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線接頭接法圖解
一、導線連接的基本要求
導線連接是電工作業的一項基本工序,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序。導線連接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整個線路能否安全可靠地長期運行。對導線連接的基本要求是:連接牢固可靠、接頭電阻小、機械強度高、耐腐蝕耐氧化、電氣絕緣性能好。
二、常用連接方法
需連接的導線種類和連接形式不同,其連接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連接方法有絞合連接、緊壓連接、焊接等。連接前應小心地剝除導線連接部位的絕緣層,注意不可損傷其芯線。
絞合連接是指將需連接導線的芯線直接緊密絞合在一起。銅導線常用絞合連接。
(1)單股銅導線的直接連接。小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如圖1所示,先將兩導線的芯線線頭作X形交叉,再將它們相互纏繞2~3圈後扳直兩線頭,然後將每個線頭在另一芯線上緊貼密繞5~6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㈡ 電工常見接線方法有哪些最好有圖!
1.絞合連接:絞合連接是指將需連接導線的芯線直接緊密絞合在一起。銅導線常用絞合連接。(1)單股銅導線的直接連接。小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如圖4-46所示,先將兩導線的芯線線頭作X形交叉,再將它們相互纏繞2~3圈後扳直兩線頭,然後將每個線頭在另一芯線上緊貼密繞5~6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㈢ 繼電器和接觸器的基本原理及接線圖
繼電器:
1、基本原理
線圈通電,動鐵芯在電磁力作用下動作吸合,帶動動觸點動作,使常閉觸點分開,常開觸點閉合;線圈斷電,動鐵芯在彈簧的作用下帶動動觸點復位,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當某一輸入量(如電壓、電流、溫度、速度、壓力等)達到預定數值時,使它動作,以改變控制電路的工作狀態,從而實現既定的控制或保護的目的。在此過程中,繼電器主要起了傳遞信號的作用 。
2、接線圖
拓展資料
繼電器可靠性的影響因素
1.環境對繼電器可靠性的影響:繼電器工作在GB和SF下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最高,達到820000h,而在NU環境下,僅60000h。
2質量等級對繼電器可靠性的影響:當選用A1質量等級的繼電器時,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可達3660000h,而選用C等級的繼電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110000,其間相差33倍,可見繼電器的質量等級對其可靠性能的影響非常大。
3觸點形式對繼電器可靠性的影響:繼電器的觸點形式也會對其可靠性產生影響,單擲型繼電器的可靠性都高於相同刀數的雙擲型繼電器,同時隨刀數的增加可靠性逐漸降低,單刀單擲繼電器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是四刀雙擲繼電器的5.5倍 。
4結構類型對繼電器可靠性的影響:繼電器結構類型共有24種,不同類型均對其可靠性產生影響。
5溫度對繼電器可靠性的影響:繼電器工作溫度范圍在-25~70℃之間。隨著溫度的升高,繼電器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逐漸下降。
6動作速率對繼電器可靠性的影響:隨著繼電器動作速率的提高,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基本呈指數型下降趨勢。因此,若設計的電路要求繼電器的動作速率非常高,那麼在電路維修時就需要仔細檢測繼電器以便及時對它更換。
7電流比對繼電器可靠性的影響:所謂電流比是繼電器的工作負載電流與額定負載電流之比。電流比對繼電器的可靠性影響很大,尤其當電流比大於0.1時,平均故障間隔時間迅速下降,而電流比小於0.1時,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基本不變,因此在電路設計時應選用額定電流較大的負載以降低電流比,這樣可保證繼電器乃至整個電路不因工作電流的波動而使可靠性降低。
㈣ 啟動停止開關的原理和接線圖
【啟動停止開關的原理】啟動停止開關一般通過按鈕執行。其工作原理是:開關內部有一個電磁鐵的吸附裝置,當你把按鈕按下去之後,里邊的電磁鐵就帶電產生磁性,然後通過這個吸附裝置把電路接通或者斷開。從而實現了線路的遠程式控制制等功能。實物圖和原理接線圖如下:
(4)電工基本電路圖接線圖擴展閱讀:
維護:
(1)應經常檢查按鈕,清除其上的污垢。由於按鈕的觸頭間距較小,經多年使用或密封件不好時,塵埃或機油各階乳化液等流入,會造成絕緣降低甚至發生短路事故。對於這種情況,必須進行絕緣和清潔處理,並採取相應的密封措施。
(2)按鈕用於高溫場合時,易使塑料變形老化,導致按鈕松動,引起接線螺釘間相碰短路。可根據情況在安裝時加一個緊固圈擰緊使用,也可在接線螺釘處加套絕緣塑料管來防止松動。
(3)帶指示燈的按鈕由於燈泡要發熱,時間長時易使塑料燈罩變形造成更換燈泡困難。因此不宜用在通電時間較長的地方;若欲使用,可適當降低燈泡電壓,延長其使用壽命。
(4)若發現接觸不良,則應查明原因:若是觸點表面有損傷,可用細銼修整;若是接觸面有塵垢或煙灰,宜用清潔的蘸有溶劑的棉布揩拭乾凈;若是觸點彈簧失效,就應予以更換;若觸點嚴重燒損時,則應更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