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谷歌收購的智能家居公司

谷歌收購的智能家居公司

發布時間:2023-06-27 14:10:10

❶ 小米、華為、阿里巴巴為何都看好智能家居

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可算作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我們生活在一個高科技時代,科技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近年來智能產品層出不窮,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攝像頭、智能洗衣機等等……智能家居開始悄然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能家居雖然在國內剛剛起步,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們相信,隨著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成熟與發展,智能家居一定會發展成我們所理想中智能成熟的模式。未來,智能家居的應用場景或許會在安全、健康、便捷的基礎上,向家庭醫療、節能環保等場景繼續擴大,智能家居產品將走入家居生活的每個角落。

總之,智能家居的前景是美好的,市場是光明的,可挖掘性是無限的。

❷ 智能家居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

國內智能家居發展時間短,並且都是偏向於手機和app遠程式控制制家電的開關,這個我感覺只是讓用戶剛開始因為新鮮感覺爽,一段時間後,熱感過後就可能覺得就那樣,沒什麼實質意思。而國外的智能家居都是實實在在的給用戶提供生活的改善。比如,谷歌32億美金收購的NEST公司,其實就只有兩個產品,一個煙霧探測預警器,一個智能控溫器。雖然產品不多,但是實實在在給消費者生活改善了不少。「國內智能家居發展時間短」在1994年的時候國內就開始有智能家居了,當時國內並沒有完整的產業,基本是靠國外進口,然後賣給在國內的外國人住,國外的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概念很早,1984年就有專門的智能樓宇建成了,最早用智能家居的家庭就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那套全世界著名的別墅了,這些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普及知識,雖然看起來國內的智能家居比國外的要落後的樣子,但是早些年的智能建築都是用有線的實現的,成本巨大,一般人基本用不起,實際上這幾年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各種無線信號領域的進步,包括且不僅限於wifi,藍牙,zigbee,zwave,還有電力載波等,智能家居已經逐步往無線領域拓展,所以這幾年各種智能產品就蹦出來了,因為成本已經大幅降低,所以無線領域技術方面國內外基本是同一起跑線,只是經驗略遜的樣子。國外目前領先的無線信號的標准協議,ZigBee和z-wave國內外都有不少企業各自成團,沒有特別劣勢也沒有特別優勢的方面。硬要說發展時間短其實也沒錯,只是沒那麼明顯。說說未來,鋼鐵俠裡面很多畫面早晚會真實的在生活中實現,但是不論是無線技術,計算機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內也早晚有一天能夠感受到裡面的技術,但是現在為時過早。如果你本身是建築、設計、建材等行業的,在自身生意的基礎上,加上智能家居的產品,讓自己的生意錦上添花倒是還行,畢竟客戶總是有的,利潤也是大大的,大多數也是極不靠譜的,仔細考察吧。

‍‍

❸ 紅聯智能家居是做全屋的還是單品

2014年,智能家居真是太火了,先是谷歌收購了Nest,接著三星、蘋果也相繼宣布進軍智能家居領域,國內市場更是火得一塌糊塗,一些老牌家電企業紛紛染指智能家居,於是市場上慢慢形成了兩種做法,一種是做純粹的智能家居單品,另一種是集成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

關於這兩者的區別,為方便大家有一個統一的認知,寫了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智能家居單品目前「陣容」十分強大,包括智能空調、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智能電視、智能燈泡、智能空調、智能電視盒子,甚至還有智能馬桶,智能垃圾桶,總之就是只要能想得到的家用電器,一律可以是「智能一族」,而智能家居系統是對家庭中電器設備的集中統一控制,產品核心包括通信協議、操作系統以及針對現場環境做的整體配置解決方案。而對應的具體產品包括燈光控制、影音控制、門窗控制、環境控制、安防感應、遠程監控、背景音樂還有可編程的各種一鍵式場景及定時功能等。這些設備都將集中在同一系統上,通過系統的通信協議,使各個子系統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方便人們的各種個性化需求。

