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人木匠對書桌的高度如何規定的
古代的書桌其實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正確的桌椅高度應該能使人在坐時保持兩個基本垂直:一是當兩腳平放在地面時,大腿與小腿能夠基本垂直。這時,座面前沿不能對大腿下平面形成壓迫。二是當兩臂自然下垂時,上臂與小臂基本垂直,這時桌面高度應該剛好與小臂下平面接觸。這樣就可以使人保持正確的坐姿和書寫姿式。
寫字桌過高,椅子過低,就會使人形成趴伏的姿式,縮短了視距,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脊椎彎曲變形和眼睛近視。為此,日常使用的傢具一定要合乎標准。
古代書桌—方桌
面呈正方形的桌子,規格有大小之分,結構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明式傢具中最典型的式樣是「一腿三牙」;常見的有「八仙桌」古代書桌、「四仙桌」古代書桌,前者約一百一十厘米見方,後者約八十六厘米見方。
古代書桌—平頭案
案面平直的條案名曰:「平頭案」。明式傢具中平頭案古代書桌的式樣較多,也都講究,其特徵就是案面平直,兩端無飾。平頭案古代書桌的式樣也是豐富多彩的。平頭案古代書桌在卯榫結構、裝飾,以及局部處理上,可以說是千變萬化、千姿百態。平頭案古代書桌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古代書桌。
古代書桌—套幾
套幾古代書桌是可從大到小套疊起來的一種長方或方形幾案,三、四不等,故又稱「套三」、「套四」的。由於套幾古代書桌可分可合,使用方便,利於陳設,故至今在外銷中仍很受家庭歡迎。套幾古代書桌是我國古代書桌的傳統產品之一。
古代書桌—翹頭案
翹頭案古代書桌是條案案面兩端裝有翹起的「飛角」,故稱「翹頭案」。明清時期主要是供陳設廂的承具。故翹頭案大多設有擋板,並施加精美的雕刻。由於擋板用料較其他傢具厚,常作鏤空雕,故翹頭案古代書桌的不少雕刻是明清傢具木雕的優秀代表。