技術會不斷的推陳出新,為了我們的老百姓能夠吃上一口可口的米飯貢獻一份力量。
『叄』 2022年全球家電行業現狀
二零二二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現在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商品材料價錢上漲,等因素讓願本就「不平凡」的家電市場更加低迷,也影響著市場的信心唯有內需!
『肆』 求大金空調歷史發展史和現在主要的經營模式
歷史發展
1924 年 山田晃設立大阪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制公司徽章。
大金空調
1924 年 在市新建製作所。
1924 年 山田晃在大阪金屬工業所.
1924 年 成立大阪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制定公司徽章:
1924 年 成功地合成了碳氟化合物並於1942年開始批量生產。
1924 年 在大阪府三島郡(現攝津市)設立淀川製作所。
1929 年 開始生產Rational注油器。
1934 年 成立大阪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制定公司徽章:
開發出甲基氯化物式1馬力冷凍機,命名為三富士冷凍機。
1935 年 首次成功地合成了碳氟化合物並於1942年開始批量生產。
1937 年 在堺市新建堺工廠。
1941 年 在大阪府三島郡(現攝津市)設立淀川工廠。
成功研製了日本最早的碳氟化合物(冷媒)。
1951 年 日本最早的商用櫃機在大金誕生,日本商用空調的歷史由此展開。
1958年 大金制定了「最高的信譽」「進取的經營」「明朗的人和」的公司綱領。
採用旋轉式壓縮機的家用空調機首次投放到日本國內市場。大金正式進軍家用空調市場。
1959年 開發出具有尖端分子量的聚合物, Polyflon M11。
1960 年代
1962 年 開始生產離心式冷凍機。
1963 年 新建金岡工廠。
開始著手開發氟樹脂「Neo Flon」並於1974年獲得成功。
「大阪金屬工業株式會社」改名為「大金工業株式會社」。
1965 年 山田晁社長就任取締役會長,土屋義夫副社長就任取締役社長。
1969 年 成功開發了第一台家用中央空調(一台室外機鏈接多台室內機的多聯空調系統),40多年來享譽全球。
冷暖兩用家用空調在日本上市,該空調利用了在世界8個國家擁有專利的氟利昂熱能(暖氣時的冷媒加熱補助發熱器)技術。
1970年代
1970 年 在滋賀縣草津市新建滋賀製作所,正式生產家用空調機。開發氟橡膠「DAI-EL」。
1972 年 「Daikin Europe N.V. 」在比利時奧斯坦特市成立。
開始批量生產氟化碳。
1978 年 氟樹脂「Neoflon Film」國產化獲得成功。
1980年 採用特殊機能的智能控制、且室內機厚度僅有19.8cm的薄型天花板懸吊式新機種在日本上市。
1981年 成功研發了超薄型的海上集裝箱用冷凍裝置。
1982年 日本第一台【VRV智能化中央空調系統】(以下簡稱VRV)在大金誕生,開創了樓宇用多聯空調系統的新時代。【VRV】是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的縮寫,即"可變冷媒流量",系統經由冷媒的直接蒸發或凝縮來實現製冷或制熱,有效減少了傳統中央空調所必需的循環水泵、送風扇等移動熱量所需的動力,同時實現了系統的分區獨立控制,1982年上市後便贏得了廣泛的肯定,市場反應極其熱烈。
1983年 VRV榮獲了日本冷凍協會技術獎、日本機械工業聯合會優秀節能獎兩項年度大獎。
1983 年 在茨城縣鹿島郡新建鹿島工廠,並開始生產碳氟化合物和氟樹脂。
1990年代
1990 年 「Daikin Instries (Thailand) Ltd."在泰國成立,1991年起開始生產空調機。
1991 年 氟化學生產銷售公司「Daikin America, Inc」和「MDA Manufacturing」在美國成立,1994年正式投產。
鹿島工廠增設HFC-134a生產設備並開始投產。噪音低、安全性強的立體停車場裝置投放市場。
1993 年 制定「關於地球環境保護的行動准則」。
1997 年 日本國內所有工廠( 淀川、滋賀、鹿島)取得環境保護國際標准「ISO 14001」的認證。
1997 年 合資公司「惠州大金三石空調有限公司」在中國惠州成立,並開始生產單螺桿冷水機組。
開發採用不會破壞臭氧層的新型製冷劑R407C的VRV空調系統。
「大金氟塗料(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國上海市成立,開始在中國生產氟塗料。
「大金化學(香港)有限公司」在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世界最早的HFC-32商業化生產線在大金啟動。
1998 年 「大金化學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國的上海市成立。
能節省60%耗電量的「Sky Air超變頻60系列」上市,此產品作為商用空調機在本行業首次榮獲了「節能獎」(資源能源廳廳長)。
1999 年 召開第一屆集團環境會議。
在日本,大金首家創造了商用機生產量土突破5,000,000台記錄,市場佔有率為日本第一。
大金家用機歷史中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產品「うるるとさらら」(滋潤潤·涼爽爽)誕生,一台空調機兼具除濕合加濕功能,採用環保新冷媒,節能性出眾,在日本暢銷至今。
