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江蘇紫金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的產品大事記
1、1937年8月,與德國西門子霍爾斯克公司簽訂《電話廠技術協助合同》。
2、1939年1月,按《電話廠技術協助合同》,裝配生產皮袋機、膠木電話機和人工交換機 。
3、1942年7月,仿製E1式單路載波機。
4、1947年6月,在上海成立電話機小組(34人)利用華生電器廠庫房裝配電話機。
5、1950年12月,交付鐵道部門急需的731套鐵路行車調度電話和鐵路配車電話,這是解放後第一次試制生產的新產品。
6、1951年11月,共電桌機、磁石桌機、皮袋機、交換機等四種產品,參加在印度舉行的國際工業展覽會。
7、1953年底,仿製完成殲擊機用飛行通信帽。
8、1954年,仿製蘇聯船舶電話機。
9、1954年底,仿蘇試制30門交換機。
10、1955年底,仿蘇試制軍用電話機。
11、1957年初,試制單路載波機工作展開。
12、1958年初夏,我國第一套重疊式單路載波機完成正樣,通過通信兵部正式鑒定。
13、1959年中,研製出59型磁石桌機並投入批量生產。
14、1962年,仿製電磁咽喉通話器(用於59型坦克),通過鑒定投入生產。
15、1963年,自行設計完成的軍用40門磁石交換機生產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
16、1964年8月,四機部、通信兵部、郵電部、鐵道部組成二級鑒定委員會,對12路載波機進行鑒定。
1965年10月批準定型,是我國第一套長途載波通信設備。
17、1964年8月,80N軍用電子管中型通用數字計算機投入研製。
18、1965年10月,試制111型數據處理計算機,試制卡片輸入機和寬行列印機。
19、1966年2月,周總理親自批准「661」工程,工廠開始研製我國第一套小同軸地纜300路載波通信設備。
1973年3月設計定型,1978年12月生產定型。
20、1966年2月,研製半導體高頻三路載波機,1980年9月生產定型。1982年獲國家銀質獎。
21、1966年-1980年期間,工廠研製生產的SCA-3型數據傳輸設備、20門控制調度指揮台、30門控制調度指揮台、
40門控制調度指揮台和「09工程」Ⅱ期工程式控制制台為我國衛星上天及遠洋海上測量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22、1969年1月,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60行128字元寬行列印機,填補國內空白。
23、1971年初,我國第一次在山西省五台至西安之間1300多公里的線路上,應用我廠設備開通了300路載波電話。
24、1973年5月,研製的「702」工程車載氣象雷達計算機設計定型,投入生產。
25、1973年底,「160」工程固體電路小型數字通用計算機研製成功。
26、1974年8月,承擔國家漢字信息處理工程「748工程」研製任務。
27、1975年5月,開始研製我國第一套小同軸地纜960路載波通信設備,1976年10月開方案論證會;
1980年6月設計定型;1985年12月生產定型。
28、1975年11月,我廠承擔的我國第一座衛星通訊地面接收站24路載波設備配套工程,通過驗收。
29、1978年3月,300路載波通信設備、160行寬行列印機及北京地鐵有線遙控遙信設備(我國第一套)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30、1978年工廠組建了光纖通信產品研製小組,研製二次群光端機設備。
31、1979年3月,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套50萬伏電力載波通信設備。
32、1979年11月,300路載波通信設備獲國家銀質獎。
33、1979年10月,HTX-I型光筆黑白圖形顯示器設計定型。
34、1979年12月,DJS-24/25多功能終端計算機設計定型。
35、1979年7月,工廠成立電視機試制組,8月成立電風扇試制組,開始了軍品向民品的轉型之路。
1981年8月,電視機和電風扇開始批量生產。
36、1980年12月,CYD-1301串列針式字元列印機和微機控制的多功能針式列印機,通過技術鑒定,投入批量生產。
37、1981年6月,引進法國Logbax公司針式列印機生產線,為國家「六五」重點技術改造項目。
38、1982年,計算機總局組織本廠與美國立華公司技術合作,共同研製「紫金Ⅱ」微型電子計算機系統。1984年12月設計定型。
39、1982年12月,CYD-901型24針漢字列印機,RDH- 2型壓感式漢字鍵盤,RPH-3靜電耦合型漢字鍵盤同時通過設計定型。
40、1983年12月,光纜電視傳輸系統設計定型,是全國第一個工程化實用設備。
41、1984年7月,CYD-807、806型80行普及型針式列印機、CYD-1306型寬行列印機、
1307型132行針式列印機和CYD-5型9針點陣列印頭通過鑒定,投入小批量生產。
42、1984年,作為國家「六五」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引進了荷蘭飛利浦的3600路載波機放大器技術生產線。