任何一件智能單品的科技含量都很高,真的可以完爆傳統家電的同類產品,簡直就是「高大上」,即便是一個很小的智能燈泡也可以做得很時尚,淘寶上那許許多多的「智能燈泡」,不但模樣好看,關鍵是還能用智能手機開關和調節亮度,家庭聚會時還會根據節奏閃爍,好像是居家旅行之必備用品。但事實上,對於一個普通燈泡來說,完成這些功能的確是有點為難,可要是加入到智能家居系統中,那就只是小菜一碟了!用我們高鼎公司隨便哪一套智能家居系統,將普通燈光接入系統中,瞬間就可以完成華麗轉身,不但可以用智能手機遠程式控制制開關和調節亮度,還可以與周圍環境實現互動,甚至只要是支持RGB調色的燈具,還可以讓它瞬間變幻出五彩繽紛的色彩來,為家居環境增添更多的情趣。

現在市面上的智能單品琳琅滿目,很多客戶都不會只買一家公司的產品,但是買來之後,才發現大多數產品都不能兼容,原本想要的簡單方便反而變成了操作繁瑣!比方說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和智能空調等一些智能單品,每款單獨用智能手機來控制確實有便利的一面,且每一個家電企業也都有獨到的優勢功能,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操作,但因為不能相互兼容,需要用戶每個家電都單獨使用一個相應的APP應用來控制,那就會顯得非常麻煩了,到時手機上那麼多的家電APP圖標,就算用戶受得了,手機估計都受不了。而在智能家居系統中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它可以整合幾乎所有的家電設備,將之集成在同一個控制終端,而且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智能化編程,讓各種電器按照用戶的意願來實現動作,真正實現了省時省心省力,這才是真正智能家居的精髓所在!

現在的智能單品都是將普通的家電進行智能化改造,按理說應該會比集成的智能家居系統更接地氣、更貼近人們的生活,但事實上卻發現,其實智能單品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價格也貴!一台智能電視動仄一兩萬、一台智能空調兩三萬……,現在好像只要與智能沾了一點邊,它的身價就能翻倍兒,所以才引得那麼多的傳統家電企業紛紛涉足智能產業,殊不知用戶如果將這些所有家電用品都備齊了,可比直接安裝一套智能家居系統要貴多了!

所以我們認為,智能單品與智能家居系統相比,無論從技術上、功能上還是成本上,都沒有什麼具體的優勢可言,操作上就更加不用說了!如果用戶想要先期體驗智能科技帶來的高效生活,用一些簡單的智能單品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想要追求更高的智能化生活享受,那麼還是選擇智能家居系統會更加實用!

❹ 開啟智慧家庭新生活 海爾成行業引導者

摘要:海爾不僅是家電巨頭,也是中國最受贊賞的公司之一,且品牌享譽全球,品牌價值高達 2218 億元人民幣,作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的海爾,在順應物聯網時代下產業轉型升級,不僅建造了中國首個互聯工廠,也打造了中國首個 U+ 智慧生活開放平台,開啟智慧家庭新生態。

爭相布局物聯網 智能家居成爭奪主戰場

自2009年以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出基於本國家的物聯網相關政策,也被視作為第四次科技革命,概念引爆全球,其中我在2010年就開始關注物聯網這一新型產業,在過去幾年時間內,尤其在2014年起各大科技公司紛紛涉足物聯網領域,預示著產業逐漸從概念到落地的轉變,發展速度迅猛。其智能家居是巨頭們爭奪焦點,變成各巨頭爭雄的主戰場,另外在此時間內也涌現出眾多參與這一領域的創新創業者,就像一列火車,不管是科技巨頭亦是創新創業者都爭相擠上去。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逐漸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延伸至物聯網的大背景下,不管是科技企業,亦是傳統企業,或是各國政府,亦對物聯網充滿各種期待。谷歌當年以32億美元收購Nest,在當年被視作為承擔了谷歌在物聯網的夢想,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這一筆巨額收購未能給谷歌在智能家居領域帶來實際性的作用。三星同樣在2014年收購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台,並以SmartThings平台深耕生態建設,然而其平台在今年也顯得寂靜。蘋果也是在2014年向市場發布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不過兩年時間過去,蘋果在智能家居領域並沒有很好的建樹。

