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曹姓的歷史發展
源於姬姓
相傳周武王克商後,為了鞏固周王朝 的政權,便實行大分封,在封商舊臣曹挾於邾的同時,把自己的弟弟振鐸封於曹邑,為曹伯,建曹國,稱為曹叔振鐸。故地在今山東省菏澤、定陶、曹縣一帶,都於陶丘(今山東省定陶西南,北齊時以定陶為曹州,今有曹縣)。公元前487年為宋景公所滅,振鐸的後代就用原來的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曹振鐸即為曹姓的受姓始祖。
曹國,立國636年。國的後裔都姓曹,以曹伯為始祖。舊時定陶故城之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廟,額曰「西周舊國」,地方官歲時祀之。因曹姓是上古皇姓著姓,舊時菏澤、定陶二邑,凡曹姓納糧,每升較他姓減三文。《縣志》載,定陶為古曹國,曹伯墓在北門外,十七世皆葬於此。
源於官位
顓頊帝曾孫吳回之孫安被封在曹國(在今山東菏澤一帶),屬於以國名為氏。相傳顓頊帝有曾孫叫吳回,在帝嚳時為火正祝融。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女嬇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夏禹賜封安為曹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大禹治水時,安正逢其時,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賜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為牢,看押奴隸的官,這在當時以鎮壓奴隸為主要職能的奴隸主政權中並非小官。安後來以官為氏。這是曹姓得姓之始。周時,武王改封曹安的後裔曹挾於邾國(今山東省鄒城境內,滅於楚)。戰國時,邾國被楚宣王所滅。之後,邾人有的以國為氏,改為朱氏;有的仍以曹為氏,是為曹氏。
源於改姓
秦姓所改。獻帝建安二十年曹操改秦真姓曹氏。
少數民族改姓
1、匈奴曹姓。《晉書》載記有匈奴右賢王曹轂屯馬蘭山。又載有貳城胡曹寅獻馬3000匹,以寅為鎮北將軍、並州刺史。公元413年,北魏初吐京胡首領曹龍、張大頭等率部眾兩萬人,入蒲子(今山西省隰縣),推曹龍為大單於。公元416年6月,並州胡人數萬落叛逃後秦,人平陽,曹弘被推為大單於。《晉書·世祖紀》有山胡曹仆渾,是投降漢人的匈奴族,演變為步落稽胡。
2、滿族曹姓。索佳氏改曹氏、索氏,分布於鄂爾坤、俄漠和、界凡、長白山、馬爾敦、大凌河等地。鄂托氏,後改為曹氏,分布於赫圖阿拉、葉赫、烏喇地方。
3、蒙古族曹姓。曹光明,鎮江人。曹。春林,法庫人。曹都,巴林右旗人。曹里鷹,原為民勤漢人,遷阿拉善族,起蒙古各察來台。
4、藏族曹氏。大通縣大通川土千總戶曹通溫布,番族,以曹為姓,清乾隆九年以功授職。
5、瑤族曹姓。泰國德伊兌村十二姓之一,原住南京,遷潮州府河楊河。元末大亂,又遷貴州,再轉遷泰國北部山區。
6、阿昌族曹姓。曹老莘,隴川縣芒東寨經師。曹秉薄,原為漢人,明洪武二年遷騰越,又到綺羅、羅文沖關璋,娶阿昌族女哄氏而成為阿昌族。一支遷路西縣高埂田為阿昌族。一支遷蘿卜壩成為傣族。一支到隴川縣小新寨成為景頗族載瓦支。
7、布朗族曹姓。勐臘縣倚邦土千總曹當齋,清雍正七年(1729年)從征普思逆夷,殺賊有功,給土千總。
8、昭武九姓的曹國。進入中原地區並留居的昭武九姓之曹國人,後依漢族人化習俗,以國名漢化為姓氏稱曹氏,世代相傳至今。
9、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哈尼族、納西族、回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曹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曹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曹叔振鐸,生卒年不詳,姬姓,名振鐸,亦稱曹振鐸(受封曹國,叔是排行,故稱曹叔振鐸或曹振鐸),周文王姬昌與太姒所生第六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周朝諸侯國曹國始封君,曹氏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曹安、曹伯、曹振鐸、曹嵩、曹龍、曹弘、曹秉薄、曹當齋、本牙海、曹玉溪、曹十哲。 曹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七百九十一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60%左右。先秦時,曹姓主要活動在甘肅、山東和江蘇北部。秦漢時,曹姓已分布於長江以北各省和華東地區。唐初和唐末,中原有兩次南下大移民,曹姓是其中進入福建的中原姓氏之一。唐末宋初,曹姓進入了兩廣。清初曹姓進入了台灣地區。