43、1985年,960路載波通信設備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44、1985年12月,國家「六五」重點技術攻關項目CYD-4型24針列印頭通過計算機總局設計和生產定型。
45、1986年3月,ZDD-5A單路電力載波通信設備獲國家銀質獎。
46、1986年12月,CYD-903型3070漢字列印機國產化通過部級生產定型。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7、1987年 紫金銀行存摺列印機研製成功,通過設計定型。
48、1988年12月,CYD-903B國產化紫金3080高速漢字列印機研製成功,通過部級設計和生產定型。
49、1989年9月,CYD-910型票據/存摺列印機通過部級設計、生產定型。
50、1990年12月,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三次群光纖通信設備」通過部級設計定型。
51、1991年3月,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注塑殼體抗靜電磁屏蔽工藝技術」通過了機電部鑒定驗收。
52、2003年3月,紫金軍用計算機四個產品通過省級設計定型。
53、2003年12月,軍用伺服器、計算機通過總參通信部型號認定。
54、2004年12月,紫金軍用激光列印機和票據分離自切紙列印機通過了省級設計定型。
❷ 什麼是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的發明,是多項技術不斷發展的綜合結果。
最早提出製造半導體集成電路思想的,是從事雷達研究的英國科學家達默。他在1952年5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由於現在晶體管的出現和半導體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製造單塊形狀的電子器件而省去連接線。這種器件由多層絕緣材料、通導材料、整流材料和放大材料構成,在各層中去掉某一部分就能使器件具有某種電功能。」
達默的上述設想很有意義,可惜他本人未能使之付諸實施。進入50年代以後,軍事工業和宇航工業的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各種功能更強、能實現更加復雜功能的半導體器件,而且還希望這種器件越小巧越好。
在社會需要的刺激下,那些早期來到矽谷開創電子工業的一批年輕的微電子工程師們,很自然地把研究方向瞄準到上述目標上。他們設想把一些晶體管及一些元件在新的形式下組合成一種更復雜的線路,而不是簡單地拼湊在一起,這種線路稱為集成電路。從外形來看,它們就是小小的矽片,因此人們也把它們稱為晶元。至今,在各種計算機、計算器及各種電器設備中處處都可以看到這種晶元。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人就已設法把油墨狀的電阻材料和鍍銀金屬片印在陶瓷基片上,做成電阻和連接線的組合體;而印刷電路工藝的發展和晶體管的發明,都為集成電路的發明做了必要的技術准備。
現在人們認為,世界上最早的集成電路,是1958年由美國物理學家基爾比和諾伊斯兩人各自獨立地研究發明的,為了認定這項發明的專利權,他們兩人所屬的公司之間曾為此引發了一場為時不短的爭執,因此,回顧一下他們各自的發明過程,是很有意思的。
基爾比於1923年生於美國密蘇里州傑斐遜市,1947年畢業於伊利諾大學,1950年在威斯康星大學獲碩士學位。
1958年5月,基爾比進入得克薩斯儀器公司還只有3個月,他被安排去進行電子設備微型化的研究。當時電子設備應用了電子管,後來逐步使用晶體管,但體積龐大。
按照國防部的要求,基爾比的任務是研究如何通過採用較小的元件、更細密的接線,使電子設備體積縮小,更加緊湊靈巧。
在這一年夏天,當基爾比的同事都去度假時,他卻在寧靜的環境中,坐在辦公桌前苦苦思索解決微型化問題的辦法。他在想出新辦法前,屢次碰壁,後來才想到,所需用的全部電路元件包括晶體管、電阻、電容在內,可以用同一種半導體材料製成;這些電路元件必須絕緣,因此能單獨起作用,彼此沒有干擾;而全部電路元件都焊接在半導體圓片的基片或附近,從而可以利用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手段使電路相互連接,不必擔心元件在連接的地方會出現短路。當時基爾比把這種電路稱為固體電路(現在有人稱為微型電路)。1958年9月,基爾比的第一個安置在半導體鍺片上的電路——「相移振盪器」取得了成功。
諾伊斯於1927年出生於美國衣阿華州的一個小鎮。他對現實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在十二三歲時就同二哥先後製造過一架碩大的滑翔機,裝配出一輛汽車。他在大學同時學習物理、數學兩個專業,對晶體管及其應用也很感興趣,在晶體管方面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1949年考取博士研究生後,仍選修一些有助於晶體管基礎研究的課程,而在學術活動中,又有機會見到晶體管領域著名的專家肖克萊等人。
