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明式傢具論壇

明式傢具論壇

發布時間:2025-04-30 13:30:26

A. 紅木傢具是打蠟好還是上漆好

許多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傢具時,往往只注重傢具的用材與造型,而忽略了紅木傢具的外觀漆飾。更有古友偏執地認為,打蠟工藝比擦漆工藝好,其實,這是進入了一個消費誤區(很多時候,也是出於怕被騙的心理,認為燙蠟不容易作假,其實大家看看蠟像就知道能不能作假)。
打蠟,雖然可以保留原木特有的光感、手感和氣息,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作為一種傢具外觀髹飾工藝,它過去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乾燥地區,且多為普通的柴木傢具做一種臨時性的簡單髹飾。因為柴木傢具比紅木傢具質地疏鬆,蠟汁容易浸入,操作過程簡單省事,但遇熱後容易產生印痕,且三五年就揮發了,故其對傢具木材內部性狀的保護亦比不上上漆工藝所產生的漆膜封閉性能。另外,由於紅木傢具木材密度大,蠟汁根本達不到入木三分的境界,只能飾其表而無法浸其骨。所以,打蠟只是暫時的做法。故濮安國先生在他的學術專著中提出了「此法(燙蠟)不屬紅木傢具製造工藝的正宗」的觀點。他認為:上漆相對於打蠟而言,更適合紅木傢具。
上漆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堪稱「國粹」。它以綠色環保的天然生漆為主要原料,其極強的附著力、抗酸鹼、耐腐蝕性能,對紅木傢具能產生久遠的保護作用,並具備良好的裝飾效果,我國現存的大量漆畫、漆器、漆雕便足以為證。
對上漆而言,生漆的加工是關鍵性的第一道工藝,故上漆必先懂漆。生漆一般要經曬、露、烘、焙等過程,方成合格的用漆。上漆的一般工藝過程包括打底子(也稱「做底子」)、刮面漆、磨砂皮,最後再連續擦漆三次以上,叫做「上光」。上光後的傢具一般明瑩光亮,滋潤平滑,具有耐人尋味的質感,手感也格外舒適柔順。在此過程中,傢具要多次被送入蔭房,因在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下漆膜方能幹透。一套傢具如果使用上漆工藝,需要15-20天才能完成全套工序,而同樣一套傢具,若採用打蠟工藝,僅需五、六天時間,要是馬馬虎虎對付一下,則僅需一天時間。而生漆的用量和成本也遠遠高於打蠟,且工序復雜、技術性及操作難度是打蠟工藝無可比擬的:通常,一個普通的雜工就能打蠟,上漆他卻是不敢問津的。
至於有些消費者特別偏愛打蠟傢具特有的溫和色調,則可以選擇一種新的亞光上漆工藝,它的色調不僅酷似打蠟工藝,而且外觀裝飾效果和對傢具的保護效果均優於打蠟傢具,也不易產生印痕。
因此,無論從上漆用料的珍貴程度、工藝的細致繁瑣程度、還是外觀裝飾效果和對傢具的保護效果上來看,上漆都優於打蠟。

濮安國《明清傢具鑒賞》一書中有一張節對揩漆與上蠟做了專門論述。濮氏通過研究認為:明清時期,以蘇作為代表的明式傢具都是上大漆的,現在這種傳統工藝仍在使用。傳世的明式傢具流傳到北方後,在修繕過程中,由於北方工匠不掌握揩漆工藝,就將原來的大漆磨去,改燙蠟工藝。經過這樣處理的傳世傢具,在故宮、頤和園的部分傢具中,仍可看出揩漆的痕跡。揩漆工藝是明式傢具製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鑒別傳世傢具的重要方法之一。代表文人氣韻的明式蘇作傢具與代表皇家氣勢的宮廷傢具(京作,部分廣作)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流派和風格,不應混為一談。
可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感興趣的木友可參閱。

摘自博寶論壇

B. 紅木傢具的知識,哪位前輩給個詳細點的!謝謝![email protected]

照通常的說法,紅木傢具與紅木文化從明代至今,已經有600年余年的傳承歷史。然而,在600年後的今天,紅木變成了一種說不清楚的東西。為了廓清紅木概念,相關部門採用了出台權威標準的方法試圖將問題解決掉,然而,實際局面卻被演繹得越來越復雜。

