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紹興魯迅故居介紹
紹興魯迅故居,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內東昌坊口新台門內。約建於1810~1813年,原為魯迅家早年的住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經修繕,成立魯迅紀念館,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迅簡介
建築景點魯迅祖居
三味書屋
魯迅故居
百草園
風情園
魯迅紀念館
其他景點土谷祠
長 慶 寺
恆 濟 當
靜 修 庵
魯迅文化廣場
咸亨酒店
文物保護
魯迅足跡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圖集地理位置
故居設置
魯迅簡介
建築景點 魯迅祖居
三味書屋
魯迅故居
百草園
風情園
魯迅紀念館
其他景點 土谷祠
長 慶 寺
恆 濟 當
靜 修 庵
魯迅文化廣場
咸亨酒店
文物保護
魯迅足跡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圖集展開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紹興,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它東接寧波,西臨杭州,距上海僅200公里左右,全市總面積7901平方公里,其中市區佔101平方公里。紹興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自古即為旅遊勝地,素以水鄉、橋鄉、酒鄉、名士鄉而聞名,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魯迅故里景區,地處紹興市區中心地帶(魯迅路與延安路交介面),是市區內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歷史景區。作為紹興對外文化宣傳的主要窗口,魯迅故里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廣大遊客。到魯迅故里景區的交通非常便捷。每天都有數班車自各地直達紹興。從杭州、寧波、上海的快客分別是20分鍾、40分鍾、50分鍾一班;在市區內以計程車和人力三輪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另外在景區內還可以乘坐紹興特有的烏篷船游覽各個景點。
編輯本段故居設置
魯迅故居在浙江省紹興市東昌坊口19號(今魯迅路2闐號)周家新台門內,1988年1月13日公布。 魯迅故居所在的整個新台門約建於十九世紀初葉。故居原為兩進,前面一進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間平房已被拆除。後面一進是五間二層樓房,東首樓下小堂前,是吃飯、會客之處,後半間是魯迅母親的房間,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祖母的卧室。西次間是魯迅誕生的房間。樓後隔一天井,是灶間和堆放雜物的三間平房。魯迅的童年、少年時期在此度過,直至1899年出外求學。1910年至1912年,魯迅回鄉任教亦居於此。1912年至1919年間,魯迅也曾幾次回鄉在此住過。魯迅故居後園是百草園,原是周家與附近住房共有的菜園,面積近2000平方米,童年時代的魯迅常在這里玩耍,捕鳥。紹興東昌坊口11號(今魯迅路198號)是私塾三味書屋,12歲至17歲的魯迅在此讀書。 魯迅故居幾經修葺,恢得了舊貌。
編輯本段魯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像刷子一樣直豎著,濃密的胡須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編輯本段建築景點
魯迅祖居
在新建的魯迅紀念館陳列大廳的東首,就是魯迅祖居——周家老台門,它坐北朝南,前臨東昌坊口,後通咸歡河,西接戴家台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 魯迅祖居
老台門佔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牆,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體建築共分四進,第一進俗稱「台門斗」,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翰林」匾。魯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間被欽點為翰林,這對周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個台門的儀門上都掛上了翰林匾,它彷彿是三張巨大的名片,展示著主人的身份。匾額的兩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制水陸各鎮兼管兩浙鹽政楊昌浚為」和「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第二進為廳堂,俗稱「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動場所,以作喜慶、祝福和宴會賓客之用。