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挽功放電路
如圖,來這是早期的甲乙類OCL功放電自路。由Q2、Q4和Q3、Q5組成的兩組達林頓管放大電路,目的是提升更大的放大倍數,也就是由4個二極體等效2個高放大倍數二極體,組成推挽工作電路。
R1、D6是協同偏置電阻R5、R7設置甲乙類晶體管的工作的Q值,Q值過高,功率損耗越大,Q值過低,會引起失真度增加。
C4是由於Q值電路隔離了Q2、Q3信號電壓一致性,設置的二次信號耦合傳輸,保證Q3信號和Q2信號一致。
這種甲乙類功放電路,由於工作時有一定的靜態電流,功耗和熱量都比較大。
Ⅱ 什麼叫推拉式結構門電路,何來推拉
輸出端採用兩個管子串聯,中點為輸出端。當洞埋上面管子飽和,下面管子截止鉛空時,輸出為高電平;當下面管子飽和槐顫瞎,上面管子截止時,輸出為高電平。
Ⅲ push-pull輸出電路原理
電路原理
採用兩個參數相同的功率BJT管或MOSFET管,以推挽方式存在於電路中,各負責正負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務,電路工作時,兩只對稱的功率開關管每次只有一個導通。
如果輸出級的有兩個三極體,始終處於一個導通、一個截止的狀態,也就是兩個三級管推挽相連,這樣的電路結構稱為推拉式電路或圖騰柱(Totem-pole)輸出電路。
當輸出低電平時,也就是下級負載門輸入低電平時,輸出端的電流將是下級門灌入T4;當輸出高電平時,也就是下級負載門輸入高電平時,輸出端的電流將是下級門從本級電源經 T3、D1 拉出。
這樣一來,輸出高低電平時,T3 一路和 T4 一路將交替工作,從而減低了功耗,提高了每個管的承受能力。又由於不論走哪一路,管子導通電阻都很小,使 RC 常數很小,轉變速度很快。
因此,推拉式輸出級既提高電路的負載能力,又提高開關速度。推挽結構一般是指兩個三極體分別受兩互補信號的控制,總是在一個三極體導通的時候另一個截止。要實現線與需要用 OC(open collector)門電路。
(3)推拉式電路擴展閱讀:
推挽電路組成開漏形式的電路有以下幾個特點:
1、利用 外部電路的驅動能力,減少IC內部的驅動。當IC內部MOSFET導通時,驅動電流是從外部的VCC流經R pull-up ,MOSFET到GND。IC內部僅需很下的柵極驅動電流。
2、可以將多個開漏輸出的Pin,連接到一條線上。形成 「與邏輯」 關系。如圖1,當PIN_A、PIN_B、PIN_C任意一個變低後,開漏線上的邏輯就為0了。這也是I2C,SMBus等匯流排判斷匯流排佔用狀態的原理。
3、可以利用改變上拉電源的電壓,改變傳輸電平。如圖2, IC的邏輯電平由電源Vcc1決定,而輸出高電平則由Vcc2決定。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低電平邏輯控制輸出高電平邏輯了。
4、開漏Pin不連接外部的上拉電阻,則只能輸出低電平(因此對於經典的51單片機的P0口而言,要想做輸入輸出功能必須加外部上拉電阻,否則無法輸出高電平邏輯)。
5、標準的開漏腳一般只有輸出的能力。添加其它的判斷電路,才能具備雙向輸入、輸出的能力。
Ⅳ 門電路的電路結構類型
門電路輸出端的電路結構有三種型式:有源負載推拉式(或互補式)輸出、集電極(或漏極內)開路輸出和三容態輸出。
推拉式輸出的門電路一般用於完成邏輯運算。集電極開路的門電路(OC門)在實現一定邏輯功能的同時,還能實現電平變換或驅動較高電壓、較大電流的負載:可以把兩個門的輸出端直接並聯,實現邏輯與的功能(稱「線與」聯接)。三態輸出門廣泛應用於和系統匯流排的聯接以及實現信號雙向傳輸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