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屬探測器製作方法
簡易金屬探測器的製作方法 與其它類型的金屬探測器相比,本電路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當探測用電感線圈的電感量變化時,L振盪器的振盪頻率也發生變化
重點:頻率如何變化這取決於金屬特性和電路所使用的工作頻率。如果工作頻率很高,則金屬物就可視為一個短路環,它將降低探測電感的電感量,從而使振盪器工作頻率上升;如果振盪器的工作頻率足夠低以至可忽略渦流損失,這個探測器就有可能區分出黑色金屬或無色金屬。
1、要製作一個頻率不高於200Hz振盪器的振盪線圈是很困難的,故本振盪電路振盪工作頻率選用約300KHz,這樣電感器就很容易製作,只需用一根同軸電纜線按圖中尺寸繞一匝就製成。
2、電路包括振盪器T1、頻率-電壓轉換器IC1和MOS雙運放器IC2。探測頭線圈直徑為440mm,C1和C2的值可保證振盪器的頻率約為300KHz,若採用較小直徑探測圈,則線圈需繞較多匝數。
3、振盪器信號電平必須至少達到500mVpp,以便能夠很好地驅動4046集成塊,在這個電平,相位比較器可保證集成塊內部的鎖相環總是鎖定同步的。在10腳上的源極跟隨器輸出再被送到IC2 CA3130作較大幅度放大。
4、鎖相環的中心頻率,也就是中心處零的微安表的零點由電位器P1所調節。如果運放器的靈敏度極高,則要仔細反復地用P2作精調。本機靈敏度由P3調整,該電位器被連接於負反饋環與IC2的反相輸入端;同時還有一正反饋經微安表和R10加到IC2的非反相輸入。當然,也可用不同阻抗的表頭,但要改變R9、R10和R11的值。注意:在探測金屬時,探測物的大小與探測線圈間是有一定關系的。
附原理圖
B. 如何自製金屬探測儀
1 了解甚低頻金屬探測器的特殊性。甚低頻探測器與其他金屬探測器的不同之處就是,甚低頻探測器的探頭上有兩個線圈。
發射線圈:外環線圈中有一個由導線繞成的線圈,電流會先從一個方向經過導線,然後再從反方向經過,這一過程每秒會發生幾千次。這樣,這一線圈就能產生能夠檢測到金屬物體的磁場。
接收線圈:內環線圈中也有一個由導線繞成的線圈。這一線圈的作用就是收集並放大地下率,然後在發現金屬物體時改變響聲。
2 製作控制台。要做一個最基本的控制台,只需要把AM收音機用作探測頭和揚聲器就可以了。
把AM收音機的頻率調到最高,注意不要調到某個頻道上。
3 製作探測頭。
從夾板上裁下兩個環。一個環大小如餐盤,另一個如小碟,最終小的那個要能夠套在大的裡面。再裁幾條木條將大環和小環連接起來,大小環就像靶子上的同心圓一樣。
在外環線圈上繞10圈0.25毫米的漆包銅線,內環線圈也如此,然後將線圈與控制台(即收音機)相連。
4 連接連接桿。隨便找根長桿,底部連接探測頭,頂部連接收音機做成的控制台,中間留出手能握住的空間就可以了。
5 打開收音機,你應該能夠聽到輕輕的響聲,調節探測頭和收音機的距離,就能夠調節響聲的大小。
如果想要更加清楚地聽到響聲的變化,那麼就可以在收音機上插上耳機。
C. 自製簡易金屬探測器,線圈怎麼繞制
1、圖3是它的電路板安裝圖,圖4是它的電路板元件安裝圖。組裝前將所用元器件的管腳引線處理干凈並鍍上錫。
金屬探測器除了基本的探測警報功能外, 一般都會提供許多各廠商精心研發的特殊功能,如地表平衡的功能:以利機器正確比對是否發現金屬物而非干擾。
選取功能利用不同金屬物體對磁場反應差異特性來遴選或排除不同類別之金屬物件且警報提示。深度的標示,可以告知所探測到的金屬物體被埋藏的可能深度。