廳堂正上方高懸一塊大匾「德壽堂」,兩旁柱子上有一副紅底黑字的楹聯: 品節詳明,德性堅定; 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第三進是香火堂前,是作祭祀祖宗和處理喪事的地方。儒家以孝為本,逢年過節堂上懸掛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設五事(火燭 .香爐之類),置祭品,五代以內的周家老少必進香磕頭,行大禮、盡孝道。 第四進為樓房,亦稱座樓,為居住之用。第一進至第四進的左右,均建有對稱的側廂、樓房,房與屋之間都有廊屋貫通,以避日曬雨淋。兩側天井點綴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整座周家老台門布局周密、嚴謹,極富紹興地方特色,遠遠望去,白牆烏瓦,黑白分明,富有韻味。 清朝乾隆十九年,周家七世祖周紹鵬購得紹興城內覆盆橋趙氏住宅,經過大規模的改建,成為頗具規模的台門宅院,這就是周家老台門,從此,覆盆橋周氏在老台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無名的《魯迅的家世》中記載:「覆盆橋房最有錢的時候,三個台門共有三千多畝田和幾爿當,」其實老台門和房的田產還不止這個數字,而且雖然經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沖擊,和房仍是十分富有。但和房到第十世時,沒有兒子,根據「小絕長頂」的族規,便向智房要了一個,承繼下去,這就是魯迅曾祖父的幼弟,以後被統稱為「十五老爺」的周以坶。在覆盆橋周氏中,惟獨和房單丁獨傳,因此資產集中,最為富有。因為和房曾經營商業,所以那一房又特別稱為「和記」。魯迅家雖與老台門的和房輩份相去甚遠,但血統卻是很近的。魯迅祖父周介孚出獄後,常到老台門找這位親胞叔談天。 一直以來,周家老台門為周氏族人居住,保存完好。建國後,老台門被國家收購,撥款加以修葺。先後曾為紹興圖書館、民俗博物館和文物管理處所用。現在老台門又恢復了舊日樣貌,裡面的陳列是以周家老台門的建築格局為基礎,周家鼎盛時期的面貌為背景,融合其他大戶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場面作實景布置,向遊客充分展示了清代紹興大戶人家的生活場景。
三味書屋
壽家台門是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壽鏡吾(1849-1930),名懷鑒,字鏡吾,是一個學問淵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厭惡功名,自考中秀才後便不再應試,終身以坐館授徒為業。魯迅稱贊他為「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壽家台門由壽鏡吾的祖父峰嵐公於嘉慶年間購置,總建築面積795平方米,前臨小河,架石橋以通,西有竹園,整幢建築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聞名中外的三味書屋就在壽家台門的東側廂房。 第一進,即台門斗,隱門上方懸掛著一塊「文魁」匾,此匾是為魯迅的塾師壽鏡吾的兄長壽子持所懸掛的,他在光緒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舉人,此匾用來光耀門楣,並表示著壽家人曾經出過舉人,是戶書香人家。 在第一進台門斗的西邊,穿過天井,有一小方竹園,竹園的北邊廂房我們現在把它布置成「三餘書屋」,「三餘書屋」是「三味書屋」的原名,「三餘書屋」的擺放仿照「三味書屋」,遊客可以在這模擬的書屋裡坐一坐,體驗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影。 第二進稱為大堂前,每逢祖宗忌日,紅白喜事,貴賓到來的聚會之地。額枋懸掛著「思仁堂」匾一塊。廳堂柱子掛一淺綠色木板刻制的對聯,聯雲:「品節泰山喬岳,襟懷流水行雲」。後邊金柱上掛著對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德行、言論的贊頌抱對一副:「道義嘉謨見風骨,箴言懿德澤桑梓。」 穿過天井,即第三進--座樓,這里分別是小堂前、書房和壽鏡吾先生卧室的原狀陳列。 小堂前是用來接待親朋好友的地方。在退堂屏額上懸掛著一塊「重遊泮水」匾,這塊匾是壽鏡吾中秀才(入泮)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過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兒壽孝天送來祝賀的。魯迅對壽鏡吾先生充滿了真摯的愛戴和敬意,離開紹興之後,與壽鏡吾先生一直有書信往來。1906年魯迅曾回紹興,又去看望這位老師,給他講外面的所見所聞,當時壽鏡吾先生就是在這里接待他的。 壽鏡吾先生的書房是典型的塾師之家的書房布置,設有《二十四史》專用書櫃、普通書櫃、文房用具等。房內額枋上懸掛著「三餘齋」匾,「三餘」取義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即董遇所說「為學當以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思是人們要利用一切空餘時間發奮學習。 