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繼電器實物接線圖
接線圖如下:
5和6是一對公共端子,1和 2是一對常閉觸點,3和4是一對常開觸點。7、8不通電時,—6和1—2接通,通電後就會斷開1—2,而5—6不斷,再和3—4接通。
中間繼電器工作原理:
線圈通電,動鐵芯在電磁力作用下動作吸合,帶動動觸點動作,使常閉觸點分開,常開觸點閉合。
線圈斷電,動鐵芯在彈簧的作用下帶動動觸點復位,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當某一輸入量(如電壓、電流、溫度、速度、壓力等)達到預定數值時,使它動作,以改變控制電路的工作狀態,從而實現既定的控制或保護的目的。
在此過程中,中間繼電器主要起了傳遞信號的作用。
(1)繼電器控制電路圖擴展閱讀:
中間繼電器的作用:
1、代替小型接觸器
中間繼電器的觸點具有一定的帶負荷能力,當負載容量比較小時,可以用來替代小型接觸器使用,比如電動卷閘門和一些小家電的控制。這樣的優點是不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節省空間,使電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較精緻。
2、增加接點數量
這是中間繼電器最常見的用法,例如,在電路控制系統中一個接觸器的接點需要控制多個接觸器或其他元件時而是在線路中增加一個中間繼電器。
3、增加接點容量
中間繼電器的接點容量雖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帶負載能力,同時其驅動所需要的電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間繼電器來擴大接點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應開關、三極體的輸出去控制負載比較大的電器元件。
而是在控制線路中使用中間繼電器,通過中間繼電器來控制其他負載,達到擴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4、轉換接點類型
在工業控制線路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控制要求需要使用接觸器的常閉接點才能達到控制目的,但是接觸器本身所帶的常閉接點已經用完,無法完成控制任務。
這時可以將一個中間繼電器與原來的接觸器線圈並聯,用中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去控制相應的元件,轉換一下接點類型,達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
⑵ 如何用中間繼電器實現正反轉,求大神給個接線圖,
如下圖所示,先將1號繼電器的主觸點「1」接到2號繼電器的主觸點「3」(從左向右看),再將1號繼電器的主觸點「2」接到2號繼電器的主觸點「2」,最後將1號繼電器的主觸點「3」接到2號繼電器的主觸點「1」。
如果只用一台電機實現正反轉,還需要將1號繼電器的主觸點「1」接到2號繼電器的主觸點「1」,1號繼電器的主觸點「2」接到2號繼電器的主觸點「2」,1號繼電器的主觸點「3」接到2號繼電器的主觸點「3」。
到此完成了三相電源的改變相序的接線,再將2號繼電器的主觸點分別連接到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端子端(注意電機是三角形連接或是星形連接)。
(2)繼電器控制電路圖擴展閱讀:
當線圈通電,動鐵芯在電磁力作用下動作吸合,帶動動觸點動作,使常閉觸點分開,常開觸點閉合,線圈斷電,動鐵芯在彈簧的作用下帶動動觸點復位。
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當某一輸入量(如電壓、電流、溫度、速度、壓力等)達到預定數值時,使它動作,以改變控制電路的工作狀態,從而實現既定的控制或保護的目的。在此過程中,繼電器主要起了傳遞信號的作用 。
一般的電路常分成主電路和控制電路兩部分,繼電器主要用於控制電路,接觸器的主要用於主電路;通過繼電器可實現用一路控制信號控制另一路或幾路信號的功能,完成啟動、停止、聯動等控制,主要控制對象是接觸器。
⑶ 繼電器電路圖符號
繼電器電路圖符號如下:
繼電器新符號用字母K表示,以前用J表示。
繼電器細分又分為:電壓繼電器KV;電流繼電器KA;時間繼電器KT;頻率繼電器KF;壓力繼電器KP;控制繼電器KC;信號繼電器KS;接地繼電器KE 。
繼電器線圈在電路中用一個長方框符號表示,如果繼電器有兩個線圈,就畫兩個並列的長方框。同時在長方框內或長方框旁標上繼電器的文字元號「J」。
