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fpga開發板實現頻譜儀難度有多大本人基礎不好,僅會最基礎的verilog語言
FPGA那個技術深度來會高些,難度不大, 想做好自很有挑戰性.
ARM這個知識面會寬些, 雖然技術上難度不大, 但相對復雜.
兩個項目的綜合難度,對初學者是一樣的. 看你個人喜歡, 如果硬體基礎好而且想挑戰極限就選FPGA, 如果軟體基礎好, 想將來容易找到工作就選ARM.
如果兩個工程師分別能把這兩個項目做好,做FPGA的月薪值10k~20k, 做ARM的值8k~12k. 做FPGA的獲得3個offer時,做ARM的獲得了15個offer.
B. 小米有fpga開發嗎
果斷的沒有,小米現在在向智能家居方向拓展,但還沒到教育這塊,
請採納~
C. 向FPGA上的WIFI模塊傳圖象一定要有一個APP嗎
Wi-Fi模塊又名串口Wi-Fi模塊,屬於物聯網傳輸層,功能是將串口或TTL電平轉為符合-Fi無線網路通信標準的嵌入式模塊,內置無線網路協議IEEE802.11b.g.n協議棧以及TCP/IP協議棧。傳統的硬體設備嵌入Wi-Fi模塊可以直接利用Wi-Fi聯入互聯網,是實現無線智能家居、M2M等物聯網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作方式
1.主動型串口設備聯網:
WIFI模塊 (8張)
主動型串口設備聯網指的是由設備主動發起連接,並與後台伺服器進行數據交互(上傳或下載)的方式。典型的主動型設備,如無線POS機,在每次刷卡交易完成後即開始連接後台伺服器,並上傳交易數據。PUSH型串口設備聯網的拓撲結構如右圖所示。其中,後台伺服器作為TCP Server端,設備通過無線AP/路由器接入到網路中,並作為TCP Client端。
2.被動型串口設備聯網:
被動型串口設備聯網指的是,在系統中所有設備一直處於被動的等待連接狀態,僅由後台伺服器主動發起與設備的連接,並進行請求或下傳數據的方式。典型的應用,如某些無線感測器網路,每個感測器終端始終實時的在採集數據,但是採集到的數據並沒有馬上上傳,而是暫時保存在設備中。
而後台伺服器則周期性的每隔一段時間主動連接設備,並請求上傳或下載數據。
此時,後台伺服器實際上作為TCP Client端,而設備則是作為TCP Server端主要特性2.4GHz, IEEE 802.11b/g內部PCB天線,可選外部天線支持基於AP的網路(Infrastructure)/對等網路Ad-Hoc (IBSS))/ 虛擬AP 模式 ,IPHONE/IPAD/Android 設備也能不用AP/路由器而直接連接支持802.11i加密方式:WEP-64/128,TKIP (WPA-PSK) and AES(WPA2-PSK)MCU內置TCP/IP協議棧3路UART串列介面(其中1路支持DMA 模式, 全功能串口,波特率最高支持921.6Kbps)SPI介面、I2S/PCM介面Digital Video埠高達24個GPIO口(部分GPIO將會和上述介面復用)全功能TCP/IP協議棧,TCP/IP傳輸帶寬達到10Mbps以上支持三種帶有定時自動喚醒功能的WiFi節能模式
技術參數
單5V或3.3V供電工作
溫度范圍: -45°C ~ +85°C
尺寸:32mm x 20mm x 4.5mm
D. 智能家居系統中用單片機嗎
很多種類型,語音的一般用來發聲就凌通3c或者新塘584
控制的非常多有pic,51,avr,stm32,
E. "基於單片機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怎麼翻譯 求英語大蝦指點迷津!小弟在線等待!酬謝豐!
Th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telligent home furnishing
參考:
設計了一個基於mcs-51單片機控制的水溫智能控制系統。
The paper main designs a brainpower controlling system of warer temperature based on mcs-51 single chip machine.
設計了一套基於主從專站控制方屬式的智能家居綜合管理系統。
An smart hom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a master-slave control mode was designed.
設計基於fpga和單片機的數字pid控制系統。
Design a pid digital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pga and singlechip
F. xilinx的zynq可否用於智能家居的高端攝像機
本書系統介紹了XilinxZynq7000SoC與嵌入式Linux設計方法與實踐。全書以ZynqPS(ARMCortexA9)為核心,以ZynqPL(FPGA)為可編程外設,專詳細介紹了從屬底層硬體系統到上層操作系統及GUI設計原理和方法,詳細講解了底層外設介面控製程序、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移植以及應用程序。全書共分14章,內容包括Zynq初體驗、Zynq集成開發環境、Zynq啟動流程及鏡像製作、GPIO原理及實現、中斷原理及實現、定時器原理及實現、通用非同步收發器原理及實現、OLED原理及實現、Zynq雙核運行原理及實現、嵌入式Linux系統構建、嵌入式Linux系統實現、uboot原理及移植、Linux內核原理及移植和嵌入式網路視頻設計及實現。本書由淺入深,從最簡單的流水燈、HelloWorld開始,使讀者可以完成裸機控製程序設計、嵌入式Linux環境搭建、嵌入式操作系統移植以及應用程序設計等。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作為信息類專業大學本科高年級和研究生的教學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從事嵌入式系統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