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明電路分析基礎的目錄
第一篇 總論和電阻電路的分析
第一章 集總參數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
§1-1 電路及集總電路模型
§1-2 電路變數電流、電壓及功率
§1-3 基爾霍夫定律
§1-4 特勒根定理
§1-5 電阻元件
§1-6 電壓源
§1-7 電流源
§1-8 受控源
§1-9 分壓公式和分流公式
§1-10 兩類約束KC1、KV1方程的獨立性
§1-11 支路電流法和支路電壓法
注記特勒根定理的證明
參考書目
習題
第二章 運用獨立電流、電壓變數的分析方法
§2-1 網孔分析法
§2-2 節點分析法
§2-3 電路的對偶性
§2-4 含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
§2-5 迴路分析法
§2-6 線性電阻電路解答的存在性與惟一性定理
參考書目
習題
第三章 疊加方法與網路函數
§3-1 線性電路的比例性網路函數
§3-2 疊加原理
§3-3 功率與疊加原理
§3-4 電阻電路的無增益性質
參考書目
習題
第四章 分解方法及單口網路
§4-1 分解的基本步驟
§4-2 單口網路的電壓電流關系
§4-3 單口網路的置換——置換定理
§4-4 單口網路的等效電路
§4-5 一些簡單的等效規律和公式
§4-6 戴維南定理
§4-7 諾頓定理
§4-8 最大功率傳遞定理
§4-9 T形網路和Ⅱ形網路的等效變換
參考書目
習題
第五章 雙口網路
§5-1 雙口網路的流控型和壓控型VCR
§5-2 雙口網路的混合型VCR
§5-3 雙口網路的傳輸型VCR
§5-4 易雙口和互易定理
§5-5 各組參數間的關系
§5-6 具有端接的雙口網路
§5-7 雙口網路的互連
參考書目
習題
回顧與前瞻(Ⅰ)
§1-1綱要
§1-2應用舉例——DAC
§1-3供自我檢查用的習題
第二篇 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
第六章 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
§6-1 電容元件
§6-2 電容的vCR
§6-3 電容電壓的連續性質和記憶性質
§6-4 電容的儲能
§6-5 電感元件
§6-6 電感的vCR
§6-7 電容與電感的對偶性狀態變數
§6-8 電容、電感的串、並聯
參考書目
習題
第七章 一階電路
§7-1 分解方法在動態電路分析中的運用
§7-2 一階微分方程的求解
§7-3 零輸入響應
§7-4 零狀態響應
§7-5 線性動態電路的疊加原理
§7-6 分解方法和疊加方法的綜合運用——三要素法
§7-7 階躍響應及分段常量信號響應
§7-8 沖激響應
§7-9 卷積積分
§7-10 瞬態和穩態正弦穩態的概念
§7-11 子區間分析方波激勵的過渡過程和穩態
參考書目
習題
第八章 二階電路
§8-1 LC電路中的正弦振盪
§8-2 RLC串聯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8-3 RLc串聯電路的全響應
§8-4 GCL並聯電路的分析
§8-5 一般二階電路
參考書目
習題
回顧與前瞻(I)
§Ⅱ-1 綱要
§Ⅱ-2 應用舉例——補償分壓器
§Ⅱ-3 供自我檢查用的習題
第三篇 動態電路的相量分析法和s域分析法
第九章 阻抗和導納
§9-1 變換方法的概念
§9-2 復數
§9-3 相量
§9-4 相量的線性性質和微分性質
§9-5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9-6 三種基本電路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9-7 VCR相量形式的統一——阻抗和導納的引入
§9-8 正弦穩態電路與電阻電路分析方法的類比——相量模型的引入
§9-9 正弦穩態混聯電路的分析
§9-10 相量模型的網孔分析法和節點分析法
§9-11 相量模型的等效
§9-12 有效值有效值相量
§9-13 兩類特殊問題相量圖法
參考書目
習題
第十章 正弦穩態功率和能量三相電路
§10-1 基本概念
§10-2 電阻的平均功率
§10-3 電感、電容的平均儲能