在壽鏡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著架子床、衣櫃、箱櫃、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由於壽鏡吾先生教學很嚴謹,他每年只收八個學生,認為多收了教不過來,所以他的教學收入很有限,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卧室擺設超過了當時壽鏡吾先生實際的生活狀況,其實他過著更為儉朴、清苦的生活。 從第三進往東,就是壽家台門的東廂房,分南、北兩部分。南邊的廂房現陳列著介紹歷史文化名城紹興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縣學、越中書院和越中學塾」三大塊內容。北邊的廂房即為魯迅先生的讀書處——三味書屋。 魯迅在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道:「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城內一所頗負盛名的私塾。魯迅 12 歲開始到這里讀書,前後長達約五年的時間。 三味書屋約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三味」的意思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額下掛著一幅《松鹿圖》,學生每天上學要先對著匾額和《松鹿圖》行禮,然後才開始讀書。兩邊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對:「至樂無聲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詩書」。書屋正中的木方桌和高背椅子是塾師的講台,兩旁的椅子供來客歇坐,邊上則為學生的座位。 魯迅的座位最初在書屋的南牆下,由於別人常進出後園,走來走去影響他學習,就要求老師更換位置,把座位移到東北角。魯迅使用的是一張兩抽屜的硬木書桌,桌面右邊有一個一寸見方的「早」字,是魯迅當年刻下的。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塾師的嚴厲批評,於是就刻下了這個「早」字,用以自勉。 魯迅的求知慾很強,他除了學習《四書》、《五經》、《唐詩》以及漢魏六朝辭文和其他一些古典文學作品之外,還找了許多課外書來讀,如《爾雅音圖》、《癸巳類稿》、《詩畫舫》、《紅樓夢》、《水滸傳》、《儒林外史》等等。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涯,使魯迅受益匪淺。魯迅在此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日後從事的文學創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三味書屋後面有一小園,南北不過兩丈,東西一丈多寬,後壁上掛有署名趙孟頫的「自怡」匾額一塊,在亭外粉牆上還有壽鏡吾之父壽雲巢親筆題寫的一首四言詩:「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珠璧春光,豈容輕失?彼伯興師,煞景太烈。願上綠章,飆霖屏絕。」園內有桂花樹、臘梅樹。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常和同學們來小園嬉戲玩耍,他們在這方小天地里抓蟋蟀,找蟬蛻,看螞蟻背蒼蠅等。 魯迅曾經說過:「孔孟的書我讀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與我毫不相干。」然而盡管如此,魯迅對三味書屋仍留下非常深刻的記憶,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對它作了生動細致的描繪。 三味書屋距今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但保存十分完好。房子、桌椅、匾額、對聯等大多都是當年的原物。建國後,三味書屋主人的裔孫壽積明等將它慨贈給國家。三味書屋作為國家重點文物得到妥善的保護,並成為魯迅紀念館的一個重要開放場所。
魯迅故居
覆盆橋周氏房族由於嗣續繁衍,生齒激增,老台門房屋已不敷使用,在清朝嘉慶年間,周家在老台門以南、以西各購建住宅一所,稱之為過橋台門和新台門。 新台門位於東昌坊口西側,是一座大型的台門建築,其規模和結構與老台門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青瓦粉牆,磚木結構,共分六進,共有大小房屋80餘間,連同後面的百草園在內,共佔地 4000 余平方米。當時,新台門內共居住著覆盆橋周氏中的六個房族,而魯迅故居則位於新台門的西面。魯迅在周家新台門內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給人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 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臨街兩扇黑油油的石庫台門,原系周家新台門的邊門,是魯迅家出入的地方。