宋朝時期,曹姓大約有63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曹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約佔全國曹姓總人口的41.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河南,這兩省曹姓大約佔全國曹姓總人口的54%。其次分布於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全國呈現北部冀豫、東南皖贛浙兩大曹姓聚集地區。
明朝時期,曹姓大約有61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65%,列為第三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曹姓人口增長值為負值。明朝以前,曹姓的主體一直在中原和山東,宋元明時期北方連續不斷的戰爭,曹姓人群自然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人口減少十分明顯。明朝時期,江蘇為曹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曹姓總人口的19.3%。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山東、浙江三省,大約佔全國曹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江西、安徽等省。全國重新形成了魯、蘇、浙、贛、皖曹姓人口聚集大區。 郡望
曹姓的郡望在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彭城郡(今江蘇省徐州市)、高平郡(今山東西南部)、東海郡、陳留郡、清河郡、巨鹿郡。 堂號 有兩種類型:
一是以發源地或居住地為堂號 (即以郡望之名)的郡望堂號。曹姓在歷史上有多個郡望,主要有:
譙國(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
彭城(治所在今江蘇徐州市)。
高平(治所在今山東鄒城市西南)。
巨野(治所在今山東巨野縣城)。
金鄉(治所在今山東嘉祥縣南)。
亭山(齊郡,治所在今山東章丘市西南)等。
二是自立堂號。已收集到的曹姓自立堂號及其地址:
愛敬堂:江蘇溧陽市南門里。
安寓堂:江蘇邳州市。貴州織金縣雞場鄉。
安正堂:四川宜賓市。
八斗堂⑴:安徽太湖縣、懷寧縣江鎮鎮日新村曹屋、定遠縣吳圩鎮耿巷村、曹李村。湖北省洪湖市。
修德堂:江西吉安縣桐坪鎮黃山村
白虎堂:(曹操世系)。
白玉堂:江蘇淮陰市。
清靖堂:又稱「無為堂」,西漢曹參,在蕭何死了以後,繼蕭何為宰相。他一本蕭何時的辦法,所謂「蕭規曹隨」。「省刑法,薄稅斂,無為而治」。老百姓因此歌頌他說:「載以清靖,民以寧一。」
宗族特徵:
1、曹姓名人輩出,從官員將帥到文人墨客,從三國曹操到清代曹雪芹,均在曹姓的發展史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為後人所崇敬。2、曹姓的字行輩份除排列有序井然外,還體現著報國忠貞,勤儉治學的家規家訓。如曹振甲所修《曹氏家譜》中江蘇曹姓一支字行為:「春賢澤綬衡,善祿道耀勛。」 四言 名麟俊彥;
綉虎文宗。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時魏國長平侯曹操族子---曹休,字文烈。下聯典指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曹植,後世稱為綉虎。
人稱鄉虎;
自慶接鸞。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時魏國詩人曹植,字子建,沛國譙縣人,曹操的兒子,封陳王,死後謚思,世稱陳思王。因富有才學,早年受曹操寵愛,一度曾想立他為太子。曹丕為帝,他受猜疑妒忌,積郁而死。詩歌多為五言,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練而辭采華麗,對五言詩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也擅長辭賦、散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曾說:「天下文章只有一石,曹子建一個人佔了八斗。」當時人稱「綉虎」,綉,指其詞華雋美;虎,指其才氣雄傑。下聯典指唐代詩人曹鄴,字鄴之,桂州陽朔人,大中年間進士,歷官祠部郎中、洋州刺史等。其詩多寫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少數篇章對統治者的諷刺;語言通俗,多用民間口語。《登第詩》有句:「自擬孤飛鳥,得接鸞鳳翅。」
