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在家居士受菩薩戒視頻

在家居士受菩薩戒視頻

發布時間:2023-08-05 17:13:54

『壹』 在家修行佛法應該怎麼做有哪些戒律

在家修行佛法的人士,根據自己所受的戒律不同,大概有如下四種,您自己可以根據學佛的程度選擇:

  1. 信仰佛教,學習佛教知識,但不去寺院受任何戒律。現在這樣的信佛人士很多,只要盡量做一個正派的人就行,沒有戒律約束。

  2. 到寺院受三皈依。受過三皈依的人士,只能皈依佛教,不能再信仰其他宗教。做到這一點就可以。

  3. 五戒居士。學佛修行有一定基礎之後,到寺院受五戒,必須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4. 菩薩戒居士。受持五戒一段時間之後,如果要進一步修行,可以到寺院受菩薩戒。在家菩薩戒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必須遵守(在此不具體列舉菩薩戒戒條,可在網上閱讀了解)

『貳』 在家居士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在家居士一般需要受持五戒。因為五戒是佛教所有戒律的基礎,其前四條屬於性戒,即不管受不受戒犯了都有惡果,簡單解釋如下:

1、不殺生戒:如果知道是有生命的眾生,而起了殺害對方之心,並且具體實施了這種行為,造成了對方死亡的結果,就叫殺生。如果不做此事,叫不殺生戒;

2、不偷盜戒:知道不是自己的物品,而起了偷盜之心,並且把物品拿走,使物品離開了它本來的地方,歸我所有,就叫偷盜。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偷盜戒;

3、不邪淫戒:不符合世間法律的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以及合法配偶在非時、非處、非道處交合就叫邪淫。如果不做此事,叫不邪淫戒;

4、不妄語戒:為了欺騙他人,隱瞞事實,而說虛假的語言就叫妄語。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妄語;

5、不飲酒戒:酒有三種,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葯酒,若干若濕,若濁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2)在家居士受菩薩戒視頻擴展閱讀:

破戒過失:

因為清凈持戒可以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破戒之後所得的過失也會招感無窮的惡報。如同一個解犯了國家的法律,其人要受到法律制裁一樣,而受戒之人,破戒後同樣會受到因果規律和護法神的制裁。

在佛弟子中,不論在家,出家,破戒的過失有差別,但破根本戒的過失都是相同的,因為在因果前面人人平等。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須具足持守的,否則就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法華經》雲:「精進持凈戒,猶如護明珠。」我們受持五戒後,就應該好好受持,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經又雲:「信為能入,戒為能度。」

我們學佛是為求解脫而來,就必須如法持式,從而斷除現有的煩惱,亦能銷熔未來的結使,完善人格,得大自在。現在文明的貢獻雖然滿足了人們不斷增長的膨脹物慾,從另一方面說受文明引導,人們用智力控制自然,為講求功利生產越來越多的商品似乎成為人生活的最高目標,人設計機器,機器又來設計人。

個人被強烈的自我中心,以及對權力和財富的不滿足所吞並,一切以我為中心,乃至「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當時的享受,不顧一切違犯戒行,損失人格,故《福蓋正行經》雲:「破戒之人,無所堪任,如彼破車,無能運載。」