作為全球三大科技巨頭,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是全球科技行業典範,面對全新的物聯網領域,也在積極構建新的智能家居格局,雖然在物聯網領域探索多年後,並未形成一套成熟可行的商業模式,但經過多年探索中為行業奠定基礎,繼亞馬遜後,谷歌也推出一款Google Home智能音箱,欲通過音箱搶占智能家居入口,很難說一款智能硬體很難聚攏上下游產業資源,在我看來,行業更需要一個成熟的生態平台,而非一款硬體。

中國崛起:將誕生谷歌、微軟量級的物聯網公司

由於物聯網領域並沒有成熟商業模式,在物聯網資深人士楊劍勇看來,哪怕在互聯網領域稱霸全球科技巨頭,也沒有找到惠及百姓的大規模落地應用,那麼中國企業在物聯網市場中能否找到突破口?在沒有成熟商業模式及成功模版可借鑒的情況,參與物聯網領域的中國企業也在不斷地「試錯」中前進。楊劍勇進一步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在物聯網領域也將領跑世界,與美國同步發展,尤其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方面與美國賽跑,伴隨著中國在全球物聯網領域的崛起,中國企業將有機會誕生如谷歌、微軟量級的物聯網公司。

在龐大的物聯網產業鏈中,以及未大規模部署之前,摸索中前進的動力源自於自對行業和對用戶的理解,我一直持有一個觀點,就在智能家居產業來說,相比科技企業而言,家電行業巨頭似乎更了解用戶需求點,如海爾布局智能家居領域,搭建全球首個全交互、全個性、全開放的智慧生活開放平台,並成為物聯網時代下最大平台級公司。

海爾搭生態推動智慧家庭落地 成行業引導者

據了解,海爾U+智慧生活平台,圍繞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家庭引領為目標, 從開放推動家庭電器網器化出發,誠信交互沉澱用戶社群,通過交互分享鏈接人、通過物聯網鏈接網器,圍繞智慧場景構建生態圈,以共創共贏為驅動,讓參與者、產品與生產,資源和數據,實現跨界的協同,形成共享增值的生態價值網路。

在追溯海爾U+發展歷程之時,筆者發現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當年微軟提出了」維納斯計劃」,海爾是國內最早響應該計劃的企業之一,把家用PC主機裝入到家電中,試圖以此打造智能家居設備,至此海爾智能家居項目卻確立下來,經過十幾年在智能家電、智能家居領域積極布局,海爾於2014年3月17日率先對外布了全球首個U+智慧生活平台。海爾U+平台的推出,不僅代表了在智能家居領域布局從做產品到做平台變遷,也在行業樹立了典範,構建了全球首個完整的生態平台,至此蘋果在2014年6月發布了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而三星則是在2014年8月15日收購物聯網廠商SmartThings布局智能家居平台。

2015年3月,正式上線海爾優家APP,這是海爾為U+開放平台打造的智能家居生態入口,也是U+平台推出的全球首個以家庭為中心的一站式O2O服務APP,率先實現跨品牌、跨行業的產品或服務的互聯互通,打破邊界,統一的帳號體系實現用戶、生態、網器的互聯互通,使得海爾智慧生活生態圈的布局和成功落地,佔了物聯網時代的先手。

