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將傢具漆做舊
工序 用材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補灰 水性補灰 。1.首先要檢查產品是否配版套,木工、修光、是否到權位,不合格產品
報告車間管理並退回上道工序返工。(前道不良:凹凸不平、變形、出釘、拉縫過大、撕裂、木皮開膠、逆木嵌絲、膠水印、碰壞。)
3.先把要補灰的產品部件用氣管把灰塵徹底吹乾凈,特別是溝槽死角、坑洞、釘眼裡。再 用灰刀粘上適當量的水性補灰順木紋刮補到要補的地方。要做到均勻填實,不能補一邊留一邊,補過的坑洞的地方最好要補得凸一點,以免干後下陷。要注意補灰的灰疤要盡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以免影響打磨難度。
4.補灰工作要仔細檢查、觀看查找,以防漏補。如果坑洞密集可以刮滿灰。
5.補灰要乾燥後才能打磨,不然會影響補灰效果和打磨難度。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你給我一百分我給你一份詳細的資料
㈡ 傢具做舊方法有哪些,傢具要怎麼做舊
有些人比較復古的裝飾,當今有許多中國家庭裝修講求仿古風格,認為這是一種時尚,仿古傢具也隨潮流而來。要給人一種古時候的感覺的感覺的話,肯定是要把木材新料做舊的,那麼要怎麼做舊呢,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仿古做舊傢具塗裝的顏色處理與一般傢具產品的要求不完全同,仿古塗裝給傢具塗上一層經歷深沉的感覺。所以對於仿古做舊傢具表面的色澤處理,並不要求色澤一致而是允許色澤有變化,以增加產品的層次感。 常見的做舊手法包括: 拋光法:將傢具上的一些地方燒焦然後將黑色印記留在木頭上,然後再拋光或上塗料。 牛尾法:將一根牛尾狀的塗料刷蘸上塗料或著色料,快速拍打傢具,創造出一種凝重的條紋圖案。 劈啪塗裝法:劈啪塗裝法就像是它聽起來一樣——一種待其乾燥、破裂的方法。 蒼松蠅黑點法:在成品上添加通體可以看見的隨機黑色小點,使其看上去就像是一隻蒼蠅在著陸以後,濺上了黑色,然後在傢具上行走的痕跡。 摩擦法(手工摩擦):待成品木幹了以後,在隨機區域用不同的顏色摩擦或將其完全取出,來創造一種磨損的外觀。 白色磨光法:用一塊浮石沿著傢具的邊緣摩擦,留下白色的痕跡。 其實現在也有人是新料新作的,用新料做出古代傢具的效果,新料新作,完全按照古代傢具款式製作的新品,追求復古潮流。並不刻意做出古傢具的光學效果。這樣的傢具看上去也很有特色的。
㈢ 國際式傢具
一、概述
美國傢具,指1620年英國清教徒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開始至20世紀現代時期,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傢具,包括古典風格與現代傢具。
現代美式傢具(或美式傢具)是現代美國古典風格傢具的簡稱,指美國本土吸收消化1880年以前歐洲各種古典風格傢具特點經改良後形成的造型風格,是在美國傳統傢具造型的基礎上,採用現代生產方式生產的符合美國傢具市場需求的傢具產品,包括在美國本土以及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傢具企業生產的傢具;它植根於歐洲文化,摒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所追求的新奇和浮華,建立在對古典的新的認識基礎上,強調簡潔、明晰的線條和優雅、得體有度的裝飾,其基礎是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各國移民所帶來的生活方式。
現代美式傢具強調舒適、氣派、實用和多功能,產品風格受歐美等地的歷史背景、文化藝術、生產技術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形成其特有的歐美風情和品位;其主要特點是復古和回歸自然,充分顯現木材本色的特點,融合了人類嚮往自然,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塗裝前的破壞處理和塗裝中的做舊處理,體現出一種特殊的歲月磨礪過的痕跡,「刻意」強調歷史的傳承感和底蘊。