諾伊斯在1953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寧願到待遇低的小公司任職。他認為:「越是小地方,就越能得到多方面的鍛煉,有利於發揮作用。這樣既便於選擇合適的課題進行研究,又能成為企業家。」
當1955年肖克萊在矽谷創建「肖克萊半導體公司」時,諾伊斯就是其中被聘請來的優秀科技人才之一。在肖克萊半導體實驗室成立的第一年內,諾伊斯和他的同事們竭力鼓動肖克萊把研究重點轉向硅晶體管,但肖克萊執意要搞四層二極體的研究。由於認識上的分歧,1957年,諾伊斯和公司的另外7名年輕人一起離開了肖克萊公司,自己成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成為矽谷的第一家專門研製硅晶體管的公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諾伊斯早年想當企業家的願望果真實現了。
當時,仙童公司在生產晶體管中首先使用一種「平面工藝」。主持技術工作的是赫爾尼,他是當時矽谷最有才乾的科學家之一。他提出的平面工藝法,是通過各種措施把硅表面的氧化層盡量擠壓,直到壓成一張扁平的薄片為止,使器件的各電極在同一個平面上。因此,只要預先設計出晶體管的電極結構圖,通過照相製版的方法,把它精縮成掩模板,就可使立體形狀的晶體管製作成平面形狀的晶體管。於是,結構無論怎樣復雜和精密的晶體管,都可以用這種平面工藝壓縮在一片小小的半導體矽片上。
平面工藝法的提出,使仙童公司科學家的思路豁然開朗,他們一下子看到了令人振奮的應用前景,他們意識到,不只是幾個晶體管可以放置在一塊矽片上,幾十個、幾百個甚至幾百萬個晶體管都可以放到一塊矽片上。
平面工藝後來很快就應用到集成電路的製造上。仙童公司的科學家發現,運用照相平板印刷技術,可以在硅的表面上,把同樣的晶體管按照一定的規律重復地排列,同時又使這些晶體管彼此相連。仙童公司的副經理諾伊斯與他人共同提出了製造集成電路的平面工藝法,並主持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塊用半導體硅製成的集成電路。
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基爾比當然也認識到平面工藝法的重大價值。在諾伊斯之前半年就在製造「相移振盪器」時成功地實現了把電子線路安放在鍺片上的設想。但諾伊斯製成的硅集成電路比基爾比的鍺集成電路更實用,更容易生產。
當後來回憶自己在32歲發明集成電路的情況時,諾伊斯風趣地說:「我發明集成電路,那是因為我是一個『懶漢』。當時曾考慮,用導線連接電子元件太費事,我希望越簡單越好。」
而基爾比在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發明了後來稱為集成電路的「固體電路」後,立即得到該公司負責人的重視,他們意識到這種新電子器件的重要性,並預計它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必須大力推廣。
1959年2月,基爾比為他本人的「固體電路」申請了專利。不久之後,得克薩斯儀器公司宣布,他們已生產出一種比火柴頭還小的半導體固體電路。而仙童公司的諾伊斯,雖然在此之前已使用平面工藝製造出半導體矽片集成電路,但並沒有及時申請專利,直到1959年7月,諾伊斯才想到要去辦專利申請手續,但時間已比基爾比晚了半年。
此後上述兩家公司為集成電路的發明權長期爭執不休,就是因為基爾比比諾伊斯申請專利的時間要早一些。基爾比先取得專利,但他的設計思想未能實現;而諾伊斯的平面工藝技術後來成為微電子革命的基礎,但他卻是在基爾比之後才申請專利的,更何況這一項技術在仙童公司並不是由他一人獨自發現並加以完善的。
最後經法庭裁決,集成電路的發明專利權屬於基爾比,而關鍵的有關集成電路的內部連接技術專利權屬於諾伊斯。從1961年起,兩人的專利使各自所在的公司都得到很大的經濟效益,而他們兩人也都因此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發明家及微電子學的創始人,兩人還一起獲得美國科技人員最渴望得到的「巴倫坦獎章」。
❸ 電路設計
家庭電路設計都是要埋進牆體的,後期很難改。詳詢
眉山市東坡區文昌裝飾工程部,公司於2002年開始發展裝修行業,13年來文昌裝飾一直本著「以服務締造口碑,以口碑鑄就品牌」的經營理念,立足於各個階層,業務涵蓋家裝中小戶型、大戶型家居裝飾、辦公間等工裝項目設計與施工。文昌裝飾以質量、信譽為企業的生命線,秉承高效務實、真誠守信、認真負責、團結奮進的企業精神,擁有一批優秀的設計師團隊和專業的施工隊伍以及獨特別致的設計理念,以讓客戶獲得更多滿意為服務宗旨,真正實現客戶家的夢想,激發客戶回家的渴望。
手機:13990381295
座機:028-38200317
❹ 深南電路年終獎要滿一年才有嗎
不是滿一年,第一年就能領到年終獎
本科生三個月使用期工資3500元,轉正後4500元,工作滿1年工資會上浮500-1000元。
年終獎是兩個月的工資,福利待遇是不錯的,購物卡啊,體檢啊,節日禮物啊,每年都有,法定國假日+雙休。未來的發展就要分部門了,也要看個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