今年3月8日,海爾U+平台全新升級,推出智慧生活2.0戰略,並正式發布U+智慧生活大腦,帶領行業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引領智慧家庭行業發展。除了不斷完善自身平台實力,海爾U+還積極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9月9日,在工信部的指導下,海爾作為發起人推動成立了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解決行業發展的難題,全面推動智慧生活產業鏈的全面落地。於此同時在國際舞台上,家電巨頭海爾扛旗領導中國企業積極在國際舞台上發聲,搶占國際話語權。在今年物聯網標准組織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簡稱OCF)和 AllSeenAlliance宣布雙方正式合並,由此成為全球物聯網行業最大的標准組織,海爾是唯一一家中國企業成為OCF董事會成員。

對行業來說,海爾U+智慧生活平台,打破行業壁壘,建立統一的智慧家庭互聯互通標准,實現不同產品和品牌之間互聯互通,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加速智能家居行業的快速普及。

對於入住U+平台的合作方而言,海爾從生態資源的引入到共享,使得全球智能家居軟硬體開發者的開源生態圈進一步得到完善。依託海爾集團的相關產品、技術、品牌、供應鏈、資金、渠道打造全生態鏈的企業供應的開放平台,各類型的合作夥伴都能通過加入U+開放平台,獲取自身的商業利益,從而真正地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

對消費者而言,隨著用戶對U+智慧生活大腦的持續使用,它將越來越了解用戶習慣,知識庫也將不斷更新與擴充。無論從技術還是內容層面來看,U+智慧生活大腦都是幫助用戶實現智慧生活的關鍵一環。當然,這主要得益於人工智慧技術和大數據平台的支撐,海爾U+智慧生活大腦創造性的賦予家電「會思考、能決策「的能力,引領智能家居發展從控制階段,邁入自然交互的全新階段。而海爾所搭建的廚房美食、衛浴洗護、起居、娛樂、安防五大生態圈也為用戶提供全流程的閉環智慧家庭生態體驗。

隨著家居智能化的日益普及和生態體系的逐漸成熟,推動著行業迅猛發展,也許有部分百姓覺得物聯網依然是一個未來概念,作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的海爾,致力於推動智能家居走進全球億萬家庭,其U+平台讓不同設備互聯,只要你想,就完全可以基於海爾U+這一平台創建一個智能家庭。物聯網已不是未來,其實已經在我們身邊,海爾不僅在推動著智能家居落地而努力,也引領智慧家庭行業發展,與入駐到U+開放生態圈的企業,共同為用戶打造智慧家庭奠定了基礎,為用戶開啟嶄新的智慧生活。

作者系感測物聯網創建人楊劍勇(科技名人、物聯網權威人士),長期關注物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設備、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產業。

❺ 智能家居潛伏五年間,第一批用戶為何被UIOT超級智慧家搶到

縱觀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現狀,尤其聚焦硬體、家電為中心的企業,大部分還停留專在單屬品智能的1.0時代,多呈現碎片化無法互聯。而最早抓住物聯網機遇的UIOT超級智慧家,致力於「成為智能家居第一品牌」,歷經4次升級,性能強勁,單機最高支持500個智能硬體,最高同時支持15個用戶。採用AES超級加密演算法,加密程度是銀行卡的12倍。數據採用混合雲處理,斷網斷電依舊可以工作90分鍾。構建起「多用戶系統、混合雲、AI自主響應、數據演算法處理」的全屋無線智能場景化立體解決方案。

有報告預測稱,到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550億美元。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的成熟,未來智能家居的邊界會擴大、生態也會擴容。這將是一場「群雄逐鹿、貼身肉搏」的戰爭,不管哪一種發展路徑都會經受市場考驗。

❻ 谷歌為什麼要收購Nest

今天相信很多人在瀏覽了各大科技媒體之後,都在不停追問一個問題:一個只生產煙霧探測器和智能溫控器的公司怎麼值得了32億美金?淘寶上一搜,差不多的東西也就百十塊錢嘛。對此,小西只想說兩點,第一,貨比貨的確得扔;第二,谷歌在此時此刻的「築巢感」如此強烈,以至於願意花32億美金買下Nest 這家智能家居創業企業,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把這事說得更透徹一點。