繼電器的觸點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把繼電器的觸點直接畫在長方框一側,這樣的畫法較為直觀。另一種是按照電路連接的需要,把各個觸點分別畫到各自的控制電路中,通常在同一繼電器的觸點與線圈旁分別標註上相同的文字元號,並將觸點組編上號碼,以示區別。
⑷ 時間繼電器的接線方法和接線圖
接線圖為:
(4)繼電器控制電路圖擴展閱讀:
時間繼電器選用要求:時間繼電器的選用主要是延時方式和參數配合問題,選用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延時方式的選擇。時間繼電器有通電延時或斷電延時兩種,應根據控制電路的要求選用。動作後復位時間要比固有動作時間長,以免產生誤動作,甚至不延時,這在反復延時電路和操作頻繁的場合,尤其重要。
2、類型選擇。對延時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一般採用價格較低的電磁式或空氣阻尼式時間繼電器;反之,對延時精度要求較高的場合,可採用電子式時間繼電器。
3、線圈電壓選擇。根據控制電路電壓選擇時問繼電器吸引線圈的電壓。
4、電源參數變化的選擇。在電源電壓波動大的場合,採用空氣阻尼式或電動式時間繼電器比採用晶體管式好,而在電源頻率波動大的場合,不宜採用電動式時間繼電器,在溫度變化較大處,則不宜採用空氣阻尼式時間繼電器。
⑸ 時間繼電器自動控制星三角形降壓啟動電路圖
1、時間繼電器自動控制星三角形降壓啟動電路接線圖:
(1)合上QS,電源引入。
(5)繼電器控制電路圖擴展閱讀:
時間繼電器的分類:
一、按工作原理分類
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時間繼電器可分為空氣阻尼式時間繼電器、電動式時間繼電器、電磁式時間繼電器、電子式時間繼電器等。
(1)空氣阻尼式時間繼電器利用空氣通過小孔時產生阻尼的原理獲得延時。其結構由電磁系統、延時機構和觸頭三部分組成。電磁機構為雙口直動式,觸頭系統為微動開關,延時機構採用氣囊式阻尼器。
(2)電子式時間繼電器
電子式時間繼電器是利用RC電路中電容電壓不能躍變,只能按指數規律逐漸變化的原理,即電阻尼特性獲得延時的。
特點:延時范圍廣,最長可達3600 S,精度高,一般為5%左右,體積小,耐沖擊震動,調節方便。
(3)電動機式時間繼電器
電動機式時間繼電器是利用微型同步電動機帶動減速齒輪系獲得延時的。
特點:延時范圍寬,可達72小時,延時准確度可達1%,同時延時值不受電壓波動和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
電動機式時間繼電器的延時范圍與精度是其他時間繼電器無法比擬的,其缺點是結構復雜、體積大、壽命低、價格責,准確度受電源頻率影響。
(4)電磁式時間繼電器。電磁式時間繼電器是利用電磁線圈斷電後磁通緩慢衰減的原理使磁系統的銜鐵延時釋放而獲得觸點的延時動作原理而製成的,它的特點是觸點容量大,故控制容量大,但延時時間范圍小.精度稍差,主要用於直流電路的控制中。
二、按延時方式分類
根據其延時方式的不同,時間繼電器又可分為通電延時型和斷電延時型兩種。
(1)通電延時型時間繼電器在獲得輸入信號後立即開始延時,需待延時完畢,其執行部分才輸出信號以操縱控制電路;當輸入信號消失後,繼電器立即恢復到動作前的狀態。
(2)斷電延時型時間繼電器恰恰相反,當獲得輸入信號後,執行部分立即有輸出信號;而在輸入信號消失後,繼電器卻需要經過一定的延時,才能恢復到動作前的狀態。
⑹ 24V繼電器實物接線圖接法怎麼接
繼電器上基本上都有13,14接電源,一般13接+24V,14接負極,可以反接,只是指示燈不亮,1,5,9;是一組,一常開一常閉,4,8,12是一組一常開一常閉,如果是十四腳的是三組。直流24V繼電器的線圈的接法分正負極。
繼電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輸入變數(如電流、電壓、功率、阻抗、頻率、溫度、壓力、速度、光等)的感應機構(輸入部分);有能對被控電路實現「通」、「斷」控制的執行機構(輸出部分);在繼電器的輸入部分和輸出部分之間,還有對輸入量進行耦合隔離,功能處理和對輸出部分進行驅動的中間機構(驅動部分)。
作為控制元件,概括起來,繼電器有如下幾種作用:
1)擴大控制范圍:例如,多觸點繼電器控制信號達到某一定值時,可以按觸點組的不同形式,同時換接、開斷、接通多路電路。
2)放大:例如,靈敏型繼電器、中間繼電器等,用一個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電路。
3)綜合信號:例如,當多個控制信號按規定的形式輸入多繞組繼電器時,經過比較綜合,達到預定的控制效果。
4)自動、遙控、監測:例如,自動裝置上的繼電器與其他電器一起,可以組成程序控制線路,從而實現自動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