在奧地利維也納成立了統管中歐地區的銷售公司Daikin Airconditioning Central Europe HandelsGmbH
在台灣設立台塑大金精密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年代
2000 年 開始銷售採用環保型冷媒、節能效果高達70%的Super Inverter ZEAS。
確立空調冷凍機24小時365天服務體制。
在西班牙馬德里成立大金空調西班牙公司Daikin AC Spain S.A.。在歐洲主要市場確立了直銷體制。
於印度拉賈斯坦設立了空調生產銷售公司。
2001年,在阿根提布宜諾斯艾利斯設立空調銷售公司。
於泰國羅勇府設立壓縮機生產基地。
在中國常熟成立大金氟化工(中國)有限公司,並於2003年正式投產,實現了冷媒生產供應的本地化。
同年,在中國的統括公司「大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並設上海和廣州分公司。
2002年,井上禮之就任取締役會長兼CEO。
2003年,推出當時全球最大容量的變冷媒多聯系統(48HP VRV系列)。
可利用建築原有冷媒配管的更新用VRV系列「VRV-Q」在日本上市。
於中國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分別設立售後服務為主體的公司「大金空調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大金空調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大金空調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於清華大學設立「大金清華R&D中心」。
在中國蘇州成立以生產壓縮機為主體的大金機電設備(蘇州)有限公司。
2004年,在美國紐約設立現地法人,再次進軍北美市場。
在中國蘇州成立了製造馬達的大金電器機械蘇州)有限公司。
2005年 【VRV】全球銷量突破800,000台,以其非凡的魅力贏得了眾多擁護者。
迅猛增長
2006年,收購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奧威爾集團(OYL)」,其旗下擁有麥克維爾和AAF等國際知名品牌。此次收購使大金集團的銷售額一舉躍居全球第二位。
2006年 在全球推出新一代智能化中央空調系統【VRVⅢ】,系統節能性大幅提高。在歐洲推出熱泵式採暖系統【Altherma】,標志大金正式進軍歐洲住宅採暖市場。該產品通過空氣源熱泵技術獲取的熱能在歐洲被認定為"可再生能源"。便利店用冷凍冷藏空調系統【CONVENI-PACK ZEAS-AC】榮獲英國第三屆製冷工業獎"年度最佳環境產品獎"。
在歐洲推出熱泵式採暖系統「Altherma」,正式進軍歐洲採暖市場。
2007年 日本業界首創的具有加濕和除濕功能的空氣清潔器【Clear Force】在日本上市 ,該產品集加濕、除濕、空氣凈化、除臭4大功能於一身。日本業界首創的無水配管調濕新風處理機【DESICA】在日本上市 ,實現了溫度和濕度的獨立控制。
2007年,成立了生產海上集裝箱用冷凍機的大金製冷(蘇州)有限公司。
無水配管調濕型新風處理機DESICA在日本上市,實現了溫、濕度的分離控制。
採用二級壓縮技術的HTO ECO VRV在日本上市,該系統在室外-25℃環境下也可運行,獲得了當年的「日本資源能源廳長官獎」。
2008年 大金開發的"回收、處理碳氟化合物的網路系統"榮獲日本"第11屆臭氧層保護防止地球溫暖化大獎·經濟產業大臣獎" 在日本空調行業第一個取得ECO-FAST節能企業認證。在日本空調行業第一個取得ECO-FAST節能企業認證。大金"節能衛士"空調管理系統榮獲日本節能產品大獎(環境大臣獎)。
2008年,收購了德國鍋爐、太陽能、地暖的生產和銷售企業Rotex Heating Systems GmbH,確立其在歐洲住宅採暖市場的領先地位。
於中國的格力電器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珠海格力大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日本空調業界首個獲取ECO-FAST節能企業認證。
大金「節能衛士」空調管理系統獲得日本節能產品大獎「環境大臣獎」。
2009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設立了面向全球的大型中央空調研發基地「大金麥克維爾中央空調研發中心」。
2009年 商用無水配管調濕新風處理機【DESICA】系統榮獲日本2008年節能大獎·節能中心會長獎。
商用DESICA系統獲得日本2008節能大獎·節能中心會長獎。
2010年,其全球銷售額首次超越開利,成為全球空調銷售額最大的品牌。
在中國上海設立了日本以外第一個技術開發研究中心。
在蘇州設立大金液壓(蘇州)有限公司,研發、製造並銷售油壓機械相關產品。
位於印度拉賈斯坦的生產基地正式投產,生產VRV系統和水冷中央空調。
2010年 大金美國公司在2010國際空調暖通設備展上榮獲四項大獎,【VRVIII-C】贏得採暖大獎(在低溫狀態下良好的制熱效果)、【Quaternity】、【Altherm】(家用採暖產品)、【VRVIII】分別獲得室內空氣質量類、綠色建築類、製冷類榮譽獎。
節能變頻商用空調【Eco-ZEAS80】在日本上市,適用於店鋪、辦公樓,該產品陣容豐富,達到15個類型、368個機型。
在歐洲推出【MEGA Altherma】,該產品針對歐洲的環境與房型因素,實現1台室外機可連接10台室內機,且可以實現熱水、熱空調與冷水、冷空調的同時運轉;此外,熱回收制熱水功能,採用變頻和熱泵技術與燃燒式暖氣設備相比年CO2排放量可減少約60%。