其一,物聯網(或者智能家居)的真正落地,需要一款明星級產品的引領

Nest有什麼?已經成為傳奇的創始人,iPod 之父 Tony Fadell;月出貨量超過5萬台的產品,「在眾多主要零售商處成為暢銷品,安裝在全球各地的家庭里」。對於這一點的重要性,Nest 創始人兼工程師副總裁Matt Rogers 說的明白:

「在建立一個開放平台之前,Nest 首先要創造出偉大的產品、用戶體驗和團隊,我們要先給其他的開發者定義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是什麼樣的,之後才能把大家接入進來。」

而對於谷歌來說,除了谷歌眼鏡之外,其實依然缺乏夠酷的硬體產品。或者說,他雖然發布過幾個比較驚艷的產品,但目前還沒有一樣真正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在2013年末,即便谷歌眼鏡,發展似乎也遇上了瓶頸,遭到不少吐槽。看看那些群眾的呼聲,「在2014年,如果這東西賣600美元而且長成這蠢樣(Dorky Looking),那前景將會一片暗淡,因為大眾期待實在是太高了」。

在智能家居領域,谷歌之前只是發布過一個軟體產品PowerMeter,後來還因為反響寥寥而關閉了。一直以來,谷歌雖然對蘋果的封閉性商業模式有所指摘,但對蘋果的產品設計理念還是佩服有加的。谷歌想從Nest 得到的一切應該正如Tony Fadell所說:「我們將繼續對我們家裡面的那些不受人喜愛的產品進行重新想像和徹底改造,正如我們此前一樣。(加入 Google 後)我們的產品交付大家手中的速度只會更快。」

簡單說,在谷歌的布局裡面,Nest之於物聯網(至少智能家居),就像iPod 之於數字音樂、iPhone之於智能手機以及APP市場一樣,無疑將起到開路先鋒的關鍵作用。

其二,與傳統產業合作夥伴的商業模式已經得到驗證

如果說第一部分的分析說明了Nest在產品上很牛逼的話,那麼,這一部分的工作將說明他在線下產業鏈的整合上一樣到位。

根據目前資料,Nest已經跟美國的一些最大的能源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甚至還「有一支超過 25000 人的專業認證人員隊伍幫助在美國和加拿大安裝 Nest」。這說明了什麼?Nest不但具備在產品上的超級創新能力,而且還具備了很強大的商業拓展能力。其實關於互聯網公司這兩種能力的鍛造,我們在國內已經探討很多,比如大家會傾向於認為騰訊強於產品而弱於商業營銷,而阿里則強於商業營銷弱於產品。Nest在短時間內兼具了這兩種能力,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其創始團隊的牛逼之處。

當然, Tony Fadell也提到,Nest之所以與谷歌合作,也是因為預料到將會遭遇到諸如法律、物流配送、本地化等各方面的挑戰。但小西也認為,這其中的關鍵之一是,Nest已經向谷歌證明,其與傳統產業的合作模式已經在線下得到初步驗證。

其三,谷歌將基於智能家居的開放平台,進行垂直產業整合

簡單說,物聯網(或者智能家居)的產業鏈條可以細分為平台運營商、方案集成商、終端設備商、基礎感測器供應商等幾個層面。Nest目前已經證明了他是一個成功的終端設備商,但正如在互聯網領域中「得平台者得天下」一樣,未來的智能家居產業鏈中,平台運營商的地位也將占據食物鏈的頂端位置。所謂物聯網,在前期的終端嵌入到生活場景之後,更關鍵的還在於在業務和管理方面實現「物與物」和「人與人」通信的結合。

也正是基於此,在2013年9月,Nest就正式宣布將在2014年初開放Nest API 介面給所有開發者,Nest 將通過其Web 開放平台提供API 介面,允許第三方開發者創建軟體、硬體、服務等並將其和自動調溫器連接在一起,通過利用Nest 的感測器、控制晶元和演算法等,來更好的檢測、調整房間里的各個家電的運行情況。