平陽世澤;
相國家聲。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漢初曹參,助劉邦得天下有功,封平陽侯,後繼蕭何為丞相。
武惠世澤;
科第家聲。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北宋初年大將曹彬,卒謚武惠。
將台三上;
籍列八仙。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大將曹彬三子皆為將才,曹弼題曹彬廟有「教子三登上將台」之句。下聯典指宋曹國舅隱跡山林,後遇鍾離權、呂洞賓,引入仙班。
文承七步;
武繼三登。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時魏國詩人曹植。《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妒忌曹植才華,曾令他七步之內作一首詩,作不成要施以重刑。曹植應聲便成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後來,人們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下聯典指北宋初大將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乾德初年,因打敗契丹、北漢有功,官樞密承旨,滅後蜀後任都監。開寶年間任統帥,滅南唐,後任樞密使,加同平章事(宰相),封魯國公。太平興國年間,輔佐太祖決策滅北漢,雍熙年間又率軍攻遼。為當時第一良將。他有七個兒子,其中三個都有將才。長子曹璨,字韜光,官至富州刺史,因抵抗契丹有功,官河陽節度使,升同平章事(宰相)。三子曹瑋字玉臣,率兵四十年,未曾失利。七子曹琮,字寶章。北宋大臣陶弼有句:「教子三登上將台。」
大家傳誡;
令女守貞。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班昭,為皇後和妃嬪教師,以其夫為曹世叔,稱「曹大家」。曾著有《女誡》。下聯典指三國·曹爽。從弟文叔妻名令女,夫早死,割鼻毀容,誓不再嫁。
投江盡孝;
卻賻表廉。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曹娥,沿江尋父屍不得,號哭七日,投江而死。下聯典指宋·曹修古卒,其妻女盡卻賓佐之贈錢數十萬。譙國家聲遠; 五言 雷陽世澤長。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曹姓的源流郡望。
泉石從所好;文章如有神。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佚名集漢代《曹全碑》字聯。曹全,字景完,東漢建寧間舉孝廉。《曹全碑》,全稱《漢頜陽令曹全碑》,又稱《曹景完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立,明萬曆初在今陝西合陽縣出土,清康熙壬子(公元1672年)後斷裂缺字,公元一九五六年移存西安碑林。隸書,二十四行,行四十五字,碑陰列名五列,五十七字。
借得三川秀;
添來氣象新。
——曹雪芹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文學家曹雪芹著《紅樓夢》書中聯語。聖代三升論秀; 六言 家風八斗量才。
——曹京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望江縣曹大村曹氏宗祠聯。全聯典指三國時魏國詩人曹植。見上「人稱鄉虎;自慶接鸞。」聯釋。平陽世守三章約; 七言 子建才高七步詩。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初大臣曹參。下聯典指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曹植,字子建,曾七步成詩。
影上三竿迎曉日;
才高七步詠春風。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野田黃雀行千里;
芹圃紅樓夢百回。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曹植,代表作有《野田黃雀行》等。下聯典指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著有《紅樓夢》。