紅木標準是怎麼來的

紅木概念的登場,是在紫檀與黃花梨這樣珍貴木材稀缺的情況下出現的。在古代,紅木是特指,即現在我們已經做出分類的酸枝木。但後來的發展,證明了中國民間口碑力量的強大。隨著明清硬木傢具的盛名流傳,紅木逐漸變成了一種泛稱。
民間一提紅木傢具,那就是指我國明清至今的高檔硬木傢具,無論你是紫檀,還是黃花梨,你都是紅木傢具。這一點為民間語言交流提供了簡單的解決方案——「你看,誰家有錢,用的是紅木傢具」,但卻為今天的市場埋下了隱患。
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經濟發展,新興富裕階級出現,購買或收藏紅木傢具成為一種需求,國內紅木傢具市場就此啟動。
由於歷史斷層的原因,對於再次與紅木傢具相遇的初級消費與收藏者而言,紅木的概念也是模糊的。最基礎的認識僅僅是紅木值錢,紅木可以保值升值,可以作為收藏品,僅此而已。這樣的認識對於黃金消費足夠了,因為黃金就是黃金,別無他指,只要知道鍍金、足金等含量問題,在正規商場購買,你幾乎很難買錯。
可是,到了紅木領域,初級買家頓時一頭霧水,一個個材料特徵並不相同的傢具怎麼都叫紅木啊?一打聽,紅木居然是一種泛稱。說別人家買了紅木可以用用泛稱,自己買紅木,買「泛稱」是無論如何難以接受的。為什麼,因為不同紅木種類之間價值差距太大了。
應該說,紅木傢具值錢只是民間並不準確的描述,而在市場經濟當中,一旦有不準確以及認識模糊的情況存在,那隨之而來的就是混水摸魚——打著紅木的旗號賣吧,反正你的認識就是紅木值錢,反正紅木只是一個泛稱,我反正說紅木又不能算騙人……
在我們的市場經濟建設之路上,這樣的局面並不會維持多久。規范市場,不能讓混水摸魚的行為坑人——正是在這樣一種認識之下,1998年,中國林業研究院接受國家委託開始起草《紅木國家標准》。這一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就是今天被稱為「中國紅木標准第一人」的中國林業研究院專家楊家駒。

「想拿出一個被廣泛認同的標准很難,從那時起,我就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楊家駒在接受本刊采訪時這樣說。

紅木標准制定的難度到底在哪裡呢?

應該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難度大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既然要確立一個標准,那就必然要解決紅木定義的問題——紅木到底是什麼,究竟哪些木材才叫紅木,這就不能是泛稱了,必須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是,我國製作紅木傢具歷史悠久,所採用的木材種類眾多,無論是「廣做」、「蘇做」、還是「京做」,各地所用材質和工藝都各有不同。你翻開今天的標准就可以看到,僅僅一個紅木之一的紫檀屬下面掛有紫檀名號的就有8個門類,也就是說,在紅木泛稱下面的紫檀也一樣被泛稱了。在古代,材質名稱是工匠們用的,彼此差不多明白也就夠了——能使用這樣材質的能有幾人呢?可是到了今天,一個空前開放的世界,商品概念所要面對的是不可限量的巨大人群,這樣一群人要用可以訴諸法律的標准來對待這些概念。將心領神會的泛稱回歸到物理與科學的屬性上,變成一種標准,這是怎樣艱巨的一種工作啊!

更要命的是,在楊家駒看來,紅木標准還不完全是一個用物理屬性解決明確分類的問題,它還是一個文化傳承的問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紅木標准要尊重並延續中國紅木傳統,要能准確反映傳統,因此,我們古代認可的紅木范疇有多大,這個標準的范疇就應該有多大。我們古代不認可的木材,就不能夠隨意添加擴大到這一范疇當中。