§10-4 單口網路的平均功率功率因數
§10-5 單口網路的無功功率
§10-6 復功率復功率守恆
§10-7 正弦穩態最大功率傳遞定理
§10-8 對稱三相電路
§10-9 不對稱三相電路
§10-10 三相功率及其測量
第十一章 頻率響應多頻正弦穩態電路
第十二章 耦合電感和理想變壓器
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變換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回顧與前瞻(Ⅲ)
附錄
部分習題答案
索引
結束語
⑵ 電路分析基礎
解:t=0-時,電容相當於開路,因此電容兩端電壓等於4V電壓源電壓。Uc(0-)=4V。
換路定理:Uc(0+)=Uc(0-)=4V。
t=0+時,電容相當於一個4V的電壓源。如下圖:
3Ω電阻電流為(6-u1)/3=(6-6i1)/3=(2-2i1),方向向右。根據KCL則2Ω電阻的電流為:(2-2i1)-i1=2-3i1,方向向右。
KVL:3×(2-2i1)+2×(2-3i1)+4=3i1+6,解得:i1(0+)=8/15,所以:u1(0+)=6i1(0+)=6×8/15=3.2(V)。
t=∞時,電容再次相當於開路。2Ω電阻中無電流、無電壓,因此:i1=6/(3+6)=2/3(A)。u1(∞)=6×2/3=4(V)。
將6V電壓源短路,從電容兩端看進去,外加電壓U,設從U的「+」端流入的電流為I。
u1=6i1,3Ω的電流為u1/3=2i1, 因此:I=i1+2i1=3i1,i1=I/3。
U=2I+u1+3i1=2I+6×I/3+3×I/3=5I。所以,電容兩端的等效電阻為:
R=U/I=5(Ω),電路的時間常數為:τ=RC=5×0.1=0.5(s)。
三要素法:f(t)=f(∞)+[f(0+)-f(∞)]e^(-t/τ)。
u1(t)=4+(3.2-4)e^(-t/0.5)=4-0.8e^(-2t) (V)。
⑶ 電路分析基礎
1)解:設受控電流源兩端電壓為U,下正上負。
1、直流分量Is1=3mA作用時,電感相當於短路,電容相當於開路,所以電阻總電阻為:R=1k+1k=2kΩ。因而吸收直流分量的功率為:P1=Is1²R=(3/1000)²×2000=18(mW)。
2、交流分量:is2=8cos(1000t-45°)=8cos(-1000t+45°)=8sin[90°-(-1000t+45°)]=8sin(1000t+45°)。所以:Is2(相量)=8/√2∠45°=4√2∠45° mA。
ω=1000rad/s,XL=ωL=1000×1=1000Ω,Xc=1/(ωC)=1/(1000×1/1000000)=1000Ω。
所以電路總阻抗為:Z=1000+(1000+j1000)∥(1000-j1000)=2000(Ω)。
電路端電壓相量為:U(相量)=Is2(相量)×Z=4√2∠45°×2000/1000=8√2∠45°(V)。
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φ=45°-45°=0°,所以cosφ=1。因而電路從交流分量吸收的功率為:
P2=UIcosφ=8√2×4√2=64(mW)。
3、電路吸收的平均功率為:P=P1+P2=18+64=82(mW)。
⑷ 鐢佃礬鍒嗘瀽鍩虹錛堜笂鍐岋級鍩烘湰淇℃伅
鐢佃礬鍒嗘瀽鍩虹錛堜笂鍐岋級鏄鐢遍珮絳夋暀鑲插嚭鐗堢ぞ鍑虹増鐨勶紝璇ヤ功鍦2006騫5鏈1鏃ュ彂琛屼簡絎4鐗堬紝浣滀負鏅閫氶珮絳夋暀鑲查檰瑁も滃嶮涓浜斺濆浗瀹剁駭瑙勫垝鏁欐潗緋誨垪鐨勪竴閮ㄥ垎銆傝繖鏈涔﹂噰鐢ㄧ畝浣撲腑鏂囩紪鍐欙紝閫傚悎騫垮ぇ璇昏呴槄璇匯傚畠鐨勫紑鏈涓16寮錛屾瘡欏靛唴瀹逛赴瀵岋紝鍏辮270欏碉紝鑳芥棭娓g畝澶熶負瀛︿範鑰呮彁渚涜﹀敖鐨勭悊璁哄熀紜銆
鏈涔︾殑鍥介檯鏍囧噯涔﹀彿錛圛SBN錛変負9787040184709錛屽悓鏃惰繕鏈変竴涓鏉″艦鐮侊紝渚誇簬鍦ㄥ浘涔﹀競鍦轟笂璇嗗埆銆傚晢鍝佸昂瀵鎬負22.6鍘樼背瀹姐16.8鍘樼背楂橈紝鍘氬害浠呬負1.4鍘樼背錛屼究浜庢惡甯﹀拰緲婚槄銆傛暣鏈涔︾殑閲嶉噺綰︿負358鍏嬶紝鏃㈠疄鐢ㄥ張杞諱究銆傚傛灉浣犲規佸北鐢佃礬鍒嗘瀽鎰熷叴瓚o紝榪欐湰涔︾殑ASIN鍙蜂負B0058C1SHE錛屽彲浠ュ府鍔╀綘鎵懼埌瀹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