從黑色的台門進去,穿過小天井,是一間泥地的台門間,系魯迅家當年用來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裡陳列著轎和櫓,其中轎杠系魯迅家的原物。從台門斗側門進去,有一口水井,它亦是當年的遺物。穿過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稱天井,這里原種著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即由此而得名。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聽他的繼祖母蔣氏給他猜謎,講故事。 過了桂花明堂,便來到了魯迅的卧室。1909年夏,魯迅從日本留學歸國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教書。辛亥革命期間,他回到故鄉,先後在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范學堂擔任教職。這是當時他在紹任教期間的卧室兼書房。魯迅常常在這里備課、寫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就是在此寫成的。卧室里陳列著的一張鐵梨木床,系魯迅當年睡過的原物。 穿過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東首前半間是客廳,俗稱「小堂前」,是魯迅家吃飯、會客的地方。魯迅在紹任教期間,經常在這里接待來訪的朋友和學生。小堂前里除了桌椅外,還陳列著一張皮躺椅,這是魯迅父親周伯宜在患病時用以休息的原物。周伯宜(1861—1896),本名鳳儀,秀才出身,因屢應鄉試未中,一直閑居在家。他思想開明,是洋務運動的同情者。魯迅祖父周福清科場舞弊案發後,周伯宜被革去秀才身份,十分傷感。他常借酒消愁,後為病魔所纏,又為庸醫所誤,死時年僅36歲。 小堂前後面一板之隔為魯迅母親魯瑞的卧室。魯迅的母親魯瑞(1858—1943),紹興鄉下安橋頭人。她性格和善而堅毅,原先不識字,但「她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卧室南邊放著一張大床,系魯瑞睡過的原物。靠北窗的桌子上陳列著魯瑞做針線活用的生活匾、剪刀、尺子、粉袋、熨斗、線板等物,其中的一隻襪船系當年她給工友王鶴照親手縫制的原物。 西首前半間為魯迅的繼祖母蔣氏的卧室。繼祖母蔣氏(1842—1910),紹興偏門外魯墟人。蔣氏性幽默,侄孫輩很喜歡到她那兒去聊天。蔣氏常給幼年的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父」、「水漫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給魯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後來,魯迅在《狗·貓·鼠》、《論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動的回憶。 蔣氏卧室後面是過道,有樓梯可上。 樓上東首一間是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朱安(1878—1947),紹興城內丁家弄人。她是個舊式婦女,纏足,思想比較封建,與魯迅在思想、情趣、文化愛好等方面都相去甚遠。1906年夏,正在日本留學的魯迅,奉母親之命回紹結婚。魯迅對朱安無愛情可言,他說:「這是一件母親送給我的禮物,我只能好好地供養她。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婚後沒幾天,他便又回到日本東京。從此,魯迅和朱安做了一生的掛名夫妻,成為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朱安嫁到周家後,一直與魯迅的母親生活在一起,侍奉婆婆一輩子。 穿過故居西首的長弄堂,便來到了廚房。廚房裡有一乘大戶人家用的三眼大灶,還陳列著八仙桌和其他炊具。壁上掛著一隻很大的竹編菜罩,那是當年的「忙月」(季節工)章福慶為周家所做的原物。章福慶,浙江上虞杜浦村人,他除了做農活外,還有一手竹匠手藝。他經常到周家來做忙月,如種地,曬谷,修制竹器傢具等。他曾為少年魯迅做過一些竹器玩具,魯迅十分喜愛。活忙不過來時,章福慶便將兒子章運水帶來幫忙。章運水和小魯迅年紀相仿,「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魯迅就是在這廚房裡和他初次見面,成為好朋友的。運水教魯迅怎樣捕鳥,講述在海邊沙地里看管西瓜、拿胡叉刺猹的故事,是運水讓魯迅認識了一個在書本上見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魯迅在創作著名小說《故鄉》時,以運水為模特兒,塑造了「閏土」這個活生生的藝術形象。 灶間北首,還有三間小房,這是在1981年紀念魯迅百齡冥誕時,經過認真考證後修復的。當年「忙月」章福慶在這里勞作、生活,東邊一間是他的住所。西邊一間是堆積間,裡面存放著稻穀及牽礱、風車、竹簟、鋤頭等農具雜物。中間一間是過道,有門通向百草園。 