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式傢具和蘇式傢具有什麼區別
廣東地區採用優質硬木為原料生產硬木傢具的歷史也比較早,我們能從一件面板底部刻有「崇禎庚辰(1640年)仲冬制於康署」的鐵力木大翹頭案為例證,說明最遲到明朝末年就已有品質很好的高級傢具了。這件由廣東德慶縣生產的翹頭案,十分靜穆氣派,但與同時期成就顯赫的蘇式傢具相比,仍略遜一籌。在造型比例、線腳運用和與形體的關繫上都暴露出不足之處。這些年來,一直很少再有廣東地區生產的明代高級硬木傢具發現。1997年8月,筆者應邀赴廣州作專題考察,順道走訪了《清代廣式傢具》的作者蔡易安先生。我們大致認定,廣東地區明代優質硬木傢具的生產要比蘇州地區晚。廣州地區開始較多的生產硬木傢具可能是在清初,或許也是隨著蘇式傢具影響的不斷擴大而開始興盛起來的。
到清代乾隆時期,廣州地區的傢具生產已非昔比,出現了蒸蒸日上的興旺景象,正如《清代廣式傢具》中所分析的,「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清代廣東傢具領先突破了我國千百年來傳統傢具的原有格式,它大膽地吸取了西歐造型等新的傢具形式,創造出了嶄新的廣式傢具。」從風格上說,廣式傢具可以稱得上是中西文化的合璧。今天,我們比照流傳下來的廣式傢具,從造型形態、構造工藝、製作方法以及裝飾紋樣題材和表現形式,都能清楚地看到外來文化對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麼地巨大。它充分地表現出了一種獨特的地域性,而這些,恰恰是同時代其他地區的傢具所缺乏的因素。
如蘇式傢具,始終沒有如同廣式傢具一樣的羊蹄腳、鯉魚肚以及類似的部件裝飾性符號或樣式,包括運用西洋圖案的雕刻手法。蘇州地區雖然也有製造廣式傢具的產品,或者也流行一些廣式傢具的品種,這些產品和品種也只能是廣式,是蘇制的廣式產品,而不能因為是蘇州生產就稱其為蘇式傢具。正像廣州改制蘇式品種的圈椅一樣,總不免缺乏廣式傢具的形象和特色,也不能說其是廣式傢具,它實際上給人的是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鑲嵌大理石的盾形式靠背扶手椅、三連式和雙連式長椅、通體雕刻的龍紋椅等等,才是廣式傢具無與倫比的代表產品;絞藤、連珠、仰俯蓮瓣、西番蓮花紋,雙線花瓶腳、工字式連腳檔、大挖彎以及滿嵌螺鈿、通體懸雕等等,才是廣式傢具最鮮明的風格特色。
這個時期,由於政治、經濟、歷史、地域等各方面的原因,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傢具製作顯得因循守舊,傳統的束縛使它們沒有像廣式傢具那樣在改革創新中沖鋒陷陣。很快地,蘇式傢具在全國失去了它原先的主導地位,被廣式傢具取而代之,廣式傢具充當了時代的表率。
❷ 蘇式傢具的簡介
清代中葉以後,「清式」傢具廣為流傳和盛行,但蘇式傢具始終遵循著「明式」的優良傳統,保持著「明式」的一貫做法和作風。因此,人們把「蘇式」往往看成是叫「明式」,明式傢具也就包括了蘇式傢具。蘇式傢具在明清兩代最為鼎盛的,以至現今蘇州傢具在市場很響亮的。
蘇州光福古鎮,走進「博雅古藝傢具廠」,記者見到了無數正在加工和已經製作好的仿古明清傢具:龍鳳床、靠椅、圓凳、書桌、扶手椅、博古架、炕幾……彷彿步入了一個古意濃濃的傢具長廊,令人目不暇接。
明清傢具是指明清時代生產的以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為主要原料的優質硬木傢具,由於製作工藝精良、式樣典雅古樸、雕刻勁挺娟秀、卯榫嚴密細膩、線條流暢,其藝術魅力經久不衰,至今仍受到人們的喜愛。精妙的工藝,總會被後來的有志藝人繼承和發揚,工藝美術師王建新就是其中的一個。對傳統工藝有著濃厚興趣的他,最早師從石雕工藝美術師錢炳仁,後來又受木雕名人陳忠林的指點,專攻紫檀木雕。由於他虛心討教,勤學苦練,技藝日趨嫻熟,從而佳作迭出,卓有名聲。