但要做到這些,無疑需要在通信管道、產品互操作性、產業合作模式等多個層面具備極大的撬動力量。單憑Nest 一己之力,顯然做起來會比較費時費力。這期間難度有多大?Tony Fadell就抱怨說,之前他 90% 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司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面,所以沒有辦法抽出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即設計產品和體驗)。這種做法顯然不科學。

反過來我們看谷歌的定位,他給自己的使命「整合全球范圍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顯然,成為物聯網平台運營商正是他的目標之一。在Nest看來,「Google 擁有加速 Nest 在家庭軟硬體及服務方面發展所需的一切商業資源,全球性的規模以及平台」,雙方在一起顯然是一個再雙贏不過的結局。

❼ 智能家居為什麼至今仍舊不溫不火

市場上主要是依賴於中控系統的傳統智能家居整體方案,集中於四大領域:燈光照明,電動窗簾,家庭安防系統,背景音樂,像這樣一整套系統通過集成商、經銷商提供給消費者。這個階段的產品雖然較「蓋茨」系統便宜,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價格依然是居高不下,而且重度依賴系統集成商。

回溯漫長的成長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智能家居至今仍舊不溫不火的個中緣由

❽ 智能家居還能更「智能」嗎

消費水平的提升,科技更多地深入到生活當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無線通信等技術的引入,智能家居逐漸成為大家談論的焦點,也讓智能家居進入快搏埋世速發展時期。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智能家居提升生活品質

家中的門禁對講、可以用平板電腦控制的燈、客廳的自動窗簾……這些是我們最早了解到的智能家居,家裡的智能電視、掃地機器人、室內外的安防……這些是我們現在會用到的智能家居用品,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智能家居似乎已經在不經意間浸入到居家生活當中。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台,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路通信技術、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中的照明系統、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網路家電、窗簾控制、空調控制等部分連接到一起,提供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家居娛樂、環境控制、自動抄表健康監測、智能廚衛、停車管理等多種功能的管理系統。

在智能家居產品的使用上,當智能窗簾搭配智能窗戶使用時,可以遠程式控制制窗簾和窗戶的開啟,免去了出門在外下雨忘記關窗戶的擔心。電飯煲通過遠程式控制制實現開啟和關閉,可隨時開始烹飪時間。當智能門鎖結合高清攝像頭使用時,屋子的主人可以直接遠程式控制制開門,免去客人在門外等候的尷尬。智能的空氣凈化器遠程提前開啟後,下班回家就可享受屋內的清新空氣。

智能家居能讓用戶通過觸摸屏、手持遙控器、語音控制等手段來進行操作,使家裡的多個設備產生聯動反應,從而帶給用戶更加方便、舒適、高效的家庭生活空間管理方式。

智能家居給了人們更多生活方式的暢想,也吸引科技巨頭布局。

智能家居向家庭空間延伸

記者了解到,對於智能家居的消費路徑,現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購買智能家居單品產品,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作為80、90的消費群體,大多都願意嘗試購買掃地機器人、智能電視、智能馬桶等這類智能家居的單品,從而體驗單品帶來的生活便利性。另一種是布置整套的智能家居系統,即商家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來享受更大面積的智能家居生活。而在智能家居布置上,家庭安防系統因其需求的剛性度,成為用戶在選擇智能家居時的首選考慮的方面。其次,智能燈光系統和家庭影音、娛樂系統也備受關注。