一代像繪凌煙閣;
千秋名傳曹娥碑。——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畫家曹霸,曾修補《凌煙閣功臣像》。下聯典指東漢孝女曹娥,後人立「曹娥碑」。
只有詩書堪自讀;
未甘詞賦壓群流。
——曹墨琴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女書畫家曹墨琴撰書聯。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曹雪芹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文學家曹雪芹撰書聯。
寶鼎茶閑煙當綠;
幽窗棋罷子猶涼。
——曹雪芹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文學家曹雪芹著《紅樓夢》書中聯語。
繞堤柳借三篙綠;
隔岸花分一脈香。
——曹雪芹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文學家曹雪芹著《紅樓夢》書中聯語。
家居好水好山地;
人在不夷不惠間。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佚名集漢代曹全碑字聯。
令子賢孫中維起;
美人名士共長生。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佚名集漢代曹全碑字聯。
鶴群常繞三珠樹;
花氣渾如百和香。
——曹秀先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禮部尚書曹秀先撰書聯。 八言 君子處事,有忍乃濟;
儒者屬辭,既和且平。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八言以上 佚名集漢代曹全碑字聯。
仁被江南,良將功推第一;
約成塞外,使臣才羨無雙。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曹彬,為時良將第一。下聯典指宋代曹利用,曾與遼國和議。
樹績關中,振平陽千載之武;
修名鄴下,冠河東八斗之才。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曹參,佐高祖定天下而封侯。下聯典指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曹植,謝靈運曾言天下才一石,子建獨得八斗。
法守三章,平陽侯忠誠厚朴;
才高七步,陳思王藻麗英華。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曹參,封平陽侯,曾隨劉邦定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下聯典指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曹植,字子建,曾七步成詩。
大地鍾靈,肇啟文明聯棟彩;
華堂靄瑞,宏開富有接雲光。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何氏宗祠聯。
啰咀建鴻圖,肇啟御題四字美;
嘉坡振大業,宏開帝書兩句揚。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新加坡何氏宗祠聯。
漢拜相,宋封王,三千年皇猷黼黻;
居江左,卜京右,億萬世國器珪璋。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河北省豐潤縣曹氏宗祠聯。
安徽曹氏續修宗譜八卷,家第一卷,(明)曹來鳳修,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安徽歙縣曹氏重修譜牒,(明)曹光東修,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安徽青陽墩頭曹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曹氏族人修,清道光三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卷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安徽涇縣譙國曹氏宗譜五卷,(清)曹思誠、曹里等修,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上海曹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