原本可以在木雕上有所作為的王建新,卻在前幾年改變了他的藝術走向,因為他一次次地為蘇州古典園林和江南老宅中陳設的那些明清傢具輻射出的高雅氣質和古典魅力而折服。更多現代人對於這一歷史文物的文化追尋,使仿古傢具擁有了極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因此,王建新選擇它作為自己另一個手藝領地。
重拾明清傢具這一古老工藝,既讓王建新獲得了無窮的樂趣,也讓他感到其中的奧妙和太多的艱辛。明清傢具的製作十分考究,光紋飾雕刻手法有龍紋、鳳紋、牡丹紋、海棠紋、雲鶴紋、蝙蝠紋、如意紋等七十餘種,更不要說線雕、淺雕、浮雕、透雕、鏤雕、懸雕等十多種雕刻手法,而卯榫就有明榫、悶榫、抱肩榫、燕尾榫等十幾種,尺寸稍有偏差,都可能「破相」而成為「敗筆」。為此,他除了一次次在實踐中感悟和積累經驗外,還專程去北京、杭州、上海等地看明清傢具,一看就是半天,有時還畫下一張張實樣,回來後細細地揣摩。同時他還多次登門向著名的專家請教,到書店淘來有關書籍挑燈夜讀,提高了自己的藝術修養,開闊了視野,熟稔掌握了成千上百個有關尺寸的准確數據,在製作時達到「形、藝、材」俱佳,與真正的明清傢具毫無二致。
如今,對於王建新來說,製作明清傢具,無論是幾、案、椅、凳,還是屏、櫃、桌、床,都能得心應手,形制如一,不失神韻。在2001年的「中國華東工藝精品展」上,他的紫檀傢具「明式寫字台」獲金獎,「明式圈椅」、「蟠龍腰回紋太師椅」獲銅獎。在2003年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他創作的「醉八仙」獲金獎,「明式南宮帽椅」獲創新藝術金獎,「清式博古架」獲銀獎。
面對成績和榮譽,王建新沒有絲毫的滿足。他總是以一種不停頓的節奏,跋涉在藝術的道路上,在傳承中不斷創新。他對許多明清傢具做了改進,將羅漢床、太妃床、架子床,改進成現代片子床,使之既古又新。他製作的博古架,後面不設封板,打破了過去只能前觀的缺憾,因增強了採光度而變得更加玲瓏剔透。這些 「 新」傢具,既有明清風韻,又具現代氣息,受到了更多收藏家和消費者的喜愛。
這種融合著歷史文化的古老工藝——明清傢具,在王建新的手上得到了延續、發揚,而明清傢具的藝術魅力,會使王建新飛得更高、更遠。
❸ 蘇式傢具有什麼特色
明末清初,傢具的發展並未停滯。崇禎年間的傢具不見什麼創新,但從形制、工藝專、裝飾、用材等各方面都屬日趨成熟。
大量進口硬木木料如紫檀、花梨、紅木都得到上層社會和文人雅士的喜愛,其中色澤淡雅、花紋美麗的花梨木成為製作高檔傢具的首選材料。
國產的木材如南方的與黃花梨接近的鐵力木、櫸木,北方的高麗木和核桃木等大量柴木也得到廣泛使用,另外,還有用於裝飾的黃楊木和癭木以及專做箱櫃的樟木等都被廣泛使用。
在裝飾上,有浮雕鏤雕以及各種曲線線形,既豐富又有節制,使得這一時期的傢具剛柔相濟,洗練中顯出精緻;白銅合頁、把手、緊固件或其他配件恰到好處地為傢具增添了有效的裝飾作用,在色彩上也相得益彰。
到清代前期,明式硬木傢具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生產,但從產品不難看出只有蘇州地區的風格特點和工藝技術最具底蘊。這種風格鮮明的江南傢具,得到廣泛喜愛,人們把蘇式傢具看成是明式傢具的正宗,也稱它為「蘇式傢具」,或稱「蘇作」。
❹ 蘇式紅木傢具和廣式紅木傢具有什麼區別
