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很想學習無線電維修及CAD制圖方法
學習無線電維修並不難,你可以買一本《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的書來大概的看一下,如果是維修不要求完全看懂,學會元件的好壞判斷,萬用表的的使用,電路圖的信號流程就可以了。
想學CAD制圖你可到網上下載一個軟體和教程自己慢慢學,就可以了。
Ⅱ 對講機的知識
對講機的工作原理如下:
1、發射部分:
鎖相環和壓控振盪器(VCO)產生發射的射頻載波信號,經過緩沖放大,激勵放大、功放,產生額定的射頻功率,經過天線低通濾波器,抑制諧波成分,然後通過天線發射出去。
2、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為二次變頻超外差方式,從天線輸入的信號經過收發轉換電路和帶通濾波器後進行射頻放大,在經過帶通濾波器,進入一混頻,將來自射頻的放大信號與來自鎖相環頻率合成器電路的第一本振信號在第一混頻器處混頻並生成第一中頻信號。第一中頻信號通過晶體濾波器進一步消除鄰道的雜波信號。濾波後的第一中頻信號進入中頻處理晶元,與第二本振信號再次混頻生成第二中頻信號,第二中頻信號通過一個陶瓷濾波器濾除無用雜散信號後,被放大和鑒頻,產生音頻信號。音頻信號通過放大、帶通濾波器、去加重等電路,進入音量控制電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驅動揚聲器,得到人們所需的信息。
3、調制信號及調制電路:
人的話音通過麥克風轉換成音頻的電信號,音頻信號通過放大電路、預加重電路及帶通濾波器進入壓控振盪器直接進行調制。
4、信令處理:
CPU產生CTCSS/DTCSS信號經過放大調整,進入壓控振盪器進行調制。接收鑒頻後得到的低頻信號,一部分經過放大和亞音頻的帶通濾波器進行濾波整形,進入CPU,與預設值進行比較,將其結果控制音頻功放和揚聲器的輸出。即如果與預置值相同,則打開揚聲器,若不同,則關閉揚聲器。
對講機有頻率限制
為保證絕大多數用戶通話不受干擾以及合理地利用頻率資源,國家無線台管理委員會對頻率的使用進行了劃分,規定不同的行業使用相應的頻率范圍。用戶在購買對講機的時候,要向當地的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申請頻點。
公眾對講機是指:發射功率不大於0.5W,工作於指定頻率的無線對講機,其無線電發射頻率、功率等射頻技術指標須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頻率(.9000 ; 409.單位:MHz): 409.7500、 409.7625、409.7750、 409.7875、 409.8000、 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 409.8750、 409.8875、 4099125、 409.9250、 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409.9875;
2、調制方式:F3E;
3、有效發射功率(EIRP):< 0.5W;
4、發射頻率容限:<+5ppm;
5、發射機雜散輻射:<50uW;
6、接收機雜散輻射:<20nW;
7、信道間隔:12.50kHz
Ⅲ 井下供電系統圖有哪些要求
1前言
我國煤礦井下高壓供電網,因受經濟、技術等因素的限制,在多數採用多段短電纜(100~1000m/段)組成逐級控制干線式縱向網路。過電流是煤礦井下電網常見的故障之一,並直接影響著煤礦井下供電的安全性、可靠性。
傳統的過流保護方法,不能構成有效的縱向選擇性過流保護系統,短路故障時常導致越級跳閘是不可避免的,有的礦井甚至越過多級引起地面6~10kV下井電纜開關跳閘,造成井下大面積停電,嚴重威脅礦井安全。
單片機和串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新型過流保護系統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由此設計出煤礦井下電網選擇性速斷過流保護系統的硬體電路和軟體框圖。
2典型煤礦井下6~10kV供電系統分析
典型的井下高壓供電系統是一個單側電源三級線路供電系統,如圖1所示。
圖1井下高壓供電系統簡化圖
各處開關分類及作用
(1)分段開關,如QF15、QF25、QF35等,將單母線分為兩段,不設保護。
(2)進線開關,如QF1、QF2、QF3等,作為該段母線的電源開關,不設保護。
