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93年買的紅木傢具(花梨木)有飯台是橢圓形的中有一塊大雲石。椅子6張,現在是多小錢
這個沒見實物,誰也不好說的,不過一定不會便宜那是真的,建議去找專家估估價!
B. 明式傢具椅子有哪幾種
四方來扶手椅是明代椅子的代表作源,亦名南官帽椅。
椅背、扶手、椅座都是方的,稱四方椅,是扶手椅的基本造型,在它的形制上可變化成玫瑰椅,靈動些變成文椅,一出頭成官帽椅,扶手椅是江南流行的椅子,是蘇州這塊土地孕育了雍容大方的扶手椅,椅面有方形和扇形兩種。
明式椅子的特徵簡潔、明快、圓潤,扶手椅的形態以方見長,橫直結構以圓料為主,無束腰,用材勻稱,不粗不細讓看得舒服。
C. 傢具櫥櫃桌椅內六角螺絲釘 一般是 多大 規格
接觸過幾家不同廠家的螺絲緊固傢具,所用的都是6MM(6毫米)內六角螺絲或外六角螺母。
D. 古傢具實木椅有哪幾種
明代傢具用材,可分細木、柴木兩大類。紫檀、花梨、鸂鶒木、鐵力木、紅木、烏木、楠木等均屬細木,除楠木外又稱硬木。榆木、櫸木、杉木等都屬柴木。從全國各地傢具製造業和廣大用戶使用情況看,漆木傢具佔比重最大,但因為硬木堅固,容易保存,所以傳世傢具以硬木為多。本節所要說明的木材,也限於硬木。現將各種木材的特點分述如下: 紫檀 紫檀木是名貴木材,主要產於熱帶地區的南洋群島,我國廣東、廣西、雲南也有少數生長。其木質堅硬,體重,放在水裡立即下沉。沒有疤痕,呈紫黑色。《博物要覽》說"新者色紅,舊者色紫,有蟹爪紋,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從彩圖中的傢具實物照片中,可以看出它的紋理稠密,經打蠟磨光和空氣氧化,逐漸演變成紅紫、黑紫色。色調深沉穩重,有古雅靜穆感。這是紫檀木傢具的最主要特徵。 使用紫擅製作器物,由來己久,東漢未年就見記載。到了明代,紫檀木受到皇家的寵愛。明代官方派員定期赴南洋采辦,皇家儲存了很多紫檀木。直到清代早期,宮廷製作傢具,使用的多是明代的庫存。清代認為紫檀是名貴木材之首,但是清中期以後,庫存告罄,貨源中斷,紫檀緊缺。所以,清代中期以後的傢具,就採用紅木替代了。 花梨木 花梨木產於廣東、廣西,但數量不多,《博物要覽》說:"花梨產交(交趾)廣(廣東、廣西)溪峒,一名花櫚樹,葉如梨而無花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諸具。"《廣州志》記載:"花櫚色紫紅,微香,其紋有若鬼面,亦類狸斑,又名『花狸『。老者紋拳曲,嫩者紋直,其節花圓暈如錢,大小相錯者佳。" 花梨木又分新花梨與老花梨。老花梨又稱黃花梨,材質適中,性溫,不變形,有香氣,色呈橙黃,有的紅紫,有似狸斑的深淺相間花紋。明代高級考究的傢具,多是用黃花梨製作。由於老花梨紋理漂亮,工匠們多採用通體光潔的處理,不作雕飾,以突出木材紋理的自然美,花梨傢具華麗無比。 新花梨又稱草花梨,色赤黃,木質疏鬆,棕眼粗,呈條紋,沒有光澤,材質遠遠不如老花梨。 鸂鶒木 又稱杞梓木、雞翅木,也是貴重木材,出產在西蕃。我國廣東、海南也產此木。此木質硬,蘇州工匠有"木里含沙石"之說,破料時常常打鋸,所以也叫它"砂石木"。 雞翅木的紋理、色調比較特殊,受光照的影響而產生變化,有暗紅色,也有更重些的紫褐色。這也許就是北京匠師所謂的新老之別。