如果按材質算,紅木分為5屬8類33樹種,目前市場上紅木傢具主要為8大類。按價內值可大略分為等:第容一等:紫檀木、黃花梨木類。此兩類木材基本已絕產,成器的傢具幾乎都已經進入拍賣市場。仿古的也已是稀品和極品。第二等:黑酸枝、條紋烏木類。黑酸枝是中國傳統意義護弗篙煌蕻號戈銅恭擴上的極品「老紅木」,由於紫檀木已極稀少,市場上也有把黑酸枝木稱為「大葉紫檀」。第三等:紅酸枝類。紅酸枝也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老紅木」。在市場上運用比較廣泛。第四等:花梨木、雞翅木類。傢具花紋比較美麗。屬於性價比比較高的。按風格來說,那就更多了,有蘇式傢具、廣式傢具、京式傢具等等。謝謝
❺ 紅木傢具三大流派中的蘇作傢具是怎樣的
蘇作也稱蘇式,形成較早,在明式傢具中,蘇式傢具占很大比重。蘇式傢具是宋回代傢具藝術的答代表,隨著明朝首都北遷,它影響了京作傢具。
我國在明代時,尚無流派可言。當時的傢具製作,主要集中在以江蘇省為中心的長江下游一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江蘇省的蘇州、揚州和松江一帶的傢具製作名望越來越高,人們以「蘇式」的稱謂。所謂「蘇式」,就是在明代出現的,是明式傢具的發源地,所以也可以說是「明式」。換句話說,名揚中外的明式傢具,即以蘇式傢具為主。
❻ 蘇作紅木傢具與廣式傢具有什麼區別
廣東地區採用優質硬木為原料生產硬木傢具的歷史也比較早,我們能從一件面板底部刻有「崇禎庚辰(1640年)仲冬制於康署」的鐵力木大翹頭案為例證,說明最遲到明朝末年就已有品質很好的高級傢具了。這件由廣東德慶縣生產的翹頭案,十分靜穆氣派,但與同時期成就顯赫的蘇式傢具相比,仍略遜一籌。在造型比例、線腳運用和與形體的關繫上都暴露出不足之處。這些年來,一直很少再有廣東地區生產的明代高級硬木傢具發現。1997年8月,筆者應邀赴廣州作專題考察,順道走訪了《清代廣式傢具》的作者蔡易安先生。我們大致認定,廣東地區明代優質硬木傢具的生產要比蘇州地區晚。廣州地區開始較多的生產硬木傢具可能是在清初,或許也是隨著蘇式傢具影響的不斷擴大而開始興盛起來的。 到清代乾隆時期,廣州地區的傢具生產已非昔比,出現了蒸蒸日上的興旺景象,正如《清代廣式傢具》中所分析的,「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清代廣東傢具領先突破了我國千百年來傳統傢具的原有格式,它大膽地吸取了西歐造型等新的傢具形式,創造出了嶄新的廣式傢具。」從風格上說,廣式傢具可以稱得上是中西文化的合璧。今天,我們比照流傳下來的廣式傢具,從造型形態、構造工藝、製作方法以及裝飾紋樣題材和表現形式,都能清楚地看到外來文化對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麼地巨大。它充分地表現出了一種獨特的地域性,而這些,恰恰是同時代其他地區的傢具所缺乏的因素。 如蘇式傢具,始終沒有如同廣式傢具一樣的羊蹄腳、鯉魚肚以及類似的部件裝飾性符號或樣式,包括運用西洋圖案的雕刻手法。蘇州地區雖然也有製造廣式傢具的產品,或者也流行一些廣式傢具的品種,這些產品和品種也只能是廣式,是蘇制的廣式產品,而不能因為是蘇州生產就稱其為蘇式傢具。正像廣州改制蘇式品種的圈椅一樣,總不免缺乏廣式傢具的形象和特色,也不能說其是廣式傢具,它實際上給人的是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鑲嵌大理石的盾形式靠背扶手椅、三連式和雙連式長椅、通體雕刻的龍紋椅等等,才是廣式傢具無與倫比的代表產品;絞藤、連珠、仰俯蓮瓣、西番蓮花紋,雙線花瓶腳、工字式連腳檔、大挖彎以及滿嵌螺鈿、通體懸雕等等,才是廣式傢具最鮮明的風格特色。 這個時期,由於政治、經濟、歷史、地域等各方面的原因,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傢具製作顯得因循守舊,傳統的束縛使它們沒有像廣式傢具那樣在改革創新中沖鋒陷陣。很快地,蘇式傢具在全國失去了它原先的主導地位,被廣式傢具取而代之,廣式傢具充當了時代的表率。