1918年底,經過新台門周家六房共議,決定將整座新台門連同後面的百草園,一起賣給東鄰朱姓。朱姓在購得新台門後,大興土木,將新台門連同他自己原有的住宅一起,改變原有結構,拆掉重新建造。因此,新台門大部分房屋面目全非。萬幸的是,位於原台門西面的魯迅故居的主要建築未被改建,較為完好地保存了下來。2003年10月,新台門改建部分作復原陳列,周家新台門這座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又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復原後的周家新台門共分三進,由台門斗、大廳、香火堂、側廂及雜屋等組成。台門斗內隱門正上方懸魯迅祖父周福清「翰林」匾一塊。第二進「德壽堂」,為三開通間的大廳,是新台門整個房族公共活動的場所,以作喜慶、祝福、宴會賓客之用。廳堂正上方與周家各台門一樣高懸一塊「德壽堂」大匾,匾下掛「松鶴圖」大堂畫一幅,並配對聯一副:「品節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兩旁柱子上有楹聯二副:「虛能引和靜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持其志無暴其氣,敏於事而慎於言。」東西兩側則掛有紅木嵌大理石「掛屏」。第三進「香火堂」為輔助陳列,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周氏房族興衰」。展覽通過大量的實物和照片,展示了周氏(魯迅)家史,揭示紹興周氏發展、壯大、衍變、式微的軌跡,重點介紹魯迅祖父周福清、祖母蔣氏、父親周伯宜、母親魯瑞、元配夫人朱安等直系親屬的生平事略,及他們對魯迅一生產生的深刻影響。第二部分「魯迅與周作人」和第三部分「魯迅與周建人」同樣以圖片為主,實物為輔的陳列方式,展示魯迅與周作人、周建人的關系。周作人部分,突出其日本留學時期與魯迅的關系,及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的功績。周建人部分,則重點介紹魯迅對其的關懷、培養,及其成為一個民主革命家的歷程。
百草園
魯迅曾經回憶說:「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它為新台門周氏族人所共有,佔地面積近 2000 平方米。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後用來曬稻穀。童年魯迅經常和小夥伴們來到百草園中玩耍嬉戲,捉蟋蟀,玩斑蝥,採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烏。夏天在樹蔭下乘涼,冬天在雪地里捕鳥。關於百草園的詳細情狀,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他非常留戀這個屬於自己的樂園。他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風情園
在紹興魯迅紀念館西北側,有一朱家台門,又稱「老磐廬」,它西接周家新台門,東鄰周家老台門,北臨東咸歡河。朱家台門環境幽雅,且寓古跡,為古城紹興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園台門建築。 朱家台門的主人叫朱閬仙,即買下周家新台門的「朱文公的子孫」。 朱家台門原為越王望花宮故址,系明初名將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台門內有百年羅漢松、盤槐、紅梅、綠萼梅等不少名貴花木,還有400平方米的一方水池,歲旱不幹。清宣統元年,紹興名士程柏堂親書「此地為越王望花宮故址,此池下通龍泉」,並勒石於池畔,「磐廬」因石而得名。關於這塊磐石,還有一段不尋常的故事。這磐石為明代重臣朱賡故物。當年,朱賡榮歸故里,途經山東,見到此石,摩挲留戀甚久,其門生適在當地做官,權重一時,便割愛將這磐石饋贈恩師。清土谷祠即土地廟,「土」指土地神,谷,指五穀神。塔子橋南堍也有一座土谷祠,它座落在長慶寺的斜對面,祠前有跨街台亭。在飛檐重彩的跨街台亭上原有許多匾額,其中一塊有「恩沛東陶 坊民壽懷鑒敬立」的字樣。壽懷鑒就是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塾師壽鏡吾先生。這台亭一年至少要演兩台戲,正月一台燈頭戲,五月一台平安戲。另外,坊里遭天災人禍,也臨時演戲,魯迅幼時曾到這里看過戲。這里並排有三個祠廟,最北面是土谷祠,中間為穆神廟,靠南面是財神堂。土地廟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小,這土谷祠也只有一間門面的寬,因為魯迅筆下曾對這里作了較多的描繪,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土谷祠的門口,除了大門,還有一道木柵門,塗成赭紅色。門口上面有寬寬的翻檐,下面是一支不高的石門檻。 第一進為門屋,廊柱上有一副抱對:「風調雨順五穀豐,國泰民安六畜興」。中間是天井,兩側有圍廊。第二進是大殿,明間朝上陳設著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兩尊坐像,神態慈祥親切,正如兩邊抱對上所寫的「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深得百姓喜愛。