上海曹氏族譜四卷,(民國)曹永和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崇孝堂重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上海曹氏族譜四卷,(民國)曹浩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崇孝堂、中華書局鉛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鎮江開沙曹氏宗譜四卷,(清)曹國賓等纂,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鎮江開沙曹氏宗譜八卷,(清)曹啟銓編,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曹姓家譜是指曹姓的文字譜牒,又稱為曹氏家譜,曹氏家乘。肇始於先秦史官所撰的《世本》。曹姓世系直至漢代應仍是在《世本》上增補,原書在宋代散佚。如太平曹氏,等等記載曹氏內部發展的傳記和編年史的特殊歷史記傳。 湖南 湖南南嶽曹氏字輩:懋學徵紹虔 家良致述先 希時華邦慶 景登允尚傳 積善貽芳遠 培基樹澤長 業修斯富有 本立定榮昌
湖南芷江曹氏字輩:「之子言文與齊思庭世昭光繼恕承先代法可得久長安邦定治平福享久成榮正大鴻運興萬家慶天恩」。
湖南常寧曹氏字輩:「子應榮達繼必賢良詩興澤後孝啟家祥芳連甲第聲振朝堂光余先祖百世其昌」。
1994年新續字輩:「仰承洪範怡和泰康敦崇禮義德業昭章福祿綿遠暉耀平陽」。
湖南芷江曹氏字輩:「文大致啟宗國學萬世興家傳日新勝吉慶中長應」。
湖南鳳凰曹氏字輩:「長延祖宗宏緒達啟世代仁義忠厚賢良俊秀尚德景星慶雲」。
民國三十二年曹時葯《六修曹氏支譜》,湖南益陽曹姓一支字行為:玉受秀賢彥,必欽子冠錫,良文教爾廷,家盛英嗣起,時安德澤芳,顯承師俊業,聖哲立名郅,仁孝懷三代, 山東 山東博興曹氏字輩:「志向高大新,同連奉竹訓」
山東諸城曹氏字輩:「彬乾元亨利貞學有為良勤儉莊敬賢忠孝悌」。
山東臨邑曹氏字輩(世傳):「式玉傳本廣,慶延澤義廠,得培春奮發,安全即是長」。 四川 四川綿竹曹氏字輩:「以學聯玟風聖元世德邦守先培代遠一本遇多良秉正安懷履希承紹有方慎之崇汝祖延顯兆綿長」。 遼寧 遼寧滿族曹氏字輩:「松舒坦哈滿額春文鱗昌玉珠祥光景泰承華寶德盛材鳳圖斌」。 河南 河南信陽曹氏字輩:「正德金殿士,文光燿尚升,永安千古秀,萬代慶長春。」
河南輝縣曹氏百字輩(22代-121代):「啟宗秉明志,培嘉常錫光,景曉可建憲,尚有萬家昌,舉業樹仁德,廣賢崇義芳,書錦必竟秀,武佩立勛章,興華涌新俊,衛國濟英良,功榮彥世澤,品正惠聲揚,軒瑞信園潔,庭運著鳳翔,儒林鴻學錄,蘭桂萃麗堂,喜登青雲步,晉豫鵬飛鄉,天普呈平樂,冠慶富春江。」 江蘇 江蘇南通如東曹家莊曹氏字派:廷有聯明瑞,大啟世永書,宗宜連顯達,德裕克昌余。 新疆 新疆巴里坤曹氏字輩:英豪誠士美,萬世享榮華 其它 曹氏一支字輩:「開宣宏德永兆雲宜必可仲於偉然特啟銀祥正福玉樹庭諧」。
清光緒三年曹振甲纂修《曹氏族譜》,江蘇揚州曹姓一支字派為:
景國良棟,守世乙啟,子木宏允,振汝定紀。
續修字派為:
德貽余慶,學立名揚,錫爾遐福,長發其祥。
江蘇揚州另一支曹姓21世以前字派說法不一,其字為:
乾元亨利,貞學為佾,里公雍述,泰罕黨宇,
宙洪榮華,堯舜禹湯,文武周孔,孝悌忠信,
禮義廉傑,金木水火土,壯敬賢良勤儉,射御書數。
21世之後的字派為:
一大士必,永裕恆元,如松有茂,明文思安,善繼賢述,克盛榮華。
清光緒二十六年曹汝祥續修《曹氏支譜》,山東諸城曹姓一支字派為:
彬乾元,亨利貞,學有為,良勤儉,莊敬賢,忠孝悌。
清咸豐十年(1860年)四川綿竹《曹氏族譜》的世次班行為:
以學聯玟風,聖元世德邦,守先培代遠,一本遇多良,
秉正安懷履,希承紹有方,慎之崇汝祖,延顯兆綿長。
清代《常寧煙竹曹氏一修宗譜》的字行為:
子應榮達,繼必賢良,詩興澤後,孝啟家祥,
芳連甲第,聲振朝堂,光余先祖,百世其昌。
1994年七修宗譜的新續字行為:
仰承洪範,怡和泰康,敦崇禮義,德業昭章,福祿綿遠,暉耀平陽。
湖南麻陽縣芷江東門曹家的字派為:
文大致啟宗,國學萬世興,家傳日新勝,吉慶中長應。
芷江曹家坪曹姓的字派為:
子言文與齊,思庭世昭光,繼恕承先代,法可得久長。
麻陽縣高村曹家子字後取二十字:
高永應啟宗,祖達勝國英,方誌傳世代,光華選朝廷。
民國三十七年高村曹家與芷江曹家坪共同商議續取二十字:
安邦定治平,福享久成榮,正大鴻運興,萬家慶天恩。
麻陽縣呂家坪毛家灣曹姓的字派為:
景志仁玉庭,萬(文)朝(正)維(萬)貞(兆)啟,世上生俊傑,
久永享太平,祖正流芳遠,仕相轉佳行。
湖南省鳳凰縣毛都曹家字派為:
長延祖宗宏緒,達啟世代仁義,忠厚賢良俊秀,尚德景星慶雲。
民國十八年曹少甫修《曹氏家譜》,江蘇通州曹姓一支字派為:
