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純電阻電路怎麼區分 [純電阻電路]
課 題:純電阻電路
教學目標:
1、了解純電阻電路的概念
2、掌握純電阻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關系, 並進行相應地計算
3、了解純電阻電路瞬時功率、有功功率的計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純電阻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關系
難點:純電阻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計算
【復習提問】
1、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是什麼?
2、正弦交流電有哪些方法表示?
【課題引入】:課件展示白熾燈、電爐、電烙鐵工作電路圖片提出問題:
我們在是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白熾燈、電爐、電烙鐵等都屬於電阻性負載,它們與交流電源聯接組成純電阻電路,那麼它們在交流電路中工作時,電壓和電流間的關系是否也符合歐姆定律呢?純電阻電路的定義只有交流電源和純電阻元件組成的電路叫做純電阻電路。
【講授新課】
一、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系
設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u =U m sin ωt
實驗證明:對線性電阻來說,交流電流和交流電壓的瞬時值仍符合歐姆定律,則有i =u U m =sin ωt =I m sin ωt R R
上式表明,在正弦電壓的作用下,電阻中通過的電流也是一個同頻率的正弦交流電流,且與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同相位。
二、電流與電壓的數量關系
由上式可知,通過電阻的最大電流 I m =U m R
若把上式兩邊同除以2,則得
I =U R
這說明在純電阻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瞬時值、最大值、有效值都符合歐姆定律。
三、功率
在任一瞬間,電阻中電流瞬時值與同一瞬間的電阻兩端電壓的瞬時值的乘積,稱為瞬時功率,用小寫字母p 表示,即
p =u ∙i =U m sin ωt ∙I m sin ωt =U m I m sin 2ωt =2UI sin 2ωt ≥0
瞬時功率總是大於或等於零,這就說明電阻總是消耗功率,因此電阻是耗能元件。 由於瞬時功率隨時變動,不便計算,通常在交流電在一個周期內消耗的功率的平均值來表示功率的大小,叫做平均功率,又稱為有功功率。用大寫字母P 表示,單位仍是W 。由數學分析可得
U 2
P =UI =I R = R 2
這與直流電路中電阻元件上功率的計算公式相同。
【應用實踐】
【鞏固練習】
【課堂總結】
【課題拓展】
Ⅱ 求西南大學本科數字電路上課的PPT
西南大學本科數字電路上課的PPT,這都是上課老師自己做的教學課件,不可能公開放在網上的,這是個人的教學成果。如果你是西南大學的學生,可以向老師要。
Ⅲ 電路邱關源五版的教學視頻或者課件哪裡下啊
邱關源
鏈接:https://pan..com/s/1-Kz29tkzxG_4DrwWAOKNKw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Ⅳ 家庭電路原理圖
《家庭電路》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電》的第一節內容,是前幾章學習電學知識的延續和提升,也是前面電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學習了導體和絕緣體、簡單電路、歐姆定律、電功和電功率、焦耳定律等基本的電學知識和電學規律,為本節課知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本節課也是後面繼續學習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和安全用電的基礎。
本節課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同時體現了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也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前面學習的電學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有助於良好的物理觀念和物理思維的培養和形成,也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
2教學目標
2.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2)了解試電筆判定火線和零線的方法;
(3)了解三線插頭與漏電保護器和安全用電的關系。
2.2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組裝家庭電路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了解、組裝試電筆的過程中了解試電筆的原理和用途。
2.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家庭電路的學習培養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和連接。
難點:引導學生克服對家庭電路中「電」的恐懼心理,用試電筆判斷火線和零線。
4教學資源准備
教具展示板「家庭基本電路演示儀」「現代家庭電路演示儀」「學生家庭電路實驗線路板」、試電筆、移動用電器、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
5教學過程
5.1本章小引入,視頻播放《最美重慶夜景》
課前播放視頻《最美重慶夜景》,一方面活躍、放鬆氣氛,另一方面從視頻入手,引出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美麗的夜景離不開電的功勞,因為有了電,我們的生活才變得更加便捷、溫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電的呢?我們如何能安全地享受電帶來的便利呢?我們今天將開始學習第十九章《生活用電》。
5.2魔術表演,引入新課
【魔術表演】手摸電線「不觸電」
展示自製的魔術演示教具,閉合開關,讓燈泡發光,觀察從正在發光的燈泡里接出的一根一端裸露的電線,用最新的聲光試電筆判斷是否有電。看到聲光試電筆發出報警聲後,確認電線已經帶電,表演手抓電線魔術。
設問1:老師在上課前專門學習了一種特異功能可以手抓電線,大家信嗎?引發思維沖突,激發學生興趣。
抓住電線後再引導學生用試電筆判斷老師身上是否帶電?結果發現老師身體也使試電筆發出了報警聲,老師身上也帶了電。