2000年,《紅木國家標准》正式出台,第一次明文規定了中國紅木種類為5屬8類33個樹種。而在這個標准出台之前,一些地方已經對這個標准表現出了迫不及待。規范的商業運作當然需要規范的東西來支撐,而這一國標直到今天仍在執行,5屬8類33個樹種的分類也為行業所熟知。
「一個廟里的三個和尚」
看起來,紅木國標這一艱巨的工作功德無量,對於規范紅木市場所發揮的作用更是令人稱道。然而,從標准誕生的那一天起,關於這一標準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
首先是傳統的收藏界,很多藏家對這一標准並不感興趣,不少藏家認為多此一舉——你不說我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
著名藏家馬未都就公開表示,收藏家本來對於傳統的紅木材質是清楚的,也有傳統的叫法。如國標里的香枝木傳統叫黃花梨,一說黃花梨,大家都知道,現在一說紅木,香枝木大家都糊塗了,標准製造了麻煩。
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傢具委員會主任、紅木收藏家黃大釗也認為,紅木標準的變動其實與紅木收藏的關系不大,它影響到的不是真正的收藏家的利益。對真正的紅木收藏家來講,值得收藏的紅木種類其實並不多,至少不像紅木國標里規定的那麼多。
傳統傢具的一些行家裡手,也對於分類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應該說,在傳統傢具行家眼中實際上早已經形成了一個標准,這一標准彼此認同,大家心領神會,只不過沒有形成標准化的文字。由於國標的針對對象與所要達到的目的,與收藏家的視野是有區別的,因此,雖然這些藏家對於國家標准並不怎麼感興趣,但也是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接下來出現的另一個標准,就讓各方想相安無事也不可能了。這一標準的出現引爆了今天高檔傢具領域更深層次的問題。
2008年9月1日,由中國輕工行業制定的《深色名貴硬木傢具標准》正式實施,規定包括紅木國標中33個樹種在內的101個樹種為「深色名貴硬木」。
從33到101,這一樹種范圍的擴張是超過3倍的概念。
從關繫上看,2008年《深色名貴硬木傢具標准》屬於行業標准,2000年《紅木國家標准》屬於國家標准。按理說,行業標准要服從於國家標准,這一點《深色名貴硬木傢具標准》行文中也是這么體現的。但是,輕工行業制定標準的初衷顯然與國標存在嚴重分歧,「深色名貴硬木」是一個另立門戶的概念。
實際上,「深色名貴硬木」就是一個「新紅木」概念,因此它不是簡單的「深色名貴硬木」擴展到了101種,而是未來的「新紅木」概念可能至少是目前公布的101個樹種。很多人因此直接就把這個標准稱為「新紅木標准」,以至於中國林業研究院不得不在網站上聲明指出,2000年《紅木國家標准》制訂至今從未改變,也仍在執行。
而參加了《深色名貴硬木傢具標准》制定的中國傢具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傢具技術標准委員會主任朱長嶺對於國標之外還要另立標準的解釋是:「隨著對外經濟合作的深入和中國傢具行業的發展,可利用和已利用的材料越來越多,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進口。這些木材質量良莠不齊,有的好木材沒有得到更好的認同,不好的木材卻在以次充好,行業標準是為了規范生產。這是《深色名貴硬木標准》出台的背景。」
在朱長嶺看來,《深色名貴硬木標准》用來指導傢具生產和銷售的,它與重點闡釋紅木概念的紅木國標截然不同。雖然一直以來紅木國標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行業標準的指導意義,但是由林業部門制定標准,來指導傢具行業生產,而今甚至限制了傢具行業的發展,這是不合適的。
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傢具協會正在醞釀一個新的國家標准,這一「新國標」的底色正是《深色名貴硬木標准》。耐人尋味的是,傢具協會本來考慮是在申請新國標當中使用「深色名貴硬木」概念,這樣就從紅木概念當中解脫出來。然而,從目前來看,傢具協會也清楚「深色名貴硬木」概念與紅木概念的不同分量,因此在申請當中,仍然採用了紅木,而沒有採用「深色名貴硬木」。
朱長嶺並沒有詳細透露「新國標」中對紅木的界定到底如何,但是「樹種有所增加」是肯定的。
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傢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是輕工協會標準的支持者,他說:「我們公司成立時,名字就起用了硬木,而非紅木,這就是因為預想到紅木這個范疇比較小,幾種傳統材質沒有可持續性。」
他認為,就目前原料資源的稀缺狀況而言,紅木國標已經不適合市場,紅木標准有增加樹種的必要。
一方是收藏家,一方是中國林業研究院,另一方是輕工協會和傢具協會,有人說,這就彷彿是同一座廟里的三個和尚,都做著同一件事情,卻又自行其是,各說各話。
傢具業管理營銷專家張屹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很多時候所謂標准,其實就是某個利益集團的聲音,他們自然以集團利益為優先考慮。」
在他看來,傢具行業要求增加紅木樹種是必然,而逐利也無可厚非,利益驅動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大動力。只是,關乎多方權益的標准如何制定,由誰來制定,則是一個需要探討和深思的問題。