別具風格的美式塗裝是當今現代美式傢具裝飾上的一大突出的特點,指適合歐美等地區使用和風行的傢具油漆塗裝技術,塗裝採用的油漆幾乎都是硝基漆(NC)系列產品;美式塗裝工藝不僅要求嚴格的品質控制,而且要求嚴謹的生產程序,是一種細致嚴謹、技術高超的塗裝工藝,透明著色作業精細嚴格,其對層次分明富立體感的效果要求很高,特別是塗裝中進行的「布印」「牛尾痕」「蒼蠅點」等做舊處理是歐式傢具所沒有的;色彩以單色調為主,純朴自然,清新雅緻,有別於歐洲式的描金塗銀。
3)19世紀美國傢具
雖然不能確切地指名是在那一段年代,但是一種比殖民地式和早期美國傢具更正規的美國傢具風格已經發展起來,它就是著名的「19世紀美國式傢具」,這種風格也被認為是美國傳統傢具,實質上是美國殖民地復古風格,美國傢具史上界定為1830年-1880年,又稱為維多利亞時期傢具(Victorian
Furniture)。
殖民地復古風格的誕生超出了思想和理想,獨立、自由和民主是殖民地時期的主要思想構成。第一個殖民地復古主義者廢棄了外國設計的基本技能並且實質性的吸收了那種思想,原創的比例或內容已經被忽略或是被流行的類型所代替。而齊賓泰爾等風格已經失去了英國的口味,不僅變成美國化而且也變成了維多利亞化,邊界模糊了,區別被忽視了。
作為一種時尚,殖民地復古風格表現了一些殖民意義,它不加選擇的包括和理想化了殖民時期物質文化的各個方面,天然的、鄉村式的傢具第一次比艱苦生活更多的聯繫到理想的田園生活,也被提升到了讓最初使用者驚訝的水平上。不論是昂貴的、專業製造的還是家庭製作的,他們兩者都被上流社會和維多利亞人所崇拜。
著名的工匠和設計師如約翰-戈登德(John Goddard)和威廉-薩維萊(William
Savory)生產設計精良的傢具,其中對英國和法國的風格作了修改,許多傢具是在英格蘭和費城生產的;鄧肯-法夫的傢具也可以看作是19世紀美國傢具。
19世紀美國傢具中其餘的傢具是對安娜女王式、齊賓泰爾式和其它英國和法國古典風格傢具的改型,特別是帝政式,在美國生產時作了比較大的修改。這些風格的傢具常常按照殖民地當時的品味進行了簡化,典型的設計如「新港貝殼」(Newport
Shell)式完全是美國本土風格的傢具風格。
4)震顫教美國傢具
「Shakers」,最初起源於18世紀初期,一小群法國新教徒叫做Camisards遭到迫害,他們離開法國到英國尋求宗教自由。當他們1847年到達曼切斯特時,遇到並加入了一個另一個小的極端英國宗教組織,叫做「Quakes」。接著,他們接受了另一些持不同政見者加入—一些來自Anglican教會和Methodist教會的教徒,這個新組織因為他們在祈禱時提倡身體運動所以被稱為「Shakes
Quakers」。
震顫教的傢具粗略一看是起源於18世紀和19世界早期的鄉村傢具,但仔細看傢具的設計和工藝絕非一般,似乎反映了他們的道德態度。純凈的形式反映了他們渴望純潔的思想和精神,絕然的簡潔有一定的天真無邪向上的品質,但是超越這些精神的品質,視覺和物質方面是比較復雜的,藝術原則可以同日本的佛教相比。
震顫教傢具受到的廣泛的影響來自於那些相似的別的本土傢具。謝拉頓和赫普爾懷特出版的圖案書是人們緊跟模仿主要城市的風格;然而,地區的表達混合了個人的表達、簡化的形式、當地的材料。Shaker傢具經久耐用的一種解釋是,設計基本原理來源於古典建築和18世紀晚期的設計書,即應用了平衡、層次、圖案比例、整體比例等原理。
5)使命派美國傢具
使命派傢具(Mission
Furniture)是美國工藝美術運動在傢具設計方面產生的一種風格。美國工藝美術運動在傢具設計方面的傑出代表是斯蒂克利(Gustav
Stickley,1857-1942),他的風格基於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風格,但採取了有力的直線,傢具本身更簡朴、實用,這是美國實用主義與英國設計思想結合的產物。
斯蒂克利的使命派傢具是一種主要用橡木做的堅固而厚重的傢具,適合於用機器加工。斯蒂克利受振顫教傢具風格影響主張「簡朴的生活方式」,採用批量銷售方式和批量生產的工藝製造傢具,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斯蒂克利的傢具設計的十分堅固耐用、比例勻稱、工藝上乘,所用材料和工具也是盡可能的好,因此風行美國。