❼ 蘇式傢具的主要特徵
蘇作」傢具俗稱「蘇式」傢具。蘇州地區是我國明式傢具的主要發源地,故蘇式傢具是明式傢具的典型代表。其有以下特徵: 蘇式傢具的主要用料是黃花梨、紫檀木、鐵力木、雞翅木、癭木等優質硬木。由於這些木材有質地堅硬、色澤自然、紋理優美等特長,工匠們為了充分展示這些天然的木色,一改宋元重漆善描的工藝,採用不上油漆,打磨上蠟的工藝,將木質的天然美表現到最佳程度。這是蘇式傢具最明顯的特點之一。最上品的蘇式傢具所用的木材是黃花梨,所以我們今天見到明式黃花梨傢具,就可斷言它必定是蘇式,也就是說產於蘇南地區。 由於地理條件決定,蘇南地區的硬質木材來源在明代時與廣州、北京相比,遠不及它們充實,主要是靠海上通道運來,這些材料來之不易,因此蘇派工匠們在傢具製作上,用材精打細算。中國古代繪畫書法中有「惜墨如金」之說,蘇式傢具也可以說做到了「惜木如金」的境界。蘇式傢具既要造型優美,又要省料的作法,從而使傢具產生了俊秀的風格,這是在客觀條件下主觀追求的結果。歷史上那些蘇式工匠簡直就象魔術師般精心地落用木料,巧妙套用,甚至連很小的木片都派上了用場,不論是大件器具或是小件器具,無不精心琢磨,保持美觀,使之天衣無縫,其近乎鬼斧神工的工藝技巧,令人嘆為觀止。
明代時,蘇式傢具製成後,主要靠運河北上,運至北京通縣,上貢到朝廷皇宮或讓達官顯貴、財主商賈購置。再後來,工匠們也可以隨路出買傢具,沿運河一帶散落了不少明式的黃花梨傢具。事隔數百年後的今天,當世界性颳起收藏黃花梨傢具旋風時,許多古傢具販子就是沿著當年的這條運輸線,從民間尋覓黃花梨傢具。在明代,北上的傢具主要靠水運,大運河屬漕運,漕運就是宮運,運價奇高,所以當一件黃花梨傢具運到北京時,行情就很高,特別是有題款的木器,據說一對面條櫃,差不多要白銀千兩,當時一座很像樣的四合院,也只不過這個價錢。
蘇式傢具經明朝的輝煌之後,到了清早期還在國內傢具領域內占據「龍頭老大」的地位。到了雍正、乾隆兩朝,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風氣和清統治者心理的變化,傢具的造型和裝飾急速向富麗、繁縟與華而不實的方向轉變。在這種情況之下,蘇式傢具逐漸失去一統天下的主導地位,被後來居上的廣式傢具所超越,客觀上黃花梨材料也已用竭,蘇式傢具改用紅木。隨著蘇式傢具的滑坡,能進入宮廷與宦官之家的木器越來越少,不得不轉向普通傢具市場。
在蘇式傢具從官向民的轉化過程中,為了能更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不得不吸取廣式傢具的工藝,於是便形成了清代蘇式傢具的面孔,人們習慣上稱為「廣式蘇作」。這種廣式蘇作的傢具,參照廣式傢具的品種與式樣,但仍按照蘇式製作工藝生產;或者在繼續沿襲傳統做法的基礎上,在裝飾手法和花紋圖案上不同程度地仿效廣式和京式,並明顯帶有外來文化的傾向。由干蘇式傢具的豐富而歷史悠久的文化內涵,盡管它失去了上層社會的青睞,但它依舊保持了典雅而秀俊的風格,博得一般人家,尤其是文人的厚愛,在向純商品邁進的過程中,取得了市場。並闖出了一條為不同階層所享用的高度商品化的古典傢具,從而使蘇式傢具普及起來,民間一直有著豐富的存世量。
總的來看,蘇式傢具的最大特點是造型上的輕與小和裝飾上的簡與秀,不如廣式傢具渾厚凝重,滿身雕飾。蘇式傢具的裝飾常用小面積的浮雕、線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題材多取自歷代名人畫稿,以松、竹、梅、山石、花鳥、山水、風景以及各種神話傳說為主,其次是傳統紋飾如海水雲龍、海水江崖、二龍戲珠、龍風呈祥等。折枝花卉亦普遍喜用,大多借其諧音,寓意吉祥,局部裝飾花紋多以纏枝蓮和纏枝牡丹為主,也有的採用草龍、方花紋、靈芝紋等圖案。 所謂「明圓清方」,不論是部件斷面,局部圖案,還是整體造型,都呈圓渾柔潤狀態。給人一種自然的美感。
