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判斷正弦波振盪器已經振盪穩定了
起振幅值條件|AF|>1
起振相位條件:相位平衡。
維持振盪的條件:|AF|=1
正弦波振盪器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反饋原理構成的反饋振盪器,它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類振盪器;另一類是負阻振盪器,它將負阻抗元件直接連接到諧振迴路中,利用負阻器件的負阻抗效應去抵消迴路中的損耗,從而產生出正弦波振盪。
(1)振盪電路穩頻擴展閱讀:
振盪器電路選擇
LC振盪器一般工作在幾百千赫茲至幾百兆赫茲范圍。振盪器線路主要根據工作的頻率范圍及波段寬度來選擇。
在短波范圍:電感反饋振盪器、電容反饋振盪器都可以採用。
若要求輸出頻率調節范圍較寬:選擇電感反饋振盪器;
若要求頻率較高:常採用克拉潑、西勒電路。
在中、短波收音機中,為簡化電路常用變壓器反饋振盪器做本地振盪器。
晶體管選擇
從穩頻的角度出發,應選擇fT較高的晶體管,這樣晶體管內部相移較小。通常選擇fT >(3~10)f1max。同時希望電流放大系數β大些,這既容易振盪,也便於減小晶體管和迴路之間的耦合
直流饋電線路的選擇
為保證振盪器起振的振幅條件,起始工作點應設置在線性放大區;從穩頻出發,穩定狀態應在截止區,而不應在飽和區(因為飽和區的輸出阻抗較小),否則迴路的有載品質因數QL將降低。所以,通常應將晶體管的靜態偏置點設置在小電流區,電路應採用自偏壓。
『貳』 信號發生器的振盪電路工作原理
低頻信號發生器的原理方框圖
低頻信號發生器的原理方框圖如圖1-1所示,包括主振級、主振輸出調節電位器、電壓放大器、輸出衰減器、功率放大器、阻抗變換器(輸出變壓器)和指示電壓表.
主振級產生低頻正弦振盪信號,經電壓放大器放大,達到電壓輸出幅度的要求,經輸出衰減器可直接輸出電壓,用主振輸出調節電位器調節輸出電壓的大小。電壓輸出端的負載能力很弱,只能供給電壓,故為電壓輸出。振盪信號再經功率放大器放大後,才能愉出較大的功率。阻抗變換器用來匹配不同的負載阻抗,以便獲得最大的功率輸出。電壓表通過開關換接,側址愉出電壓或輸出功率。
『叄』 振盪電路產生振盪的條件有哪些
起振條件:環路增益>1
LC振盪,他的振盪原理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端式(又稱三點式)的振盪器,即LC迴路的三個端點與晶體管的三個電極分別連接而成的電路。 根據諧振迴路的性質, 諧振時迴路應呈純電阻性,因此三個電抗元件不能是同性質元件。一般情況下,迴路Q值很高,因此迴路電流遠大於晶體管的基極電流İb 、集電極電流İc以及發射極電流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