(3)線路開關,又稱出線開關,如QF11~QF14、QF21、QF23、QF31、QF33等,用來保護一條線路,或線路變壓器組,應設保護。
(4)直配負荷開關,如QF22、QF24、QF32、QF34等,只經過很短的電纜(約幾十米)就接到高壓端負荷——固定式變壓器或高壓電動機,此類開關也應設置保護。
3選擇性速斷過流保護系統整定方法
該速斷過流保護系統的整定方法較簡單,按系統最大運行方式時,躲過線路長時最大工作電流整定:
Idz=Kk?Kzq?Ijs
式中Idz——過流保護一次動作電流,kA;
Kk——可靠性系數,取1.25;
Kzq——電動機自起動系數,取1.5~3;
Ijs——線路計算電流,是用需用系數法求得的半小時最大平均負荷電流,kA。
4系統硬體電路設計
該保護系統由若乾颱分機和一台主機組成,分機根據其開關位置共分三級,每級由若乾颱(n)組成。如圖2所示。第一級分機對應開關是地面變電所各出線開關。第二級分機對應開關是井下變電所各出線開關。第三級分機對應開關是采區變電所各出線開關。三級分機通過串列通信和主機聯接。
圖2系統電路框圖
4.1系統分機硬體組成及工作原理
選擇性速斷過流保護系統分機由AT89S51單片機、數據採集系統、開關量輸入、開關量輸出、顯示器、鍵盤、RS-485串列通信介面電路等組成,如圖3所示。
圖3分機系統電路框圖
分機單片機採用51系列中實用的ATMEL公司生產的AT89S51單片機。AT89S51單片機片內4K程序存儲器是FLASH工藝,存儲器可用電的方式瞬間擦除、改寫。縮短設計、開發時間。
數據採集系統將現場電流、電壓模擬信號經電壓形成、采樣保持、低通濾波器(ALF)、A/D轉換器變成數字信號。系統正常工作時各分機不斷地進行數據採集,數字信號通過介面電路傳送給AT89S51單片機P0口。
AT89S51單片機將採集數據與程序存儲器中的整定值進行比較,如果採集數據大於整定值,確認為過流後,分機立即報告主機,並報告分機編碼,等待主機進一步確認,如果主機確認該分機對應出線過渡過流故障,分機立即動作;如果主機確認該人機無過流故障,分機不動作。
開關量輸入、輸出介面部分是微機保護系統與外部聯系的部分。為提高系統抗干擾能力,開關量輸入、輸出電路經光電隔離晶元與AT89S51單片機P1口連接。如果分機需動作,分機通過開關量輸出電路驅動相應繼電器,如跳閘出口繼電器、信號繼電器。
串列通信介面將分機與主機聯接成一個有機整體。為提高分機、主機可靠性以及抗干擾能力,串列通信介面分別通過光電隔離晶元與分機、主機連接。分機通過串列通信可將本線路過流信息及分機編碼傳送給主機,使主機能夠邏輯判斷過流故障。由於AT89S51單片機串列口輸出電平是TTL電平,不能進行遠距離通信,須進行電平轉換。現典型三級供電網是由100~1000m電纜組成,因此通信距離至少滿足1000m。目前RS-485最遠通信距離為1200m,標准節點數32個,符合設計要求,因而可外擴展RS-485電平轉換電路。AT89S51單片機輸出的TTL電平通過光電隔離晶元後,由MAX485晶元轉換為RS-485電平後與主機通信。
4.2系統主機硬體組成及工作原理
選擇性速斷過流保護系統主機由PC機、RS-485/RS-232轉換器組成。系統主機電路框圖如圖4所示。
圖4主機系統電路框圖
分機通過串列通信傳送的RS-485電平由RS-232/RS-485轉換器轉換為RS-232電平,最後輸入PC機的RS-232介面。反之PC機通過串列通信將故障反饋信息送給對應分機。為保證主機與各級通信距離不超過1200m,系統設計將主機安裝在井上中央變電所。(最專業的安全生產管理-風險世界網)
5系統軟體設計
系統軟體包括分機軟體與主機軟體兩部分,其中分機軟體由分機主程序、采樣中斷服務程序、故障處理程序三部分組成。主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和自檢循環兩部分內容。分機主程序流程圖如圖5。
圖5分機主程序流程圖
主機軟體主要包括主程序、故障處理程序兩部分構成。主機主程序與分機主程序類似,自檢時增加了故障檢查程序,當主機收到分機過流報告後,主機故障程序起動,該程序主要運用了邏輯判斷,對各分機分析並分類。首先跳第三級分機,然後逐級分析跳閘。使保護系統具有選擇性。從而避免電網越級跳閘。故障處理結束後,程序返回主程序。
6結論
該保護系統與10kV戶內真空斷路器配合使用時,10kV真空斷路器固有分閘時間為0.1s,保護系統動作時間(分機數據採集時間、主機程序故障判斷時間、分機執行時間)設計為0.1s,因此電網發生短路時保護系統能在0.2s內實現有選擇性的快速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