設問2:老師身上帶了電,老師為什麼還是安全的呢?這裡面究竟隱藏著什麼奧秘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揭開其中的奧秘,我們一起來學習本章的第一節《家庭電路》,從而引入新課。
Ⅳ 四年級下冊科學電課件
四年級下冊科學電課件篇一
點亮小燈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2、利用電來點亮一隻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3、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
過程與方法:
1、連接簡單電路。
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
3、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像與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日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
2、敢於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像與推測。
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連接電路
【教學難點】認識小燈泡的結構,正確連接小燈泡
【教學准備】
小燈泡、1. 5 v的干電池、導線、實驗記錄單、小燈泡的剖面圖或剖開的大燈泡的實物、電池和小燈泡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當我們閉合家裡的開關,電燈就會亮起來。電燈為什麼會亮呢?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嗎?讓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小燈泡吧!
二、認識小燈泡等的結構
1、小燈泡的構造
1)小燈泡大家都看到過吧?你能畫一畫印象中的小燈泡嗎?要求劃出小燈泡的內部構造觀察小燈泡。
2)每組一個燈泡,觀察小燈泡的各部分結構。
3)交流觀察結果,並對自己畫的小燈泡作出修正。
4)猜猜電流是怎麼從小燈泡內部通過的?用手指畫一畫。
2、觀察導線、電池,說說導線和電池的結構
三、讓小燈泡發光
1、點亮小燈泡
1)小組活動----連接這些實驗器材,想辦法使小燈泡亮起來,用手比劃說說電流是怎麼流動的?並做好記錄,用箭頭畫出流動的方向。
2)組織學生匯報:連接好的小組上台展示,並說說電是怎麼流動的?它的方向是怎樣的?沒有連接好的也上台展示,與全班同學一起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滲透短路、斷路等知識。
2、嘗試用多種方法點亮小燈泡
1)還能用哪些方法點亮小燈泡,用實物圖畫下來哦。
2)畫出每一種連接方法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徑,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3)把連接圖貼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點
3、出示實物圖,分析哪個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
四、安全教育
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都是電池,電壓較小,不傷及到生命,而發電廠發出的,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的、致人死亡的點,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裡、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書設計:
點亮小燈泡
小燈泡 導線 電池
不同實物圖展示:
教學後記:
四年級下冊科學電課件篇二
第一單元 電
一、單元教學意義
當我們輕輕閉合開關:電燈就會發出光,收音機就會播放動聽的樂曲,電視機就會呈現五彩繽紛的畫面……這一切對我們來說似乎早就習以為常了。
電的大規模應用,是基於人類對電的不斷探究。孩子們也對電感興趣。這一單元將藉助導線、燈泡、電池等電器元件和許多有趣的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的初步概念,促進他們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發展。
本單元的第1課「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學生將首先對身邊的靜電現象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靜電現象在學生們的身邊經常會發生。在這一課中,他們將知道靜電現象是物質在外力作用下,發生電荷轉移而形成的。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如果電荷能持續地向一個方向流動,就會產生電流。這些是學生們建立電概念的基礎。
接下來在「點亮小燈泡」「簡單電路」「電路出故障了」三課中,學生將開展對電路的研究。用一根電線和一個電池使小燈泡發光。這一活動看似簡單,但四年級的學生仍會津津有味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將在活動中認識電、電路,想像電流是怎樣流動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燈泡亮起來的實驗中,他們會提出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並嘗試著用更多的連接方法使小燈泡亮起來。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將使他們連接的電路更加穩定,並便於操作。為了「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學生將探索不同電路連接方式對小燈泡的影響。在電路中,如果某個地方連接不好或者某個電器元件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燈泡不亮。「電路出故障了」一課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在尋找電路故障的過程中,將自製的「電路檢測器」做為重要的檢測工具。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們將形成關於電的一些重要概念,如「電是一種能源,它能使物體發光、發熱」「要使小燈泡發光,電必須流經包括電池在內的完整的迴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連接不同的電路」等。