新的木質粗糙,紫黑相間,紋理不清;老的紋理細膩,有紫褐色深淺變化,而且有光澤,如同鸂鶒鳥的羽毛一般漂亮。雞翅木材數量不多,所以,傳世傢具也較少。 鐵力木 也叫鐵梨木、鐵栗木。產於印度和我國的廣東、廣西。樹木直立高大,直徑丈余,質地堅硬、沉重,紋理細美,心材呈暗紅色。它的色澤和花紋,與雞翅木很相似,只是紋理粗些。用鐵力木打制的傢具,經久耐用。 鐵力木因樹體高大,所以材料也很寬大,適於打造大型傢具。常見明式傢具中的大翹頭案,長達三米以上的案面,竟是用一塊鐵力木的整料作成。鐵力木價格低廉,明式傢具的大件多用此木。由於此木酷似雞翅木,有些傢具商,常以鐵力木偽充雞翅木,或在雞翅木傢具的個別構件上,以鐵力木充替,真偽難辨。 椐木 或寫成櫸木、椇木。產於我國的江浙等地,木質堅硬,色紋並茂,其紋如天然美麗的山巒重疊,色如琥珀的黃花梨,是製作傢具的良材。椐木在明清的民間傢具中,使用較多。椐木傢具的式樣和製作手法,多取明式,與花梨、紫檀傢具的式樣和製作手法相同。 所以,椐木傢具雖非貴重木材,但仍不失其藝術價值,極受珍愛者的歡迎。六十年代初,我在蘇州一位農民那裡,拍了一張明式清作的椐木櫃;造型簡潔、大方,現收進了本書的清代傢具篇內。 紅木 紅木生長在我國廣東、雲南及南洋群島,印度是主要產地。其木質的堅硬程度,和材質的重量,僅次於紫檀。紅木色呈淺紅色,但年久日深經空氣氧化,逐漸會變成深紅或黑紅色,個別還能呈現墨色斑點。紋理細密光滑,並有輕微香氣,表面光澤華麗。 清代乾隆以後,高級傢具多數為紅木。用紅木製造仿明式花梨傢具,表面確有花梨效果,往往亂真。仔細辨認,可發現它沒有閃爍的斑斑金點和鬼面紋等花梨木的其它特徵。 烏木 烏木產於海南、雲南等地。性堅體重,紋理細膩,顏色黑如墨,光亮似漆,日久而不變。烏木材小,無大材,而且產量少,所以價格昂貴。因此,烏木傢具只有炕桌之類的小件。但是北京故宮內,有一件烏木大羅漢床,鑲粉彩瓷片,是清代傢具,實為稀罕的珍品。 由於烏木量少材小的特點,一般多作檯面的心板,或檯面四周的邊框,與其它不同顏色的木材搭配,形成深淺對比,或紅黑成趣,很是新穎別致。 癭木 癭,"樹瘤也、樹根。"(《格古要論》)癭木非指某一樹種,而是指樹根部位結瘤、或樹干結瘤部位的木材。此處木材紋理特殊,效果奇異,歷來受人喜愛。癭木,實指木質紋理的特徵。 癭木,也寫作影木。產於遼東、山西、四川等地。不同樹種的影木,呈不同花紋,如: 楠木癭—木紋呈山水、人物、花木、鳥獸狀。 樺木癭—俗稱樺樹包,呈小而細的花紋,小巧多姿,奇麗可愛。 花梨癭—木紋呈山水、人物、鳥獸狀。 柏木癭—呈粗而大的花紋。 榆木癭—花紋又大又多。 楓木癭—花紋盤曲,互為纏繞,奇特不凡。 癭木一般用作檯面心板,可想,一件桌案的精緻邊框,配以自然成趣的癭木台心,將是何等別致,新穎。 癭木大材少見,僅見《博物要覽》卷十載:"余昔於重慶餘子安家得桌面,長一丈一尺,闊二尺七寸,厚一寸許,滿面胡花,花中結小細葡萄紋及莖葉之狀,名滿架葡萄。"現在我們所見的傳世傢具中,癭木只作鑲板使用。 硬木製成的明式傢具,年代越久越是漂亮。因為傢具收藏家們,有許多使用經驗,一位有名里的前輩告訴我:使用硬木傢具要經常擦摸。擦,是用布擦,或用棕老虎擦。使得傢具表面的浮蠟去掉,滲入木紋裡面的蠟保持住,木質亮而不燥,呈現出潤澤、含蓄、古樸、典雅的氣質。
