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家唱歌用動圈麥還是電容麥
在家裡唱歌建議使用電容麥。
電容麥,顧名思義就是需要電源供電的麥克風。它分為兩類,一種是手持話筒,如舞台演出和KTV里的話筒一樣。這種採用電池供電的手持電容話筒,一般都是5號電池,另一種是錄音話筒,如電台播音室和錄音棚里常用的那種,大振膜電容麥。
電容麥的特點是,清晰度和靈敏度高。音質飽滿渾厚但不渾濁。頻率響應好。音質好。缺點是靈敏度太高,不適合高噪音場所。
動圈麥,因為這種話筒聲音信號的產生,主要是通過與振膜緊密相連的導線線圈根據聲壓變化在磁場中不斷運動來完成的,無需直流工作電壓,也就是不需要電源供電,它使用簡便,雜訊小,動圈麥的音質特點是渾厚、飽滿、抗噪性強。缺點是音量小、人聲悶、清晰度、靈敏度不夠好。
所以綜合來看在家唱歌用電容麥較好。
(1)鋁帶話筒電路擴展閱讀:
電容麥唱歌技巧:
1、一定要放得開
唱歌,一定要放得開。尤其是聲音要放得開,大家都很理解的一件事情就是,越是放不開、越是不敢唱的時候,唱出來越難聽。而當你鼓足勇氣用力去唱的時候,卻發現聽起來好像沒那麼難聽了
2、唱歌姿勢
唱歌時的姿勢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兩腿的支持力量上。頭的位置比身體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時把頭抬起來,似乎唱上去省些勁,事實並非如此,頭抬起來高音緊了,喉嚨也會發緊,不松。
正確的是:頭應稍低,但別太低。頭部有很多共鳴,聲音在頭部產生共鳴,聲音就大。頭的動作要與旋律相反,越高頭略低,聲音好像下到胸腔里去。
3、打開喉嚨
打開喉嚨很簡單,當你困時,一邊兒說話一邊兒打呵欠,這時候的喉嚨就是打開了的。不過,在這里要提醒各位,打開喉嚨可不等於打開嘴巴,打開喉嚨比打開嘴巴更重要,這樣唱出來的聲音比只張嘴不打開喉嚨的聲音更亮些。
所以,嘴要與喉嚨一起張開,最好後面張的更大些,如同用一個倒立的漏斗,大口一方在頸部喉嚨處,漏斗尖在面罩處。如果聲音位置已全部進入面罩,聲音就能從最輕逐漸唱到最強。
4、呼吸
唱歌時,要用躺著睡覺時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橫隔膜)中,更傾向於腹式呼吸,這樣可以吸得深、且快。但無論哪種呼吸,不可二種同時用,這樣是矛盾的,如同一腳踩剎車,一腳踩油門。
5、共鳴點
唱歌時聲音好像放電影一般,聲音要有共鳴點,這個點一定要集中,集中在面罩。太遠、太近都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發聲共鳴點,共鳴點集中了,聲音會越來越大;沒有共鳴點的聲音就散了。
要求聲音大,不能一天就擺出一個架子,開始時共鳴點要小,然後擴展開來,越唱越大。這種發聲方法,聲音小,好像燈後面有面鏡子,可以使光照得更遠。頭額、鼻竇等處都是空的共鳴腔,要盡量利用。
6、氣息
氣息是最難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唱功的好壞有一半是由自己對氣息的控制及運用來決定的。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想像聲音透過後脊樑,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
男聲喉結壓下,女聲多注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位置,會發現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建議大家可以多聽聽美國人講話,就會知道什麼叫胸腔共鳴了,因為外國人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共鳴哦。
7、唱歌的聲與情
想唱好歌離不開聲與情這兩點。在字面表達以及動作訓練的過程中,是以聲為主,感情為輔。唱歌要做到「聲情並茂」,練功相當重要。
當練聲成熟的時候,演唱時的注意力才會到情感上來。有句話說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發聲練到氣息貫通、爐火純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隨心所欲的注入情感,演繹歌曲的感染力會更強。
Ⅱ 耳麥上的話筒是怎麼把聲音傳出去的啊原理是什麼
話筒分很多種,有動圈式,電容式,鋁帶式,無線式,耳麥用的是駐極體式,大概的換能原理就是你說話,話筒里的振膜震動,然後麥克里的電路把聲波帶來的震動轉換成電信號傳輸給電腦,然後電腦在把電信號傳輸給耳機或音響,耳機或音響的電路再把電信號轉換成震動信號讓耳機或音響的喇叭震動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