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導體和絕緣體」,將使學生對身邊物質性質的認識得到發展,同時對電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單元還在導體與絕緣體的認識基礎上,安排了「做個小開關」一課,旨在使學生把已形成的電路概念進一步發展為一個「可以控制的電路」,同時也深化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
單元的最後一課是「不一樣的電路連接」。日的是整理學生的發現和認識,比較串聯和並聯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方法。
整個單元的安排是一個嚴密的結構,前後課之間有著學生認識發展上的邏輯關系。學生從認識電的本質一電荷開始,到認識電路、電流、開關、電路檢測器、導體、絕緣體,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將最終指向對電的認識。
在本單元中,學生使用的是電池這樣一個安全的電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數用電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電。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知道220伏交流電的電源是很危險的,不能直接用家裡和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要把安全用電的教育貫穿單元教學的始終。
二、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靜電現象是物質在外力的作用下電荷位置發生變化所產生的帶電現象。
2、電荷有正電荷和負電荷兩種,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3、電荷持續的定向流動就形成了電流。
4、要使電流經過導線使小燈泡發光,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電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路;用不同的連接方式連接的電路具有不同的特點。
6、有的物質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稱為導體;有的物質不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稱為絕緣體。
7、開關通過連接和斷開電路來控制電路中的用電器。
8、電是一種能量來源,能產生光和熱。
過程與方法:
1、組裝簡單的電路。
2、在關於電的探究活動中,進行預測、觀察、描述和記錄實驗的結果。
3、用簡單的電路圖表示電路的連接方式。
4、製作簡單的開關,並用它來控制電路。
5、用電路檢測器檢驗電路中的故障。
6、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導體和絕緣體。
7、用電路檢測器探究接線盒裡電路的連接情況。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2、激發探究電的興趣。
3、發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三、教學准備
氣球、線繩,塑料梳子、碎紙屑、小燈泡、小燈座、電池、電池盒、導線、回形針、小開關、紅燈、綠燈、黃燈、具有4個和6個接線頭的盒子、橡皮、木質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屬材料、絲、棉、皮、各類布料(濕和干)、鉛筆、鋼筆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
2、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
3、電荷在電路中持續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
過程與方法:
根據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解釋靜電現象
【教學難點】認識正負電荷
【教學准備】
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體驗靜電現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看老師的表演,問:靠近紙屑,可能會出現什麼?
教師演示:用梳子梳乾燥的頭發,頭發可能會怎樣?----頭發飄起來了。
頭發為什麼能飄起來呢?----出示課題: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2、體驗靜電現象
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
發現了什麼?----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紙屑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塑料棒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把紙屑吸起來了。
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認識電荷
1、不一樣的電荷
1)靜電既然存在於所有的物質之中,為什麼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認識正電荷和負電荷
2)進一步研究靜電現象----小組研討
解釋前面的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理乾燥的頭發,梳子帶負電荷,頭發帶正電荷,互相靠近時產生互相吸引的現象,所以頭發就飄起來了。
3)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發現了什麼?(2人一個小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後互換)
小結:兩個摩擦後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互相排斥,跟我們前面所學的磁鐵的現象類似,同一種電荷(都是正電荷或都是負電荷)互相排斥,不同種電荷(一正電荷和一負電荷)互相吸引。
2、讓電荷流動起來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正靜電。帶靜電的物體中的電荷卻不能持續流動。要形成電流就必須使電荷流動起來,需要具備動力,需要形成電路。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靜電現象:正電荷、負電荷
電荷能流動起來
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