E. 某傢具廠一車間共40人生產桌椅,一張桌子配六把椅子成一套餐桌椅,每人每天可以生產
題目沒有寫完,請補充完整。
F. 五年級奧數,某傢具6張桌子和6張椅子共賣1200元,同
一把椅子 (1200-1100)÷2=50
一張桌子(1100-50×4)÷6=150
G. 明式傢具椅子有哪幾種
四方扶手椅是明代抄椅子的代襲表作,亦名南官帽椅。
椅背、扶手、椅座都是方的,稱四方椅,是扶手椅的基本造型,在它的形制上可變化成玫瑰椅,靈動些變成文椅,一出頭成官帽椅,扶手椅是江南流行的椅子,是蘇州這塊土地孕育了雍容大方的扶手椅,椅面有方形和扇形兩種。
明式椅子的特徵簡潔、明快、圓潤,扶手椅的形態以方見長,橫直結構以圓料為主,無束腰,用材勻稱,不粗不細讓看得舒服。
H. 桌椅和沙發等傢具的標准尺寸都是多少
空間的大小直接影響了傢具的尺寸,同樣道理,傢具的尺寸決定著所需空間的面積。如果是品牌傢具,比如左右沙發,它的尺寸一般是不可改變的,因為它的設計精華就在於它的協調比例之中,它的長寬比例以及整體比例,都是非常考究的,改變了任何一個尺寸,都可能造成比例失調。所以選購品牌傢具時,就要事先看好它與家居空間的搭配,做到個體與整體的和諧統一。
而傢具與空間的合理比例,是整個居室是否協調的一個關鍵。如果傢具尺寸過小,整個房間會顯得空空盪盪而缺少生氣,如果傢具尺寸過大,又會顯得過分擁擠,讓人呆得悶得慌。
不論是一張桌子、一張床,抑或是一個簡單的書架,它的高低比例都是經過設計師精心設計的,擺在家裡是否合適,這就要看它的比例是否與整個居室的比例協調。我們在買傢具時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是我們想根據自己的居室面積來要求廠家改變傢具的尺寸,一般廠家都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來改變傢具的大小高低,殊不知,這些改動往往改變了傢具的最佳比例,會使傢具看上不那麼舒服。所以在擅自改變你喜愛的傢具之前,最好先請專業的傢具設計師確定一下傢具的合理比例,這樣才不致於白費功夫不討巧。
那麼,除了定製傢具的尺寸一般可以稍作變化外,一般來說,傢具的尺寸都是多少合適呢?我們還要注意標准尺寸。
沙發類尺寸:單人沙發,座前寬不能小於480mm。座深過大則小腿無法自然下垂,腿肚將受到壓迫,而過淺就會感覺坐不住。座面的高度應在360至420mm。
桌椅傢具尺寸:桌類四個規格,760mm、740mm、720mm、700mm;凳類傢具的座面高度規定了三個標准:400mm、420mm、440mm;桌椅配套使用時,桌椅高度差應控制在280至320mm范圍內。
櫃類傢具尺寸:書櫃層高不應小於297mm,寬度不小於210mm。家中購買或製作衣櫃,掛衣桿上沿至櫃頂板的距離為40至60mm。掛衣桿下沿至櫃底板的距離,掛大衣不應該小於1350mm,掛短外衣不應小於850mm。衣櫃的進深主要考慮人的肩寬因素,不應小於500mm。
I. 一套傢具2400元(一桌四椅),一張桌子是6把椅子的價錢,一張桌子多少錢
1440元四把椅子為單位一,六把椅子為1.5,則一張桌子+四把椅子=2.5張桌子。
2400/2.5=960則六把椅子=一張桌子=1.5*960=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