不但毀了佛弟子自身的名譽,也破了許多善信者的信心,尤其糟糕乃是損壞了三寶的尊嚴。

『叄』 在家佛弟子可受持哪些戒

首先在家修行的佛弟子三皈依就是最簡單的戒律。然後再進一步就是五戒。在上升一個層次就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加手八關齋戒。這樣一來在家居士聲聞乘戒律已經就到達頂端了。如果發菩提心決心行菩薩道的話可以受持菩薩戒。在家居士修行的菩薩戒有三種:第一種是《菩薩優婆塞戒》就是平常說的《在家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第二種是《瑜伽菩薩戒》或稱之為《瑜伽戒本》有四重四十三輕戒;第三種就是《梵網菩薩戒》也叫作《十重四十八輕戒》或者俗稱為《出家菩薩戒》有十條重戒四十八條輕戒,這也是居士受戒的最高戒律了。不但是俗家弟子的最高戒,出家僧人的三壇大戒的最後一壇戒也就是《梵網菩薩戒》。三種菩薩戒中第一種是只有在家人才能夠受持的菩薩戒,後兩種是通在家出家的,也就是在家喝出家的人都可以受持的也就是這兩種戒律是不分在家出家。也是在家和出家弟子受持的最高戒律。但是如果是修行密宗的在家人還會有密乘戒,那麼在這里也就不介紹了。
要重點說一下的是《八關齋戒》,這條戒律最然是聲聞乘戒律在家人受持最高的戒律了,但是菩薩戒裡面也是要求每個月抽出幾天來加受八關齋戒的。因為這個是類似於出家人戒律的一個非常好的戒律。因為受持這個戒律一天一夜之中是出家生活但是過了一天一夜也就舍戒了而且也不用剃頭更不耽誤日常工作,所以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但是一切諸佛皆出於此戒,有八關齋戒是諸佛之母之稱,所以聲聞戒與菩薩戒都非常重視這個八關齋戒。

『肆』 在家,出家要受哪些戒

在家佛弟子名為「優婆塞、優婆夷」,譯為「居士」。在家眾必須皈依、受五戒八戒十善戒乃至菩薩戒

皈依者,既皈依佛。以佛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

既皈依法。以法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皈依外道典籍

既皈依僧。以僧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徒眾。

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非梵行、不妄語、不飲酒、不非時食、不香花曼庄嚴(裝飾)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廣大床、

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慳貪、不嗔恚、不邪見。

出家佛弟子名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各各自受其戒。總歸出家眾受三壇大戒及佛性三昧耶戒。

三壇大戒者:沙彌(尼)戒、具足比丘戒、菩薩戒

沙彌(尼)戒者:1.不殺生:2.不偷盜:3.不淫:4.不妄語:5.不飲酒:6.不著花鬘好香塗身:7.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觀聽:8.不坐卧高廣大床: 9.不非時食:10.不捉持金銀寶物。

具足比丘戒者: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不一一列出。

菩薩戒者,依經論不同各有差異,總攝前戒,以《梵網經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戒。

三昧耶戒者,為密教戒。三昧耶戒總攝三聚凈戒(一切戒法),依密教經典,戒相不一,《大日經》中宣四重禁戒:不應遠離菩提心,不離正法不(或起)邪行,於一切法不慳吝,不得不饒益眾生。

後依《大日經疏》具成十十波羅夷:⑴不應舍正法。⑵不應舍離菩提心。⑶於一切法不應慳吝。⑷勿於一切眾生作不饒益行。⑸不謗一切三乘教法。⑹不應於一切法生慳吝。⑺不得邪見,撥無因果。⑻於發大心人勸其深心,不令退息。⑼於小乘人前,不觀彼根而說大法。⑽菩薩常當行施,不得施他人以害物之具。

佛教戒律皆佛親宣,敕諸弟子,持戒如護其目,以戒為師。後祖師大德,依佛戒律,又立制儀。

閱讀全文

與在家居士受菩薩戒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用型防水材料幹了是什麼樣 瀏覽:577
實木傢具上有黃斑怎麼辦 瀏覽:232
樂邦鍋維修點 瀏覽:88
家電腦無線網密碼忘了怎麼辦 瀏覽:398
ps4成都維修點 瀏覽:521
綠源電動車南寧維修中心 瀏覽:417
合肥翻新漆怎麼樣 瀏覽:804
成都長帝維修點在哪裡 瀏覽:708
成都伯爵表維修在哪百揚大廈21層怎麼樣 瀏覽:1
怎麼區分網購蘋果是不是翻新 瀏覽:583
一件家居 瀏覽:222
2016維修基金什麼時候交 瀏覽:389
賣二手家電該怎麼介紹 瀏覽:778
北歐傢具起名 瀏覽:835
家電線碰在一起會怎麼樣 瀏覽:330
義烏大潤發有哪些家電 瀏覽:119
公務車維修費稅率 瀏覽:704
武漢空調售後維修招聘 瀏覽:676
交流變直流電路圖 瀏覽:210
湖州海爾熱水器售後維修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