6)現代美式傢具的發展
自18世紀不斷發展的美國傳統式傢具是集成各家大成的作品,反而沒有具體確定的風格;當今的美國傳統式傢具較當年的更加隆重,更具殖民式和美國早期傢具的原始風味,它糅合了傳統英國和法國款式(如齊賓泰爾式和法蘭西第一帝國式),成為一種獨特的美國式古典風格傢具(簡稱美式傢具或現代美式傢具)。
6-1)從結構與工藝設計技術上來講,現代美式傢具在傳統的基礎上也做了很大的改進和創新,十分值得注意:①現代美式傢具基本上是以實木作為材料,在木材含水率的控制方面,採用現代木材乾燥技術以及加工過程中木材平衡含水率的控制技術,使其尺寸穩定、不變形、不開裂。②塗裝技術,現代美式傢具塗裝技術使傢具表面有深淺,從而富有層次感,或者用所謂的做舊技術,使傢具表面有滄桑感,更接近自然,貼近回歸自然的消費心理。③結構上進行的改良,使其適應現代五金,並有很好的強度;材料上採用現代新材料和預制部件,易於提高質量,降低價格。④現代美式傢具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生產方式,特別是塗飾工序已經實現流水線作業;並且出現工廠專業化生產的趨勢。
6-2)從造型設計上,主要是以法國路易風格(LouisⅹⅣ、LouisⅹⅤ、LouisⅩⅥ,即巴羅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和可歸於洛可可風格的英國安娜女王式、齊賓泰爾式、以及美國工藝美術運動的使命派風格為基調,吸收了震顫教傢具的優良的設計原理,加上現代設計師的改良;同時還受到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東方傢具的影響;具有現代的外觀,這種設計也便於應用現代機器加工和現代材料。
6-3)從設計指導思想看,現代美式傢具另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是,注重傢具的功能,以此為出發點,在設計上強調科學和理性原則;大量採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發揮傢具結構的性能特點,放棄過多的附加裝飾,並在生產方式中引入流水線作業,部件和介面採用標准化,突出設計上的經濟性原則,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實現真正藝術的社會功能,為大眾生活服務,是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典範。
四、結語
現代美式傢具以別具特色的風格在世界傢具當代發展進程中佔有一席之地,值得深思。
1)從歷史和發展的角度來看
現代美式傢具實質上是歐洲古典風格傢具出色的學生,吸收了歐洲經典裝飾和造型元素,結合移民文化加以改進。現代美式傢具以其更加註重功能和實用的新觀念取代了歐洲傳統的傢具觀念,已經處於當代古典風格傢具領先地位。
2)從藝術角度來看
受歐美地域、歷史背景、社會風情及文化藝術的影響,現代美式傢具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特色,並不斷更新,以充分展現木材本色美為主要基調,表現出仿古作舊、自然協調、反璞歸真三大特徵。
3)從風格造型來看
現代美式傢具在英國和法國古典風格傢具樣式基礎上的改良是符合美國移民文化和居住特點的。美國的移民文化是經常遷移的,因此他們對傢具的做工並不十分強調精緻,即用即棄,沒有必要使用過於精良的傢具;另一個重要的改良是傢具的體量和尺寸,美國古典風格傢具的體量很大,尺寸也相應的加大,這和現代美國人身材高大,體態肥胖也有關系;另外一方面,美國人居住空間一般較大,所以與這種體量大的傢具也相適應。
4)從指導思想上來看
現代美式傢具是現代工藝美術運動之父莫里斯工業品設計原則的實踐;從設計思想看,體現了以機器為代表的現代主義,即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前者是一種在歐洲持續了200多年的哲學思潮,早在十八世紀就已出現,它的基本內容是強調功能對形式的決定作用,產品的美學價值或實用價值取決於它對其目的的適用性;理性主義則是以嚴密、邏輯的理性思考來取代感性和沖動,在設計中盡量減少個性的顯露和個人意識,代之以科學、客觀的分析,從而提高產品的效率和經濟性。