面積的標示:可以顯示探測到的金屬物體大小,提供操作人員研判是否符合開挖的需求。語音的提示:可以立刻以語音提醒操作人員,比如燈光的照明-提供燈光以利於夜間運作。
D. 如何自製金屬探測儀 我有計算機和收音機 可弄了半天不行 可能是頻道調不對 請高手們告訴我 該怎麼做
這是一個金屬探測電路,它可以隔著地毯探測出地毯下的硬幣或金屬片。這個小裝置很適合動手自製。
一、元器件的准備
電路中的NPN型三極體型號為9014,三極體VT1的放大倍數不要太大,這樣可以提高電路的靈敏度。VD1-VD2為1N4148。電阻均為1/8W。
金屬探測器的探頭是一個關鍵元件,它是一個帶磁心的電感線圈。磁心可選Φ10的收音機天線磁棒,截取15mm,再用絕緣板或厚紙板做兩個直徑為20mm的擋板,中間各挖一個Φ10mm的孔,然後套在磁心兩端,如圖1 所示。最後Φ0.31的漆包線在磁心上繞300匝。這樣做的探頭效果最好。如果不能自製,也可以買一隻6.8mH的成品電感器,但必須是那種繞在「工」字形磁心上的立式電感器,而且電感器的電阻值越小越好。
二、電路的製作與調試
圖2是金屬探測器電原理圖,圖3是它的電路板安裝圖,圖4是它的電路板元件安裝圖。組裝前將所用元器件的管腳引線處理干凈並鍍上錫。對照三個圖,依次將電阻器、二極體、電容器、三極體、發光二極體、微調電阻器焊到電路板上,再將電感探頭、開關、電池夾連接到電路板上。電路裝好,檢查無誤就可以通電調試。接通電源,將微調電阻器RP的阻值由大到小慢慢調整,直到發光二極體亮為止。然後用一金屬物體接近電感探頭的磁心端面,這時發光二極體會熄滅。調整微調電阻器RP可以改變金屬探測器的靈敏度,微調電阻器RP的阻值過大或過小電路均不能工作。如果調整得好,電路的探測距離可達20mm。但要注意金屬探測器的電感探頭不要離元器件太近,在裝盒時不要使用金屬外殼。必要時也可以將金屬探測器的電感探頭引出,用非金屬材料固定它。
三、電路工作原理
金屬和念探測器電路中的主要部分是一個處於臨界狀態的振盪器,當有金屬物品接近電渣棚悉感L(即探測器的探頭)時,線圈中產生的電磁場將在金屬物品中感應出渦流,這個能量損失來源於振盪電路本身,相當於電路中增加了損耗如乎電阻。如果金屬物品與線圈L較近,電路中的損耗加大,線圈值降低,使本來就處於振盪臨界狀態的振盪器停止工作。從而控制後邊發光二極體的亮滅。
在這個電路中三極體VT1與外圍的電感器和電容器構成了一個電容三點式振盪器。它的交流等效電路(不考慮RP和R2的作用如圖5所示,當圖5中三極體基極有一正信號時,由於三極體的反向作用使它的集電極信號為負。兩個電容器兩端的信號極性如圖5所示,通過電容器的反饋,三極體基極上的信號與原來同相,由於這是正反饋,所以電路可以產生振盪,RP和R1的存在,消弱了電路中的正反饋信號,使電路處於剛剛起振的狀態下。
金屬探測器的振盪頻率約為40KHz,主要由電感L 、電容器C1、C2決定。調節電位器RP減小反饋信號,使電路處在剛剛起振的狀態。電阻器R2是三極體VT1的基極偏置電阻。微弱的振盪信號通過電容器C4、電阻器送到由三極體VT2、電阻器R4、R5及電容器C5等組成的電壓放大器進行放大。然後由二極體VD1和VD2進行整流,電容器C6進行濾波。整流濾波後的直流電壓使三極體VT3導通,它的集電極為低電平,發光二極體VD3亮。
在金屬探測器的電感探頭L接近金屬物體時,振盪電路停振,沒有信號通過電容器C4,三極體VT3的基極得不到正電壓,所以三極體VT3截止,發光二極體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