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用電勢差計校正毫伏表,並畫出電路圖
用箱式電勢差計校正電表實驗往往只能校正電表而不能同時測量電表的內阻,對試驗線路加以改進後,既可以校正電表的等級又能夠精確測量被校電表的內阻。
R1、R2、R3為定值標准電阻。(也可用電阻箱代替,R2≥R1)。實驗中,調節R0使被校電壓表達到某一整刻度,將K2合向a'b',用電勢差計測量一次電壓值,記為Ua'b';
再將K2合向ab端,測量一次電壓值,記為Uab。調整R0使電壓表依次指向整刻度,重復上述測量,並記錄Uab、Ua'b'及電壓表的讀數U。 1.1 電壓表等級的確定方法。
(1)毫伏表電路擴展閱讀:
電壓是推動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流之所以能夠在導線中流動,也是因為在電流中有著高電勢和低電勢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叫電勢差,也叫電壓。換句話說。在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這兩點的電壓。通常用字母V代表電壓。
電源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的大小可以用電壓表(符號:V)測量。
串聯電路電壓規律:串聯電路兩端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和。
公式:ΣU=U1+U2。
並聯電路電壓規律:並聯電路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且等於電源電壓。
公式:ΣU=U1=U2。
歐姆定律:U=IR(I為電流,R是電阻)但是這個公式只適用於純電阻電路。
串聯電壓之關系,總壓等於分壓和,U=U1+U2。
並聯電壓之特點,支壓都等電源壓,U=U1=U2。
② 毫伏表交流毫伏表使用
在使用交流毫伏表進行測量前,務必進行短路調零。首先,打開電源開關,將測試線的紅黑夾子相接,然後將量程旋鈕旋至1mv檔,確保指針指向零位。若未指向零,檢查測試線是否完好。有些表可通過面板調零電位器,否則內部已調好。
由於交流毫伏表的高靈敏度,開啟電源後,低量程下可能會出現自起現象,即指針因干擾信號而偏轉。為了避免指針受損,不測量時應將旋鈕旋至高量程檔。
使用時,接地環節很重要。將交流毫伏表的黑夾子接地(與電路的公共地相連),以防止干擾影響測量結果。
在調整信號時,應先選擇較大量程,信號改變後再逐漸減小量程。交流毫伏表的刻度分為0—1和0—3,量程切換時,逢一量程直接讀取0—1刻度線,逢三量程讀取0—3刻度線,無需換算。
在開始測量前,務必確認量程旋鈕與標記是否一致,避免因讀數錯誤影響測量結果。交流毫伏表主要用於測量正弦交流信號的有效值,非正弦信號需經過特定換算(詳情參閱《電路與數字邏輯設計實踐》第17頁)。
最後,務必注意,不要使用萬用表的交流電壓檔來代替交流毫伏表測量電壓,因為萬用表內阻低,不適合作為交流電壓測量工具,特別是在50Hz的工頻電壓測量中。
毫伏表是一種用來測量正弦電壓的交流電壓表。主要用於測量毫伏級以下的毫伏,微伏交流電壓。例如電視機和收音機的天線輸入的電壓,中放級的電壓等和這個等級的其它電壓。
③ 差分放大電路中,如何用交流毫伏表測雙端輸出電壓
在空載情況下,不考慮壓降等,變壓器副邊雙繞組,中間抽頭接地,因為帶載時整流二極體會產生壓降。隨著負載的增加輸出還會略為下降這是用的全波整流,不會積分到正弦波的峰值;
變壓器也會有繞組壓降及引線也會有,還有帶載時電容因為有放電迴路,電容上的電壓理論值應為交流的幅值,即√2*U=√2×12V=16.97V。帶載情況下一般會降低,一般最大值約為1.35U左右,即16.2V。
(3)毫伏表電路擴展閱讀:
差分放大電路是直接耦合放大電路的基本組成單元,該電路對於不同的輸入信號有不同的作用,對於共模信號起到很強的抑製作用,而對差模信號起到放大作用,並且電路的放大能力與輸出方式有關。
差分放大電路利用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和負反饋作用,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以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為顯著特徵,廣泛應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但是差分放大電路結構復雜、分析繁瑣,特別是其對差模輸入和共模輸入信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難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