春賢澤綬衡,善祿道耀勛。
民國十六年曹懷之修《曹氏宗譜》,安徽績溪旺川曹姓一支字行為:
志士光家國,徽猷衍聖功,立誠天助福,敦德世恆隆,
慶本善庭起,瑞從義宅鍾,思求榮祖道,文學務先通。
民國六年《湖南益陽曹氏彥祥房五修譜》的派語為:
應世國大昌,芝城土必方,文明光景遠,
道下合三房,顯承師俊業,聖哲立名邦,
仁孝懷三代,嘉徵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蔭慶常康。
民國三十二年曹時葯《六修曹氏支譜》,湖南益陽曹姓一支字行為:
玉受秀賢彥,必欽子冠錫,良文教爾廷,家盛英嗣起,
時安德澤芳,顯承師俊業,聖哲立名郅,仁孝懷三代,
嘉徵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陰慶常康。 曹操冢,即曹操墓。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約巧公里的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該地西依太行,北臨漳河,南倚南嶺,地勢較高。
安陽高陵,位於河南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鄴北城西12公里處。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公元220年曹操卒於洛陽,靈柩運到鄴城(今臨漳縣西南鄴北城),葬在鄴城的西門豹祠以西丘陵中。
2009年12月27日,國家文物局認定,經考古發掘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其就是曹操墓[1]。2013年5月,安陽曹操高陵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6月,河南安陽曹操高陵及所在的鄴城遺址入圍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批準的《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
『貳』 成都傢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太平園鋼木傢具批發市場-E區。具體位置: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華興街道成都太平園家私廣場D區東門,聯系電話:(028)85036969。
太平園家私廣場是一家大型的傢具市場,是人們選擇傢具必去之處,因為選擇多,實惠有保障。太平園家私和八益兩家傢具市場相隔也不是很遠,就一個立交橋,這個地方真的是很不錯的。
其他批發城如下:
1、好迪傢具批發城(香江大道店),具體位置: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繁街道香江大道香江·全球家居CBD,聯系電話028-83077277。
2、富森美家居
成都富森美家居成立於2000年12月,地處成都市三環路與川陝公路交匯處,緊臨成綿、成南、成渝等高速公路,鄰近火車北站、火車貨站和規劃建設的成都地鐵北門出口,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輻射能力。專業批發各種傢具、五金、建材等產品。匯聚了國內外上萬個各種不同檔次的品種。
3、八益傢具市場
廣東了從、河北香河、江蘇蠡口成都武侯已經形成國內四大傢具批發市場,從此將合縱連橫,結盟於西部,而八益傢具城也將打造為西部最大的家居城。其傢具種類也比較豐富,價格也適中。
4、成都八一傢具城
成都八一傢具城始建於1991年底,地處川藏路與三環路交匯處的黃金地段,是成都八一傢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著名品牌。
八一傢具專業商場。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主營卧房、客廳、餐廳傢具和紅木傢具,經營廠商家450餘家。八一沙發專業商場。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專營各種面料、各種款式的沙發,經營廠商家180餘家。
八一辦公傢具專業商場。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專營各種辦公傢具,經營廠商家110餘家。八一金屬傢具專業商場。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主營金屬、玻璃製品傢具及金屬箱櫃,經營廠商家200餘家。