記者在一些購物網站上發現,一些燈具品牌早就把智能燈光作為一個賣點,手機裝上相應的APP,主人就能通過手機控制房間的多處燈光,而且這類產品的價格也變得越來越親民。另外,有孩子的家庭也會因為安全原因涉及智能家居,比如在家中安裝可遠程式控制制的攝像頭。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現在智能家居的普及率並不是太高,一方面是因為價格原因,一方面從年齡上來劃分的話,年紀稍大的消費者還是喜歡簡單的操作,但智能家居未來是個趨勢,這個趨勢可能從80後的消費者開始轉變基肢。另外,從目前現狀來看,從單品到完整智能家居的布局需求日益明顯,消費者也會從購買單一產品逐步開始考慮布置室內外安防、全屋智能電器、全屋凈化等品類。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眾多傳統家裝公司並未特意強調智能家居板塊,但在裝修業務中已經涉及智能家居,瑞博文·融發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家居現在多數出現在高檔客群中,一個裝修下來幾百萬的別墅,在智能家居方面花費差不多也得幾十萬,因為智能家居從前期水電改造開始就要布局,不單單是一件電器那麼簡單,而是家居的一個智能板塊。

■記者觀察

科技巨頭布局智能家居

在互聯網時代沒有到來之前,智能家居算是個美好的設想,當互聯網時代到來後,智能家居便有了強大的支持,在操作上實現可用性,從2014年穀歌以32億美元收購Nest開始,智能家居便被眾多企業和平台看好。2014年12月,小米科技以12.66億元入股美的集團。美的集團與京東聯手,加強在智能家居及渠道拓展等領域的合作。

同樣,在2014年,液隱蘋果手機在iOS10系統中增加了Homekit平台,使得手機成為家庭空間的控制中心,有媒體報道,2015年10月蘋果就提交的家庭自動化系統,近日正式獲批。一般來說,房間控制(如電器開關和室溫控制器),通常是在建築設計過程中就決定好了的。如果住戶想增加控制項,或移動現有控制項的位置,通常需要砸破牆壁、改裝線路,再進行修復。而蘋果的新專利打破了這一限制,提出了一套新的控制系統,包括一套光學子系統、一個深度圖掃描器和一個投影系統。例如,當住戶走進房間,牆壁上一個開關也沒有。打開「房間控制器」,投影機將把開關選項內容投射到一面牆壁上。當住戶觸摸虛擬控制盤,就可以控制房間中的燈光、空調和娛樂系統。

2015年,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隨著智能家居從基礎建設(包括系統及大數據平台)到中端硬體的完善,智能家居產品將被消費市場接受,市場規模將達1800億元人民幣。根據美國調查與咨詢公司Gartner公布的數據,到了2016年,在「智能家居」領域一共有3.391億件聯網設備投入使用,接近2015年數量的2倍。不過在享受智能設備帶來的服務之時,也不能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安全與隱私。

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以來,智能家居基於住宅平台上的應用集成數量在增長,80後和90後這兩代裝修力量的到來使得智能家居成為裝修熱潮。現在所售的智能家居產品良莠不齊,在選擇智能家居產品上,往往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僅僅是「智能」兩個字,把重心放在功能的強大上,而忽略其安全性。同時家裝公司在設計智能家居的時候,也應當盡量簡化操作的難度和繁雜度,讓智能家居的智能化不應只是停留在家庭設備的簡單互通上,而應該是全方位地提升人們的生活體驗上。

以上就是小編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閱讀全文

與谷歌收購的智能家居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纜防水進戶管套什麼定額 瀏覽:921
怎麼經營傢具廠 瀏覽:124
電器維修費做什麼費用 瀏覽:261
廣州大石電器維修公司招聘 瀏覽:905
家電價格戰是什麼意思 瀏覽:267
廁所防水劑多少錢一斤 瀏覽:504
日立美容儀維修電話 瀏覽:168
消防水槍檢查注意什麼 瀏覽:363
中山有哪些家電展 瀏覽:217
綠蘿和家用電器 瀏覽:412
翻新電動車怎麼回事 瀏覽:152
shinco空調e3維修多少錢 瀏覽:840
國務院號文件軟體集成電路 瀏覽:162
玉田縣的家用電器修理部 瀏覽:262
成都老闆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39
家居產品庫 瀏覽:398
湛江蘇泊爾電器維修 瀏覽:940
怎麼把兩年的舊車翻新成新車 瀏覽:176
寧波永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21
手動升降機維修視頻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