商用流光能空氣清潔器在日本上市,能對應100㎡的商用空間,且運用流光能技術實現除菌、除臭、抑制病菌的功能。
【EMURA】家用分體空調在歐洲上市,除了節能、舒適、靜音的產品性能,其簡潔外觀的外觀設計也備受肯定,榮獲了包括IF Red Dot、World Good Design等在內的國際設計大獎。
採用流光能技術的【うるるとさらら】R系列在日本上市 ,在無水加濕和四向氣流的功能上,新增除菌除臭的功能。首次將流光能技術運用於空氣清潔器以外的家用產品中,榮獲了日本空氣調節、衛生工學會振興獎。
成功研發推出了【全變頻VRV III】,系統的節能性得到了大幅的提高,IPLV(C)值高達5.8,同時容量控制最高可達169級,實現了更細致的分區對應。
【多功能VRV】在中國上市,作為家用中央空調、地暖、中央熱水一體機,它秉承VRV舒適節能、控制靈活、內機形式多樣化等眾多優點,融合直流變頻技術、熱泵技術、熱回收技術等多項尖端科技,實現了系統的高效節能和理想舒適。
2011年,收購土耳其空調廠家「Airfel」。
2011年 商用無水配管調濕新風處理機【DESICA】榮獲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發明獎"。
【Maga Altherma】熱泵式採暖系統在歐洲開始運用於大型商用空間。
【單暖型VRV】在歐洲上市,為公共建築提供了節能高效的供暖解決方案。
"耀我'金'彩"【家用DIY個性化空調】在中國上市,為客戶提供空調面板的個性化設計及定製服務,引領了空調外觀設計的個性化新風潮。
2012年大金空調在首屆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十強品牌」評選(暨中國家用電器品牌試評價活動)中榮獲空調器十強品牌。
2013年 大金空調榮獲2013年中國空調冷凍行業十大品牌
『伍』 小家電市場的發展歷程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時至今日,中國小家電業邁入了茁壯成長期,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市場」。
2006年全年中國全部家用電力器具製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479,755,766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20.07%;全年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454,272,552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8.84%;2006年全年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1,394,07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22%;截至2006年12月底,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達2001家。
2006年1-12月全國微波爐累計產量55,701,655台,比2005年同期增長9.55%;2006年1-12月全國電飯煲累計產量88,798,178個,比2005年同期增長42.11%;2006年1-12月全國吸油煙機累計產量10,898,703台,比2005年同期增長45.74%;全國電熱水器累計產量8,396,052台,比2005年同期增長23.03%。
2007年中國小家電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達到14.4億台,同比增長12.7%,2003~2007年復合增長率為12.5%。而中國小家電市場銷售額則達到了971.9億元。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小家電卻在整體增速下滑的國內家電業中獨樹一幟。2008年國內從事小蠢帶家電的企業前三季度銷售額均出現大幅增長。
在產品帶爛蘆質量和穩定性上,廚衛、家居、生活類小家電都獲得了穩步提升,產品技術含量也得到加強。在品牌建設上,小家電領域涌現出以TCL、格蘭仕、格力、方太、亞都、九陽、燦坤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品牌。在營銷網路構建上,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批專業的小家電代理商、經銷商,並在國美、蘇寧等連鎖賣場體系中占據了重要比例。
但同時,小家電行業也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如安全實用性、質量保證、營銷服務體系問題多;小家電同質化嚴重,創新能力低;行業競爭混亂,價格戰頻繁等。
因此,小家電企業要樹立品牌價值觀,注重產品的創新,積極進行技術開發,調整質量與利潤的關系,注重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
與傳統家電產品不同,小家電在中國的銷售仍然處於發展階段,隨著消費者需求增加,小家電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都在提升,小家電平均利潤率高,為企業帶來的收益也歷哪高。未來小家電在中國的利潤率和增長率均將提升至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