八一精品傢具專業商場。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主營國外、沿海、港、台名牌精品傢具,經營廠商家80餘家。八一傢具輔料專業商場。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主營傢具原輔材料、五金配件、油漆化工、電動工具等產品,經營廠商家170餘家。
八一裝飾材料專業商場。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主營裝飾材料、牆地磚、廚衛潔具、五金配件、油漆化工等,經營廠商家400餘家。八一燈飾專業商場。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主營高中檔、各種用途的燈具、燈飾用品,經營廠商家250餘家。
『叄』 物華天寶增福壽,人傑地靈出鳳龍,家居祥光黃金地,人在瑞氣富貴中全文的意思
意思是,這里有各種珍美的寶物,山川秀麗之處有靈秀之氣,能孕育出傑出的人才,人住的地方像是一塊吉祥的黃金地,並且生活非常的富裕。
意思是,這里是漢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屬於翼、軫兩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連結著衡山和廬山。以三江為衣襟,以五湖為衣帶,控制著楚地,連接著閩越。這里物產的華美,有如天降之寶,其光彩上沖牛斗之宿。這里的土地有靈秀之氣,陳蕃專為徐孺設下幾榻。
拓展資料:
一、寫作背景 高宗時,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此閣,並於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閣上歡宴群僚和賓客。作者南下探親,路過這里,也參加了盛會,即席賦詩,並寫了這篇序。
二、作者簡介: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學者文中子王通之孫,唐代詩人。年十四,舉幽素科,授朝散郎。因作文得罪唐高宗而被放逐,漫遊於蜀中。後補虢州參軍,犯死罪,遇赦,革職。 年二十七,因渡南海探望父親,溺水受驚而死。工詩能文,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網路——物華天寶
三、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洪州閻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閣大宴賓客,當地知名人士都應邀出席。王勃正好路過這里,也應邀參加。因為他才十四歲,所以被安排在不顯眼的座位上。 閻都督的女婿很會寫文章,閻都督叫他預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當眾炫耀一番。
大家酒酣之際,閻都督站起來說:「今天洪州的文人雅士歡聚一堂,不可無文章記下這次盛會。各位都是當今名流,請寫賦為序,使滕王閣與妙文同垂千古!」話畢,侍候的人將紙筆放在眾人面前。但是大家推來推去,沒有一個人動筆。後來推到王勃面前,王勃竟將紙筆收下,低頭沉思。 過了一會兒,王勃捲起袖口,揮毫即書。閻都督見是一個少年動筆,不大高興,走出大廳,憑欄眺望江景,並囑咐侍從將王勃寫的句子,隨時抄給他看。
才過一會兒,侍從抄來《滕王閣序》的開頭四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這四句的意思是:滕王閣所在之處過去屬南昌郡治,現在歸你洪州府。它的上空有翼、軫兩星,地面連接衡山、廬山兩山。 閻都督看了,認為這不過是老生常談,誰都會寫,一笑置之。其實,這十六個字把南昌的歷史和地理的概況都交代清楚了,縱橫交錯,起筆不凡。
『肆』 對聯有哪些
按用途分類
1.通用聯——春聯 2.專用聯——茶聯、壽聯,婚聯,喜聯,挽回聯,行業聯,座右銘答聯、贈聯,題答聯
按字數分類
1.短聯(十字以內) 2.中聯(百字以內) 3.長聯(百字以上)等。
按修辭技巧分類
1.對偶聯: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迴文對、頂針對。 2.修辭聯:比喻、誇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 3.技巧聯:嵌字、隱字、復字、疊字、偏旁、析字、拆字、數字。
按聯語來源分類
1.集句聯:全用古人詩中的現成句子組成的對聯。 2.集字聯:集古人文章,書法字帖中的字組成的對聯。 3.摘句聯:直接摘他人詩文中的對偶句而成的對聯。 4.創作聯:作者自己獨立創作出來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