「盧氏黑黃檀事件」

紅木國標是從木材解剖學的角度出發來界定紅木,即從含水率、心材等各方面提出具體標准。科學的界定是其成為標準的基礎。除此之外,紅木國標又被賦予了歷史、文化的含義。這就給新木材的納入設置了巨大障礙。
新發現的樹種到底應不應該納入紅木范疇呢?楊家駒的回答是「不」,而傢具行業卻做著「是」的努力,至於收藏家,則只是在冷眼旁觀。
那麼,紅木國標當真是鐵板一塊,沒有考慮到時代的發展變化嗎?答案是,基本上差不多,但是卻開過唯一的口子。
楊家駒對於開的這個口子可謂印象深刻,這就是當年唯一例外進入紅木國標的「盧氏黑黃檀事件」。
就在紅木國標制定的當口兒,盧氏黑黃檀在當時已被國有企業開發經營,被宣傳為紫檀。企業為宣傳這種木材,在故宮、上海博物館都進行了大規模展覽,而且簽訂了十幾個產品訂單合同。
然而,根據楊家駒等標准制定者的研究,盧氏黑黃檀並非紫檀,而且在歷史上也沒有被廣泛應用。為此,楊家駒找到馬達加斯加林業部門,對方出示了證明,稱馬國境內不產紫檀,盧氏黑黃檀也不是紫檀。
這一結果對於企業來講不啻為晴天霹靂。是時,盧氏黑黃檀的宣傳推廣范圍已經很大,產生了相當的社會聯動。如果此時宣布它不是紫檀,其帶來的影響將極其復雜。迫於形勢,且在檢測它材質屬性確實不錯的基礎上,國標最終將其歸為了黑酸枝,加入了紅木行列。但即便如此,也給該國企造成了上百萬元的損失。
「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例外。」楊家駒說,「現在仍然面對著要求擴充國標的聲音和壓力,但是增加了一個就會有第二個,所以我制定的國標不會再增加。紅木國標是對歷史上貴重木材的總結,是歷史的選擇、要對歷史負責。」
「盧氏黑黃檀事件」並不是一個中國人慣常理解的「前有車,後有轍」的問題。恰恰相反,他是楊家駒堅持標准應嚴格封口的自白。那麼,紅木國標應如何承載歷史責任,標准終究應該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呢?
至少朱長嶺的答案是:與時俱進,開放標准。他認為,任何標準的制定要具備兩點:首先要有科學性,第二就要有先進性,標准不能是後退的,應該是可持續性的。
至於藏家,黃大釗的看法也許更具有代表意義。
他指出,實際上,標准所針對的問題主要出在專業人士和收藏家以外。由於更多消費者和初級藏家過於迷信「紅木」兩個字,就容易被這兩個字所利用,因此,上當受騙在所難免。紅木標準的變化,其實很少能影響到真正的收藏家判斷,它影響的是對紅木了解不多的人。因此,要提醒初級收藏者,選擇當代紅木進行收藏,一定首先要了解紅木的品類。
對於新增樹種,它們與傳統紅木600餘年的歷程不同,進入國內只有20年左右的時間,由於沒有經過歷史的驗證,這些樹種的品性還並沒有被完全認識。新樹種是否能夠保值、能否成為收藏品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一般認為,值得收藏的紅木主要是從明清時代開始運用、經過歷史驗證、具有保值升值空間,又能傳世的幾種,如黃花梨、紫檀等。古紅木傢具因其材質、工藝和附著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而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當代紅木傢具中,那些大量半機械化生產的,在工藝上和文化上較弱的東西,往往缺少收藏基礎。
黃大釗說:「紅木傢具的工藝、稀缺和保值,是它最主要的標識,也是使它成為收藏品的特質。一旦這些特質喪失,就不得不被剔除在收藏品序列之外。紅木標准也許可能作為紅木收藏和購買提供一個參考,但是絕對不是決定因素。」

C. 傢具和家居有什麼區別

1、從字義上來看,傢具就是家庭適用的器具,傢具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傢具是指人類維持正常生活、從事生產實踐和開展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類器具。

狹義傢具是指在生活、工作或社會實踐效中供人們坐、卧或支承與貯存物品的一類器具與設備
傢具不僅是一種簡單的功能物質產品,而且是一種廣為普及的大眾藝術,它即要滿足某些特定的用途,又要滿足供人們觀賞,使人在接觸和使用過程中產生某種審美快感和引發豐富聯想的精神需求。

2、家居則是包含了家私(傢具)、家紡和家裝等一系列,我們家中從事及套用的任何相關產品。
也可以說傢具是家居的一部分!