❽ 蘇式傢具有什麼特點和風格
它的抄特點:格調大方,線條流襲暢,精於造材;風格:多取自歷代名人畫稿,以松、竹、梅、山石、花鳥、山水、風景以及各種神話傳說為主,其次是傳統紋飾如海水雲龍、海水江
崖、二龍戲珠、龍風呈祥,參考:好連天紅木傢具。
❾ 蘇作紅木傢具怎麼樣,蘇作紅木好嗎,檔次高嗎
蘇作紅木傢具抄挺好,用料講究,襲工藝精湛,在雕花紋飾上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蘇作紅木傢具造型文雅端秀,用材無多,惜料如金,精雕細作,在傢具上多裝飾有竹紋、梅花、幾何紋、古玉紋圖案,具有典型的江南文人的特徵。
❿ 蘇式傢具的風格特點
蘇式傢具特點-風格特點
要想知道蘇式傢具特點,首先我們就得來了解蘇式傢具的風格特點吧。蘇式傢具其實就是指以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所生產的傢具,但我們的蘇式傢具形成較早,所以時至今日令人稱贊的明式傢具以蘇氏傢具為主。說到這蘇式傢具特點,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其造型十分優美,線條設計也十分流暢,用料及結構設計也很是合理。值得一提的是,蘇式傢具一直以雋秀著稱,在手工雕刻工藝上的要求也十分多。蘇式傢具多以歷代名人畫為稿,所以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
蘇式傢具特點-格調大方
素潔文雅,古樸而富有傳統的蘇式傢具,一直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就拿普通的箱櫃來說吧,一般採用優質硬木做成框架,然後在按照漆工工序塗漆,糊麻布等,在經過一系列工序處理後,等到漆料陰干後,才可以雕刻裝飾圖案。上文我們也提到了,蘇式傢具的裝飾文案一般採用都是一些文人雅士書畫為稿,這也算是最大的蘇式傢具特點之一了吧。當然了不會廢棄任何細小料渣也是蘇式傢具特點之一!
蘇式傢具特點-精於造材
一般蘇式傢具的主要用料都為優質硬木,其中不乏黃花梨木、紫檀木以及雞翅木等。這些木材的質地都十分堅硬,色澤也十分自然,木質紋理不用說都知道是十分精緻美觀的。最令人痴迷的蘇式傢具特點就是工匠們為了能充分使其充滿天然的色彩,所以一般不會上油漆,採用打磨上蠟的工藝進行拋光處理,使其的天然美表現到極致。這也是蘇式傢具最明顯的特點之一。
蘇式傢具特點-精巧細致
精巧細致也是蘇式傢具特點之一,我們都知道這蘇式傢具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造型十分精緻小巧,沒有廣式傢具那樣的厚重,自然而然的帶著一種天然美感。與其它傢具不同的是,蘇式傢具在裝飾上也十分的簡單秀致,沒有滿身的裝飾,其裝飾多採用的是歷代名人的畫稿,多以山水風景畫為主。也有的蘇式傢具在局部裝飾設計上會採用花紋的圖案裝飾,多以纏枝牡丹為主。
蘇式傢具特點-線條流暢
線條流暢,整體結構比例好也是蘇式傢具特點之一,蘇式傢具特點就在其製作時採用的是一木連作的工藝,也就是說上下連貫,不會出現像清代傢具那樣,各個部件會分離出來。我們的蘇式傢具中大物件多採用的是包鑲手法,雖然費時費力,但對工藝技術的要求也十分高。並且蘇式傢具大都會採用油漆飾里,這樣可以確保蘇式傢具不會受潮,使其保持不易變形,也使其具有遮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