實質上現代美式傢具的設計與形成是一種實用主義觀念的現代設計思想的產物,這種功能實用主義思想正是促進現代美式傢具流行的深層次根源。
㈣ 戰國時期除了青銅傢具外,為什麼這一類傢具也大量應用
我國古代社會,青銅工藝技術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創造出舉世聞名的青銅文化。進入戰國,青銅傢具也有很大的進步。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結構也不斷改進、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傳統傢具的重要特徵,至今還廣泛應用。
㈤ 。椿芽樹和牛尾樹哪種做傢具更好
椿芽樹好。
1、光澤度方面。椿芽樹光澤度比較強,簡潔明亮,紋理交錯但是又非常整齊,適合做傢具。而牛尾樹光澤度低。
2、耐用性方面。香椿木本來結構粗大,所以傢具本身的硬度比較好,比較耐用。而牛尾樹硬度較軟,不易成型。
㈥ 如何修復古舊傢具
1.1記錄
先對古舊傢具照相、進行文字描述,以記錄下傢具破損部位及破損程度。
1.2編制修復計劃
據傢具的破損程度、編制完整的修復計劃,制定相關的技術標准、填寫工藝流程表。
1.3拆解
細觀察傢具結構,在傢具的不同部位標上序號(方便以後安裝),按照與原傢具組裝時相反的順序把傢具拆開。拆卸時要注意保持傢具的完整性,盡量避免破壞漆膜(對於保舊工件要特別注意)或形成新的損傷。
1.4脫漆(保舊工件除外)清洗
傢具拆御後,如果進行翻新處理,可採用不同方法去除舊傢具的漆膜。清洗傢具部件要用熱水浸泡,以便把榫卯等處的膠、泥等污跡清洗掉,如果清洗不幹凈,修復後的牢固程度將受到影響。
2.木工
工件在木工車間內一般要經過選料、配料、加工等程序。
2.1選料
觀察傢具本身的木質、損壞的程度及部位,選用同質、同色木材的老料,特殊情況時,要盡量使用木材花紡、肌量相近,顏色稍淺的材料。
2.2配料
根據加工要求和傢具各部位的受力情況,進行合理配料,要求無裂,無疤節、無腐爛,保證傢具的強度和外觀一致性。
2.3加工
根據傢具零部件的質量及技術要求,對選好的材料進行加工,比如加工各種形式開榫卯結構、打孔、鑽眼、型面曲面加工等。
2.4試裝
將各部位修整後的零件進行初裝,要保持原來外觀各部件以及框架結構的嚴密、合理。
3.雕刻
中國古舊傢具中常用的雕刻手法有線雕、浮雕、透雕等,在操作上分圖稿設計、配花、打坯、修光等工序。
4.打磨
打磨分為木材表面修整和漆面修整,是修復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一般情況下,打磨時間與加工時間基本相當,這樣才能保證配件光潔度、手感等基本與傢具相同。
木質零件表面的修整,過去傳統的打磨多用磨石,打磨前先用刀修整,然後用開水澆一下木胎,使木胎的毛孔顯露,這樣能夠打磨的光滑。現在可按照先粗後細的原則,使用不同號數的砂紙進行打磨。
5.髹飾
傳統傢具的髹飾主要包括制漆、選料、刮灰、配色、髹漆等。通常要經過打磨、著色、打磨、揩漆、復漆、擦蠟等工序。一般情況下,一件硬木傢具在頭道漆後,要再上四到五道面漆,上兩次色,揩漆和復漆一共需要八至十道,由木質的好壞而定,木質好的上面漆和復漆的道數可適當減少。
6.裝配
修復後傢具的裝配主要包括金屬件的安裝、傢具部件裝配,以及最後的總裝配等工序。總裝配時要根據傢具原有結構進行合理組裝,做到榫卯結構嚴密,邊框平直、無膠痕,表面光滑,四腳平衡。
7.檢驗
在整個修復工藝流程中,每道工序均要按照相應的質量、技術標准進行檢驗,最終的成品經過嚴格、全面的質量檢驗後,合格的成品入庫或交付用戶。
㈦ 怎樣把木頭傢具做舊
你應該是想要仿古傢具的那種效果,做破壞就可以了,破壞有很版多種,如,銼刀痕,蟲權孔,敲打,刮痕,總之就是模仿生活中傢具可能受到的一些碰劃傷痕。之後油漆的時候做一點噴點,干刷,牛尾,和刷邊,你的傢具看起來就像了。不過這種工藝比國內的油漆工藝要復雜很多,而且還要有仿古漆的配合,不知道你看懂了沒有
㈧ 中國傢具發展的歷史..