(3)明式傢具論壇擴展閱讀:

傢具是指人類維持正常生活、從事生產實踐和開展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器具設施大類。傢具也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發展創新,到如今門類繁多,用料各異,品種齊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間的重要基礎。

材料分類

市場上的實木傢具都是由這些木材構成的:包括紅木、紫檀、桃花芯木、胡桃楸木、柞木、東北榆、柳桉、樟木、椴木、櫻桃木、色木、山毛櫸、樺木、紅松、柏木、紅豆杉、黃菠蘿、水曲柳、柚木、核桃楸、木荷、酸棗、苦楝、花梨木、紅椿等。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板材的性質。

簡單地講訴下實木傢具的幾種常見的木材,以便大家選擇。

傢具楸木

是江北種面臨絕種的優質名貴木材。紋理清晰,結構細而勻,耐腐朽強,不變型,不開裂,無異味。明式傢具裡面有大量的楸木材質製作的傢具。既具備所有紅木傢具的實用、觀賞、保值升值的特點,又具備紅木因水土不服、乾裂、變型、開縫所達不到的品質。

傢具紅松

材質輕軟,強度適中,乾燥性好,耐水、耐腐,加工、塗飾、著色、膠結性好。紅松是名貴而又稀有的樹種,在我國只分布在東北的長白山到小興安嶺一帶。國外也只分布在日本、朝鮮和俄羅斯的部分區域。對於做傢具,紅松無疑是一個傢具材料的嬌子,無輪是他的實用性和光澤,都是無可厚非的。

傢具桃花心木

名貴樹種,屬於比較高檔的傢具材料,是多明尼加的國樹,曾經成就了「英國洛可可風格傢具」時代,英國傢具設計界一流的設計師兼製作人-托馬斯·齊賓代爾製作的桃花蕊木傢具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桃花芯木木材密度中等,軟硬適中,干縮小,尺寸穩定,耐腐蝕,加工、膠粘和油漆性能優良。

D. 中國紅木傢具十大品牌有哪些據說很多大企業入選了中國紅木傢具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國紅木傢具十大品牌有

【2010年最具創新力的中國紅木傢具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東陽市振宇紅木傢具有限公司 橫店振宇
深圳祥利工藝家私有限公司 友聯為家
連天紅中式宮廷紅木傢具有限公司 連天紅
深圳市萬盛宇傢具有限公司 萬盛宇
佛山市順德區剛藝傢具實業有限公司 領家
中山市大涌鎮明智御品傢具廠 明智御品
東陽市富萬家紅木家私有限公司 富萬家
深圳市宜雅紅木傢具藝術品有限公司 泰和園
中山市奇典居傢具有限公司 奇典居
北京市勁飛紅木傢具廠 勁飛

【2010年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紅木傢具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浙江年年紅實業有限公司 年年紅
中國·美聯家私實業有限公司 美聯
深發工藝家私(深圳)有限公司 深發
浙江東陽明清居紅木有限公司 明清居
中山市鴻發傢具有限公司 鴻發
東陽市新明紅木傢具有限公司 新明紅
上海老周紅木傢具有限公司 老周
福建省三福古典傢具有限公司 三福
浙江東陽木雕集團有限公司 東雕
廣州市番禺永華傢具有限公司 永華

【2010年最受歡迎的中國紅木傢具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廣東台山伍氏興隆明式傢具藝術有限公司 伍氏興隆
北京大家之家古典傢具有限公司 大家之家
中山市紅古軒傢具有限公司 紅古軒
上海桑馬紅木傢具有限公司 桑馬
浙江省東陽市中信紅木有限公司 中信紅木
環睦木業(上海)有限公司 弘木印象
中山市東成傢具有限公司 偉世東成
中山市波記古典傢具廠 波記
江門市新會區華潤家私有限公司 華潤
江西魯班木藝產業有限公司 東方魅力