坐像上方懸掛紅底金字大匾一塊,上書「地載五福」四字,出自紹興鄉賢陶浚宣的魏碑體書法。大殿前金柱上還有一副抱對: 福自天中憑正直,德由義集須公平」,為隋朝大書法家智永字體。 平日的土谷祠不及長慶寺熱鬧,冷冷清清的。但每到土地菩薩生日,即農歷四月十四日那天,便有人來拜佛、燒香。冬至日來點蠟燭,才顯得比較熱鬧。光緒末年,土谷祠是一個叫阿秋的廟祝掌管著。因為土谷祠比較冷落,當時一些無家可歸的乞丐、遊民便住在廟堂內,掌管者也不去干涉他們,這里成了他們的棲身之地。 說起土谷祠,人們就會聯想到魯迅的名著《阿Q正傳》,說阿Q住在土谷祠,其實這里並非確有阿Q,只不過是魯迅取材於此罷了:當年有個叫謝阿桂的,孑然一身,曾住在土谷祠。他主要靠替別人舂米來維持生計,曾給周家打短工,但他沾有偷竊習氣,名聲不太好。魯迅對他比較熟悉,並以他為「模特兒」,在《阿Q正傳》中,創作了「阿Q」這個不朽的藝術形象。 土谷祠廢圮多年,現在的門面是在1981年時修復的。2003年,紹興市實施魯迅故里保護工程,有關部門又出資對土谷祠進行了原址重建並恢復舊觀。中外來賓來此參觀,常會回憶起魯迅筆下的阿Q的生活情景,魯迅夫人許廣平說,在土谷祠能「更親切地找到阿Q的所在,彷彿此中有熟人,呼之欲出」。
長 慶 寺
長慶寺位於紹興城南塔子橋南堍,距離魯迅故居不到二百米,舊為紹興八大寺之一,始建於唐永徽二年(651年),841—846年一度圮廢,至958年又重建,堪稱千年古剎。寺院坐西朝東,赭牆黑瓦。紅色的山門上懸掛一塊紅底燙金的「長慶寺」匾額。進門是頭殿,原有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彌勒菩薩。主殿分為前後兩殿,前殿供有一尊如來大佛和十八羅漢,殿內石柱上刻有兩副楹聯:「九品蓮台獅吼象鳴登法座,三尊金相龍吟虎嘯出天台」;「炳惠照於西天教開兩漢,蔭慈靈於中土恩普十方」。後殿是一尊木雕的千手觀音像,魯迅也說過:「我的確早看見寺里有丈余的大佛,有數尺或數寸的小菩薩」,殿內還有大小匾額五十多塊。 魯迅與長慶寺的關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魯迅是周家的長子長孫,他出生的那年是閏年,生日是農歷八月初三,正好與傳說中的灶司菩薩同生日。按舊時的民間說法,這樣的孩子是很高貴的,將來一定會有出息,但是尅星多,只怕難以養大,因為鬼神是專門要作弄有「出息」的孩子的。魯迅的父母對於這種民間的迷信傳說也信以為真,先是替襁褓中的魯迅向菩薩去「報名」,就是說他已是「出家人」了,然後再拜和尚做師父,表示他已經「出家」做了小和尚,不再是俗人家的嬌兒,借神靈的庇佑,可以免遭妖魔鬼怪的侵害了。魯迅說過:「我生在周氏是長男,「物以希為貴」,父親怕我有出息,因此養不大,不到一歲,便領到長慶寺里去,拜了一個和尚為師了。」這個和尚師父,就是當時長慶寺的住持和尚龍祖,魯迅叫他「龍師父」。龍師父給魯迅取法名叫「長根」,魯迅在《我的第一個師父》中稱作「長庚」。按紹興音讀法,「根」、「庚」同音,兩者均有祈福增壽的意思。龍師傅還給魯迅一塊鑄有「三寶弟子 法名長根」字樣的銀八卦,一件用各色橄欖形小綢片縫綴而成的「百家衣」,以及一條稱為「牛繩」的東西,上掛零星小件,如歷本、鏡子、銀篩之類。據說掛著或穿著這些東西可以避邪,小孩既能免遭意外,又能長命富貴。在紹興魯迅紀念館的陳列廳內,你還可以看到這些物品。 長慶寺
龍師父身材瘦長,臉形瘦削,顴骨高高的,眼睛細細的,是個頗有叛逆性格的人。和尚照理是不應該留鬍子的,可他卻留著兩綹下垂的鬍子,更不合戒規的是,龍師父還有妻室。他娶親的經過很富戲劇性:有一回鄉下在演社戲,龍師父去看戲,因為他和演戲的人認識,便上台去替他們敲鑼,雖然年青的龍師父漂亮又能幹,但是台下觀眾卻認為他不務正業,看不慣罵了他,龍師父不甘示弱,頂撞了幾句,於是台下甘蔗梢頭雨點似地飛上台去,有幾個還搶上前去想教訓一下這個和尚。台下畢竟是人多勢眾,龍師父雖有一手拳術也難於抵擋,只好落荒而逃,眾人在後緊追,逼得他慌不擇路,逃進了一戶人家。而這戶人家只有一個年青的寡婦,那寡婦竟大膽地救護了他,……以後,龍師父就娶了那位寡婦為妻。 當時佛門戒律森嚴,只有「吹敲和尚」可以公
2. 光遇築巢季全任務攻略
光遇築巢季任務怎麼完成?新季節築巢季的任務已經在測試服開放了,這個季節任務的難度普遍比較高,需要玩家們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才能完成。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所有任務的流程,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一起往下看吧。
光遇築巢季全任務攻略
1、車間任務:買3個傢具、發布15個共享空間魔法(必須一天內放置完)、買15個傢具;
2、築巢任務:放置5個傢具、、使用相機拍50張照片、在雲巢看30次日落;
完成任務可解鎖99升華蠟燭兌換衣架,衣架可以放在共享空間內。僅限共享空間使用。衣架會分享你使用共享空間時使用的裝扮,無法變裝,它只是一個裝飾。
3、友誼任務:家裡和好友擊掌、參觀5個玩家的家、查看50個共享空間;
完成任務可解鎖66升華蠟燭兌換一個移動樂器包。
4、新季節的任務測試服版本來看難度都很高,正式上線有可能還會進行調整,請以官方最終的更新版本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