國傢具的產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 從新石器時代到秦漢時期,受文化和生產力的限制,傢具都很簡陋。人們席地而坐,傢具均較低矮。南北朝以後,高型傢具漸多。至唐代,高型傢具日趨流行,席地坐與垂足坐兩種生活方式交替消長。至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傢具普及民間,成為人民起居作息用傢具的主要形式。至此,中國傳統木傢具的造型、結構基本定型。此後,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傳統傢具在工藝、造型、結構、裝飾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異彩,進入一個輝煌時期,並在世界傢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清代傢具體量增大,注重雕飾而自成一格。20世紀初,因受外來傢具的影響,出現了「西式中做」的新式傢具。50年代後,中國傢具工業迅速發展。80年代,在借鑒各國不同的傢具風格和先進生產技術的同時,中國傢具不斷發掘傳統技藝,並結合自己的國情民俗,逐漸形成一代新的傢具風格。史前至春秋時期的傢具(史前~公元前476)1978~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發掘山西襄汾縣陶寺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公元前2500~前1900)時,從器物痕跡和彩皮辨認出隨葬品中已有木製長方平盤、案俎等,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中國木傢具。公元前21世紀,中國發明了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出現了堅利的金屬工具,為製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條件,致使西周以後木傢具逐漸增多。在《詩經》、《禮記》、《左傳》的記載中,這一時期的木傢具已有床、幾、扆(屏風)和箱等。同時,也出現了青銅傢具。從出土文物中見到的商代銅禁和饕餮、蟬紋、銅俎,反映出這一時期青銅傢具在鑄造技術以及實用、裝飾方面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傢具結構早期的木傢具已從建築中移植應用榫卯結構。1979年,在江西貴溪春秋晚期崖墓出土的兩件木製架座殘件中,發現了方形榫槽。青銅傢具在商代為整體渾鑄,至春秋時期已發展為分鑄、焊接、失蠟鑄造、鑲嵌等多種工藝。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多層雲紋銅禁,就是採用失蠟鑄造工藝製造的,造型更加精美而富有裝飾性。傢具漆飾新石器時代,人們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於制器。商、周時期,漆飾工藝已較普遍。當時的塗料取自漆樹的汁液,稱為生漆,其中含有漆酚、漆酶、樹膠質和水分。漆可配成多種色彩,用它作塗料既能保護器物,又起到裝飾作用。東周時期留存的漆木傢具較多。黃河中、下游出土的漆箱等,表面多飾以雲雷、回紋、蟠螭、竊曲等圖案的彩繪;江漢、江淮地區楚墓出土的座屏、幾、案等漆木傢具,造型優美,紋飾流暢。戰國時期傢具(公元前475~前221)戰國時期,漆木傢具處於發展時期,青銅傢具也有很大的進步。漆木傢具戰國時期的漆木傢具種類繁多,飾面新穎、富麗端莊。1957年河南信陽戰國楚墓出土的漆案,案邊有4個可提挽的鋪首,案角鑲銅,案足銅制,案面髹漆彩繪與銅飾件相映生輝。1978年湖北隨縣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象圖衣箱,黑漆作底朱紋其上,繪有北斗和青龍、白虎天文圖象(圖1)。信陽楚墓出土的六足漆繪圍欄大木床、柵足雕花雲紋漆幾,以及1958年湖南常德戰國墓出土的漆幾等,造型淳樸,漆飾華麗,反映當時的漆飾工藝已較成熟。木傢具如幾、案、床類形體較大的傢具,多為框架結構,以榫卯連接。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閉口貫通榫、閉口不貫通榫、開口不貫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陽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幾、木俎等,在足與框架、足與案面、屜板木樑與邊框、圍欄矮柱與床框之間的連接,就採用了以上各種榫接方法,結合牢固,外形美觀。幾、案類傢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橫木,稱為「柎」(「柎」通「跗」,為傢具之足)。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護器足。這些結構經歷代不斷改進、發展,形成中國傳統傢具的重要特徵,並沿用至今。青銅傢具戰國時期,青銅傢具在造型、工藝上都有很大進步。1978年河北平山白狄族故國中山王墓出土一件錯金銀龍鳳青銅方案,以四鹿為足承一圓圈,圈上蟠繞成半球形四龍四鳳,龍首上方各有一組斗拱承置案面。1960年雲南江川滇族戰國墓出土的虎牛青銅案,由二牛一虎組成,主體為一立牛,四足立作案足,牛背呈橢圓狀構成案面,一虎撲噬牛尾作案耳,另有小牛犢藏身母體下。立牛健壯,雙角前伸,肌肉豐滿,造型均衡穩重,栩栩如生(圖3)。這些青銅傢具工藝精湛,可稱稀世珍寶。 秦漢時期傢具(公元前221~公元220)秦漢時期,在繼承戰國漆飾的基礎上,漆木傢具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數量大、種類多,而且裝飾工藝也有較大的發展。傢具的發展變化秦漢時期人們起居仍是席地跽坐(跪坐)或盤膝坐,垂足坐始見萌生尚未普及。常用傢具有幾、案、箱、櫃、床、榻、屏風、笥(放衣服的小傢具)、奩(放梳妝用品的器具)、胡床(坐具,又稱交床,繩床)等。這一時期傢具的主要特點是:①大多數傢具均較低矮。②始見由低矮型向高型演進的端倪。西漢時,由印度傳入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