E. 如何辨別真假黃花梨圖

1、黃花梨的香味:

海南黃花梨都具有降香黃檀這個樹種獨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觸到的海黃香味卻有許多的「變味」,有的甚至是臭味。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別」海黃的誤區。

海黃的香味並不像沉香那樣濃密而且香味持久,只有新切面或者封嚴的杯子、罐子才好聞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氣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就又會散發出來。

因此,不要以為你的寶貝聞不到香味了,就開始懷疑它不是真正的海黃。 此外,即便在雨天或者潮濕的天氣,海黃也會散發出悠悠降香。當然,也有千年難遇的老料,這樣的老料做出來的寶貝,哪怕上蠟也難以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

2、黃花梨的花紋:

海黃除了香味能讓人上癮,就是花紋也能令人陶醉。海黃的花紋有千奇百怪的「鬼臉」,有密密麻麻的「鬼眼」,也有像「虎皮」一樣的紋路。新玩家往往憑這些概念來判斷海黃的真假與好壞。

其實,海黃的花紋、紋路、線條有許多種形式,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鬼臉」和「鬼眼」。 海黃的花紋有粗有細,但都很清晰,不顯亂,有流線的,有彎曲的,甚至有直的;

以黑線花紋居多,偶爾也能見到深褐色或紅線花紋,多為海南東部黃梨;細花紋的材質顏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紋的花紋顏色跟材質顏色色差明顯,整體顏色又非常好看,多為海南西部油梨。

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漂亮的花紋,許多老料大料,老料的邊腳料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有什麼花紋,卻又很值錢。

3、黃花梨的材質:

談黃花梨就不得不說到它的材質,以材質花紋來區分海南黃花梨本身就有無數種,沒有任何兩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質花紋的。

材質也是海黃跟越黃較大的區別,大家所能接觸到的絕大部分的海南黃花梨材質表面都能比較容易打磨出熒光,掃臘後什麼熒光感,半透明琥珀質感,溫潤如玉感都出來了,而少數長期泡水的海黃根料或桿料會出現像越南黃花梨一樣的材質表面,光打磨不上臘反而要好看的多。

海黃打磨後,表面毛孔較少,甚至沒有,反光感很強;越黃就毛孔較粗,看起來材質有些疏鬆,感覺吸光,上臘後二者對比就更加明顯。

海南黃花梨氣干密度為0.82-0.94/cm³,僅有少數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數都會有點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這樣理解也是錯誤的。

黃花梨又分為東部的黃梨(顏色發黃)和西部的油梨(紅、紫、黑三種顏色都有),東部的黃梨相對西部的油梨來說,材質要輕,做為古時進貢皇家的木料,最為出名的形容就是熒光感強,半透明質感透露出屢屢金絲。

(5)明式傢具論壇擴展閱讀:

主要價值:木性極為穩定

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傢具,如三彎腿,其彎曲度很大,惟黃花梨木才能製作,其他木材較難勝任。

黃花梨的主要產地是海南島,自然資源已近枯竭,已無天然林,如今海南、兩廣甚至福建,均有不少人工林,但是黃花梨雖然生長速度快,但是能用於家居器具製作使用的心材的成長相當緩慢,十年內的樹幾乎看不到有心材,隨著樹木的生長,心材慢慢變大,要到能做器具的樹,基本上要4、50年以上。

閱讀全文

與明式傢具論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主板短路怎麼維修 瀏覽:243
電路交互 瀏覽:386
成都彩虹電器新搬維修奌在哪裡 瀏覽:109
排水防水系統有什麼用 瀏覽:645
安家電視劇手機是什麼牌子 瀏覽:893
蘋果沒過保修期充電器壞了能換嗎 瀏覽:172
怎麼知道防水做多厚 瀏覽:897
扒胎機故障維修視頻 瀏覽:599
南瑞什麼時候脫離國家電網 瀏覽:39
電路考核題 瀏覽:691
明式傢具論壇 瀏覽:156
傢具抹灰 瀏覽:534
大紅酸枝傢具適合做什麼 瀏覽:357
四平路燈維修電話 瀏覽:742
江淮新能源售後維修服務電話 瀏覽:256
滾筒洗衣機保修期 瀏覽:408
58家電維修收費標准 瀏覽:707
電路中玻璃狀 瀏覽:773
二手戶外傢具 瀏覽:871
手機維修進工廠能做哪些事情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